夫妻本是同林鸟 第65章 光宗耀祖
热门推荐:
神医下山,开个饭馆养女儿
无限吞噬:我以吞噬证道
这一剑,决然斩落,红尘破碎
江山无限之烈风八骑
穿书七零吃瓜忙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梦幻仙侠传
一介庶女,翻身为后
大夏剑术,谁主沉浮
? 因为住的地方,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所以赵水生过了会试,也不过是自家人庆祝庆祝,李梨花赏了下人们赏钱。还有来抢着报喜的,也一一给了打赏。
不过,赵水生也结识了一些同年,带着人过来家里吃饭过。
这些人很多都是家在外地,然后来京城只能住客栈的。
看赵水生在京城还有宅子,不用说,心里是羡慕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在京城有座房子。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中间,有些人是会试没有过的,之后就要回乡了。虽然落榜了,有些失落,可是只要人还在这个世上,三年后再来一次,机会不是没有。反正当了举人,也不差那几个钱了。
这样请客用了几天的功夫,接着被回请,李梨花也认识了一些同陪着自己的丈夫来春闱的太太们。
年纪大的,都当祖母了,年纪小的,有的是才新婚。
赵水生这个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总得来说,还是偏年轻一些。
还有些真的是少年进士了,还没有娶亲呢。
这样的人,如果皇家的公主看上了,就极有可能成为驸马爷。
当然,一般的功勋之家,既然都考上了进士了,自然不乐意尚公主,不然这读书的功夫全浪费了。就是大夏,考取进士的贵勋子弟,原则上是不尚主的,也是给贵勋面子。
只是不知道周朝会不会也是这样。
很快,殿试就到了,殿试只有一天,当场考,当场收卷,且有时候皇上还会问一些问题给这些贡士们。
赵水生最差也不过是个二甲进士,所以李梨花一点儿也不担心。
等黄昏的时候,赵水生回来了。
“总算是考完了。”赵水生叹道,两辈子都没有这么的考过,当个进士还真是不容易,前前后后,花了将近有六七年了。不可谓时间不长。他这还算是短的,有的是用几十年了。
李梨花说道:“要不要洗洗歇息歇息。”
“不用,今天看到皇帝了,年纪已经不小了。”年纪不小了,说明皇子们已经很大了,夺嫡的斗争开始了。
李梨花也想到了这里,问道:“依你看,这夺嫡会不会最近几年就要开始?”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外放呢,至少不会牵扯到夺嫡的事件上去。
“最近几年应该无事,除非是那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赵水生说道。
看今天皇帝开口说话,中气很足,除非是有人夺宫,不然还能好好的活几年。
先留在京城里,多结实些人脉也是好的,如果到时候情况不好,再外放,总比一开始就外放要好的多。
殿试的结果没几天就出来了,赵水生竟然成了第二名榜眼!
进入了一甲那是铁定能留在京城了。而且直接授予翰林修撰、编修,根本不需要跟二甲,三甲一样,需要考庶吉士,然后三年后再授官。
翰林院修撰是直接授予状元郎的,是从六品,而翰林院编修是七品。
赵水生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成了翰林院的一员。
好在翰林院的编修只不过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特别是史书纂修,这方面需要的人多,也不会掺合到夺嫡事件中。
只要熬得住寂寞,三年后,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且今年皇帝因为心情好,给一甲前三名都赐了宅子,于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在京城就多了一个去
处。
皇帝赐了宅子,只要不是犯事儿了,就会一直在你的名下。且考虑到他们要在翰林院当差,所以赐下的宅子,都是离翰林院特别近的。走路一刻钟就能到的。
简直是方便的不能再方便了。所以科考考得好,还是很有好处的。
随着赵水生被赐了宅子,他又是第二名榜眼,于是关注他的人就多了起来。李梨花这边就有好几家送了下人过来,说是他们初到京城,人手肯定不够,人家就把下人送过来了。这种情况,不收还真是得罪人。
反正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可图的,也就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又打听了状元郎和探花郎都有人送下人,于是李梨花也没有推辞,接受了,毕竟人家连卖身契都一起送过来了。
一共送了十几个下人,李梨花都让瓶儿登记在册,然后按照他们的特长分了工。
御赐的宅子竟然有四进,他们的人手明显不够,所以送来的人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只是人多了,开销也多,如果真的靠赵水生的俸禄,那绝对是不够用的。
不过,赵水生已经有所安排,带了信回去,从族里找人,专门来经营铺子了,这在任何时候都常见的。毕竟没有规定当官的亲属还不能开店的。
再说赵家庄这边,等赵水生高中榜眼的消息传来,整个赵家庄都沸腾了!榜眼啊,那可是第二名,就比状元少一名,是他们赵家庄的!
赵里正和几个赵家族里的长辈们这次是直接把祠堂大开,一起跪拜了祖宗牌位,因为祖宗的保佑,他们赵家出了个榜眼,那可是榜眼啊,文曲星下凡都不过如此。
老赵头也激动的想要哭,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好事儿,水生真是太给他长脸了!
如今走在哪里,谁不叫他一声赵老太爷啊。他很诚心的给祖宗们磕了头。又想着水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其实呢,中了进士,朝廷是给了这些进士时间,可以回乡祭祖的,只要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当差就可。尤其是一甲进士,那真正的是光宗耀祖啊。
只不过回不回去,也不是强行规定的,有的人因为时间不充裕,或者别的原因,不回乡,也不会被人说嘴,毕竟这回乡是属于衣锦还乡,要不是因为有事儿,谁不想回去扬眉吐气呢?
只是赵水生觉得回去一趟太麻烦,还有妻子和女儿呢,所以就不打算回去了,只是带了信回去,说在京城里事情忙,没有时间回去。
他对于衣锦还乡这个事儿,不感兴趣。
另外,也请老赵头过来京城住,让三弟赵土生两口子有时间就包自家爹送过来,这边是四进的房子,绝对够人住的。
何翠姑心动的不得了,京城啊,她一辈子还没有去过,现在直接去了,小叔子还当官,且还有皇上赏下的房子,不去白不去啊。
所以她明示暗示的跟老赵头说,想要老赵头去京城住去。
“三弟妹都快生了,哪里有那个时间让三弟送爹你过去京城,还不如我和金生一起送爹去二弟那里去呢。”何翠姑说道。
老赵头对于京城还是很向往的,不过他想了想,就对赵金生和赵土生说道:“水生才到京城,听说京城什么东西都贵,咱们这些当亲人的,可不能过去给他添乱,就这样,我还是留在赵家庄,你们谁要去,就自己掏钱!”
何翠姑心碎了,老赵头不去,他们作为长子,和长媳,哪里能丢下自己的爹,而去京城呢?
真要这样做了,恐怕连门都进不了的,这老头子啥时候这么为老二打算了?
老赵头现在算是明白了,不能给水生拖后腿。本来在京城,当官的那么多,听说还有王爷之类的,水生在京城,也肯定是才当官,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过去了,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只能是添乱,还有各种开销,这不是给二儿子增加负担吗?二儿子要是不好了,他这个老太爷也当不好了。
所以老赵头决定不去京城了,在乡下也能过的很好。
他儿子都是进士老爷了,这什么赋税根本就轮不到他们头上,在乡下过的还舒服些。
何翠姑的一番打算成了空,只能是暗自伤神那。
朝廷里给了这些进士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回乡,跟到任,因为赵水生没有回乡,所以时间上很充裕。
李梨花已经把后宅给整理妥当,各处当差的也已经登记在册。御赐的宅子就是不一样,各处都是景儿,虽然只有四进,但是却精致玲珑,竟然还有一处荷花池,只不过四周是一圈的抄手游廊,坐在游廊里,就可以欣赏荷花了。
楚楚很喜欢这里,不过李梨花已经告诫楚楚和伺候楚楚的人,一定要把她看好了,不准翻过这栏杆,水池虽然好,可是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
小孩子年纪又小,喜欢玩是天性,可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自己置身与危险之中。
把这些琐碎的事情都弄好后,这又要开始宴请了,毕竟是有了御赐的宅子,关系好的,亲近的都要请过来,名义上是赏园子,实际上就是人脉开始走动了。
翰林院的以后的赵水生的同僚,这要请,还有赵水生他们这一科的主考官,相当于是他们的座师了,也要请,至于人家给不给这个面子,那是人家的事儿,下不下帖子,可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于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就开始写请帖,赵水生写男客的,李梨花写女客的。
请帖也是让人认识自己的一个方法,毕竟上面有自己写的字,所谓字如其名,可不就是这样?
对这个,李梨花是很有信心的,她的字绝对拿的出来。
请帖是发出去了,这是第一次在京城这些人面前露面,务必要给人一个好印象。
赵水生的座师是内阁大学士温如庭,他主持了这一届的会试,是这一届所有进士的座师。
所以他要去上门赴宴,也得挑选着来。
温大人接到了榜样赵水生的请帖,满意的点点头,这个赵水生的字写的相当的不错。等会试的结果出来后,他还专门把赵水生的卷子找了出来,可以说,这一届的举人当中,就数赵水生的字是最好的。
以后在翰林院可以帮忙起草各种文书了。这字气势鸿博,温大人还以为赵水生是个四五十岁的人,结果最后才知道,这赵水生不过是二十几岁的人,就有这个功底,可见不一般。
温夫人也拿着帖子过来找温大人,这段时间,请他们夫妻上门的宴多的不得了,她哪里能做得了主,都是让自己的丈夫拿主意,毕竟这是官场上的事儿。
不过今天拿了这个请帖,温夫人就诧异了,她好像听人说过,这一届的榜眼是寒门出身,怎么榜眼的妻子写字也这么有风骨?
“老爷,赵榜眼的请帖,我们去不去?”温夫人问道。
“去,怎么不去?”既然觉得赵水生不错,那就去一趟,在官场上都不容易,他这一去,也是给赵水生撑了面子了。
“看来老爷很是看重这个赵榜眼了。”温夫人笑着说道,“可巧,我也觉得赵榜眼的妻子也是不错呢,老爷,您看看这字,不错吧。”温夫人把请帖给了温大人,让他看一看。
温大人看了,更是吃惊了,这位赵榜眼的妻子的字也绝对不差啊。
“听说赵榜眼夫妻两个都是寒门出身,这一笔字练得真不错。”温夫人夸道。
所谓一举成名天下闻,赵水生成了榜眼,就有人扒拉他的身世,比如,以前只是个种田的小子,但是因为娶了一个童生家的姑娘为妻子,就开始发奋图强,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字不识成了秀才,要不是中间守孝,恐怕当年就能成为举人,第二年就是进士呢。
不过,即使是因为守孝耽误了三年,可是人家一直都是一次就过了,比那些考过许多次的要好多了。
“老爷是说,赵榜眼之所以会识字,都是他妻子所教?”温夫人不敢置信的问道。
“据说是这样,可见人的天赋是多重要,这赵水生如果从小就能读书识字,说不定咱们大周就会又出现一个少年进士了。可惜啊,可惜!”
“老爷这话说的,怎么不说,这赵榜眼的妻子是个贤妻?要是她什么都不教赵榜眼,也没有人说她不对,可是却教了,这就说明赵榜眼的妻子是个眼光开阔的,难怪人说,娶妻娶贤,有个好妻子,真是能省多少心那。”
温夫人对这赵太太的印象就很好了,可以说,这都可以成为一段佳话了。
温大人笑道:“这话说的,老爷我觉得我家夫人才是真正的贤妻呢。”
温夫人听了笑道:“老爷夸我,我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就是不知道,这次的宴会,那赵榜眼的太太能不能弄好。“温夫人倒是有些期待了。
本来还想着,自己作为师母,可以派人去帮忙帮忙,不过她打消了主意,说不定真的有惊喜呢。
于是温夫人真的是惊喜了,来到御赐的榜眼府,一切都井井有条,下人们各司其职,丝毫不见忙乱,赵榜眼的妻子在二门迎接客人,说话也大方得体,一点儿也不小家子气,把有些想来看看乡下来的村妇出丑的都给弄得无话可说。
温夫人心道,这位赵太太的行为举止,礼仪方面一点儿也不差,且比有些人都强多了,那些想看笑话的,这下子算是消停了。
因为温大人和温夫人都来了,得到消息后,那些原本不想来的,也都紧跟着就过来了,可以说是宾客满堂。
李梨花知道,这是温大人夫妻给他们做脸面呢。
“赵太太,坐下歇歇。”温夫人和蔼的招呼李梨花过来。
李梨花给温夫人行了礼,“师母。”
“好孩子,过来到我这边来,你家小闺女呢?”温夫人问道。
“孩子还小,怕她不懂事,所以让丫鬟们陪着她在屋子里。”李梨花笑着回道。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大家都想看看榜眼的千金呢,见面礼都准备好了。”温夫人假意嗔怪的说道。
其他的人见温夫人这样说,都附和,毕竟温大人的官位还是很高的。且现在也是桃李满天下了。
李梨花就吩咐人把楚楚给带了过来,温夫人一见楚楚,就喜欢上了,一把抱了过来,而楚楚在这个场合,一点儿也不怯场,温夫人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童言童语,弄得温夫人和旁边陪着的夫人都特别高兴。
温夫人给了楚楚一个见面礼,楚楚看自己的娘,见自己的娘微微点了点头,才接过来,然后对温夫人说道:“谢谢奶奶。”
“哟,真是个乖巧的好孩子。”她可是第一次听人喊她奶奶,她的孙子都是叫祖母的,这奶奶冷不丁的听起来,还特别的舒服。
温夫人自己没有女儿,也没有孙女,所以对楚楚这个小女孩儿就特别喜欢。
大家看温夫人这样,都知道是在给赵榜眼家里做面子呢,原来的三分热络也变成了七分了。
总之这次是宾客皆欢。京城里的一些人对赵榜眼家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人家虽然是从小地方来的,可是却不比一般人差,行事都很有分寸,第一次办宴席,也办的有声有色,还不出乱子。
所以倒是把小瞧了的心思收了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皇上能把人定为榜眼,本身就说明人家很优秀,先前是不了解赵榜眼的妻子,以为是无知村妇,可是通过这次的宴席大家都改变了看法。
再加上从别人处知道这位赵太太还亲自教自己的丈夫读书认字,对赵太太的印象有好了不少。于是李梨花在京城不说是十分吃的开,也不会走到哪里被人排挤了。
当然,也有例外,毕竟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但是整体来说,他们这开头很是不错。
在六月份的时候,接到了老家的来信,老赵头不来了,家里所有的人都没有来。
老赵头让他们在京城里不要惦记家里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们放心。
赵土生是准备等张芸儿生完孩子后,孩子大一些了,再来京城过来。
这样以来,少说也得一年的功夫。李梨花准备了东西,让人都朝老家送了。这样隔得远一些,大家关系反而还好一些。
李梨花知道自己那位大嫂肯定在收到消息后,想要过来,只不过只要老赵头不来,她就来不了。
在京城过日子,真要有个何翠姑,还真是不得消停了。
七月过后,赵水生就在翰林院当差了,最开始不过是让他把史书整理整理,简直是清闲之极。完全就是在消磨时间,不过翰林院的史书很是全面,看这些史书,更有助于了解这个世道,赵水生并不觉得枯燥。
又不知道谁传出来,赵水生的字写的相当的好,所以很多起草文书,都是让赵水生来做的。
在翰林院,先就是熬资历,赵水生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
绣铺老板刘大姐给李梨花来了一封信,她一个远房的表妹,原来是江南一带的绣娘,只不过前不久就已经不在绣坊干了,刘大姐知道李梨花在京城,所以也想在京城开一家绣铺。
给李梨花写信,是希望到时候李梨花能帮一帮她这位表妹一些忙,毕竟京城的地界,她比较熟悉,还是当官的,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强的多了。
李梨花给刘大姐回信,建议还是先不要过来京城,因为京城卖的好的都是有名的大绣铺,达官贵人们也已经形成了习惯,喜欢在固定的绣铺做东西。
再者,普通老百姓需要买绣品,也是很方便,在京城开绣铺,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银钱,和好的位置,那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她在京城才刚刚立足,真的要有什么找麻烦的,真是摆不平。李梨花建议,不如先到府城或者省城开一个,等打开了局面,再到京城也不迟。
总之,好过一开始就来京城这边开铺子,那样很不划算。
刘大姐接过了这个回信,对她表妹说道:“我就说了,先不要去京城好了那京城大官多的很,随便一个,就是一品大员家的家仆,咱们哪里争得过他们?”
人生地不熟,还铺面都没有,真要去竟成了,恐怕就是亏本的买卖了。
刘大姐表妹叹道:“我还以为自己有一手的手艺,结果在做生意方面,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只以为京城只要能开铺子,就能赚钱,谁知道竟然有这么多的事儿。”
“可不是这样?我认识的赵太太,她家男人也是才当官,什么都还没有弄明白呢,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先咱们在县城再开一个好了。我本来想着,给赵太太也分几成干股,看来现在是不成了。”
说不定赵太太以后就不回来这边了,唉,人的命,天注定,不一样就不一样,人家用了几年的功夫,都去京城当官太太去了,而她呢,却还是在开绣铺,果然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
李梨花正在算家里手头上的钱,在京城里,总不能坐吃山空,每年有米铺的分成,还有地里租子的收成,这次赵水生中了进士之后,又买了一些地,如今手头上也有好几百亩的地了。这些都是在老家的。
皇上赏赐了一个宅子,那边的宅子就一直空着,他们也不打算租给别人住,李梨花和赵水生商量,把那宅子卖掉,然后再添一些钱,在京郊买个小庄子。
赵水生道:“不急,等王二这趟生意回来了,咱们手头上就有钱了。”
赵水生是个胆大的,不希望自己手头上紧巴巴的,弄得妻子为生计操心。
而王二,虽然以前是个什么都不干的游手好闲的人,可是别说,赵水生看出这王二有一股子闯劲儿,适合南来北往的跑生意。他也正需要这样的人。
赵家族里,他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毕竟当初都是在赵家庄种地,真要让他们出来闯荡,肯定是赔本的多,赵水生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
何况,王二是个讲义气的。赵水生已经让王二顺着水路去江南,然后贩卖丝绸去了。
本来京城这边的茶叶比较贵,可是现在不是春天,茶叶就不怎么好,但是丝绸,如果能从江南运到京城这边贩卖,那么就是好几倍的利钱。
这一来一去个几趟,几千两的银子就会到手,所以赵水生才让李梨花别急着把那宅子给卖掉。
李梨花说道:“既然这样,那宅子就给王二一家子住不正好?”
王二就相当于是赵水生的门人了。
“等王二回来后再说吧,他现在也没有娶亲,觉得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反而更自在些,你给他看看,有没有合适他的姑娘,他也该成亲了。”
这是要自己当媒婆了。要是自己身边有合适的人,她倒是不介意给他找找。
可是她身边一个也没有,丫鬟们都年纪不到呢,瓶儿和知春都是小姑娘,别的丫鬟,都是别人送的,品行如何,她还不太了解,所以不能随便说给王二。
“对了,要是王二把丝绸给运了回来,到哪里贩卖?”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一直存着了?
赵水生道:“京城这个地方,需要丝绸的铺子多的是,不用他们跑腿去江南,直接送货上门,他们自然高兴,还省了运费。何乐而不为呢?王二是个能说会道的,你放心,他误不了事儿。”
“以后这些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家里的钱会越来越多。”他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把日子越过越好?
总不能当了京官,却穷的妻子和孩子都要为生计操心,那样真是太没有用了。所以赵水生早早的就做了打算,也把王二给一起带了过来,让王二把京城的铺子都跑了个遍,又结识了几个江南的丝绸商人。
这样人脉有了,钱他这里也能拿的出来,自然以后就是钱生钱。
有个王二替他赚钱,他能省不少事儿。
有能耐的人,就是自己不出手,有的是人帮他解决各种问题,手底下有的是人供他使唤。
即使是成了赵水生,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其实,要说赚钱,李梨花也有的是方法,只不过,现在有男人在前面挡着,她乐得轻松自在。
钱的问题解决了,本来因为在京城应该过的很顺当了,谁知道那赵春花竟然不声不响的给寻来了。
话说,赵春花自从知道自己的二弟中了进士后,那个得意的劲儿,简直恨不得飘起来。虽然她和她二弟的关系不怎么样,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到底是亲姐弟呢。
于是赵春花满心希望自己二弟回来,把她爹带走,然后她就可以一起跟着去京城了,当进士老爷的姐姐。听说叫什么姑太太,身边也有人伺候。
可是她爹竟然说不去了,把她给郁闷的,兴冲冲的,直接一盆水下来,没把赵春花给憋屈死了。
她想说服她爹,可是她爹这次就是铁了心不去,还告诫他们几个,谁都不准去,不准给水生两口子惹麻烦。
但是去京城已经成了赵春花的一个很强烈的愿望,于是她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带上卖地的所有的钱,再带上自己的一儿一女,竟然就这么朝京城出发了。
好在她自己本人长得不怎么样,又是太平的世道,竟然让她给走到了京城,这一路上,也是做了马车,花了些钱,到了京城,不知道赵水生住在哪里,可是这不是有嘴巴吗,她弟弟是榜眼,谁不认识,于是就有好心的一个差役把赵春花和孩子们送到了这里。
李梨花听瓶儿说这个事儿,还真是吃了一惊,赵春花这个女人能耐了啊,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知春说道:“这位姑太太怎么事先也不打声招呼就过来了?”太没有礼貌了,就这么的上门了。
李梨花心道,就是不打招呼,人到了你跟前,你总不能把人给赶跑了。
“让人进来吧。”李梨花倒是要看看这个能耐的赵春花想要干什么。
“二弟妹啊,我可算是找到你了!”赵春花一见到李梨花就要嚎哭。
李梨花说道:“你先自己哭一阵,我再过来。”
赵春花立刻不嚎了,李梨花说道:“既然这样,瓶儿,你带着他们去洗漱洗漱。”
风尘仆仆的,不管她是什么目的,李梨花不信自己解决不了。
连皇帝都有几门穷亲戚呢何况他们?
赵春花过来,无非是想跟着他们一起过日子,这寡妇当的,还真是强势,也不知道何家的人会如何想。
想当年,她家也有远房的亲戚来投奔,她娘也是既提供房子,又是每个月还发月钱,总之,在那些大户人家家里,这都不算一回事儿。
可是,这位赵春花,谁知道她能干出什么恶心的事儿来?
从桐城县那么远的地方都过来了,难道这中间有人帮着她?
不然就凭她一个人,是无论如何找不来的。
李梨花只用了一小会儿,就已经打听清楚了,原来这赵春花还真是喜欢狐假虎威,拿着赵水生的名头,竟然有一家商队,还真的把人给带到了京城,毕竟赵水生成了榜眼的事儿,全桐城县都知道。不过是顺带带一个女人去京城,多简单的一个事儿。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用上这个人情呢。
“哦,这么说来,那商队的人,怎么没有亲自把你们送到这里来?那样岂不是就更是人情
了?”李梨花说道。
“呵呵,我哪里能让这些人占我二弟的便宜,在城门口的时候,我就把人给甩开了,这样他们就不能拿着这个人情说事儿了。”
这还真像是赵春花干得事儿,把人用完了,就立马甩掉。说的好听,是为了他们着想,你要是当真,那就是可笑了。
“既然大姑姐你过来一趟,那就在这里住上几天,等日子到了,我自然会找人送你们回去。”李梨花也不跟她废话,她没有功夫养着赵春花,赵春花本身就不是个省事的,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她真的做不到。
“二弟妹,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我这么大老远的跑来,屁股还没有坐热呢,你就让我走,你也太黑心了!”
李梨花说道:“大姑姐的婆家还在呢,你公公婆婆都好好的,丢下他们,是为不孝,大姑姐,你兄弟做官,可是最忌讳不孝,你可不要给他为难。”李梨花说道。
“既然知道是我兄弟说了算,那你就别在这里给我扯淡,等我兄弟回来了,我跟我兄弟说。”哼,到时候,她兄弟同意了,这李梨花不同意也得同意。
赵水生是回来了,也知道赵春花不声不响的就跑过来了,他的意思自然和李梨花是一样的,不留赵春花在这边,也没有那个必要。
他有一百种方法说服赵春花回去,可是他觉得不需要浪费口舌,直接把人强行送回去就得了。这次是家里人不注意,让她溜了。下一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且知道他们这边的态度,真的要再跑来,那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就是赵春花的一儿一女,赵水生对赵春花的儿子何壮说道:“你今年也快十岁了,舅舅不说你什么,可是你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你娘自己这样胡来,你为什么不拦着呢?“
如果何壮是个能扶得起来的,他不介意拉扯一把,何壮出息了,赵春花就不会眼睛只盯着别人了。
何壮应该说,是个比较老实的孩子,听他二舅舅这么说,眼眶红了,“二舅,是我不好,我跟我娘回去!”
“你想不想读书识字?”赵水生问道。
“我想!”何壮抬起头来,眼睛都发亮。他想和二舅舅一样,读书读出来,而不是跟他娘一样,处处都指望着别人,眼睛只盯着别人的口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是三更一起发啊。谢谢!
不过,赵水生也结识了一些同年,带着人过来家里吃饭过。
这些人很多都是家在外地,然后来京城只能住客栈的。
看赵水生在京城还有宅子,不用说,心里是羡慕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在京城有座房子。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中间,有些人是会试没有过的,之后就要回乡了。虽然落榜了,有些失落,可是只要人还在这个世上,三年后再来一次,机会不是没有。反正当了举人,也不差那几个钱了。
这样请客用了几天的功夫,接着被回请,李梨花也认识了一些同陪着自己的丈夫来春闱的太太们。
年纪大的,都当祖母了,年纪小的,有的是才新婚。
赵水生这个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总得来说,还是偏年轻一些。
还有些真的是少年进士了,还没有娶亲呢。
这样的人,如果皇家的公主看上了,就极有可能成为驸马爷。
当然,一般的功勋之家,既然都考上了进士了,自然不乐意尚公主,不然这读书的功夫全浪费了。就是大夏,考取进士的贵勋子弟,原则上是不尚主的,也是给贵勋面子。
只是不知道周朝会不会也是这样。
很快,殿试就到了,殿试只有一天,当场考,当场收卷,且有时候皇上还会问一些问题给这些贡士们。
赵水生最差也不过是个二甲进士,所以李梨花一点儿也不担心。
等黄昏的时候,赵水生回来了。
“总算是考完了。”赵水生叹道,两辈子都没有这么的考过,当个进士还真是不容易,前前后后,花了将近有六七年了。不可谓时间不长。他这还算是短的,有的是用几十年了。
李梨花说道:“要不要洗洗歇息歇息。”
“不用,今天看到皇帝了,年纪已经不小了。”年纪不小了,说明皇子们已经很大了,夺嫡的斗争开始了。
李梨花也想到了这里,问道:“依你看,这夺嫡会不会最近几年就要开始?”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外放呢,至少不会牵扯到夺嫡的事件上去。
“最近几年应该无事,除非是那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赵水生说道。
看今天皇帝开口说话,中气很足,除非是有人夺宫,不然还能好好的活几年。
先留在京城里,多结实些人脉也是好的,如果到时候情况不好,再外放,总比一开始就外放要好的多。
殿试的结果没几天就出来了,赵水生竟然成了第二名榜眼!
进入了一甲那是铁定能留在京城了。而且直接授予翰林修撰、编修,根本不需要跟二甲,三甲一样,需要考庶吉士,然后三年后再授官。
翰林院修撰是直接授予状元郎的,是从六品,而翰林院编修是七品。
赵水生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成了翰林院的一员。
好在翰林院的编修只不过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特别是史书纂修,这方面需要的人多,也不会掺合到夺嫡事件中。
只要熬得住寂寞,三年后,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且今年皇帝因为心情好,给一甲前三名都赐了宅子,于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在京城就多了一个去
处。
皇帝赐了宅子,只要不是犯事儿了,就会一直在你的名下。且考虑到他们要在翰林院当差,所以赐下的宅子,都是离翰林院特别近的。走路一刻钟就能到的。
简直是方便的不能再方便了。所以科考考得好,还是很有好处的。
随着赵水生被赐了宅子,他又是第二名榜眼,于是关注他的人就多了起来。李梨花这边就有好几家送了下人过来,说是他们初到京城,人手肯定不够,人家就把下人送过来了。这种情况,不收还真是得罪人。
反正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可图的,也就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又打听了状元郎和探花郎都有人送下人,于是李梨花也没有推辞,接受了,毕竟人家连卖身契都一起送过来了。
一共送了十几个下人,李梨花都让瓶儿登记在册,然后按照他们的特长分了工。
御赐的宅子竟然有四进,他们的人手明显不够,所以送来的人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只是人多了,开销也多,如果真的靠赵水生的俸禄,那绝对是不够用的。
不过,赵水生已经有所安排,带了信回去,从族里找人,专门来经营铺子了,这在任何时候都常见的。毕竟没有规定当官的亲属还不能开店的。
再说赵家庄这边,等赵水生高中榜眼的消息传来,整个赵家庄都沸腾了!榜眼啊,那可是第二名,就比状元少一名,是他们赵家庄的!
赵里正和几个赵家族里的长辈们这次是直接把祠堂大开,一起跪拜了祖宗牌位,因为祖宗的保佑,他们赵家出了个榜眼,那可是榜眼啊,文曲星下凡都不过如此。
老赵头也激动的想要哭,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好事儿,水生真是太给他长脸了!
如今走在哪里,谁不叫他一声赵老太爷啊。他很诚心的给祖宗们磕了头。又想着水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其实呢,中了进士,朝廷是给了这些进士时间,可以回乡祭祖的,只要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当差就可。尤其是一甲进士,那真正的是光宗耀祖啊。
只不过回不回去,也不是强行规定的,有的人因为时间不充裕,或者别的原因,不回乡,也不会被人说嘴,毕竟这回乡是属于衣锦还乡,要不是因为有事儿,谁不想回去扬眉吐气呢?
只是赵水生觉得回去一趟太麻烦,还有妻子和女儿呢,所以就不打算回去了,只是带了信回去,说在京城里事情忙,没有时间回去。
他对于衣锦还乡这个事儿,不感兴趣。
另外,也请老赵头过来京城住,让三弟赵土生两口子有时间就包自家爹送过来,这边是四进的房子,绝对够人住的。
何翠姑心动的不得了,京城啊,她一辈子还没有去过,现在直接去了,小叔子还当官,且还有皇上赏下的房子,不去白不去啊。
所以她明示暗示的跟老赵头说,想要老赵头去京城住去。
“三弟妹都快生了,哪里有那个时间让三弟送爹你过去京城,还不如我和金生一起送爹去二弟那里去呢。”何翠姑说道。
老赵头对于京城还是很向往的,不过他想了想,就对赵金生和赵土生说道:“水生才到京城,听说京城什么东西都贵,咱们这些当亲人的,可不能过去给他添乱,就这样,我还是留在赵家庄,你们谁要去,就自己掏钱!”
何翠姑心碎了,老赵头不去,他们作为长子,和长媳,哪里能丢下自己的爹,而去京城呢?
真要这样做了,恐怕连门都进不了的,这老头子啥时候这么为老二打算了?
老赵头现在算是明白了,不能给水生拖后腿。本来在京城,当官的那么多,听说还有王爷之类的,水生在京城,也肯定是才当官,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过去了,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只能是添乱,还有各种开销,这不是给二儿子增加负担吗?二儿子要是不好了,他这个老太爷也当不好了。
所以老赵头决定不去京城了,在乡下也能过的很好。
他儿子都是进士老爷了,这什么赋税根本就轮不到他们头上,在乡下过的还舒服些。
何翠姑的一番打算成了空,只能是暗自伤神那。
朝廷里给了这些进士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回乡,跟到任,因为赵水生没有回乡,所以时间上很充裕。
李梨花已经把后宅给整理妥当,各处当差的也已经登记在册。御赐的宅子就是不一样,各处都是景儿,虽然只有四进,但是却精致玲珑,竟然还有一处荷花池,只不过四周是一圈的抄手游廊,坐在游廊里,就可以欣赏荷花了。
楚楚很喜欢这里,不过李梨花已经告诫楚楚和伺候楚楚的人,一定要把她看好了,不准翻过这栏杆,水池虽然好,可是是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
小孩子年纪又小,喜欢玩是天性,可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自己置身与危险之中。
把这些琐碎的事情都弄好后,这又要开始宴请了,毕竟是有了御赐的宅子,关系好的,亲近的都要请过来,名义上是赏园子,实际上就是人脉开始走动了。
翰林院的以后的赵水生的同僚,这要请,还有赵水生他们这一科的主考官,相当于是他们的座师了,也要请,至于人家给不给这个面子,那是人家的事儿,下不下帖子,可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
于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就开始写请帖,赵水生写男客的,李梨花写女客的。
请帖也是让人认识自己的一个方法,毕竟上面有自己写的字,所谓字如其名,可不就是这样?
对这个,李梨花是很有信心的,她的字绝对拿的出来。
请帖是发出去了,这是第一次在京城这些人面前露面,务必要给人一个好印象。
赵水生的座师是内阁大学士温如庭,他主持了这一届的会试,是这一届所有进士的座师。
所以他要去上门赴宴,也得挑选着来。
温大人接到了榜样赵水生的请帖,满意的点点头,这个赵水生的字写的相当的不错。等会试的结果出来后,他还专门把赵水生的卷子找了出来,可以说,这一届的举人当中,就数赵水生的字是最好的。
以后在翰林院可以帮忙起草各种文书了。这字气势鸿博,温大人还以为赵水生是个四五十岁的人,结果最后才知道,这赵水生不过是二十几岁的人,就有这个功底,可见不一般。
温夫人也拿着帖子过来找温大人,这段时间,请他们夫妻上门的宴多的不得了,她哪里能做得了主,都是让自己的丈夫拿主意,毕竟这是官场上的事儿。
不过今天拿了这个请帖,温夫人就诧异了,她好像听人说过,这一届的榜眼是寒门出身,怎么榜眼的妻子写字也这么有风骨?
“老爷,赵榜眼的请帖,我们去不去?”温夫人问道。
“去,怎么不去?”既然觉得赵水生不错,那就去一趟,在官场上都不容易,他这一去,也是给赵水生撑了面子了。
“看来老爷很是看重这个赵榜眼了。”温夫人笑着说道,“可巧,我也觉得赵榜眼的妻子也是不错呢,老爷,您看看这字,不错吧。”温夫人把请帖给了温大人,让他看一看。
温大人看了,更是吃惊了,这位赵榜眼的妻子的字也绝对不差啊。
“听说赵榜眼夫妻两个都是寒门出身,这一笔字练得真不错。”温夫人夸道。
所谓一举成名天下闻,赵水生成了榜眼,就有人扒拉他的身世,比如,以前只是个种田的小子,但是因为娶了一个童生家的姑娘为妻子,就开始发奋图强,只用了三年时间,就从一字不识成了秀才,要不是中间守孝,恐怕当年就能成为举人,第二年就是进士呢。
不过,即使是因为守孝耽误了三年,可是人家一直都是一次就过了,比那些考过许多次的要好多了。
“老爷是说,赵榜眼之所以会识字,都是他妻子所教?”温夫人不敢置信的问道。
“据说是这样,可见人的天赋是多重要,这赵水生如果从小就能读书识字,说不定咱们大周就会又出现一个少年进士了。可惜啊,可惜!”
“老爷这话说的,怎么不说,这赵榜眼的妻子是个贤妻?要是她什么都不教赵榜眼,也没有人说她不对,可是却教了,这就说明赵榜眼的妻子是个眼光开阔的,难怪人说,娶妻娶贤,有个好妻子,真是能省多少心那。”
温夫人对这赵太太的印象就很好了,可以说,这都可以成为一段佳话了。
温大人笑道:“这话说的,老爷我觉得我家夫人才是真正的贤妻呢。”
温夫人听了笑道:“老爷夸我,我可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就是不知道,这次的宴会,那赵榜眼的太太能不能弄好。“温夫人倒是有些期待了。
本来还想着,自己作为师母,可以派人去帮忙帮忙,不过她打消了主意,说不定真的有惊喜呢。
于是温夫人真的是惊喜了,来到御赐的榜眼府,一切都井井有条,下人们各司其职,丝毫不见忙乱,赵榜眼的妻子在二门迎接客人,说话也大方得体,一点儿也不小家子气,把有些想来看看乡下来的村妇出丑的都给弄得无话可说。
温夫人心道,这位赵太太的行为举止,礼仪方面一点儿也不差,且比有些人都强多了,那些想看笑话的,这下子算是消停了。
因为温大人和温夫人都来了,得到消息后,那些原本不想来的,也都紧跟着就过来了,可以说是宾客满堂。
李梨花知道,这是温大人夫妻给他们做脸面呢。
“赵太太,坐下歇歇。”温夫人和蔼的招呼李梨花过来。
李梨花给温夫人行了礼,“师母。”
“好孩子,过来到我这边来,你家小闺女呢?”温夫人问道。
“孩子还小,怕她不懂事,所以让丫鬟们陪着她在屋子里。”李梨花笑着回道。
“这就是你的不是了,我们大家都想看看榜眼的千金呢,见面礼都准备好了。”温夫人假意嗔怪的说道。
其他的人见温夫人这样说,都附和,毕竟温大人的官位还是很高的。且现在也是桃李满天下了。
李梨花就吩咐人把楚楚给带了过来,温夫人一见楚楚,就喜欢上了,一把抱了过来,而楚楚在这个场合,一点儿也不怯场,温夫人问什么,她就回答什么,童言童语,弄得温夫人和旁边陪着的夫人都特别高兴。
温夫人给了楚楚一个见面礼,楚楚看自己的娘,见自己的娘微微点了点头,才接过来,然后对温夫人说道:“谢谢奶奶。”
“哟,真是个乖巧的好孩子。”她可是第一次听人喊她奶奶,她的孙子都是叫祖母的,这奶奶冷不丁的听起来,还特别的舒服。
温夫人自己没有女儿,也没有孙女,所以对楚楚这个小女孩儿就特别喜欢。
大家看温夫人这样,都知道是在给赵榜眼家里做面子呢,原来的三分热络也变成了七分了。
总之这次是宾客皆欢。京城里的一些人对赵榜眼家里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人家虽然是从小地方来的,可是却不比一般人差,行事都很有分寸,第一次办宴席,也办的有声有色,还不出乱子。
所以倒是把小瞧了的心思收了起来。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皇上能把人定为榜眼,本身就说明人家很优秀,先前是不了解赵榜眼的妻子,以为是无知村妇,可是通过这次的宴席大家都改变了看法。
再加上从别人处知道这位赵太太还亲自教自己的丈夫读书认字,对赵太太的印象有好了不少。于是李梨花在京城不说是十分吃的开,也不会走到哪里被人排挤了。
当然,也有例外,毕竟一个人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但是整体来说,他们这开头很是不错。
在六月份的时候,接到了老家的来信,老赵头不来了,家里所有的人都没有来。
老赵头让他们在京城里不要惦记家里家里一切都好,让他们放心。
赵土生是准备等张芸儿生完孩子后,孩子大一些了,再来京城过来。
这样以来,少说也得一年的功夫。李梨花准备了东西,让人都朝老家送了。这样隔得远一些,大家关系反而还好一些。
李梨花知道自己那位大嫂肯定在收到消息后,想要过来,只不过只要老赵头不来,她就来不了。
在京城过日子,真要有个何翠姑,还真是不得消停了。
七月过后,赵水生就在翰林院当差了,最开始不过是让他把史书整理整理,简直是清闲之极。完全就是在消磨时间,不过翰林院的史书很是全面,看这些史书,更有助于了解这个世道,赵水生并不觉得枯燥。
又不知道谁传出来,赵水生的字写的相当的好,所以很多起草文书,都是让赵水生来做的。
在翰林院,先就是熬资历,赵水生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
绣铺老板刘大姐给李梨花来了一封信,她一个远房的表妹,原来是江南一带的绣娘,只不过前不久就已经不在绣坊干了,刘大姐知道李梨花在京城,所以也想在京城开一家绣铺。
给李梨花写信,是希望到时候李梨花能帮一帮她这位表妹一些忙,毕竟京城的地界,她比较熟悉,还是当官的,比一般的老百姓要强的多了。
李梨花给刘大姐回信,建议还是先不要过来京城,因为京城卖的好的都是有名的大绣铺,达官贵人们也已经形成了习惯,喜欢在固定的绣铺做东西。
再者,普通老百姓需要买绣品,也是很方便,在京城开绣铺,如果没有特别大的银钱,和好的位置,那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她在京城才刚刚立足,真的要有什么找麻烦的,真是摆不平。李梨花建议,不如先到府城或者省城开一个,等打开了局面,再到京城也不迟。
总之,好过一开始就来京城这边开铺子,那样很不划算。
刘大姐接过了这个回信,对她表妹说道:“我就说了,先不要去京城好了那京城大官多的很,随便一个,就是一品大员家的家仆,咱们哪里争得过他们?”
人生地不熟,还铺面都没有,真要去竟成了,恐怕就是亏本的买卖了。
刘大姐表妹叹道:“我还以为自己有一手的手艺,结果在做生意方面,完全是两眼一抹黑,只以为京城只要能开铺子,就能赚钱,谁知道竟然有这么多的事儿。”
“可不是这样?我认识的赵太太,她家男人也是才当官,什么都还没有弄明白呢,还是等以后再说吧,先咱们在县城再开一个好了。我本来想着,给赵太太也分几成干股,看来现在是不成了。”
说不定赵太太以后就不回来这边了,唉,人的命,天注定,不一样就不一样,人家用了几年的功夫,都去京城当官太太去了,而她呢,却还是在开绣铺,果然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啊。
李梨花正在算家里手头上的钱,在京城里,总不能坐吃山空,每年有米铺的分成,还有地里租子的收成,这次赵水生中了进士之后,又买了一些地,如今手头上也有好几百亩的地了。这些都是在老家的。
皇上赏赐了一个宅子,那边的宅子就一直空着,他们也不打算租给别人住,李梨花和赵水生商量,把那宅子卖掉,然后再添一些钱,在京郊买个小庄子。
赵水生道:“不急,等王二这趟生意回来了,咱们手头上就有钱了。”
赵水生是个胆大的,不希望自己手头上紧巴巴的,弄得妻子为生计操心。
而王二,虽然以前是个什么都不干的游手好闲的人,可是别说,赵水生看出这王二有一股子闯劲儿,适合南来北往的跑生意。他也正需要这样的人。
赵家族里,他不是没有想过,可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毕竟当初都是在赵家庄种地,真要让他们出来闯荡,肯定是赔本的多,赵水生不想浪费那个时间和精力。
何况,王二是个讲义气的。赵水生已经让王二顺着水路去江南,然后贩卖丝绸去了。
本来京城这边的茶叶比较贵,可是现在不是春天,茶叶就不怎么好,但是丝绸,如果能从江南运到京城这边贩卖,那么就是好几倍的利钱。
这一来一去个几趟,几千两的银子就会到手,所以赵水生才让李梨花别急着把那宅子给卖掉。
李梨花说道:“既然这样,那宅子就给王二一家子住不正好?”
王二就相当于是赵水生的门人了。
“等王二回来后再说吧,他现在也没有娶亲,觉得自己随便找个地方,反而更自在些,你给他看看,有没有合适他的姑娘,他也该成亲了。”
这是要自己当媒婆了。要是自己身边有合适的人,她倒是不介意给他找找。
可是她身边一个也没有,丫鬟们都年纪不到呢,瓶儿和知春都是小姑娘,别的丫鬟,都是别人送的,品行如何,她还不太了解,所以不能随便说给王二。
“对了,要是王二把丝绸给运了回来,到哪里贩卖?”要是卖不出去,岂不是一直存着了?
赵水生道:“京城这个地方,需要丝绸的铺子多的是,不用他们跑腿去江南,直接送货上门,他们自然高兴,还省了运费。何乐而不为呢?王二是个能说会道的,你放心,他误不了事儿。”
“以后这些事儿,你就不用操心了,家里的钱会越来越多。”他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还不是想把日子越过越好?
总不能当了京官,却穷的妻子和孩子都要为生计操心,那样真是太没有用了。所以赵水生早早的就做了打算,也把王二给一起带了过来,让王二把京城的铺子都跑了个遍,又结识了几个江南的丝绸商人。
这样人脉有了,钱他这里也能拿的出来,自然以后就是钱生钱。
有个王二替他赚钱,他能省不少事儿。
有能耐的人,就是自己不出手,有的是人帮他解决各种问题,手底下有的是人供他使唤。
即使是成了赵水生,这一点也不会改变。
其实,要说赚钱,李梨花也有的是方法,只不过,现在有男人在前面挡着,她乐得轻松自在。
钱的问题解决了,本来因为在京城应该过的很顺当了,谁知道那赵春花竟然不声不响的给寻来了。
话说,赵春花自从知道自己的二弟中了进士后,那个得意的劲儿,简直恨不得飘起来。虽然她和她二弟的关系不怎么样,可是打断骨头连着筋,到底是亲姐弟呢。
于是赵春花满心希望自己二弟回来,把她爹带走,然后她就可以一起跟着去京城了,当进士老爷的姐姐。听说叫什么姑太太,身边也有人伺候。
可是她爹竟然说不去了,把她给郁闷的,兴冲冲的,直接一盆水下来,没把赵春花给憋屈死了。
她想说服她爹,可是她爹这次就是铁了心不去,还告诫他们几个,谁都不准去,不准给水生两口子惹麻烦。
但是去京城已经成了赵春花的一个很强烈的愿望,于是她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带上卖地的所有的钱,再带上自己的一儿一女,竟然就这么朝京城出发了。
好在她自己本人长得不怎么样,又是太平的世道,竟然让她给走到了京城,这一路上,也是做了马车,花了些钱,到了京城,不知道赵水生住在哪里,可是这不是有嘴巴吗,她弟弟是榜眼,谁不认识,于是就有好心的一个差役把赵春花和孩子们送到了这里。
李梨花听瓶儿说这个事儿,还真是吃了一惊,赵春花这个女人能耐了啊,竟然自己找上门来了。
知春说道:“这位姑太太怎么事先也不打声招呼就过来了?”太没有礼貌了,就这么的上门了。
李梨花心道,就是不打招呼,人到了你跟前,你总不能把人给赶跑了。
“让人进来吧。”李梨花倒是要看看这个能耐的赵春花想要干什么。
“二弟妹啊,我可算是找到你了!”赵春花一见到李梨花就要嚎哭。
李梨花说道:“你先自己哭一阵,我再过来。”
赵春花立刻不嚎了,李梨花说道:“既然这样,瓶儿,你带着他们去洗漱洗漱。”
风尘仆仆的,不管她是什么目的,李梨花不信自己解决不了。
连皇帝都有几门穷亲戚呢何况他们?
赵春花过来,无非是想跟着他们一起过日子,这寡妇当的,还真是强势,也不知道何家的人会如何想。
想当年,她家也有远房的亲戚来投奔,她娘也是既提供房子,又是每个月还发月钱,总之,在那些大户人家家里,这都不算一回事儿。
可是,这位赵春花,谁知道她能干出什么恶心的事儿来?
从桐城县那么远的地方都过来了,难道这中间有人帮着她?
不然就凭她一个人,是无论如何找不来的。
李梨花只用了一小会儿,就已经打听清楚了,原来这赵春花还真是喜欢狐假虎威,拿着赵水生的名头,竟然有一家商队,还真的把人给带到了京城,毕竟赵水生成了榜眼的事儿,全桐城县都知道。不过是顺带带一个女人去京城,多简单的一个事儿。到时候说不定还能用上这个人情呢。
“哦,这么说来,那商队的人,怎么没有亲自把你们送到这里来?那样岂不是就更是人情
了?”李梨花说道。
“呵呵,我哪里能让这些人占我二弟的便宜,在城门口的时候,我就把人给甩开了,这样他们就不能拿着这个人情说事儿了。”
这还真像是赵春花干得事儿,把人用完了,就立马甩掉。说的好听,是为了他们着想,你要是当真,那就是可笑了。
“既然大姑姐你过来一趟,那就在这里住上几天,等日子到了,我自然会找人送你们回去。”李梨花也不跟她废话,她没有功夫养着赵春花,赵春花本身就不是个省事的,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她真的做不到。
“二弟妹,你怎么说这样的话,我这么大老远的跑来,屁股还没有坐热呢,你就让我走,你也太黑心了!”
李梨花说道:“大姑姐的婆家还在呢,你公公婆婆都好好的,丢下他们,是为不孝,大姑姐,你兄弟做官,可是最忌讳不孝,你可不要给他为难。”李梨花说道。
“既然知道是我兄弟说了算,那你就别在这里给我扯淡,等我兄弟回来了,我跟我兄弟说。”哼,到时候,她兄弟同意了,这李梨花不同意也得同意。
赵水生是回来了,也知道赵春花不声不响的就跑过来了,他的意思自然和李梨花是一样的,不留赵春花在这边,也没有那个必要。
他有一百种方法说服赵春花回去,可是他觉得不需要浪费口舌,直接把人强行送回去就得了。这次是家里人不注意,让她溜了。下一次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且知道他们这边的态度,真的要再跑来,那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就是赵春花的一儿一女,赵水生对赵春花的儿子何壮说道:“你今年也快十岁了,舅舅不说你什么,可是你已经到了懂事的年纪,你娘自己这样胡来,你为什么不拦着呢?“
如果何壮是个能扶得起来的,他不介意拉扯一把,何壮出息了,赵春花就不会眼睛只盯着别人了。
何壮应该说,是个比较老实的孩子,听他二舅舅这么说,眼眶红了,“二舅,是我不好,我跟我娘回去!”
“你想不想读书识字?”赵水生问道。
“我想!”何壮抬起头来,眼睛都发亮。他想和二舅舅一样,读书读出来,而不是跟他娘一样,处处都指望着别人,眼睛只盯着别人的口袋。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还是三更一起发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