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拔剑 第45章 丧家之犬是没什么筹码能摆上台面的
在一般的情况之下,计划实施的最初阶段都是能顺利展开的,因为毕竟是先人一步,集中了己方优势以有算胜无算,所以一时之间,变数还来不及产生,行事起来也不会出太多纰漏。
燕王太后暗中对于燕王城的谋划,进行得就十分顺利。对此,一直蒙在鼓里的燕王后,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但最终结果却是,她对王城之乱,做出了里外不是人的巨大贡献,而且懵懂到还不知道自己早就白白给人做了嫁衣。
周遭良田无数、人口数百万的易城一地,从数百年前自燕国笑纳之日起,就是齐国重点经营的地方,地方长官一直都是由重要的王室成员担任,后来甚至王位继承人都要在这里主政一段时间。
不仅是因为这地方富饶,更是战略要地,可以成为齐国北进或是西进的桥头堡。而且物产丰富,即便齐国在这里屯驻了十余万兵马,仍能自给自足,粮草总是堆积如山。只剩下大半苦寒之地的燕国一遇到天灾人祸,就只能看着易城流口水。
只是那时候还是齐国还是姜齐。田氏代齐之后,易城这里也就成了姜氏余部势力最强的地方之一。
三十年前,因为齐国吞并了鲁国大部分地盘,大周朝震怒之下,召集诸侯国教训齐国,燕、赵、魏、韩、楚积极响应,于是爆发了五国伐齐之战,当时楚国兵锋最盛,主要战场是在齐国西南部。
实则燕国在易城这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但是易城早被齐国打造得如铜墙铁壁一般,燕国人在战场之上并没占什么便宜。但是意外的是,最后齐国竟然在胜负难分之际,撤离了全部军队,直接放弃了易城。而这些军队补充到西南防线后,扛住了楚国的攻击,最后伐齐之战不了了之了。
五国伐齐,唯一获利的就是燕国,一下子夺回了失去数百年的易城。但是因为明显是齐国放水,所以很难说齐国是不是故意把根本不服王法管教的易城丢给了燕国,以便顺势切割齐国之中的姜氏势力,当然也存着看他们两败俱伤的心思。
在燕王易的时代,时常南下掠夺的北方草原各部族才是燕国重兵防御的重点,对于一时吞下了却难以消化的易城,兵力捉襟见肘之下,燕王易采取的是钝刀子割肉的办法,也就是通过联姻等方式慢慢分解蚕食旧有的姜齐势力。
燕王易的好几个儿子都娶了姜齐的没落公主为正妻,慢慢就在易城之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距离上都太过遥远,所以燕国对于易城的掌控也只能算是略有收获。
不过在燕王哙继位之后,即便他的王后是姜齐公主,但对易城就没这么友好了。依仗着手中的军权,逼迫着那些原本就与易城姜齐旧势力纠葛不清的燕国王室贵族们去大开发易城。
两者虽然为了各自利益狠狠斗过一阵,但是双方都渐渐承受不起这损失了,反正都是受燕王哙欺负的弱者,于是干脆眉来眼去地互相勾结在了一起,旧姜齐势力让出了大半土地,名义上降服于燕国贵族。但也因为这样,一时之间,使得易城一带成了燕齐两国旧势力的大本营。
燕王哙将王城从上都迁到了易城之后,等于是本土作战的燕王后实力自然大涨,获得了姜齐旧人的大力支持,渐渐在后宫与燕王太后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为了进一步争权夺利,王后自然而然地向齐国寻求更多支援,齐王因齐也自是乐不得地将姜齐这些国中不稳定因素一点点地送到易城去。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燕王后代表的姜齐一派是坚决站在燕王哙一边的,因为公子平是王长子,同样也是被燕王哙一直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他们估计还幻想,有朝一日公子平成了燕王,会帮他们恢复姜齐旧土的吧。
但是公子苍生的出现,让王后这一边有了深深的危机感。而且对苍生进行过刺杀的势力有很多,这让瓜田李下的王后一直处于被怀疑的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几个月前苍生醒来之后,危机感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危机,为了姜齐数百万部众的生存与未来,燕王后顺水推舟地接受了齐王的威逼利诱,决定铤而走险,趁燕王不在之际杀掉苍生。
当然深居后宫的燕王后根本不清楚的是,她认为是除掉苍生最大障碍的王太后,反而比她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她也没想到王太后他们蓄谋要除掉的目标竟然包括燕王在内,更没想到的是,她和她的儿子已经成了阴谋参与者心目中最佳的替罪羊。
自从秦国决定出手之后,燕王城这里已经是国与国之间的角逐。在各诸侯国面前,姜齐这些丧家之犬般的存在,是没什么筹码能摆上台面的,充其量不过就是人家的消耗品罢了。
而且,燕王后根本不知道的是,她曾经最大的助力已经放弃她了。
齐王大方地给出了一个琅琊郡的诱惑,已经让大半姜齐一族能做主的人,果断地放弃了易城这个被各方势力瓜分得差不多的鸡肋之地。
琅琊郡靠近东海,鱼盐之利使得那里更加富饶,虽说现在一半为越国占据,常有刀兵之扰,但是一旦据有琅琊郡之后,就能将仍在姜齐控制之中的莒、郯之地连成一片。方圆数千里,人口千万,版图之大足以成为姜氏再兴之地。所以,就为这点,就值得将燕王后牺牲了。
只不过呢,姜齐这些被困于一隅的人,对天下形势一样是两眼一抹黑。他们根本不知道打得一塌糊涂的齐楚已然悄悄停战,腾出手来的齐王是时候处理内部问题,他在南边已经凑足了能平推姜齐莒、郯老巢的大军。
地位与信息的不对称,让姜齐遗族这一次不仅牺牲了燕王后和易城的姜齐势力,也牺牲了作为诱饵送给燕国上都军团吞噬的二万最精锐的家族战士。
燕王太后暗中对于燕王城的谋划,进行得就十分顺利。对此,一直蒙在鼓里的燕王后,其实并没有做什么,但最终结果却是,她对王城之乱,做出了里外不是人的巨大贡献,而且懵懂到还不知道自己早就白白给人做了嫁衣。
周遭良田无数、人口数百万的易城一地,从数百年前自燕国笑纳之日起,就是齐国重点经营的地方,地方长官一直都是由重要的王室成员担任,后来甚至王位继承人都要在这里主政一段时间。
不仅是因为这地方富饶,更是战略要地,可以成为齐国北进或是西进的桥头堡。而且物产丰富,即便齐国在这里屯驻了十余万兵马,仍能自给自足,粮草总是堆积如山。只剩下大半苦寒之地的燕国一遇到天灾人祸,就只能看着易城流口水。
只是那时候还是齐国还是姜齐。田氏代齐之后,易城这里也就成了姜氏余部势力最强的地方之一。
三十年前,因为齐国吞并了鲁国大部分地盘,大周朝震怒之下,召集诸侯国教训齐国,燕、赵、魏、韩、楚积极响应,于是爆发了五国伐齐之战,当时楚国兵锋最盛,主要战场是在齐国西南部。
实则燕国在易城这边虽然投入了大量的军队,但是易城早被齐国打造得如铜墙铁壁一般,燕国人在战场之上并没占什么便宜。但是意外的是,最后齐国竟然在胜负难分之际,撤离了全部军队,直接放弃了易城。而这些军队补充到西南防线后,扛住了楚国的攻击,最后伐齐之战不了了之了。
五国伐齐,唯一获利的就是燕国,一下子夺回了失去数百年的易城。但是因为明显是齐国放水,所以很难说齐国是不是故意把根本不服王法管教的易城丢给了燕国,以便顺势切割齐国之中的姜氏势力,当然也存着看他们两败俱伤的心思。
在燕王易的时代,时常南下掠夺的北方草原各部族才是燕国重兵防御的重点,对于一时吞下了却难以消化的易城,兵力捉襟见肘之下,燕王易采取的是钝刀子割肉的办法,也就是通过联姻等方式慢慢分解蚕食旧有的姜齐势力。
燕王易的好几个儿子都娶了姜齐的没落公主为正妻,慢慢就在易城之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但距离上都太过遥远,所以燕国对于易城的掌控也只能算是略有收获。
不过在燕王哙继位之后,即便他的王后是姜齐公主,但对易城就没这么友好了。依仗着手中的军权,逼迫着那些原本就与易城姜齐旧势力纠葛不清的燕国王室贵族们去大开发易城。
两者虽然为了各自利益狠狠斗过一阵,但是双方都渐渐承受不起这损失了,反正都是受燕王哙欺负的弱者,于是干脆眉来眼去地互相勾结在了一起,旧姜齐势力让出了大半土地,名义上降服于燕国贵族。但也因为这样,一时之间,使得易城一带成了燕齐两国旧势力的大本营。
燕王哙将王城从上都迁到了易城之后,等于是本土作战的燕王后实力自然大涨,获得了姜齐旧人的大力支持,渐渐在后宫与燕王太后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为了进一步争权夺利,王后自然而然地向齐国寻求更多支援,齐王因齐也自是乐不得地将姜齐这些国中不稳定因素一点点地送到易城去。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燕王后代表的姜齐一派是坚决站在燕王哙一边的,因为公子平是王长子,同样也是被燕王哙一直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他们估计还幻想,有朝一日公子平成了燕王,会帮他们恢复姜齐旧土的吧。
但是公子苍生的出现,让王后这一边有了深深的危机感。而且对苍生进行过刺杀的势力有很多,这让瓜田李下的王后一直处于被怀疑的水深火热之中。
直到几个月前苍生醒来之后,危机感已经变成了真正的危机,为了姜齐数百万部众的生存与未来,燕王后顺水推舟地接受了齐王的威逼利诱,决定铤而走险,趁燕王不在之际杀掉苍生。
当然深居后宫的燕王后根本不清楚的是,她认为是除掉苍生最大障碍的王太后,反而比她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她也没想到王太后他们蓄谋要除掉的目标竟然包括燕王在内,更没想到的是,她和她的儿子已经成了阴谋参与者心目中最佳的替罪羊。
自从秦国决定出手之后,燕王城这里已经是国与国之间的角逐。在各诸侯国面前,姜齐这些丧家之犬般的存在,是没什么筹码能摆上台面的,充其量不过就是人家的消耗品罢了。
而且,燕王后根本不知道的是,她曾经最大的助力已经放弃她了。
齐王大方地给出了一个琅琊郡的诱惑,已经让大半姜齐一族能做主的人,果断地放弃了易城这个被各方势力瓜分得差不多的鸡肋之地。
琅琊郡靠近东海,鱼盐之利使得那里更加富饶,虽说现在一半为越国占据,常有刀兵之扰,但是一旦据有琅琊郡之后,就能将仍在姜齐控制之中的莒、郯之地连成一片。方圆数千里,人口千万,版图之大足以成为姜氏再兴之地。所以,就为这点,就值得将燕王后牺牲了。
只不过呢,姜齐这些被困于一隅的人,对天下形势一样是两眼一抹黑。他们根本不知道打得一塌糊涂的齐楚已然悄悄停战,腾出手来的齐王是时候处理内部问题,他在南边已经凑足了能平推姜齐莒、郯老巢的大军。
地位与信息的不对称,让姜齐遗族这一次不仅牺牲了燕王后和易城的姜齐势力,也牺牲了作为诱饵送给燕国上都军团吞噬的二万最精锐的家族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