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生拔剑 第85章 燕王哙也就是噼里啪啦杀个人还行
又鼓励了情绪激昂的众人几句,燕王哙就挥挥手,让那些一心求战的大辽营将领们各自出去整军以待王令,偌大的军帐中就剩下了燕王哙与子之和苏秦三人。
刚刚一直在众人面前沉默不语的国相子之,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就坐在了一个充作座椅的木墩之上,哈着腰,垂在了两腿之间的双手紧扣着都快杵到地上了,毫不掩饰一脸的疲惫之色。
燕王哙示意苏秦也坐,苏秦微躬下身仍站在当场,他自是知道子之与燕王哙的私人关系不只是君臣那么简单,自己可没有能随便放肆的感情基础。
燕王哙走到那占了半边帐篷的地图之前,地图已经算是详尽了,绘着北方已有命名的山川城邑,颇为感怀地说,“这幅地图的第一个样本是在二十二年绘就的,是子之的手笔。”然后一笑,“别看子之的大块头看着就是一莽汉,其实他心巧手也巧着的。”
子之依然耷拉着脑袋不言不语,燕王哙也不以为意,伸出手点了点大小辽水汇聚之地,也就是将建辽阳城的地方,“孤王在此前后住了十来年。”
并不详细的地图在燕王哙眼中却渐渐越来越清晰。那条他曾经以为是大海的宽阔河流,平静时安稳如镜;离河岸数百米的村落,有东胡人的帐篷,有大周人的木屋,在这里,大家互不干扰却也互相帮助;有白发皓首的老人,有垂髫嬉闹的童子,日子平淡但也生机勃勃。
那个原本的小小院落,是他五岁多来时独居的家,除了一座小院,他这个质子身份的燕国公子再也没什么待遇,吃喝都是靠村落里的人接济,监视的人更是不存在的。后来,一个亭亭玉立的女人找来了,也住到了这里,而且还将小院直接改建成了大院,每天她禁止人打扰的房间里都弥漫着不同的气味……再后来,搬来一对一看就富贵逼人的母女……再后来,子之也来了……
燕王哙的思绪一顿,随即手指继续向东南划过大梁水,很是感慨道,“那时候孤王就想在此建一坚城,不是想着雄视两辽之地,就是想着能够在此落地生根,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恭谨地站在一旁的苏秦见燕王哙开始回忆了,很配合地点了点头,一脸等着燕王哙说下去的表情,他真的很想知道燕王哙年轻时在东胡是如何度过的。偌大一个东胡部落就那么分崩离析了,而个中真相却一直没有传出来过。都传说是燕王哙的谋划,但是接触这位大王久了,苏秦知道,燕王哙也就是噼里啪啦杀个人还行,至于多智那只是他自己以为的。
不过燕王哙倒是无心细说自己的往事,又一拍苏秦的肩膀,鼓励道,“此沃野千里乃是膏腴之地,你若经营得好那就是另一个燕国,甚至更富饶。”
苏秦垂着首微微皱了皱眉头,另一个?你这是试探我的忠诚吗?但一想到公子苍生,也就了然于胸了。如果燕王一直能有能力大力扶持的话,他倒是有信心将那个刚刚才有名字存在的襄平城,建成一座堪比上都的塞外雄城。
只是他对燕王哙愿意或者说能够给出多大力度的援助却没什么信心,毕竟画的大饼是喂不饱那些劳力和厮杀汉的。而且他对于建成之后能否守住也没什么信心。
苏秦很干干脆脆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一是那里距离燕国本土实在太远了,物资运送甚至可以预见的人口迁徙都将十分困难。二是在燕国在那里根本没有什么统治基础,这个统治说的不是根本没什么人影的土着,而是孤军在外时间一久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包括他本人在内,一旦长时间没有制约的话也难免会野心膨胀。
燕王哙对此一笑置之,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继续讲问题。
苏秦说这第三点是他最为担心的,那就是北方诸国会不会插手。那个地方虽然是属于无主的缓冲区,但就因为是缓冲区所以双方才不会坐视对方进驻。
一旦燕国筑城,就等于是堵在人家门口钉钉子了。就算是城池没有干扰地建成了,可孤悬在外的襄平,即便能够得到几年的发展期也不会积累出太雄厚的实力,而燕国也不能从本土派出多少军队,所以随时都可能被人以强势兵力一口吞下去的,费心费力建成的城池真成了人家嘴里的果子了。
燕王哙点着头沉思了一阵,并没有对苏秦提出的难题给予解答,只是手指从地图上一路划过,“你这一次可以挑选二万战兵随你东进,短时间内应该是能保证安全,北方那些人一时半会是不会下定决心和我们交手的。至于说建城需要的人手,你回去时先南下走沿海道东归,到闾山一路之间有很多的小部落你都可以全部征调,而且闾山大营的所有人你都可以带走。我算过,这样你真正东进的时候手下至少就有十五万人口了。而且一半都是可以马上形成战力的。”
随即又给眉头紧锁的苏秦吃了颗定心丸,“粮草辎重方面你也暂时不用担心,这一次我们可是抢了无数的牛羊,到时候你们赶着走就是了,毛皮还能直接制作冬装。加上这些年放在闾山的存粮,怎么也能支撑过这个冬天。”
“冬天马上就来了,臣下建议至少得到开春再东进。”苏秦算了算,真要是赶着成群的牛羊,再加上沿途扫荡那些部落,赶回闾山大营就得二个多月,那时候只怕大雪就该落下来了,冰天雪地的再强行进军就是死亡之旅了,很难说极酷的天气折磨下会不会引起下面的人崩溃。
“磨蹭到春天你还去个屁!”子之终于说话了,没好气地说,“从春天到夏天,那辽水两岸都是烂泥塘,连续走几天可能都没有能落脚的地方。大队人马只能趁着冬天土地冻实之后才能过去。”
苏秦看了子之一眼,微微一笑,“国相对辽东所知如此详细,不如随某去旧地重游一番?”
刚刚一直在众人面前沉默不语的国相子之,大大咧咧地一屁股就坐在了一个充作座椅的木墩之上,哈着腰,垂在了两腿之间的双手紧扣着都快杵到地上了,毫不掩饰一脸的疲惫之色。
燕王哙示意苏秦也坐,苏秦微躬下身仍站在当场,他自是知道子之与燕王哙的私人关系不只是君臣那么简单,自己可没有能随便放肆的感情基础。
燕王哙走到那占了半边帐篷的地图之前,地图已经算是详尽了,绘着北方已有命名的山川城邑,颇为感怀地说,“这幅地图的第一个样本是在二十二年绘就的,是子之的手笔。”然后一笑,“别看子之的大块头看着就是一莽汉,其实他心巧手也巧着的。”
子之依然耷拉着脑袋不言不语,燕王哙也不以为意,伸出手点了点大小辽水汇聚之地,也就是将建辽阳城的地方,“孤王在此前后住了十来年。”
并不详细的地图在燕王哙眼中却渐渐越来越清晰。那条他曾经以为是大海的宽阔河流,平静时安稳如镜;离河岸数百米的村落,有东胡人的帐篷,有大周人的木屋,在这里,大家互不干扰却也互相帮助;有白发皓首的老人,有垂髫嬉闹的童子,日子平淡但也生机勃勃。
那个原本的小小院落,是他五岁多来时独居的家,除了一座小院,他这个质子身份的燕国公子再也没什么待遇,吃喝都是靠村落里的人接济,监视的人更是不存在的。后来,一个亭亭玉立的女人找来了,也住到了这里,而且还将小院直接改建成了大院,每天她禁止人打扰的房间里都弥漫着不同的气味……再后来,搬来一对一看就富贵逼人的母女……再后来,子之也来了……
燕王哙的思绪一顿,随即手指继续向东南划过大梁水,很是感慨道,“那时候孤王就想在此建一坚城,不是想着雄视两辽之地,就是想着能够在此落地生根,大家在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恭谨地站在一旁的苏秦见燕王哙开始回忆了,很配合地点了点头,一脸等着燕王哙说下去的表情,他真的很想知道燕王哙年轻时在东胡是如何度过的。偌大一个东胡部落就那么分崩离析了,而个中真相却一直没有传出来过。都传说是燕王哙的谋划,但是接触这位大王久了,苏秦知道,燕王哙也就是噼里啪啦杀个人还行,至于多智那只是他自己以为的。
不过燕王哙倒是无心细说自己的往事,又一拍苏秦的肩膀,鼓励道,“此沃野千里乃是膏腴之地,你若经营得好那就是另一个燕国,甚至更富饶。”
苏秦垂着首微微皱了皱眉头,另一个?你这是试探我的忠诚吗?但一想到公子苍生,也就了然于胸了。如果燕王一直能有能力大力扶持的话,他倒是有信心将那个刚刚才有名字存在的襄平城,建成一座堪比上都的塞外雄城。
只是他对燕王哙愿意或者说能够给出多大力度的援助却没什么信心,毕竟画的大饼是喂不饱那些劳力和厮杀汉的。而且他对于建成之后能否守住也没什么信心。
苏秦很干干脆脆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一是那里距离燕国本土实在太远了,物资运送甚至可以预见的人口迁徙都将十分困难。二是在燕国在那里根本没有什么统治基础,这个统治说的不是根本没什么人影的土着,而是孤军在外时间一久很多事情都可能发生。他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包括他本人在内,一旦长时间没有制约的话也难免会野心膨胀。
燕王哙对此一笑置之,拍拍他的肩膀让他继续讲问题。
苏秦说这第三点是他最为担心的,那就是北方诸国会不会插手。那个地方虽然是属于无主的缓冲区,但就因为是缓冲区所以双方才不会坐视对方进驻。
一旦燕国筑城,就等于是堵在人家门口钉钉子了。就算是城池没有干扰地建成了,可孤悬在外的襄平,即便能够得到几年的发展期也不会积累出太雄厚的实力,而燕国也不能从本土派出多少军队,所以随时都可能被人以强势兵力一口吞下去的,费心费力建成的城池真成了人家嘴里的果子了。
燕王哙点着头沉思了一阵,并没有对苏秦提出的难题给予解答,只是手指从地图上一路划过,“你这一次可以挑选二万战兵随你东进,短时间内应该是能保证安全,北方那些人一时半会是不会下定决心和我们交手的。至于说建城需要的人手,你回去时先南下走沿海道东归,到闾山一路之间有很多的小部落你都可以全部征调,而且闾山大营的所有人你都可以带走。我算过,这样你真正东进的时候手下至少就有十五万人口了。而且一半都是可以马上形成战力的。”
随即又给眉头紧锁的苏秦吃了颗定心丸,“粮草辎重方面你也暂时不用担心,这一次我们可是抢了无数的牛羊,到时候你们赶着走就是了,毛皮还能直接制作冬装。加上这些年放在闾山的存粮,怎么也能支撑过这个冬天。”
“冬天马上就来了,臣下建议至少得到开春再东进。”苏秦算了算,真要是赶着成群的牛羊,再加上沿途扫荡那些部落,赶回闾山大营就得二个多月,那时候只怕大雪就该落下来了,冰天雪地的再强行进军就是死亡之旅了,很难说极酷的天气折磨下会不会引起下面的人崩溃。
“磨蹭到春天你还去个屁!”子之终于说话了,没好气地说,“从春天到夏天,那辽水两岸都是烂泥塘,连续走几天可能都没有能落脚的地方。大队人马只能趁着冬天土地冻实之后才能过去。”
苏秦看了子之一眼,微微一笑,“国相对辽东所知如此详细,不如随某去旧地重游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