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锦传 第110章 朱棣的苦恼
饭后,两人去花园散步,脚步踩在地毯般的草地上,细微的嗦嗦声不绝于耳,妙锦觉得分外有趣,刚想蹦跳几下,就被他严厉的眼神制止住。
小丫头这个跳脱的心性,真是让防不胜防,他心有余悸地开口道:“还不能让采琪回北平,等你生了娃再说,她在你身边,稳妥些”。
“北平那边的铺子得有人管”,妙锦低声道。
“铺子先让别人管着,最要紧的是……”
他还没说完,妙锦便接了过去,眨着眼调侃道:“生娃”。
小丫头终于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倍感欣慰地点点头。
“如果刘璟不肯来京师,怎么办?”妙锦担心刘璟惹怒他。
“这个不用担心,有炖自会办妥,先把他接到京师,别的事慢慢来,放心吧,我不会逼迫他”,他的语音中透着无比的诚恳。
“刘璟是刘先生的儿子,刘先生在世时对母妃多有维护”,妙锦口中的刘先生是指刘伯温。
这些往事,他怎么会忘记?
他搂紧她,许诺道:“无论刘璟怎样出言不逊,我都不会怪他”。
她相信,他肯定会说到做到,但是,内心深处仍隐有不安。
两人各有心事,相互依偎着,静默无语。
良久,一阵急促而不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是当值宦官过来提醒,皇上安寝的时间到了。
妙锦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有必要提前对刘月可作一番调查,打探一下相关消息,等有吨回来,就可以直接商量下一步的事情。
朱权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他见妙锦迟迟未联络刘月可,于是主动把刘月可约到了梅园。
据说他与刘月可的父亲有几分交情。
妙锦没有细问他们之间的渊源,把注意力全都放到了刘月可身上。
她身着西子色撒花薄缎纱衫,清雅斯文,风姿出众,令人眼前一亮。
她比朱高燧小两岁,今年十七,正处于花季。
周身的气韵中,带着丝娇弱,还有一缕浅浅淡淡的轻愁。
带了些孤芳自赏的意味,属于多愁善感的类型。
这样的女子,纯洁、敏感、聪慧,更适合花前月下,谈一场甜美的恋爱。
争夺太子之位,是血腥而残酷的,是腹黑的,是无情的,这样的女子不适合掺和进来。
妙锦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当然,即使朱高燧胜出无望,她也不会轻慢刘月可。
储君之位的争夺注定是漫长而复杂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只有提前筑起一道又一道安全屏障,才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段惊险叠出的期间。
朱有炖下午回到京师,他顺利地把刘璟带了回来,但是脸上愁云重重。
朱棣一看朱有炖的表情,就把事情猜出了大概。
他打算让刘璟到翰林院任职,跟解缙、黄淮一样。
“四伯是想设立内阁吗?”朱有炖听后问道。
内阁?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提法,朱棣十分感兴趣,鼓励朱有炖继续说下去,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态。
“内阁是一个文官群体,成员各有专长,辅助伯父做出决策,就像皇祖父废除丞相后设立的四辅官一样。”朱有炖侃侃而谈。
“没错,当年你皇祖父设立殿阁大学生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朱棣赞许地点点头。
其实,先帝从没跟他说过这些,他是猜的。
他当时只是一个藩王,而且皇太子朱标尚在世,先帝就是要说,也只会跟朱标说。
朱标去世后,先帝最看好的储君人选是朱有炖,因此也有可能跟朱有炖提过。
但是,朱棣不想落下风,所以顺口扯了个谎,为自己挽回面子,同时,也要包括朱有炖在内的所有人知道:先帝当年册立皇太孙之前,也曾考虑过让他当储君。
对朱棣的这番心理活动,朱有炖心里非常明白,因此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棣让他先回府休息,然后屏退众人,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很久,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在琢磨如何说服刘璟。
刘伯温一心一意辅佐先帝,他希望刘璟能像他父亲那样忠心竭力。
但是,朱棣心里没底。
刘璟十分看重礼法,当年先帝有意让刘璟继承其父爵位,但是他坚决不肯,执意要求由他大哥的嫡长子继承。
刘璟是刘伯温先士的次子。
在刘璟的观念中,这种继承顺序是不可动摇的。
因此,他很难接受朱棣起兵靖难的做法。
为了说服刘璟,朱棣特意早早地就寝,以便养精蓄锐,次日与刘璟充分地辩上一辩。
妙锦新得了一件瓷器,爱不释手,朱棣入睡后,她轻手轻脚地下床,拿出这件宝贝好好观赏了一番。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曲线流畅,釉面触手光滑温润,釉面下面的两组刻莲花图案,若隐若现,散发着一股朦胧神秘之美。
虽说是身外之物,但确实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悦。
她喜欢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她喜欢看到,朱棣为了劝服刘璟而所做的各项努力。
她真心盼望着,刘璟能为朱棣所用。
第二天上午,朱棣散朝吃完早饭后,召见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刘璟,虽然刘璟尚未接受他封授的官职,但是他心里早已将刘璟视为不可多得的臣子。
没想到,刘璟对朱棣仍旧很不客气,一如当年二人在燕王府下棋对弈时那样,寸步不让。
朱棣亲自把刘璟扶起来,跟他说,打算让他入直文渊阁。
但是刘璟毫不领情,冷冷一笑,大义凛然地说:“殿下,人臣事主,死而不贰”。
朱棣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刘璟不仅不接受官职,还不承认他这位天子。
此刻,他是愤怒的,他努力压制着怒火,试图继续劝说。
刘璟有冷冷地来了一句,“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聊天聊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再交谈下去的必要。
朱棣挥挥手,让纪纲先把刘璟带下去。
纪纲能把刘璟带到哪儿呢?
当然是锦衣卫诏狱。
朱棣此举,并非是要放弃刘璟,而是想让他好好冷静一下,让他有时间好好想想家人,想想自己的身家性命。
小丫头这个跳脱的心性,真是让防不胜防,他心有余悸地开口道:“还不能让采琪回北平,等你生了娃再说,她在你身边,稳妥些”。
“北平那边的铺子得有人管”,妙锦低声道。
“铺子先让别人管着,最要紧的是……”
他还没说完,妙锦便接了过去,眨着眼调侃道:“生娃”。
小丫头终于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倍感欣慰地点点头。
“如果刘璟不肯来京师,怎么办?”妙锦担心刘璟惹怒他。
“这个不用担心,有炖自会办妥,先把他接到京师,别的事慢慢来,放心吧,我不会逼迫他”,他的语音中透着无比的诚恳。
“刘璟是刘先生的儿子,刘先生在世时对母妃多有维护”,妙锦口中的刘先生是指刘伯温。
这些往事,他怎么会忘记?
他搂紧她,许诺道:“无论刘璟怎样出言不逊,我都不会怪他”。
她相信,他肯定会说到做到,但是,内心深处仍隐有不安。
两人各有心事,相互依偎着,静默无语。
良久,一阵急促而不杂乱的脚步声传来,是当值宦官过来提醒,皇上安寝的时间到了。
妙锦左思右想,还是觉得有必要提前对刘月可作一番调查,打探一下相关消息,等有吨回来,就可以直接商量下一步的事情。
朱权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他见妙锦迟迟未联络刘月可,于是主动把刘月可约到了梅园。
据说他与刘月可的父亲有几分交情。
妙锦没有细问他们之间的渊源,把注意力全都放到了刘月可身上。
她身着西子色撒花薄缎纱衫,清雅斯文,风姿出众,令人眼前一亮。
她比朱高燧小两岁,今年十七,正处于花季。
周身的气韵中,带着丝娇弱,还有一缕浅浅淡淡的轻愁。
带了些孤芳自赏的意味,属于多愁善感的类型。
这样的女子,纯洁、敏感、聪慧,更适合花前月下,谈一场甜美的恋爱。
争夺太子之位,是血腥而残酷的,是腹黑的,是无情的,这样的女子不适合掺和进来。
妙锦的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当然,即使朱高燧胜出无望,她也不会轻慢刘月可。
储君之位的争夺注定是漫长而复杂的,谁也无法准确预料到所有可能出现的变数,只有提前筑起一道又一道安全屏障,才能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段惊险叠出的期间。
朱有炖下午回到京师,他顺利地把刘璟带了回来,但是脸上愁云重重。
朱棣一看朱有炖的表情,就把事情猜出了大概。
他打算让刘璟到翰林院任职,跟解缙、黄淮一样。
“四伯是想设立内阁吗?”朱有炖听后问道。
内阁?历史上好像没有这个提法,朱棣十分感兴趣,鼓励朱有炖继续说下去,一副愿闻其详的神态。
“内阁是一个文官群体,成员各有专长,辅助伯父做出决策,就像皇祖父废除丞相后设立的四辅官一样。”朱有炖侃侃而谈。
“没错,当年你皇祖父设立殿阁大学生的确有这方面的考虑”,朱棣赞许地点点头。
其实,先帝从没跟他说过这些,他是猜的。
他当时只是一个藩王,而且皇太子朱标尚在世,先帝就是要说,也只会跟朱标说。
朱标去世后,先帝最看好的储君人选是朱有炖,因此也有可能跟朱有炖提过。
但是,朱棣不想落下风,所以顺口扯了个谎,为自己挽回面子,同时,也要包括朱有炖在内的所有人知道:先帝当年册立皇太孙之前,也曾考虑过让他当储君。
对朱棣的这番心理活动,朱有炖心里非常明白,因此没有再多说什么。
朱棣让他先回府休息,然后屏退众人,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了很久,他在思考一个问题,他在琢磨如何说服刘璟。
刘伯温一心一意辅佐先帝,他希望刘璟能像他父亲那样忠心竭力。
但是,朱棣心里没底。
刘璟十分看重礼法,当年先帝有意让刘璟继承其父爵位,但是他坚决不肯,执意要求由他大哥的嫡长子继承。
刘璟是刘伯温先士的次子。
在刘璟的观念中,这种继承顺序是不可动摇的。
因此,他很难接受朱棣起兵靖难的做法。
为了说服刘璟,朱棣特意早早地就寝,以便养精蓄锐,次日与刘璟充分地辩上一辩。
妙锦新得了一件瓷器,爱不释手,朱棣入睡后,她轻手轻脚地下床,拿出这件宝贝好好观赏了一番。
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曲线流畅,釉面触手光滑温润,釉面下面的两组刻莲花图案,若隐若现,散发着一股朦胧神秘之美。
虽说是身外之物,但确实赏心悦目,令人心情愉悦。
她喜欢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
她喜欢看到,朱棣为了劝服刘璟而所做的各项努力。
她真心盼望着,刘璟能为朱棣所用。
第二天上午,朱棣散朝吃完早饭后,召见的第一个大臣就是刘璟,虽然刘璟尚未接受他封授的官职,但是他心里早已将刘璟视为不可多得的臣子。
没想到,刘璟对朱棣仍旧很不客气,一如当年二人在燕王府下棋对弈时那样,寸步不让。
朱棣亲自把刘璟扶起来,跟他说,打算让他入直文渊阁。
但是刘璟毫不领情,冷冷一笑,大义凛然地说:“殿下,人臣事主,死而不贰”。
朱棣的脸色不由得沉了下来。
刘璟不仅不接受官职,还不承认他这位天子。
此刻,他是愤怒的,他努力压制着怒火,试图继续劝说。
刘璟有冷冷地来了一句,“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
聊天聊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再交谈下去的必要。
朱棣挥挥手,让纪纲先把刘璟带下去。
纪纲能把刘璟带到哪儿呢?
当然是锦衣卫诏狱。
朱棣此举,并非是要放弃刘璟,而是想让他好好冷静一下,让他有时间好好想想家人,想想自己的身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