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第45章 上山
秦书言看到齐明月接过礼物,肉眼可见地松了一口气,搞得齐明月心里忐忑起来。
“齐知青,我能进你屋里参观一下吗?”
秦书言小声地请求,可能觉得要求有些突兀,又补充了一句,
“我......我主要是想看看你的灶台什么样的。”
齐明月了然地微笑,“没问题,灶台在这里,你随便看。”
又一个打算自己开火的。
多多益善!
独自开火的人越多,她就越不那么显了。
“齐知青,你这还有炉子呀?我在供销社好像没看到,哪里买的? 我也想买一个。”
秦书言先是用脚步丈量灶台的占地面积,走在角落时看到那个小巧的炉子,立即惊喜地叫了出来。
说实话,她正发愁呢。
她住的那间屋子,之前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合住的,炕盘得特别大,若再砌个齐知青这样的灶台,屋里面就显得更小了。
她又喜欢那间远离院子门的房间,在最里面,不会经常有人经过她门口,不想换其他房间。
可是知青院集体吃的伙食真的好差,她每天都吃不饱,每次吃完饭都要吃一些家里带来的零食。
零食有限,总有吃完的一天,况且零食很贵,又不能当饱,她还是得正经吃饭。
本来打算牺牲房间面积,也盘一个灶台,以便随时开小灶。
现在看到这个小炉子,就有更好的选择了。
如果她在屋里也添置一个齐知青这样的小炉子,既能自己煮东西吃,也比灶台省地方。
“你说炉子啊,我昨天从县城百货大楼买的,你有空可以去看看,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了。”
这个炉子是从百货大楼仓库拿到的,仓库又是岑月娥带她去的,齐明月也不记得柜台那边有没有摆着货。
“我这个星期天就去看看,谢谢你,齐知青,那我回去了。”
秦书言获取到想要的消息,就兴冲冲回了中间的院子。
齐明月摇摇头,关上房间门,打开那包油果子。
手指粗细,一根一根,外面还裹了一层糖霜。
拈起一根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很像小时候过年吃的金果条。
可能就是这个东西,只不过各地名字不同。
秦书言刚才看到小火炉,既没有打听价格,也没有担忧是不是需要票。
只是打探一下消息,出手就是一包金果条。
这姑娘家里条件应该很不错,也很受宠。
齐明月吃了两根金果条,就又包了起来,把东西放进小炕柜。
她不太喜欢吃太甜的东西,这里好多零食做的都偏甜,吃一点就觉得发腻。
检查一下门栓,窗户的搭扣也扣紧,齐明月抱着换洗衣服,闪身进入家园。
火车上待了好几天,下了火车又是好几天,差不多接近十天没洗澡,她觉得整个人都快馊了。
先淋浴搓搓泥,再躺进浴缸听音乐泡个澡,齐明月舒服得差点睡过去。
洗完出来,觉得身上特别轻松。
头发吹干,从书房找了一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躺在沙发上看起来。
这里灯光明亮,方便一些,反正在家园里也能听到外面的声音,有人找她也不用担心。
手边是一盒洗好的小番茄,一会塞一个嘴里,非常惬意。
厨房的水果品种多,不过每一种的数量都不太多。
家园的东西,吃了就没有了,不会刷新。
她必须认真寻找能量,等存货吃完,才能及时开启其他模块:
菜园可以种菜,果林有水果,养殖场里鸡鸭猪牛羊鹅都是齐全的,池塘那边可以钓鱼吃。
花园好像没啥再生物资,不过花园有全套的户外野营烧烤装备,可以烤肉吃。
咳,厨房有电烤箱,花园这套有没有好像也无所谓。
不对,花园里也有能用的资源。
那边存的烧烤碳有用,可以拿到外面用,那种小块小块的碳,正好用来烧炉子,烧炕好像也行。
要想过得好,能量少不了,还是得想办法薅能量。
这山脚旮旯下的农村哪有这么多古董给她提供能量呢?
明天要是天晴,她就去外面转转,或者准备点谢礼去部队还人情,路上顺便看看有没有薅能量的地方。
她现在也算安顿下来了,厨房里也有食材,可以做一些肉酱送给顾景彦。
肉酱存放时间久,配着食堂饭菜一起吃,改善口味。
山上的蘑菇不知道有没有出来了,春天下过雨,蘑菇就会冒出来。
今天才下过雨,按道理应该会有,只是这边天气有点冷,最低温度还在零下,不确定有没有长。
明天上山看看吧。
齐明月没有心思看农业种植,到书房挑了半天,找到一本蘑菇大全。
讲真,书房里具体有哪些书,她自己都记不得。
当时设计书房时,根本没有细致到需要列每一本书的书名,只是列举书目大范围。
例如文学类、社科类、科普类、艺术类、教育类、生活类等等。
那本农业种植的书是在生活类别里面找到的,蘑菇大全则是在科普类别找到的。
她有时间还得好好整理一遍书房的资料,有用的书挑出来,免得要用的时候,再花时间找。
齐明月把废品收购站带回来的六本数理化丛书也放进书房,这个时间还早,没那么着急。
她坐在沙发上翻看蘑菇大全,又倒了一杯温水喝下肚,她已经百分百确定,涨力气跟这水有关。
幸好她没有拿出去给别人喝过。
人家的灵泉水洗筋伐髓,又是疼痛,又是排污,她这可一点提醒都没有。
喝起来,除了觉得水质口感甘甜一些,力气就突然大了。
现在也不清楚有没有其他功效。
她怕疼,也不敢在手上划破口子,验证水的效果。
顺其自然。
第二天一早,齐明月带上篓子和镰刀,从小门悄悄出去。
从这里上山更近。
早上温度低,地面有些上冻,她走的是村民们经常上山的那条路。
真的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刚上山这段路被踩得很平整,比较好走,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齐明月慢悠悠地向上爬,遇到掉落在地面的枯树枝,捡起来放进背篓。
天天烧炕,大队长送来的柴火也不经烧,也得补点货了。
“齐知青,我能进你屋里参观一下吗?”
秦书言小声地请求,可能觉得要求有些突兀,又补充了一句,
“我......我主要是想看看你的灶台什么样的。”
齐明月了然地微笑,“没问题,灶台在这里,你随便看。”
又一个打算自己开火的。
多多益善!
独自开火的人越多,她就越不那么显了。
“齐知青,你这还有炉子呀?我在供销社好像没看到,哪里买的? 我也想买一个。”
秦书言先是用脚步丈量灶台的占地面积,走在角落时看到那个小巧的炉子,立即惊喜地叫了出来。
说实话,她正发愁呢。
她住的那间屋子,之前不知道是不是两个人合住的,炕盘得特别大,若再砌个齐知青这样的灶台,屋里面就显得更小了。
她又喜欢那间远离院子门的房间,在最里面,不会经常有人经过她门口,不想换其他房间。
可是知青院集体吃的伙食真的好差,她每天都吃不饱,每次吃完饭都要吃一些家里带来的零食。
零食有限,总有吃完的一天,况且零食很贵,又不能当饱,她还是得正经吃饭。
本来打算牺牲房间面积,也盘一个灶台,以便随时开小灶。
现在看到这个小炉子,就有更好的选择了。
如果她在屋里也添置一个齐知青这样的小炉子,既能自己煮东西吃,也比灶台省地方。
“你说炉子啊,我昨天从县城百货大楼买的,你有空可以去看看,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了。”
这个炉子是从百货大楼仓库拿到的,仓库又是岑月娥带她去的,齐明月也不记得柜台那边有没有摆着货。
“我这个星期天就去看看,谢谢你,齐知青,那我回去了。”
秦书言获取到想要的消息,就兴冲冲回了中间的院子。
齐明月摇摇头,关上房间门,打开那包油果子。
手指粗细,一根一根,外面还裹了一层糖霜。
拈起一根放进嘴里,香甜酥脆,很像小时候过年吃的金果条。
可能就是这个东西,只不过各地名字不同。
秦书言刚才看到小火炉,既没有打听价格,也没有担忧是不是需要票。
只是打探一下消息,出手就是一包金果条。
这姑娘家里条件应该很不错,也很受宠。
齐明月吃了两根金果条,就又包了起来,把东西放进小炕柜。
她不太喜欢吃太甜的东西,这里好多零食做的都偏甜,吃一点就觉得发腻。
检查一下门栓,窗户的搭扣也扣紧,齐明月抱着换洗衣服,闪身进入家园。
火车上待了好几天,下了火车又是好几天,差不多接近十天没洗澡,她觉得整个人都快馊了。
先淋浴搓搓泥,再躺进浴缸听音乐泡个澡,齐明月舒服得差点睡过去。
洗完出来,觉得身上特别轻松。
头发吹干,从书房找了一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躺在沙发上看起来。
这里灯光明亮,方便一些,反正在家园里也能听到外面的声音,有人找她也不用担心。
手边是一盒洗好的小番茄,一会塞一个嘴里,非常惬意。
厨房的水果品种多,不过每一种的数量都不太多。
家园的东西,吃了就没有了,不会刷新。
她必须认真寻找能量,等存货吃完,才能及时开启其他模块:
菜园可以种菜,果林有水果,养殖场里鸡鸭猪牛羊鹅都是齐全的,池塘那边可以钓鱼吃。
花园好像没啥再生物资,不过花园有全套的户外野营烧烤装备,可以烤肉吃。
咳,厨房有电烤箱,花园这套有没有好像也无所谓。
不对,花园里也有能用的资源。
那边存的烧烤碳有用,可以拿到外面用,那种小块小块的碳,正好用来烧炉子,烧炕好像也行。
要想过得好,能量少不了,还是得想办法薅能量。
这山脚旮旯下的农村哪有这么多古董给她提供能量呢?
明天要是天晴,她就去外面转转,或者准备点谢礼去部队还人情,路上顺便看看有没有薅能量的地方。
她现在也算安顿下来了,厨房里也有食材,可以做一些肉酱送给顾景彦。
肉酱存放时间久,配着食堂饭菜一起吃,改善口味。
山上的蘑菇不知道有没有出来了,春天下过雨,蘑菇就会冒出来。
今天才下过雨,按道理应该会有,只是这边天气有点冷,最低温度还在零下,不确定有没有长。
明天上山看看吧。
齐明月没有心思看农业种植,到书房挑了半天,找到一本蘑菇大全。
讲真,书房里具体有哪些书,她自己都记不得。
当时设计书房时,根本没有细致到需要列每一本书的书名,只是列举书目大范围。
例如文学类、社科类、科普类、艺术类、教育类、生活类等等。
那本农业种植的书是在生活类别里面找到的,蘑菇大全则是在科普类别找到的。
她有时间还得好好整理一遍书房的资料,有用的书挑出来,免得要用的时候,再花时间找。
齐明月把废品收购站带回来的六本数理化丛书也放进书房,这个时间还早,没那么着急。
她坐在沙发上翻看蘑菇大全,又倒了一杯温水喝下肚,她已经百分百确定,涨力气跟这水有关。
幸好她没有拿出去给别人喝过。
人家的灵泉水洗筋伐髓,又是疼痛,又是排污,她这可一点提醒都没有。
喝起来,除了觉得水质口感甘甜一些,力气就突然大了。
现在也不清楚有没有其他功效。
她怕疼,也不敢在手上划破口子,验证水的效果。
顺其自然。
第二天一早,齐明月带上篓子和镰刀,从小门悄悄出去。
从这里上山更近。
早上温度低,地面有些上冻,她走的是村民们经常上山的那条路。
真的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刚上山这段路被踩得很平整,比较好走,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齐明月慢悠悠地向上爬,遇到掉落在地面的枯树枝,捡起来放进背篓。
天天烧炕,大队长送来的柴火也不经烧,也得补点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