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 第136章 不遑多让

七零之我有随身家园 第136章 不遑多让

    除了布票以外,齐明月还拿到了两张酒票和一张香烟票。

    她上次在百货大楼看到过茅台酒,当时还想买来着,但一问,需要酒票,她没有,只能作罢。

    这下酒票有了,等会就能上百货大楼买两瓶。

    她不喝酒,主要是听说这个时代的茅台酒在未来会被炒出天价。

    现在正好碰上,就囤几瓶呗,价钱不贵,顺手的事儿。

    那张香烟票,齐明月也计划到百货大楼换成香烟,以后有需要的时候用来送礼。

    除了这些票据之外,剩下的费用,大娘就用钱结算,又付了两块三毛钱。

    这场交易,皆大欢喜。

    齐明月离开之际,大娘送她到房门口的时候,又悄悄说道:

    “姑娘,下次你们村如果有多余的新鲜肉什么的,你也想着点杨婶儿啊,婶儿不会亏待你的。”

    大娘刚才算账的时候确实大气。

    齐明月觉得给她偶尔带一次,好像也不是不行。

    她便点点头,应了下来,“嗯,杨婶,我知道了。”

    想了想,又补充说道:

    “我下次来县城再来看你,就是吧,你也知道的,我们村离着县城有些远,我平时上工也挺忙的,只能偶尔来一趟,大娘,等的时间长了,你可别见怪呀。”

    齐明月确实没打算干倒卖这个活,所以要提前给这位大娘打预防针。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以后自由经济的时代长着呢,她真的没必要急在这一时,非得冒着被抓的风险,上赶着做生意。

    她现在又不缺钱用,也没多大的理想,非要现在就积累资金。

    其实她现在最需要的是积累可用能量。

    在如今这个物资奇缺、交通不便的年代里,若是梦想家园的所有版块全部开放,她的小日子过得也是相当不错的。

    讲真的,幸好知青院是单人单屋,她又是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创造了很多作弊的机会。

    希望她离开村子之前,知青院不要再来新人了。

    可惜这个愿望应该实现不了。

    现在才1975年上半年,还是有源源不断的城市青年被送往农村。

    大队长提过一次,村里好像每年下来一批人,每次的人数有多有少。

    少的时候就一两个,多的时候,就比如齐明月他们这次,一下子来了六个人。

    大娘连连摆手,“不会,不会,你有空就来,我不着急。”

    齐明月混乱的思绪被打断,她朝大娘挥挥手告别:

    “行,杨婶,你别送了,回屋吧,我现在去我刘姐家了。”

    齐明月背着篓子,继续向楼道最里面走去。

    走到最后一家门口,她发现房门没有锁,虚掩着,里面隐约传来“咿咿呀呀”的唱戏声。

    有人在听收音机吧。

    这个时候,有电视机的人家可不多。

    虽说第一台电视机在1958年就制造成功,第一台彩色电视机在1970年正式诞生,但因为生产效率的问题,出货量特别低。

    买一台普通的黑白电视机就需要四五百块钱,还必须要一张电视机票。

    在工人月工资二三十的年代,这东西就是一件顶顶昂贵的奢侈品,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

    工人多、工资高的家庭,凑到这笔钱容易,但票难搞。

    原主家里倒是有一台,还是彩色的呢,原主爸爸拿到的票,好像是工业部给他的什么奖励。

    所以说嘛,若是原主没有下乡,以家里人的能力,绝对能给她找份好工作,她根本就不需要吃这些苦。

    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惯出了臭毛病,非得一头扎进下乡的漩涡。

    齐明月每每想到这个情况,就想给原主倒一倒脑袋里的水。

    “咚咚咚......”

    “刘姐,你在家吗?”

    齐明月一边敲门,一边小声地对着门缝叫喊。

    今天可不是休息日,刘姐不一定在家吧。

    可是门没锁,估计家里有其他人在。

    其实村里的骡车一般安排在星期天上县城。

    这次刚好村里有事,临时安排骡车,知青们前几天又恰巧收到包裹单,就请假跟着一道来了。

    门里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着脚步声越来越近,门缓缓被拉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出现在门后面。

    他讶异地看着门口的齐明月,问道:

    “你是谁啊?你找小琴什么事?她去上班了,我是她爸爸,有什么事你可以跟我说。”

    老头的面容看起来十分慈祥,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年纪看上去比隔壁的大娘要大上一些。

    但他的精神状态却非常好,跟大娘相比也不遑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