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成路人甲后我救了反派全家 > 第22章 半年内都不会议亲

穿成路人甲后我救了反派全家 第22章 半年内都不会议亲

    看着姜夫人震惊的神情,姜辞砚意识到自己有些着急了。

    不过他不后悔。

    “母亲,您没听错,儿子想求娶的,就是当朝太傅之女,冯以筠。”

    姜夫人半天回不过神,愣愣道,“怎么突然......”

    姜辞砚便将他与人通信以及姜若梨心中想的事告诉了姜夫人。

    原来如此。

    没想到平日里沉稳的老大,竟然也会私底下与女子有书信来往。

    姜夫人正色道,“既然如此,那我们需得早做打算。”

    “儿子也正有此意。”姜辞砚说道。

    “不过,”姜夫人看了姜辞砚一眼,“你确定冯家姑娘与你心意相通?”

    这话犹如一瓢冷水,浇在了姜辞砚心头跳动的火苗上。

    是了,小妹只说了对方之后会表明心意,并未说现在是否已经有意。

    姜夫人心中了然。

    “这样吧,我先托人去冯家探探口风。不过你与冯家姑娘互通书信一事先暂时不要提,要为姑娘家的声誉着想。”

    姜辞砚点头应是。

    等姜国公回到府中,听到姜夫人说到姜辞砚的婚事,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真是!他真是!”

    姜国公烦躁的在房中来回溜达。

    半晌,泄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

    “罢了,老大年龄不小了,同龄的小子有的已经当爹了,他难得能有心仪的女子。”姜国公颓丧道。

    为了儿子的幸福,他只能抛开朝堂的“纷争”,今后还是对冯太傅客气些吧。

    姜夫人无奈摇头。

    第二日,姜夫人便派人请来自己闺时的手帕之交,礼部尚书之妻左夫人。

    左夫人不仅是姜夫人的闺中密友,更是京都有名的媒人,一张嘴能说会道,高门贵府说亲都愿意找她。

    还未进前厅,左夫人的声音便传了进来。

    “我的好姐姐,家中这是要有喜事?”

    姜夫人失笑,忙将人请进来,看座倒茶。

    “我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眼睛。”姜夫人笑道。

    左夫人捂嘴一笑,“咱俩也不整那些虚的,不知今日是哪位少爷的喜讯?”

    “喜讯谈不上,是老大砚儿。只是想请你帮忙走一趟,探探姑娘家里的口风。”

    “哦?是哪家姑娘让姐姐如此谨慎?”

    “当朝太傅冯太傅之女,冯以筠。”

    姜夫人话音刚落,左夫人的笑僵在了脸上。

    左夫人有些惊愕。

    “姐姐,此事可是当真?”

    也不怪她作此反应,他家那口子在朝中为官,各个官员的亲疏远近她也知道一些。

    更何况还是冯太傅和姜国公这两位摆在明面上的不和。

    姜夫人见此,也叹一口气。

    “我深知你心中的忧虑,只是这儿女之事讲究个缘分,砚儿的缘分到了,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拦着不是?”

    “何况我家老爷和冯太傅只是性格略有不合,政见上并不相左,孰轻孰重我家老爷还是分得清的。”

    听到姜夫人的一番话,左夫人心中也有数了。

    “成,那我就替你去冯家探探口风。成与不成,我都给你带个准话。”

    姜夫人面露喜色,郑重道,“那就在此先谢过左夫人了,不管成与不成,镇国公府都必有重谢。”

    此时,朝中官员今日却有些摸不着头脑:

    怎么平日处处怼冯太傅的姜国公,今日竟夸赞起对方来?

    姜国公看着众人的表情,心中不屑。

    你们懂什么?他这是为了儿子的幸福牺牲自我,这是高风亮节懂不懂?!

    不过他发现,对未来亲家服个软好像也没那么难......

    ——

    心中想着事,姜夫人这几天便有些寝食难安。

    徐嬷嬷忍不住劝说,“夫人且放宽心,一切都是缘分天注定,想来应当不会叫您失望的。”

    姜夫人点点头。

    左夫人的动作很快,不过三天便又上门。

    只是这次,表情有些凝重。

    姜夫人看着左夫人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

    强颜欢笑道:“左夫人,可是出了什么差错?”

    “倒也不是,”左夫人欲言又止,停顿片刻,“那日你将此事托付与我后,第二日我便登了太傅府的门。”

    左夫人带着姜夫人的嘱托,第二天便欢欢喜喜地来到太傅府。

    表明来意后,冯夫人也着实吃了一惊。

    倒不是对镇国公府有偏见,只是平日两家也并无来往,突然托人上门议亲,着实让人匪夷所思。

    左夫人看冯夫人面色犹疑,便开口劝说。

    “这镇国公性情坦率、刚正不阿,姜夫人您也见过,温婉端庄,很是和善。”

    “姜国公就姜夫人一位正妻,家中并无其他妾室,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

    “更枉论议亲的大少爷曾是科考状元,如今也在翰林院身处要职,深受圣上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更难得的是,这姜家大少爷年已二十,连个通房丫头都没有,更是保证以后绝对不会纳妾。”

    “冯小姐嫁过去只需要侍奉公婆,和姜家大少爷恩爱过日子,没有那些糟心的事,岂不美哉。”

    冯夫人沉吟,纵观京都高门贵府,要论人品和家境,镇国公府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冯夫人点点头,“我知晓了,只不过此事还需问过筠儿和老爷。”

    左夫人明白,这事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定住的。

    不过她看冯夫人的意思也是八九不离十了。

    当下便笑眯眯道,“那是自然。您与小姐和太傅先商议,臣妇明日再来。”

    说罢,便起身退了出去。

    冯夫人送走左夫人,便来到了冯以筠的房中。

    冯以筠正在临摹她前几日新得的字帖。

    见冯夫人进了屋,便放下手中毛笔。

    “母亲。”

    冯夫人点点头,坐在一旁的圈椅中,若有所思。

    冯以筠看到母亲如此神色,上前问道,“母亲有何心事?”

    冯夫人看着冯以筠,有些犹豫。

    “筠儿,你可认得镇国公府大少爷?”

    冯以筠思忖片刻,确定没有见过这个人,摇了摇头。

    “母亲,筠儿不认识。”

    “那就奇怪了,”冯夫人道,“今日镇国公府托人上门来议亲,对方点明对象是你。”

    “什么?!”冯以筠有些惊慌,“母亲你答应了?”

    “还没有。”冯夫人说道,“虽然不清楚镇国公府为何突然与我太傅府议亲,不过考虑各方面来看,姜家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

    “母亲……”冯以筠咬唇,有些不愿,“您答应过我,近半年内都不会给我议亲。”

    “母亲当然记得。”冯夫人连忙安抚。

    “只是筠儿,母亲实在不解,你为何一直不肯议亲?”

    “有什么问题你告诉母亲,母亲也好帮你一起想办法。”

    听到母亲的安慰,冯以筠眼眶有些泛红。

    她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辱家族颜面,也知道一直拖下去不是办法。

    可她不怕,她有勇气承担自己所做之事的一些后果。

    深吸一口气,冯以筠将近半年来她与人通信之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冯夫人。

    冯夫人听完,心中愠怒。

    “筠儿,你糊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