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一生平安 > 第14章 七零年代14

快穿之一生平安 第14章 七零年代14

    偏偏几个小少年还一点意识不到,认为自己勇武不凡,抬头挺胸,把自己当大英雄看。

    看的许大伯和许爸好笑不已,当然心里也很骄傲就是了,有心想责备,又不想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让孩子失了面子。

    瞪了打头的许大哥一眼,就招呼着众人一起抬着野猪下山了。

    一路上众人叽叽喳喳,齐齐夸着几个少年有能耐,将来有出息,直把几个少年夸的飘飘然,都要找不到北了,一路吹嘘自己的丰功伟绩,如何跟野猪斗智斗勇最终大获全胜。

    许大伯和许爸嘴角直抽抽,恨不得拿鞋底子抽打上去。

    众人热热闹闹的抬着野猪来到以前的大队食堂,那里村里的杀猪匠早已准备好了各种家伙事,村里的大娘婶子也烧好了热水,各家各户也都贡献出了酸菜等等配菜。

    万事俱备,只差野猪。这次的杀猪宴就能开动了。

    在大家伙开动之前大队长和书记把大家集中起来,宣布了给许家几兄弟分了两百个工分,野猪村里分一头,另一头和公粮一起上交。至于两头小野猪放到大队集体猪圈一块养着,等年底养大了一起交任务猪。

    大伙都没意见,纷纷开口催促着赶紧开吃,大队长和书记对视一眼,对村民的表现很满意,便招呼负责做饭的大娘开始分菜。

    家家户户都是喜笑颜开,毕竟白来的肉,吃的能不开心吗?只除了许家。

    各家各户分了菜和肉,心满意足的回家了,而许家却是一阵鸡飞狗跳,许家几兄弟被打的上窜下跳,这时众人才发现四哥许智受了伤,胳膊腿还有肚子都是大片大片的淤青。

    原来是抓小野猪的时候,五弟许信不小心摔倒,眼看着就要被拱了,四哥救弟心切,就想把小野猪撞开,然后就和猪撞个满怀,一起跌倒滚了几圈,成功就下弟弟,抓住小野猪。另一头也被反应过来的三哥五弟二人绊倒成功抓获。

    许大哥又是得到了许大伯的特别关爱,被多抽了几扫把。

    然后晚饭兄妹几人就被惩罚不许上桌吃饭,还要罚站面壁思过。又累又饿精疲力尽的几人又是一片哀嚎。

    后来还是虎妮和二妮在许奶奶的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下,偷摸给他们几人拿了几块饼子填肚子,肉和菜那就想都别想了,勇闯少年就得给个教训。

    晚上,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许大伯趁夜骑上自行车去了城里许三叔家,把今天打到的野物都送去处理掉。

    这些都是城里人稀罕的东西,乡下人家是舍不得吃的,他们只想能够换回家人少饿几顿肚子的粮食。

    这些都跟许多多没关系,家里都是爷奶做主,现在的她已经累的睡的死沉死沉的了。

    第二天,几人都是睡到了日晒三竿才醒来,个个都是浑身酸疼,走路都费劲,运动量超标的后遗症虽迟但到,个个疼得龇牙咧嘴的,还得要上山打猪草。

    吃过午饭,许多多便带着兔子去找了杨雪,杨雪看到大大小小一筐子的兔子简直是欣喜若狂,甚至不嫌弃小兔子身上脏不脏的抱起来就亲,给许多多看的嘴角直抽抽,小妮子还是个毛绒控呢!

    话说自家要不要养两只,毕竟家里的两个小姑娘也很喜欢啊!算了,再养就超标了,大不了以后带活的回来给她们撸。

    然后从杨雪这要了两件白衬衫回家交差,至于兄弟几人怎么分?轮换着穿就好了。

    就这样,在杨雪的辛苦努力下,清河大队的养兔事业开展的如火如荼,经过县政府、市政府,齐市成为了有名的富裕市,养兔大市,杨雪还因此成为了市里农业局的顾问,混上了编制。

    投桃报李,为感谢许家少年们当年的援助之恩,许大哥许二哥毕业后就进了村里的村里的养殖场工作,有工分有工资,后来更是与杨雪一起去了农业局为市里的养兔事业发光发热,直到恢复高考。

    这几年在许多多和杨雪的影响下,许家的小辈们都没放弃学习,甚至因为养兔子赚钱了以后,村里还办起了村小,请了几个知青做老师,让村里的孩子都读起了书。

    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知青们都沸腾了,大队长见他们无心上工,便给他们放了假,专心复习应对高考。得到了知青们的真心感激。

    杨雪和许大哥许二哥也都觉得参加高考,毕竟养兔子只是他们的谋生手段,不是他们的梦想。

    而许家在许多多和杨雪的多年有心准备下,学习资料是最全的,数理化丛书不都集齐了不止一套,所以他们对自己极为自信。

    成绩也并没辜负他们的努力,连带还在读高一的许信,许家小辈除了刚读初一的虎妮和二妮没参加高考外,全部考上了京都大学。

    杨雪选了经济,许大哥外语,许二哥学医,许三哥中文系,四哥五弟和许多多都选了计算机系。

    知青点考上大学的也有好几个,但是像许家这样,一家子兄妹几个都考上的就很稀罕了,甚至惊动了市领导,还有记者专门来采访,许家一下子就出名了。

    村里也是家家户户都来取经,请教许家长辈是怎么养的孩子,把孩子教育的那么成功,这让许家长辈们真是哭笑不得,连连推说是孩子自己努力,因此惹得大家纷纷表示他们藏私。

    当然许家众人也没空理会他们,毕竟一下子这么多孩子都要出远门,要准备的东西,钱票都不少,哪还有功夫理会别人的酸言酸语呢!

    还好许三叔这么多年在城里也经营了不少人脉,家里也存了不少钱,忙忙碌碌的总算给兄妹几人都置办了一份像样的行李出来。

    然后由许大伯和许爸护送他们一起去了大学报到,由于家人担心他们在学校的生活状况,所以决定提前去报到,帮助他们适应京城环境。

    还要查缺补漏,若是发现缺少什么,许大伯还要负责给他们安排好,真是把他们当做瓷娃娃一样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