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一生平安 > 第21章 古代医女5

快穿之一生平安 第21章 古代医女5

    这一世目前才十岁,还有的是时间学习,母亲怕自己与外男接触,那自己在家跟着庄睿学外人又不会知道,大不了以后不出门给人看病就行了呗,再说有庄睿这个医学天才在,哪还有自己显摆的机会。

    自己也没有大志向,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小命更有保障而已,自己会不停的穿越,别人学一世,自己可以一直学,就算没天赋,也总能学成神医的。

    最重要的是,万一哪一世需要宅斗宫斗的,自己不害人也可以防着被害嘛!

    众人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到了海曲城,与镖局分开后,镖局的镖头还万分不舍,直夸庄睿好本领,前途无量,那黏黏糊糊的眼神看的郑云舒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庄睿连忙谦虚的表示自己就是偶然间跟来庄子上看病的大夫偷学的,能把人治好只是侥幸而已,真是时刻不忘宣扬自己的新身份背景啊!

    祖父郑兴荣很满意,镖头劝他好好培养庄睿,别埋没了人才,他都表示赞同,满口答应。

    到了海曲城后,郑兴荣并没有在府城停留,休息了一夜后,就带领一家老小去往福山县。

    郑常青和周氏也说了以后的安排“府城虽好,但是咱们的家底要是在这安家,怕是只能在城南买个宅子,以后的生计就难了。

    东富西贵,南贫北贱,好地方咱是进不去的,不好的地方又怕太乱不安全。

    再者说这府城的贵人多,利益都是划分好了的,掺和进去难不说还容易被盯上。

    爹的意思是去下面的县城便宜些,买个宅子住下,还能剩下些银两买点地,这样地里有产出就饿不着了。

    到时把地租出去,咱们就住在县城,鹏哥儿先送去学堂,要是能学出个名堂最好,不行以后也好找营生过活。

    舒姐儿接绣活也方便,以后的婆家也好找。”

    周氏也很赞同“都听爹的,爹他见多识广,也比咱们考虑的周到。”

    郑常青满意的点头,他最满意的就是周氏的这点,能听自己的劝,从前就不会仗着主母的势与自己别苗头。

    不像吴掌柜家的婆娘,仗着是主母的陪房,整天颐指气使,那吴掌柜是敢怒不敢言,天天在外头给客人赔笑脸,回家给媳妇赔笑脸,连带的自个的老娘也处处忍让,受尽了憋屈。

    现在郑家倒了,那吴掌柜一下就抖了起来,把婆娘扫地出门不说,还立马就迎了新人进门。别人不知道,他还不晓得嘛,那就是吴掌柜一直在外养着的。

    郑常青又给周氏说起定居地点“福山县离府城不远,靠海也近,附近也有山林,肉呀海产啊的,哪样都不缺。

    买柴禾也方便,睿哥儿还能自己去采药,却是贵人们看不上的地方。

    县城里头没有什么大势力,还是富户居多,正适合咱们,以后我和爹做些小生意小买卖的,能糊口还不算商户,不影响鹏哥儿读书。”

    这下周氏更满意了“咱们鹏哥儿以前在京城就跟着公子一起去学院,有底子,总不能比这里的学子差了。现在来了这里,不求他能做官,考上了举人咱家也就起来了。”

    郑兴荣到了福山县便火速买了个三进的院子落了户,还好运的在郊外买了个几十亩的庄子。

    郑云舒感叹祖父可真有钱,还深藏不露,她都以为家里没啥钱了,还打算把私房都贡献出来呢,结果人家根本用不上。

    来了福山县以后,其他人都是如鱼得水,混的风生水起,只有郑云舒憋屈起来。

    从前在尚书府待了十年都硬是忍下来了(不忍也不行),现在出门一个多月,郑云舒的心就玩野了,再也不愿在家关着,总想出门。

    她想去逛街,想去春游,想去爬山,想去赶海。

    可是周氏怎么会同意“你给我老实在家练习绣工,这都一个多月没上手了,肯定生疏了。再说哪家的姑娘成天的能出门的?不想要名声了?你就给我好好的收收心吧!”

    郑云舒觉得古代真是不好,一点人权都没有,女子出门还有损名声,要被人指指点点,还连累家人都被人说嘴,真是太难了。

    周氏看不得女儿那副委屈的样子,只好哄道“你先在家做做绣活,攒攒私房,这一路走来,脸都晒黑了,也好好捂捂。你爹说了,有空会带咱们出门游玩的。”

    郑云舒心知出门是没指望了,也只能老实在家绣绣花看看书,再给家人做做药膳补补身体。

    家务是不用做了,她要绣花,手得好好保养,又看不得母亲辛苦,就自作主张拿私房给家里买了几个下人。

    是一家三口,据人牙子说为了给大儿子看病,花光了家底,最后钱花完了,人也没留住,还欠了一屁股债,没办法了,才带着媳妇闺女自卖自身。

    郑云舒觉得三人挺老实的,还不是本地人,不怕有麻烦,可以留下,但还是让人精祖父给长了眼才买下来。

    男人林大山给祖父两人打下手跑跑腿,女人江翠翠在家做家务,女孩林芳也六岁了,能做点轻巧的活计。

    就是做饭不合一家的口味,周氏调教了一段时间也还是勉强凑合,只好自己亲自掌勺了,打算培养培养林芳,等她大了一点就交给她来做。

    哥哥郑云鹏本来也想给他配个小厮的,被祖父拦住了“咱家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这三个都是用的着的,买就买了,你哥哥那里每天就是去书院读个书,又不用他做什么,没必要找人伺候他。

    等他考上了秀才举人的再说吧,到时候自有他媳妇给他操持。他是男子,要顶门立户的,哪能让你这做妹妹的给他花钱。”

    郑云舒觉得确实要锻炼锻炼哥哥的自主能力,不能给养废了,这才作罢。

    庄睿则是当起了游方郎中,每天都在各个村子里打转。

    他年龄小,一开始没人信他,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嘛!

    他也不急,每天挑着两个筐子的针头线脑,溜溜达达的在几个村子里头转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