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一生平安 > 第116章 下乡知青6

快穿之一生平安 第116章 下乡知青6

    何芳芳想了想也是,这年头,自行车多金贵的东西,南沟大队这么十里八村的富裕大队都没几辆。

    有本事过的好,为什么还要让自己受罪?“行,那再看看能不能弄个收音机,给大队长送去,他还能不护着咱们?”

    两人说好了,就赶紧去邮局寄信,可惜到了邮局,人家还没开门呢。

    只好先去吃饭,晚点再来寄信吧。

    走到国营饭店,里头已经有人在吃饭了。

    今天早上供应的是肉包,菜包,还有面条。

    两人要了几个肉包子,一个有成人手掌那么大,皮薄馅大,香的很。

    包子卖的很快,两人运气好,赶上了个尾巴,把最后六个包子都买了。

    又一人要了一碗清汤面,这才吃饱了。

    何芳芳摸着自己的肚子“哎呦,这是我来这之后,吃的最饱的一次,在知青院就没吃饱过。”

    许多多也赞同的点点头,都是一块吃饭的,人家就俩红薯吃个半饱,你要是吃的肚儿溜圆,那不是拉仇恨吗?

    吃饱了饭,两人就不急了,慢腾腾的走着消消食。

    走到粮站发现这里排满了人,没有半个小时是排不到了。

    对视了一眼,何芳芳站在后面排队,许多多挤到前面去看情况。

    结果发现,今天有大米,但是一人限购两斤,怪不得这么多人,那必须买。

    又跑回去,凑到何芳芳耳边说道,“芳芳,今天有大米,一人限购两斤,咱们在这排会队,也买点。”

    何芳芳高兴的点点头,“好呀,还有别的吗?”

    “有呀!等会多买点,顿顿都是红薯,我都吃腻了。”许多多一脸嫌弃的撇撇嘴,自己那么多好吃的,偏偏没理由拿出来吃,感觉好憋屈。

    “我也是。”何芳芳狠狠点了点头。

    等排到两人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两人赶紧掏出粮票,每人买了两斤大米,五斤绿豆和黄豆,玉米面也只能买三斤。

    许多多看到有粉条,又买了十斤,这些就够两人吃很长一段时间了。

    紧接着再继续去副食品店,两人来的晚,肉都没多少了,而且还都是大家都不稀罕的瘦肉。

    两人也不嫌弃,买了一斤肥少瘦多的肉,又买了两根排骨,天气已经热了,再多就怕会坏了。

    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了,两人就不急了,溜溜达达的找去了废品站。

    废品站并不是传说中的那种老大爷,而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许多多走上前去打招呼,“同志你好,我们是下乡知青,想来这里买点报纸回去糊墙,请问这里头还有吗,”

    那看门的青年看了两人一眼,就指着门里头说,“自己去找吧,刚整理好的,别翻乱了。”

    许多多答应一声,又道了声谢,把背篓放在门后,两人就进去翻找起来。

    废品站并没有很脏乱,都是被整理好的一堆堆的。

    这可方便了两人了,找去了书本纸张那一块。

    整理的人挺有心的,每一沓都是不同期的。

    挑了最近日期的两沓出来,又找开始找书本。她俩都没把书本带来,许多多这一世还是想考大学的,所以又把初高中的课本都找齐了两套。

    最着名的《数理化自学丛书》也找了七本出来。

    代数一册,物理两册,化学一册,立体几何一册,平面解析几何一册,三角一册。

    许多多虽然有全套的,却不好拿出来,出版日期都不样,现在只有64版的,她有的却是77年发行的。

    接着又找到几本小说,有《艳阳天》《金光大道》《红岩》《林海雪原》。拿回去等冬天猫冬可以拿出来打发时间。

    不知不觉,许多多就绕到了书堆里头,发现了几本被损坏了的医书和字画,想了想,偷渡到空间藏了起来。

    书本找的差不多了,两人终于开始完成今天的目标。

    跑去废铜烂铁那一块翻找起有用的零件。

    还在城里的时候,何芳芳就跟着许多多一起组装过自行车,找个零件还是没问题的。

    挑挑拣拣的,竟然找齐了组装三个自行车的零件。

    而且收音机也有两个,两人相视一眼,都忍不住的咧嘴笑。发了发了。

    收拾好东西,两人也冷静下来。

    那些书本还好说,这些零件就不好买走了。

    果然,那人一看就知道她们的要干嘛了,很惊讶的开口,“你们会修自行车?”

    许多多点点头,“跟我大伯学过,现在在乡下不方便,就想试试。”

    那青年又指着两个收音机问“这个你们也会修?”

    许多多再次点点头,“我大伯会。”

    青年若有所思,说了句等会,就跑走了。

    剩下两人面面相觑。不懂这人是什么意思,就不怕两人拿东西跑了吗?

    还真不怕,不到两分钟,那青年就带着一个老大爷过来了。

    人家就住这,对这一片熟悉,根本不怕两人能跑走。

    老大爷浑浊的双眼看了看两人,才缓缓开口“你们是知青吧?会修自行车和收音机?”

    许多多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意图,笑着点点头,“大爷好眼力,我们确实是下乡插队的知青,您是有什么要修的东西吗?”

    大爷点点头,让青年把手上收音机拿出来,摆在桌子上。

    “你看看能不能修?要是能修好,以后我这里的零件都给你们留着。”

    许多多挑挑眉,还有这好事?

    心里想着,也上前查看起来,按了按按钮,又要了工具给拆开,检查里头的零件。

    查看过后,就又回了废品站里面,从损坏的收音机里拆出了零件,用了个把小时才修好。

    主要是工具不趁手,没有合适的工具也不好弄。

    把收音机组装回去,装上电池,按下开关,试了试,才确定没问题了。

    大爷激动的上前,小心翼翼的抚摸着这台收音机,看的许多多一脸问好。

    看来这台收音机有点故事啊。

    不过这不关她的事,转头看向青年,指了指自己的那一堆东西,“这些东西我们能带走了吗?”

    青年看了看老大爷,点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