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之一生平安 > 第118章 下乡知青8

快穿之一生平安 第118章 下乡知青8

    大队长家也在村头这里,跟知青院离的很近,走两步就到了。

    大队长家的门没关,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院子里抽烟的大队长。

    这会他应该也是吃过了饭,大队长媳妇正指挥着她家的儿媳们干活呢。

    许多多抱着收音机走到大队长面前,说明了自己的来意。“这是我们自己组装的,想送给队里,让大家可以一起听听广播,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许多多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真诚。

    大队长看着许多多手中的收音机,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

    他不仅惊讶于这个城里来的知青竟然能够自己组装收音机,更惊讶于她要将如此珍贵的东西送给队里。

    他的目光在收音机和许多多身上来回扫动,仿佛在确认这一切是否真实。

    要知道这时候的收音机不仅贵,而且还得有票才能买,谁家要是有这么一台收音机,家里门槛都能让媒婆给踩平了。

    大队长吧嗒了两口烟,才表情沉重的开口,“你们是不是遇上啥事了?”

    许多多笑着摇摇头,“大队长,这也是赶巧了,我们去废品站想找几本书看。

    结果看到了这个,不瞒您说,我在这上面有点天赋,看着能修就带回来了。

    想着咱们大队有一台能听听国家政策,还能听听歌放松放松心情,就带来了。真没什么事。”

    在两人的坚持下,还有大队长媳妇的眼刀子,大队长接受了这份礼物。

    他拍拍许多多的肩膀,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那我就代村民们谢谢你们了!”

    第二天上工前,大队长就在喇叭里说了这事,夸赞了两人的无私奉献精神,还专门打开了收音机,让大伙听广播。

    这下子,两人一下子在队里出了名。

    而当看到她们骑着自行车去上工,大伙的眼中更是充满了惊奇。

    大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着这两个人。

    “看呐,她俩竟然骑着自行车上工,真不简单啊!”

    “可不是嘛,一般人家可买不起自行车,他们家的家底可真是殷实。”

    “说不定是借来的呢,充面子罢了。”

    “我看不像,谁能一下子借两辆自行车给别人?”

    “可不是,这俩人还真有本事,又是给队里送收音机,还能弄来自行车。这得是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做得到?”

    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各种猜测满天飞。

    不过在知青来之前,大队里就专门开过会,不许村民和知青靠太近。

    即使有那想法多的,想想大队长和书记的手段,也歇了火。

    许多多和何芳芳对村民们的议论也毫不在意,她们只想让每天的上工更轻松些而已。

    不过,她们的张扬却还是引来了一些厚脸皮年轻人。

    这些人开始主动接近许多多和何芳芳,试图与她们交朋友。

    他们经常找机会和两人接触,不过两人都一一拒绝了,表明了自己将来是要回城的,不会在这里成家。

    大队长也专门去那几个青年的家里,把他们一家教育了一顿,才消停了下来。

    时间就这样热热闹闹的来到了秋收。

    在开始秋收前,队里又给队员们轮流放了两天假。

    这次两人到了县城,何芳芳负责去寄信和买东西,然后再去张涛那里跟许多多汇合。

    许多多到了废品站,张涛看到许多多来了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显然上次是没少挣。

    “许知青,你可来了!我又收集了两辆自行车的零件,你直接去我家吧,都堆在门后的棚子里,你看看能不能修。”

    许多多也笑着答应了,拐个弯就去了隔壁。

    隔壁张大爷正在院子里听收音机,看到许多多来了,也热情的打招呼。“小许知青来了?来坐这歇会,我去给你倒杯水。”

    许多多笑着道了谢,“谢谢张大爷了,我先去看看那自行车能不能修。”

    说完就到门后查看那些零部件的情况。

    发现确实能修,看来张涛说他动过修理的念头确实没错,虽然没成功,但是眼力还是有的。

    这次也是同样的,张大爷大气的把钱先给了,这东西不愁卖,还能积累人脉。

    所以人老成精的张大爷根本不怕亏本,还能获得许多多的好感,让双方的合作更牢固。

    临走之前,张涛还拿出了《数理化》中的几册书送给两人。“我看你们对这个感兴趣,平时特意留意着收起来的,你们看看有没有用?”

    许多多接过几本书,高兴的道谢“张大哥有心了,谢谢你。”

    张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谢啥,就顺手的事,你们用的上就好。”

    告别离开后,何芳芳一脸好奇的问许多多“多多,高考都取消了,你要这些书还有用吗?”

    许多多知道,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未来,都是很迷茫的。自己也不好透露太多,只能再次给她加油鼓劲,让她不要放弃希望。

    “多学知识肯定是有用的,你看厂子里招工不是都要学历的吗?多学点知识,以后哪里有招工,咱们就比别人有优势。”

    两人聊着天,就回了大队。这次回来的同样很早,两人就想上山看看。

    许多多给何芳芳分析,“这地方就这么大,自行车也就那么多,以后废品站那里的能挣的钱不多了,咱们还得想想别的法子。”

    何芳芳认同的点点头,“要是能认识纺织厂的人就好了,像以前一样,要是能拿到便宜的残次品,赚的也不少。”

    两人以前在城里,亲戚同学认识的人多,路子也多,钱也好赚些。

    现在来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是真的不好找门路。

    这次上山就是想着这里野物多,要是能有收获,以后也好走走这里的门路。

    这样简单的愿望,许多多还是能搞定的。

    两人上了山还没走多远,就看到野鸡的踪迹,可惜不太好抓。

    就在附近搜集了一圈,找到了几颗野鸡蛋,等两人走远了,后面就传来了野鸡咯咯咯的咒骂声。

    不管身后的动静,两人继续前进,一路上野果倒是吃了个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