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中医李憬 > 第107章 真的是无偿?

中医李憬 第107章 真的是无偿?

    陈琳感动的双眼泪流:“李医生,我一定会一直支持你,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郭院长支持道:“好,李医生说得太好了,这也是我毕生的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嘀,获得西医主任级真心认同,功德点+15!】

    【嘀,获得县级医院院长级认同,功德点+15!】

    高建海低头沉思,思想化成了几个小人,不断的争斗,考虑未来的重心。

    是赚钱为重?

    还是学习、领悟真正的中医,去追求他曾经的那个梦想?

    他认为,那是完全不一样的两条路,走错了,也许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

    李憬开方后,把方子递给何劲道:“病人在县医院安心静养即可,有需要可随时通知我过来复诊,只要我在德笋,肯定会马上过来。

    按照这个方子,.......”

    何劲接过方子道:“李医生,你肯定非常忙,每天麻烦你跑来跑去,我们真的过意不去,还是转去苏南医院吧。”

    郭院长道:“何先生说得有道理,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健康,我代表县医院支持病人转院。”

    陈琳道:“是啊,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的健康,转去苏南医院,大家都方便。”

    李憬想了想道:“行,既然县医院不反对,病人与家属也同意,苏南这边当然没问题。

    顾青,你协助何先生办好入院手续,以后你全程负责何先生的病情。”

    顾青高兴的回答:“好的,我一定会协助何先生办好手续,让何先生尽快康复如初。”

    郭院长热情的安排县医院的救护车,把病人何文海送到苏南医院,安顿好后,已经是傍晚六点多。

    此时,还有不少忙碌的医护人员没有下班,顾青见李憬终于坐下来休息,连忙带着几人,来到中医科办公室。

    顾青介绍道:“院长,这三位,就是我昨天说过的师兄师姐,这位是施伟豪,这位是文玲,这位是陆芳。

    我们都是大学同班同学,与我一样,都已经考上中医执业医师证,却不会用纯中医治病。

    听到我用针治疗感冒,都是一次二次愈,他们都想过来工作,当然,主要是想来跟着您学习真正的中医。”

    李憬愣了愣:“顾青说,你们三位目前都在市医院工作,为何会想到来一个非常不自由的小医院上班?”

    施伟豪走前一步,恭敬的说:“李院长,我们知道,来苏南工作,需要签署苛刻的合同,每天需要长时间的工作与学习,这些我们都没有问题,顾青已经告诉我们。”

    文玲道:“李院长,我们虽然是在市医院上班,但每天做的都是杂事,根本没有独自接诊的机会,更学不到东西,又没有编制,工资也不高,还不如跟着您学习,强大自己才能战胜病魔。”

    陆芳道:“现在学校根本就找不到好老师,只会照本宣科,老师自己的思维都是错的,我们学生肯定都被带偏,导致到了医院,除了打杂,什么也做不了。”

    施伟豪叹息道:“唉,贵也就算了,主要是什么也学不到,不像古代,拜师学艺都是免费的、无偿的,像父亲对儿子一样。”

    李憬看了三人一眼,严肃的道:“诸位,不管是做普通人,还是做医生,人前莫说人短、人后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

    你们不会治病,真的都是学校、老师与医院其他人的责任?

    诚然,中医贵在传承,手把手教学,确实更容易学到东西,可那样培养中医,除了家族传承,一年能教出几个中医?

    此外,古代拜师学艺,很多三年只是起步,需要服侍师父起居饮食,十年可能只能学到皮毛,有几个师父能把徒弟当做儿子一样对待?

    反倒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管师父对弟子如何差,但一旦弟子不敬,就是一顶大帽子:欺师灭祖!

    师父没死之前,很多核心的东西都不会教给弟子,哪怕是最重要的弟子。

    毕竟古代教会弟子饿死师傅的不在少数,导致不少传承断代,再也没有传承下来。

    你们现在还以为,那真的是无偿?

    确实是免费,可那种免费,比收费贵了多少?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古人传艺,其实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院校化、模式化培养,可以让更多爱好中医者有机会入门,让中医人的基数无限的放大。

    如果在大学期间,你们把大量空余时间,去学习古经典,去找民间中医跟师、去针对性的参加各种民间培训班......

    诚然,代价不菲、花费巨大。

    但有了学校的基础知识打底,有临床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边治病一边讲解、甚至是手把手的临床带教,学习临床实用知识就会事半功倍。

    请问,这样院校与临床相结合,那样一来,学生又怎么可能不会用纯中医治病?”

    施伟豪道:“我曾经花钱去参加过培训班,很多同学还是借钱去学的。

    宣传时说得天花乱坠,什么三天让小白成为大医不是梦、什么颈肩腰腿痛一针治愈、什么疑难杂症三天痊愈等等。

    结果,讲的太垃圾了,很多东西我们根本听不懂,还不如学校的老师讲的有用,最后钱花了、时间浪费了,却什么也没有学到。”

    李憬叹了口气道:“如果你们抱着“浮而满”的心态去学习,而不是抱着“空杯”的心态去学习,不管在哪里,你们可能永远也学不好中医。

    特别是,千万不要抱着参加一个培训班,跟某一个老师,就可以成为大医,就可以解决所有病痛,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一位老师,有时候一句并非医术的话,可能就能让你改变一生,那样难道不是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