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 > 第72章 封侯拜将,名扬天下

全民:领主大人别冲动 第72章 封侯拜将,名扬天下

    马蹄阵阵,数百骑兵飞速而来。

    孙符提着枪一马当先,刚刚结束河对岸的战斗,吩咐副将打扫战场后,他就独自领兵支援。

    跑近后,看到张宝的尸身和许多黄巾军降卒,连忙下马,确认段落除了脸色有些难看之外,没有受到什么严重的伤势,才松了口气。

    “二弟此番献计击溃数万贼兵,又诛张宝,连接幽、冀通道,当为首功!”

    孙符放声大笑,在制定这场火攻时,他觉得最大的战果应该就是击破营寨关卡,没想到段落真的能斩了张宝。

    这让他如何不喜?直到返回营寨时,脸上笑意仍然不减。

    营寨中的玩家们虽然已经通过系统公告得知了张宝被斩的消息,但乾军们欢呼的时候,他们也忍不住跟着欢呼起来。

    “你速速写份战报传去魏老将军处,再将此头颅送去洛京。”

    孙符唤来个亲信,他起兵以来,经历了许多腌臜事,知晓有些人为了抢功会不择手段,必须要有所防备。

    那亲信领了命,带上十骑精锐,往魏植驻地而去。

    幽州渔阳郡,行田村。

    胡筠素还未睡下,自从王英到村里之后,每天都会有许多关于青溪镇的情报送到她的案头,房里的灯时常会亮到天明。

    “今天就到这里好了,明天再继续。”胡筠素打了个哈欠,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茶水早已冰凉,提神效果甚微。

    突然,一道刺耳的系统公告响起,击碎了她所有的睡意。

    “该死,计划必须提前了!”胡筠素俏脸扭曲,愤怒地将手中的茶杯砸在地上。

    她能够聚拢帝豪公会的玩家们,是用了给一代帝豪报仇的大旗,又承诺付出酬劳。但青溪镇再这样发展下去,恐怕这边人心就散了。

    酬劳再多,也要有命拿。说不定那些玩家们还会为了讨好段落,主动出卖她。

    这是才享受几天权力滋味的她不能忍受的!

    “村长,你怎么了?”

    听到侍女慌张的声音,胡筠素做了个深呼吸,迅速冷静下来:“无事,你去休息吧,明天将几位领主请来。”

    她将桌上整理好的情报铺开。

    王英如今在尽职尽责地扮演着流寇的角色,连日来扰民不断,也与代行治安管理职责的慕容玉儿有过交手,已经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在美色财物的诱惑下,又有王英给几个领主施压,她的计划开展地非常顺利。

    “如果不出意外,这两日就可以擒住慕容玉儿了,到时候再借梁山的力量,强行把领主们绑到我的战车上!”

    “然后占据一县、一郡、一州之地,夺取真正的权利!”

    ......

    因为是第一次斩杀起义军的重要首领,冀州方面对于这次的战报显得格外重视,不过数日,战报、张宝的人头与一封左中郎将魏植、冀州牧韩昭联名的奏折就已经出现在了御前。

    张宝的份量无疑是极重的,当内侍捧着它上前的时候,皇帝刘陵脸上的怒色一扫而空,“腾”地一下从龙椅上站起来,心神震荡地接过那颗头颅。

    有道家、术士两大职业在,这颗头颅保存得相当完好,甚至还能看到张宝临死前的愤懑。

    他细细查看,忍不住大笑起来,声音直接盖过跪在殿中朗读战报的斥候。

    笑毕,他的视线落在魏植与韩昭的联奏章上,他素来看不爽魏植,但又深知其才能,所以起义军乱起,城池接连被破后,他不得不重新启用了这位被他亲手赶出洛京城里的先帝旧臣。

    原本以为,自己只能依靠这个老人了,没想到突然冒出个段落。

    只要段落接下来争点气,哪怕魏植以后返京复官,底下的人也不能说他昏聩。

    说不定就连当初排挤魏植的事情也能被粉饰成政见不和,皇帝特许他辞官还乡。

    “嗯,这段落是何人?”

    大乾天子思索片刻,无法将这个名字和河北的将领面孔对上,只得就近询问一个内侍。

    那内侍弓着身子,轻声答道:“段落,幽州渔阳郡异人,师承大儒孟骅,曾参与幽州讨伐黄巾贼的战斗,立下不小的功劳。”

    刘陵恍然,那斥候已经将战报汇报完毕,他满脸喜悦地让斥候下去领赏。

    “朕曾言,有功者上,有德者进,渔阳段落平贼有功,理应重赏,为天下异人表率!”

    “传朕旨意!赐爵段落武英侯,食邑一千户!”

    “另外,擢其为振武将军,秩第四品!”

    也许是因为难得的喜报,刘陵原本苍白的脸色变得格外潮红,用不容置疑的语气给出了封赏。

    “陛下三思呐!”

    “异人尚未归心,予如此他重赏,恐怕难以服众。”

    “也许还容易令异人生起轻慢之心。”

    殿中,群臣震惊,许多捧着笏板老神在在的人已经难以自持地拜下劝谏了。

    有功者封侯,他们没有意见。

    封个几百户的亭侯,做个县令或者别部司马,他们都能接受。

    但千户侯加个秩第四品的振武将军,这个待遇实在高得离谱!

    大乾立国以来,异姓不王,非功不侯,是天下共识。

    然而,封侯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功高不爵,才是常态。

    先帝在时就有例子,某老臣因为封了个三百户的亭侯,竟在拿到旨意当日留下“余愿足矣”一言后,大笑而亡。

    即便如此,也没有人会去嘲笑他,因为那可是能世袭的、有食邑的爵位!

    所以说,就算要千金买骨,也不是这样做的啊。

    皇帝封赏可不需要异人使用功勋值兑换,如此下去,岂非纵容异人做大?

    于是,又有数名大臣站出来附议。

    不去管臣子们的劝说,刘陵继续说道:“嗯,许他世袭罔替,另外在洛京中置一座武英侯府......”

    皇帝讲到此处,想起之前幽州战报中关于段落身边都是女将的文字描述,语气中带了些莫名的笑意:

    “再赏美姬百人,赏黄金千两,去告诉他,若是能给朕提来其他贼首的脑袋,美姬侍婢要多少,朕就给他多少!”

    “陛下!”

    皇帝笑意不减,但声音格外地冰凉:“诸卿是觉得赏赐给少了吗?”

    “也对,灭鲜卑骑兵,扫流寇,斩渠帅,护佑一州平安,入冀州,退敌数万之众,又诛张宝,桩桩件件都是扬朝廷天威的义举,那就再加赐食邑五百户!”

    众臣被刘陵视线一扫,猛然惊觉,即便每日沉迷酒色,带头贪污钱财,甚至卖官售爵,但这位陛下仍然是实权皇帝。

    他就算不如先帝,也能在驱逐魏植之后,维持了外戚、宦官、世家大族三方十余年的平衡。

    汗毛倒竖,冷汗瞬间布满后背,数位臣子唯唯诺诺地退下,只有大将军宋经面色如常。

    宋经瞥了眼那几位“出头鸟”,他们是司空郑济的门生故吏,郑济背后的郑氏则是顶级世家。

    异人降世,对世家的影响最大,故而世家在总体上对于异人持坚定的打压态度。

    作为外戚,他需要做的就是在大方略上和皇帝高度统一,以保障自己权力的稳定。等到太子即位后,他的权力将会达到真正的顶峰。

    不过,现在朝堂上的情况依旧是世家的影响力比较大,外戚和宦官只能勉强抗衡。

    世家势大,必然会压迫皇权,而陛下此番引新势力入朝堂,恐怕也是为了太子以后的路走得顺畅些。

    毕竟皇位么,不留给自己儿子,难道还要白送给其他的亲戚?

    话说回来,殿下很早就开始培养洛阳郡的领主了,莫非也是陛下授意?

    宋经心思转动,开始考虑如何在朝堂上扶持异人为自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