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 第39章 楼观仙道(7)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第39章 楼观仙道(7)

    时至今日,作为当世传承最为久远的道门派别之一,楼观道传承过程中不光融合了一些全真道的教派特点,还吸纳了些许正一传道的方式。

    道统永传,一定要以人为载体。

    虽然外面的信众的心态有些过于狂热,但总的来说,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宣扬传承楼观道道统的好机会。

    办一场大型的传度大会。

    有资质,道心坚毅,品行端正的便留作记名弟子。

    落选的,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皈依。

    记名弟子,也是祖师爷的徒子徒孙。同样要上表祖师,发放度牒。

    但是这度牒上若是没有祖师法印盖的章,无法生效,也说不过去啊。

    又不能每个人都想守行真人收陈安,陈安时收段旭尧那样,让祖师爷亲自校验准许。

    这祖师法印流落在外,林崇景行踪飘忽不定,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拿回这祖师法印。

    外面这帮人一副不要个结果誓不罢休的架势,赶走这一波,那下一波又来怎么办?

    陈安这样想着,最后决定到“心景”中的祖师殿看看,问问祖师爷有没有什么指示。

    进入祖师殿。

    陈安点燃三柱降真香,问道:“祖师爷在上,弟子心中困顿,不知此局何解,求祖师爷解惑。”

    紫烟在空中打了个转,一点点聚集在一起,下沉到供桌上。

    待到紫烟散去,九本度牒出现在供桌上。

    陈安上前拿起一本翻开,前面是度牒上公文性的一系列道门清规等等,后面有两处空着,一栏要填写传度高功法师的名姓,一栏要填收下的弟子名姓。

    在两处空白上盖着一张红彤彤的大印。

    刻有四字,楼观仙道。

    是祖师法印!

    陈安手捧度牒,道:“谢祖师爷!”

    一共九本度牒,那就说明祖师爷让他这次收下九人作为记名弟子。

    祖师爷心明眼亮,通达八方,自然在心中有合适的人选。

    但这肯定不能随随便便告诉陈安。

    祖师爷已经位列仙班,若非极特殊情况,怎可随意干涉红尘之事?

    名额已定,具体要选谁,就要看陈安自己能不能慧眼识珠了。

    当然,最后实在拿不定主意了,还是可以上香问问祖师爷的。

    祖师爷不用多说,回答个准许或者不准许,就足以陈安做出判断了。

    ......

    “小兰,告诉外面等着的人,两天后,太上灵应宫召开传度大会,各方面均符合要求的,收入太上灵应宫作记名弟子。落选的,可以自愿选择是否皈依三宝天尊,到时候,我会传这些皈依居士一些修身养性的法门和几部道门经典。”

    “是。”

    “哦,对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账号都在你那吧,你在这些媒体平台上也把这条消息发出去,有意愿的,两天后,早晨八点,到太上灵应宫参加传度大会。网上的,要提前一天报名,传度当天大会九点开始,过时不候。”

    “知道了,我现在就去办。”

    “等等,还有,让外面的人别在山上堵着了,这两天太上灵应宫闭观,一会组织外面有意向来的人登记一下,登记完就让他们下山...大会功德金,每人三百,让想参加传度大会的信众自己交到玉皇殿功德箱里。”

    叶小兰点点头,将这些记在心里,问道:“仙师,还有其他需要我去办的么?”

    “没了,你就负责这些就行,把玉澄叫过来,布置道场法坛的事情交给她,我告诉她怎么弄。”

    “是。”

    ......

    微博,三才山太上灵应宫官方账号发帖:

    致广大信众:

    谨记道祖教诲,祖师训诫,恪守道门清规,传扬法脉。世风日下,邪道多存,正道式微,大量信众求道无门。

    太上灵应宫住持陈崇安奉祖师之法,领祖师之命,传楼观道统,代表太上灵应宫阖宫道众,感谢社会各界人士对太上灵应宫的信任,定于七月二十二,召开传度大会。

    网络报名日期截止七月二十一晚二十四点,报名功德金三百元整,一并交于玉皇殿功德箱中,以作供养天尊真人,来日,扶贫济困,利益众生之用。

    经过考核筛选,大会共收记名弟子九名,发放度牒。收为太上灵应宫弟子后,传楼观道基础修行法门。

    落选者,可自行决断是否皈依三宝天尊。大会最后,住持陈崇安将为全体皈依居士讲解修身养心之法,传授道门经典。

    如有疑问,欢迎评论留言。

    福生无量天尊,愿各位信众平安喜乐,万事顺心。

    太上灵应宫阖宫道众。

    这条微博迅速引起轩然大波,连连压过数条热点事件,登顶热搜第一。

    短短十分钟,评论留言过万。

    “各位!各位!我要去修仙了!”

    “道爷我成了!道爷我成了!好多的先天灵炁,好多的先天灵炁,我看见南天门了!我看见南天门了!”

    “上面的人是不是疯了?”

    “考核方式是什么啊?这个有人知道么?”

    “同问,考核方式是啥?背道经?”

    “我会御剑,能直接收下我么?”

    “这也有个疯子,跟上面的一起抬走。”

    ......

    龙虎山,上清镇,大上清宫内,张仁泽拿着手机来到老天师张明礼跟前。

    张仁泽将手机递给张天师,道:“师父,您看。”

    张天师盘腿端坐在榻上,一边的香炉里青烟袅袅蒸腾,将窗外射进来的光柱映衬出了形状。

    窗外是翠绿的竹林,屋内光线略有些暗,落在实木家具上,反射不出多少光线,反倒增添了几分古朴韵味和超脱之神秘。

    张天师须发皆白,缓缓睁开双眼,双眼古井无波,如同已经洞穿世事。他胸膛起伏,周天运行完毕,吐出一口浊气。

    张天师接过手机,看了一眼后,似笑非笑的说道:“这小子倒真是初出茅庐,什么都敢干。如今这风口浪尖上,他竟然迎难而上,如此招摇。”

    张仁泽年岁与陈安相差不多,面容俊秀,身上相较于陈安多了些青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