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 第43章 楼管仙道(11)

我太上门下,名录仙籍,荣登太清 第43章 楼管仙道(11)

    老赵愣了一下,随后说道:“哦,我在道观后面开了一块菜园子,在那播了些种子,这些菜都是那菜园子里种出来的。说来也怪,按理来说,这些种子发芽到长成作物,没个十几二十天是不成的,但道观后面的那块地,不知道是土好,还是什么缘故,这菜都长得特别快。”

    陈安受到提醒,一拍大腿,道:“我怎么把这个事忘了!”

    众人看向陈安,不明白陈安咋突然闹这一出。

    陈安笑了笑,道:“别管我,你们吃。我去赵叔那块地看看。”

    老赵放下筷子,道:“当家的,用我陪你一起去不?”

    陈安摆摆手,道:“不用,我自己一个人就行。”

    陈安来到老赵种菜的那片地,地方不大,一拢约莫十几米,总共九拢。

    陈安弯腰抠了一小块土放在手里捻了捻,又拿到鼻子下面闻了闻。

    陈安眼中亮起光,难以掩饰的勾起嘴角。

    这土里面天地之“炁”与道观空气中天地之“炁”浓郁程度相差无几。

    料想一定是道观内多日以来凝聚的天地之“炁”无人吸收, 沉积到了土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这块“宝地”。

    用这块地种出来的菜不光味道鲜美可口,还含有不少的天地灵“炁”,是食疗中大补的佳品。

    如果用这片地种药材,那药材的效力一定更强,更猛。

    华夏大地上那些名山大川早已被各大门派分完了。这些名山大川,洞天福地,不光人杰地灵,山中生长出来作物更是有极大的妙用。

    烹调、入药、炼丹。

    但时至如今,天地间“炁”在减少,洞天福地的“炁”同样在减少。

    所以原本这些依靠洞天福地培育种植药材作物的生意,规模是越来越小。

    产量有限,品质上乘的更是大多被自己留下。

    市场呈现一种供不应求的状态。

    太上灵应宫内有顽石加持,能一直维持住太上灵应宫中天地之“炁”的浓度。

    虽说如今太上灵应宫仅在道韵一阶,离洞天福地还有不小的差距,但说实在的,那些所谓的洞天福地早已跌落不知几个层次,不过是还挂个“洞天福地”的名头罢了。

    陈安回去后,拉着宋仁心来到老赵开荒的那块地。

    陈安将这些事情全部告诉了宋仁心。

    宋仁心留在道观内数日,一直在钻研陈安留下的医书,所获颇丰,体内也已经凝聚出些许的灵力,踏入无垢境。

    境界差距在这,他的感知力肯定不如陈安,所以没察觉出来老赵种的菜里面的神奇之处。

    经过陈安这一提点,宋仁心回味一番后,道:“当家的,似乎确实如你所说,这几天,每次吃完饭,我都感觉身子暖暖的,经脉中有盈余的灵力流动。”

    陈安点点头,道:“是了,所以师叔,你觉得我的提议怎么样?在这开垦一片中药园,种一些名贵的中药材,一部分留下,一部分卖出去。”

    宋仁心道:“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提议,我在武当山的时候,武当山就有一片很大的药园,每年都能产生一笔不小的收益。”

    盈利并不是陈安考虑的主要内容,对于搞钱,他现在有无数种方式。

    他要的是能依此来提升太上灵应宫乃至楼观道在整个玄门。

    独木难成林,固然他现在是玄门中的红人,但只要没到那种真的无敌于世的程度,就还要依靠门派帮众的力量。

    一方面出售高品质的药材,一方面再依靠陈安的炼丹术,出售高品级的丹药。双管齐下,建立太上灵应宫与整个玄门联系的脉状网络,以此拉拢盟友。

    陈安道:“医书中有关于各种名贵药材的培育方法,这件事我就全权交给师叔了。需要用钱的地方,跟永年说,暂时从庙里账户上拿钱。等到挣回来以后,再把钱补上。”

    宋仁心道:“没问题。”

    在武当山的时候,他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看守药园,打理药材的活,对这方面还算有实践经验。

    再加上医书中记载的许多失传培育方法和养护方法,宋仁心有信心能够完成陈安交给他的这个任务。

    作为一个医者,用自己的医术为世间减少病痛,为群众延年益寿,带来福祉,这是使命,也是最能让一个医者感受到成就感的事情。

    当家的有心以此方式拉拢玄门各派,这任务何其重要?

    当家的不计前嫌,礼贤下士,谦逊慈悲,又赠他医书数部,这等恩情,他宋仁心怎能不以结草衔环之志去报答?

    陈安又道:“此举不为牟利,除去必要的开支花销以外,利润便一并收入庙里存功德金的账户,以用来帮助那些受苦的百姓。师叔,你觉得呢?”

    宋仁心闻言大喜,久久不知该作何回答。半晌后,他涕泪纵横,道:“当家的真……真是心怀大爱,老道我一定不辜负当家的给我的嘱托和期待。”

    陈安道:“那就有劳师叔了。”

    ……

    武当山,药园。

    星夜之下,微风徐徐,满园苦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

    薛老道弓着腰,在药园中忙碌着。他脚上的黄胶鞋上沾满黑泥,额头上碎发混合着汗水粘在一起。

    一位小道童在田边呼喊道:“师父!师父!宋师叔的电话!”

    薛老道直起腰,用手背抹了把额头上的油汗,问道:“谁?”

    小道童大声喊道:“宋师叔!”

    薛老道闻言,嘀咕道:“这个老头,找我干啥?”

    他放下手里的东西,道:“知道了!”

    来到田间,薛老道在水池里把手涮干净,接过电话放到耳边:“喂!老宋,啥事?又缺钱了?这会又要我给你拿多少啊?”

    “这会不是管你借钱了!我想跟你要些药种……买,买些药种。”

    “买药种?老宋,你有余钱了?还跟我买上药种了。”

    “老薛,我跟你说真的,没跟你闹着玩。”

    “闹不闹着玩,你这话跟开玩笑有啥区别?这药种就是我给你了,你能种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