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玄幻:太始天元图 > 第18章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玄幻:太始天元图 第18章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看着冬涉川几近崩溃,魏四邻探问道:

    “我方才说的内观、坐忘、存想之法你可还记得?”

    冬涉川闭目回想片刻,那一字一句和望渠的回忆糅杂在一起,分外清晰。他睁眼道:

    “记得!”

    “那你可记得外元化境第一境界为何?”

    “破念!”

    “好小子,嘴上说不听,心里倒是记得真切。为兄就是要你在此,一边天天望着望渠,时时念着过去,刻刻想着仇恨,一边修炼内观、坐忘、存想之法”

    “你想要我破除此念?”

    “不错!”

    “我若无此念,当初随藤伯而去,随望渠覆灭岂不自在解脱?若苟且偷生,要这副皮囊何用?”

    “小师弟,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师兄这是为你好啊!你一心总想着报仇,岂不是被恩怨奴役?以此心练法,会走火入魔啊!”

    “万缘放下,一念不生。说得好听。那我问你,你对希音师姐可曾做到情缘放下,心念不生?”

    “这……这不是一回事。小师弟,你休要胡言乱语!”

    冬涉川一句话羞得魏四邻满脸通红。

    “你一心要我放下仇怨,如此,与我一心要报仇何异?你又何尝不是放不下执念?”

    魏四邻被问得哑口无言。

    冬涉川回身到石台之上,屈膝盘腿坐下。

    “师父明知我要报仇,还将我收下。日日想着仇恨,日日见着仇人,这算不算执念?”

    魏四邻听此言,不知该如何作答,一时竟愣在那里。

    冬涉川并不等他作答,这问题更像是在问他自己。

    “贺鹿卿一心求胜,算不算执念?卓逸城一心想毁掉青水,算不算执念?”

    和望渠的那些百姓比起来,他现在遇到的所有人,似乎都有自己的执念。

    小时候虽然经常被望渠的孩子们欺负,可与眼前动不动就灰飞烟灭的世界比起来,望渠的生活真的再简单不过了。

    那里每一户的笑声,每一家的炊烟,再也回不来了。

    这些果报不都是因为某些人的执念吗?

    冬涉川心中无数的疑问聚集起来,他赶紧抱元守一,希望自己凌乱的内心可以沉静下来。

    他一遍一遍默念着魏四邻教他的内观、坐忘、存想之法。

    “乱想不起,邪妄不侵……万缘放下,一念不生。无视无听,抱神以静。”

    不知过了几个子午,时间在瞬息间流逝。冬涉川竟没了知觉。

    他不知道,这算不算进了内观之境。

    只听得不远处有脚步声。

    “川哥!”

    这久违的声音……

    冬涉川睁开眼,看到夏织秧一袭红衣,向他跑过来。

    他也立即挺身向夏织秧走去。

    他心中暗想:曾几时我的心似乎完全沉了下去,可听到秧儿的声音又悬了起来。这算不算执念?

    冬涉川握着夏织秧的手,久久舍不得放开。

    “秧儿,你终于醒了……”

    他激动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短短几日,仿佛沧海桑田。

    冬涉川看向夏织秧身后,藤伯拿着蒲扇,正站在院子的树荫下纳凉。

    这是藤伯的院子,一切都没改变。

    他刚要叫藤伯,只觉得嗓子像被什么卡住发不出声音。

    他一着急,眼泪流下来了。

    眼泪朦胧了藤伯的院子, 眼前的夏织秧也消失了。

    “小师弟,你怎么了?”

    丁若瑜诧异的看着冬涉川。

    冬涉川这才意识到眼前之人不是夏织秧,而是丁若瑜。

    “小师弟?”

    冬涉川看丁若瑜还在看自己,那表情有几分惊讶,更有几分不自在。他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一直握着丁若瑜的手。那掌心暖暖的,这是夏织秧从来都没有过的温度。

    他赶忙松开手,退后两步。

    “见过若瑜师姐,师姐莫怪,我……唐突了。”

    丁若瑜上下打量他,见他气色饱满,容光焕发,才放下心。

    “你们来此地也不说一声,这一走半月有余。我们都快把岱渊翻遍了。”

    魏四邻起身向丁若瑜身后张望,不见霍希音踪迹。

    丁若瑜看出他的心思,打趣道:

    “别找了,你的小师妹没来。我们也不能都出来巡山。你不在这些日,没人催着练功,她倒乐得清闲。”

    “我们已经在这里半个月了吗?”

    冬涉川满脸狐疑问道。

    他在内观之境,感觉只是瞬息之间。端坐了这些日,身体竟不僵硬劳累,只觉得体内静气凝神,万般自在。

    “你们在此地做什么?”

    不等冬涉川答话,魏四邻拉过冬涉川,挡在丁若瑜面前。

    “我在教授小师弟闻达破念境的法门。没想到小师弟悟性甚高,想是不日便能通达此境。”

    “那真是有劳魏师兄。天罚过后魏师兄就没休息,就此也回去歇歇吧。小师弟挨过天罚,这些天又练功想是也劳累了。不知道魏师兄可否让他歇一歇,也让我们叙叙望渠的旧?”

    魏四邻知道丁若瑜从小也在望渠长大。之前她几次三番护着冬涉川,想必是念着同乡之谊。

    “也好。”

    魏四邻说罢,唤出开阳,御剑向栖云阁去了。

    丁若瑜见他走了,向冬涉川问道:

    “小师弟,你来这里,当真是为了杀师父为藤伯报仇?”

    “你莫不是又来劝说我放下此念吧?魏师兄做不到的事情,我劝你也放弃吧!”

    “我只是好奇,那天你竟然能用天雷打伤卓师叔。倘若你真想报仇,那时师父身受重伤,为何你不再行天雷以做了断?”

    “那天雷是卓老头罚的,又不是我的本事。更何况护师父,是我拜师时的承诺。当然,杀他也是。只不过要凭得是我的真本事。若用天雷,岂不是借刀杀人。藤伯在天之灵,也不会瞑目。我辈望渠之人,做不出此等苟且之事。”

    丁若瑜听冬涉川言语,心中油然而生敬畏之意。她没想到冬涉川这样微言大义,恩怨分明。

    “你不后悔吗?师父现在闭关,若他觉醒归元体,到那时你杀他就要走更长的路。”

    “有什么可后悔的。他觉醒他的,我修炼我的。十年不成,二十年,二十年不成就一百年。若不能凭本事报仇,将来秧儿也会看不起我。”

    望月海崖的风格外轻柔。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攀谈着。丝毫没有察觉到不远处的树丛中,九双幽深的眼睛,正虎视眈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