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鬼孕 > 第34章 贪念

鬼孕 第34章 贪念

    有道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宋姨娘这样的人,纵然不是有信义的可交之人,但促成她和离这件事,怎么想对她有利无害。

    只是苏遮月不是果决的性子,心里虽然有几分信了,面上却还是犹疑不显,迟迟没有开口。

    宋姨娘见状,加了一把火:“姐姐也知道,大爷那日说的是托辞,你我都听得出来。就算巡抚大人走了,他也会寻着别的借口让姐姐留下。”

    “姐姐拿不到和离书,那名分上可就一直是李府的人,往后不管是去哪儿落脚,都受这法理上的羁绊,况且大爷有官职在身,一旦寻踪上告,那都是姐姐理亏。”

    “要是如此纠缠个没完没了的,对姐姐,对我都不是什么好事。”

    她说的这些,正是苏遮月这几日最担心的事,这厢听罢,不由出声问道:“你真的有办法么?”

    宋姨娘笑了起来:“我来这里便是想定了主意才来的。”

    苏遮月忙道:“是什么主意?”

    宋姨娘见她上钩了,便幽幽地起了身,坐回了旁边的椅子,一面摩挲着那扶手上的错金镶玉的纹饰,一面回道:“姐姐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三日后便是中秋,往常是要一家人一起去上香的,姐姐好几年没去了,这一回病好了,理当同我们一起去的。”

    苏遮月皱了皱眉:“中秋上香?”

    她以前也是陪着老夫人去过的,无非为的是子孙后代,家族长兴,可是现在她心里已和李祁撇清了瓜葛,便没想过一同去。

    见她疑惑,宋姨娘解释道:“这一来呢,可以让大爷宽心,当我们和睦了,宽了我的罪责,这是我的私心,为表诚意,我得告于姐姐。”

    她如此坦白,苏遮月倒是放下了点疑心。

    “二呢,是那苦禅寺庙一向灵验,别说苍梧县了,邻近几个县城都出名的,若姐姐在佛前摇出了个克夫损子、有碍官运的名头……”

    她语到一半停了下来,微微一笑,等苏遮月细细想着。

    苏遮月并不蠢,已然听出了她的计策,说实话,这计策确实像是宋姨娘她能想出来的。

    阿香也听明白了,拍掌道:“那老夫人肯定会要将夫人休了。”

    这个计策阴险是阴险的,但现在能让夫人和离才是要紧事,使出些不入流的手段也没什么。

    兴许只有这等手段才能叫她们夫人脱身呢。

    苏遮月沉眸静思,她知道这事的关键还不在老夫人,而在李祁身上。

    李祁这人重的是名利心,从前寒窗读书,低位时尚有几分清高的文人气,一朝入了官场,阿谀奉承的嘴脸便暴露无疑。

    她也不觉得自己的美色可以让他放弃官位。

    宋姨娘喝完半盏茶,又抬眼道:“姐姐放心好了,我自会与那僧尼打招呼,定是能让姐姐摇中想要的签卦。”

    阿香怀疑地看着她,突然想到:“这么一来,我们夫人不就背上了克夫的名头吗?”

    “自然是避不了这个。”

    宋姨娘笑了笑,似是早料到她会这么问,坦然得很,

    “但我想姐姐也不会再留在苍梧县,离了这地,这克夫的名头又不像婚约,也不会追着姐姐跑对吧。”

    苏遮月倒不在乎克夫不克夫,再嫁的事都是安婆婆一厢情愿的,她没有这般心思,只是想着和离之后落得清净。

    但不知怎么,听了宋姨娘这个计策,她心里总还是有些毛毛的,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像是赤脚在苔藓密布的井边走着,只一滑就会跌入那深井中。

    宋姨娘见她迟迟不能下决心,心念一转,突然又拾起了几分往日的气性,佯怒道:“难道说姐姐并不是真心想和离,还想留在这里与大爷藕断丝连么?!”

    “不,不是……”苏遮月一惊,忙摇头否认。

    宋姨娘听了这话,立刻满面春风:“这就是了,那三日后我就等着姐姐一起上山。”

    说罢,也不等苏遮月应下,就以身寒难耐为由,匆促离开了。

    苏遮月看着外头茫茫大雨,一颗心惴惴不宁。

    *

    婵娟阁里早就备好了热水。

    宋姨娘一回屋,就褪去湿漉漉的衣裳,进了木桶。

    沐浴的功夫,又命丫鬟给赵姨娘那儿送去了信,说事办成了,且到日子,看她的消息。

    出来时,周婆子为她端来姜汤,说道:“总有别的办法,又都是那赵姨娘的主意,夫人何必亲自使这出苦肉计呢?”

    宋姨娘斜靠在罗汉床上,喝完姜汤,拿过帕子随意揩了揩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又挑眉道:“也就是我,平时蛮横傲慢,这一跪才有几分真情。若是那赵姨娘,平日里就是那副柔柔怯怯,阴毒算计的模样,她去苏遮月那,怕是叫那小丫头堵着,连门都进不……阿欠……”

    她说着又打了几个喷嚏,周婆子赶紧给她抱来暖炭,这是去冬没用完的一些。

    一点起来,熏得整个屋子烟气弥漫。

    “搬出去,搬出去!”

    宋姨娘嫌弃地摆手,原本是不觉得有什么,但自苏遮月那儿回来后,她就感觉自己这屋阁哪哪都不顺眼——这炭是旧的,垫子是硬的,香炉的香也不够好闻,连她一向喜爱的床帐都没了从前那旖旎风光的感觉。

    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说起来这婵娟阁,本就是苏遮月的院子,是宋姨娘好说歹说问李祁那儿要了来,将苏遮月赶到了那个破烂简陋的杂院,她哪想那样的屋子也能变成个小金屋,叫人看着眼热。

    不过,且容苏遮月再住几日,到时候那些都是她的。

    这时外头天色已经暗了下来,风雨却未歇下。

    冷风冷雨一紧,刮得四面窗扇不住作响。

    “哗啦啦”一阵响。

    宋姨娘方要睡着,又被这动静给惊醒了过来,周婆子忙使唤着两个小丫鬟关窗,以免吹凉了夫人,又惹来一顿数落。

    宋姨娘此刻倒没计较这个,只是看着小丫鬟使劲力气才把窗户顶回去,压上窗栅,心头无端地一凉,向身旁人问道:

    “你说那鬼事是不是真的,那日大爷回来后有意无意地问,虽说叫我说圆了,可是现在细想起来,还是有些心慌。”

    李祁那天神色很不对,虽说是喝了酒,但脸色煞白煞白的,一直盘问她那日驱鬼的细节,问完后也不与她温存欢爱,合衣闭眼就睡下了。

    往后几日,要么是宿在县衙,要么是宿在书房,问了只推说公务忙,宋姨娘起了疑心,叫人盯着,确实给她抓了几次,往苏遮月那院子去的,可人还没进门,又转头走了。

    要说他对苏遮月没心思肯定不可能,但这样子折返往复,犹犹豫豫也是奇怪。

    “夫人您有什么好担心的?”

    周婆子走过来给她倒茶,一面说:“您呀,就是将她请上山,别的什么也没做呀,下毒手,做羹汤,都是那赵姨娘的罪!夫人一句也不用去问的。”

    她放下茶壶,又道:“那老话说‘冤有头债有主’,就算那苏遮月死了后,真有厉鬼索命,也该索赵姨娘,断断找不到夫人您的头上。”

    “话是这么说…但…”

    宋姨娘又想起赵姨娘流产时那个院子的疯状,赵姨娘自己昏沉不见,她是看的清楚,也吓得不轻,实在不能说是寻常之事。

    看着好似和苏遮月半点不搭边的,可她还是会无由来地想在一起。

    像是报应……

    周婆子看她脸上流露出一丝惊慌,提议道:“不如等上了山,夫人也花点银子,也请个神佛庇佑的护身符。”

    “这是自然。”宋姨娘点了下头,还得请住持施法,为她好好除个恶秽,加个护持,还有她母亲那儿的辟邪的宝剑啊,灵镜啊,都能拿过来放一放。

    这么一盘算后,又觉得要使好大的力气,狐疑道:“你说那美人羹真的有这么神吗?”

    为着这个落得一身惊,到底值不值呢?

    周婆子道:“这事说不好,都是坊间的瞎传,夫人要是不放心,到时候就让那赵姨娘先尝尝,要真不神咱就不吃了。”

    宋姨娘没说什么,只叫丫鬟取了铜镜来。

    她手握镜柄,瞧着铜镜里不施粉黛的自己,眼角已有了些细纹,颧骨也有些显了出来,这时又想起今日苏遮月的模样——

    因她造访得突然,苏遮月同样没怎么妆饰。

    可那一张脸,真是出水芙蓉一般,清丽逼人。

    明明这几日大爷都没去她院子过,那眼角眉梢却含了一种被男子滋润着的春情,如染了朱墨后再剥下壳的鸡子,看着红润非常,全无病色。那人闲闲坐在那儿,身上的衣衫没上次那么厚重,十分轻盈,正显出胸前玉团的分量。

    宋姨娘记得从前苏遮月绝没有这么丰盈,那地方是不如她的。

    没想到这病好了,身子还能再长开。她眼睛尖,只见那胸前鼓鼓囊囊的,撑满了衣衫,实实在在没半点虚的,都比她还过分了,偏偏腰肢却还那么盈盈一截。

    丰乳细腰,还真是尤物。

    宋姨娘低头比了比自己的身段,一时间,对那美人羹的渴念几乎达到了顶点。

    这样的好东西,真让赵姨娘吃了去?

    宋姨娘眼神一厉,“咚”地放下铜镜,

    “不,我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