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花吟泪 > 第32章 放灯节,暗潮涌动(一)

花吟泪 第32章 放灯节,暗潮涌动(一)

    鸣县的夜晚,灯火阑珊。五光十色的灯笼照亮了整个县城。

    在仙女湖畔,巨大的临时舞台如繁星点点,熠熠生辉。十艘豪华的画舫环绕在舞台的四周,象征着权贵之家的荣耀。市民们手持灯笼和祈福灯,络绎不绝的涌入这片繁华之地,期待着今夜最为精彩的节日的到来。

    放灯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承载着鸣县人民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人们通过共同的仪式,传递着爱与希望,期待着明天的阳光更加灿烂。

    暮色刚刚降临,李清羽便被方风遥拉着离开了客栈,身后跟随着一群家丁,一同前往仙女湖畔。

    “这放灯节还真是热闹非凡啊!”方风遥望着那黑压压的人群,纷纷向仙女湖汇聚,眼中闪过一丝惊异。他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小县城的普通集会,没想到县里的百姓们会如此重视这个节日。

    放灯节,鸣县盛事,其重要性于民心,甚至超越了春节的喧嚣与欢腾。李清羽感叹着,自从年少离家,他已许久未能亲身参与其中。鸣县,因地处雪域关之近,那段三百年前的血腥历史,早已融入每一滴鸣县人的血脉。传闻那场大战的惨烈,血流成河,竟将风陵江都染成了赤红之色。

    方风遥同样心生感慨,若非当年雪域关将士们的英勇抵抗,浴血奋战,如今的大周朝恐已沦陷于雪域的铁蹄之下。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英雄的身影,如今只能通过传说和故事,来缅怀他们的伟大与牺牲。

    \"没错,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当年他们舍生忘死,才换来大周三百年的安宁。真没想到,如今的大周子民,竟然只顾着享乐,忘却了那些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

    方风遥也深感惋惜,突然间,他像是想起了什么,\"那幅画,你带了吗?\"

    李清羽轻轻地点了点头,画就在她身后的一名家丁手中紧握着。李清羽和方风遥都注意到了,那家丁感受到他们的目光,更加小心地抱紧了手中的画。看到这一幕,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莫大鹏早早便率领家族成员齐聚仙女湖畔,今年轮到他们莫家主办这场盛会,他自然是格外谨慎。今年的情况与往年迥然不同,不仅杨家也参与其中,更令人瞩目的是,东陵方家也派人前来。

    两大显赫家族的齐聚,对于小小的鸣县而言,无疑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盛事。然而,是好是坏,无人能料。但对于莫大鹏来说,这无疑是件天大的事情。

    莫晓晓身为女子,被莫大鹏安排在自己的画舫内,这样重要的场合她一个女孩子是绝对不允许出来抛头露面的。

    远远地,方风遥和李清羽一行人的身影映入眼帘。莫大鹏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洒在花朵上,热情似火地迎了上去。

    “哎呀呀!真是出乎意料,今年的放灯节,首位光临的贵宾竟然是方公子!这份荣幸,简直让老夫受宠若惊啊!”莫大鹏的声音里充满了喜悦和敬意。

    方风遥也是风度翩翩,拱手回礼,嘴角挂着得体的微笑,“莫老伯过誉了。今年放灯节由莫家主办,我们身为亲戚,自然应该提前来道贺,略表心意。”

    莫大年微微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对方口中的“亲戚”究竟是何意思。而站在一旁的李清羽却感到极度尴尬,哭笑不得地跟莫大鹏打了个招呼。

    “晚辈李清羽,见过莫老伯。”

    莫大鹏这才将目光转向李清羽,见这位书生仪表堂堂,举止得体,心中顿时生出了几分好感。

    “这位,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孟然先生?”

    李清羽一听,心里顿时慌乱起来,连忙摆手解释道:“老伯您太客气了,哪里敢当‘先生’二字。您直接叫我清羽就行了!”

    方风遥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嘴角挂着一抹戏谑的笑意。“哎呀,诸位何必如此拘谨,今后我们便是同一家人了,这些繁文缛节就免了吧。”

    他这突如其来的一家人让莫大鹏和李清羽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气氛微妙而有些尴尬。

    莫大鹏皱起眉头,不明所以,而李清羽则心中暗自懊恼,觉得此刻提及此事或许不是时候。

    方风遥也察觉到了气氛的变化,赶紧转移话题,“对了,莫老伯,不知可否为我们安排个观礼的地方?”

    莫大鹏反应迅速,立即指向身边的一艘华丽画舫,恭敬地对众人说:“这是专为各位公子精心准备的画舫,请各位先行上船休息。”

    “呵,这待遇可真是天壤之别啊!”王玲儿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她作为王家此次的唯一代表,因为父亲在斯拉夫的事务未能及时赶回,便肩负起了这份重任。

    众人纷纷转头望去,只见王玲儿与她的奶奶一行人缓缓走来。此刻王玲儿以一种复杂的眼神打量着李清羽,仿佛想要表达什么。

    李清羽一眼就认出了王玲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喜悦。看到这张熟悉的面孔,他忍不住想要立刻走上前去,与王玲儿分享这份意外的惊喜。

    然而,王玲儿似乎并未注意到李清羽的热情目光,她轻轻收回视线,转而看向了方风遥。方风遥虽不认识王玲儿,但见李清羽的反应,他心中已有几分猜测,于是也礼貌地回以微笑。

    “想必这位便是远道而来的东陵方公子吧?”王玲儿的声音温柔而清脆,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方风遥微微点头,谦逊地回应道:“正是在下,方风遥。有幸得见姑娘芳容,实乃荣幸之至。”

    \"方家真的那么了不起吗?\"王玲儿的话语中带着几分尖酸刻薄,\"一出现就霸占了这么个好位置,难道他们的势力还能超过我们鸣县的杨家?\"

    莫大鹏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而方风遥也感到一阵莫名其妙。他并不认识这个女孩,为何她一开口就火药味十足,似乎有意挑起事端。

    \"铃儿,休得无礼!\"莫大鹏眉头紧锁,严厉地看向王玲儿。他自幼便看着她长大,心中早已将这小丫头视为与莫晓晓无异,宛如自家女儿一般。再加上王家与莫家世代交好,王玲儿此刻不给方家留面子,无疑是在打他们莫家的脸。

    \"莫伯伯,您这可就是偏颇了。\"王玲儿撒娇地嘟了嘟嘴,不满地反驳道,\"难道咱们两家多年的交情,还比不上一个外人吗?这么个好位置,为何就不能留给我们呢?\"她的声音中透露出几分娇俏,但话语中的坚持却不容忽视。

    这时,王家老太太缓缓踱步而来,察觉到莫大鹏面色不善地凝视着王玲儿,又听闻了王玲儿的最后一句话,她决定出面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

    “玲儿,不得对莫伯伯无礼。”老太太温和而坚定地说道。

    众人见状,纷纷向老太太行礼致意。老太太笑着对莫大鹏说:“莫家主,请勿见怪,玲儿年纪尚小,言语无状,还望您海涵。”

    莫大鹏上前一步,扶住老太太的手,笑道:“老太太哪里话,您能亲自前来,实乃我莫家的荣幸。若是您有所吩咐,只需派人传话,我必亲自迎接。”

    “哎呀呀,我这把老骨头还没脆弱到走不动路的地步呢!莫家主,咱们家的画舫停哪儿了?咱们还是自己过去吧,免得打扰你招待贵宾。”老太太活力四溢地说道。

    莫大鹏笑着指了指远处的一艘画舫,“老太太,那艘就是为您和王家准备的。”

    老太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王玲儿也看见了。那艘画舫距离舞台确实有些远,王玲儿心里有些不满,刚想开口抱怨几句,却被老太太一个眼神制止了。她只好闭上嘴,吩咐家丁们小心搀扶着老太太朝那艘画舫走去。

    王玲儿从李清羽身边走过时,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瞪得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连在场的莫大鹏和方风遥都察觉到了这微妙的氛围,彼此交换着困惑的眼神。

    这一切都被隐匿在画舫深处的莫晓晓看在眼里,心中五味杂陈。她清楚,王玲儿对李清羽的敌意,实则是因自己而起。看来,她得找个合适的时机,和王玲儿好好聊聊,解开这误会。

    方风遥与李清羽不再多做停留,向莫大鹏道别后,便踏上了预留给自己的画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