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花吟泪 > 第34章 放灯节,暗潮涌动(三)

花吟泪 第34章 放灯节,暗潮涌动(三)

    繁星点点的灯火如同夜空中的流星,渐行渐远,融入无垠的黑暗。老人常说,灯飞得越高,预示着来年的好运便越加丰厚。

    李清羽静静地坐在画舫之中,目光不时地投向莫晓晓。她像个纯真的孩子,眼中闪烁着对漫天灯火的热爱,手舞足蹈,尽情享受着这份欢乐。李清羽的心情也随着她的喜悦而波动,也许在他的眼中,最美的并非那些渐行渐远的灯火,而是莫晓晓眼中闪烁的星光。

    杨元修始终在一旁细心呵护着乌沫沫,但乌沫沫的心情却始终无法好转。他的照顾无微不至,却无法触及她内心深处的悲伤。在这个充满欢笑的夜晚,乌沫沫的忧郁仿佛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将他们隔开。

    乌斯年内心深处巴不得乌沫沫今晚就能顺利嫁入杨家,那样他在鸣县也算真正崭露头角,或许明年的放灯节,他也能拥有一艘属于自家家族的画舫,在灯火辉煌中扬眉吐气。

    莫大鹏终于再次站上了那熠熠生辉的中央大舞台。每年的放灯节,对于大家族的家主而言,能亲自在这舞台上亮相都是无上的荣耀。尽管莫大鹏已经多次主持,但他仍然对此乐此不疲,享受着那份来自全县人民的瞩目和尊敬。

    放灯仪式的喧嚣渐散,人们期待的焦点转向了今年的重头戏——画作大比。这一传统,虽是近年才焕发新生,但其魅力已然不可小觑。往昔,文人骚客们竞相上台,吟诗诵词,然而时光流转,观众的热情也随之消退。于是,各大家族的家主齐聚一堂,商议变革,决定将吟诗对句的传统转化为画作大比。此举不仅唤起了民众的新一轮兴趣,更吸引了无数外地知名画师前来一试身手。

    去年的画作大比,赵家力挫群雄,赢得桂冠。他们所邀的东陵画师,以一幅“雪域雄关”征服了众人之心。传闻中,那位画师为了捕捉雪域关的雄浑与壮美,亲自踏足雪山,历尽艰辛,只为将那一刹的震撼永恒定格于画布之上。他的画作,既展现了雪域的辽阔,又刻画了雄关的坚韧,成为了去年画作大比的璀璨明珠。

    而今,新的一年,画作大比再次拉开帷幕。各方画师齐聚一堂,他们的笔墨将成为武器,画布为战场,一较高下。今年的胜者又将是谁?众人拭目以待,期待着新的传奇在这片画布上绽放。

    “各位乡亲们,各位德高望重的长辈们!一年一度的放灯节画作大比即将拉开帷幕。此刻,就请各位家族的画师带着他们精心创作的作品,登上这方展现才华的舞台,与我们分享他们心中的美丽故事。今年,我们有幸再次邀请到德艺双馨的杜大人,以及学识渊博的王夫子和李夫子,担任本次画作大比的尊贵评委。让我们一同期待这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感受画师们笔下的魅力世界!”

    莫大鹏站在舞台之上,声音洪亮地宣布着,周围的人群立刻沸腾起来。毕竟,这画作大比的盛况仅次于盛大的放灯仪式。那些文人墨客在上面吟诗作对,虽然高雅,但大多数人只能听得一头雾水。然而,画画却不同,每个人都能看出美丑之分,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感受艺术的魅力。

    方风遥投来了询问的目光,李清羽只得无奈地回应。他心知肚明,这样的机会她曾梦寐以求,如今却如此不期而遇。罢了,既然已经来了,何不大胆一试?或许他的画作还能得到认可,万一有幸拔得头筹,也能为今年的科举考试开个好头。

    更何况,莫晓晓对他满怀期待,他也想在爱人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于是,李清羽鼓起勇气,拿起自己的画作,深吸一口气,走向了前方。

    \"咦,这不是表哥吗?\"乌沫沫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整个晚上,她都没有露出过一丝笑意,但此刻,李清羽的意外出现,像是春风拂面,让她心中的喜悦如花儿般绽放。

    杨元修的脸色却阴沉得如同乌云压顶。虽然他早已料到李清羽今晚会出现,但王玲儿的预言成真,仍让他心中不爽。要想得到乌沫沫的心,李清羽这块绊脚石他必须得清除。

    乌斯年的脸色同样阴沉,他对李清羽的突然出现感到十分不悦。他之前已经下令将李清羽驱逐出去,但现在,这个不受欢迎的人却又出现在了他们面前。

    王玲儿的脸色愈发难看,她瞥见莫晓晓眼中闪烁的兴奋光芒,那感觉犹如一根尖锐的针深深刺痛了她的心,更像是一粒细小的沙子无情地落入了她的眼中,让她感到极度的不适。

    台上,除了李清羽外,还有十几位画师,他们或手持画卷,或展示着精美的扇面。每个人都渴望在这个场合一展风采,让众人瞩目。

    随着莫大鹏的一声吆喝,画师们纷纷展开了自己的作品。每一幅画都仿佛承载着他们的心血与期望,每一笔都显得那么生动而富有情感。

    无需忧虑视线不清,放灯节上灯火通明,仙女湖畔亮如白昼。杜知县与两位老夫子悠然前行,逐一审视每幅画作。他们虽偶尔驻足品鉴,但前几人的作品均未能入其法眼。直至走到李清羽前一位画师的作品前,三人才驻足良久,显然被其技艺所吸引。

    杨元修脸上洋溢着得意之色,这位画师是他特意从东陵请来的高手,传闻中曾在宫廷中担任过画师,技艺非凡。看到杜知县等人对这幅画的赞赏,他心中更是暗自得意,相信这次定能拔得头筹。

    乌斯年带着谄媚的笑容凑近,轻声问道:“杨少爷,这位是您的画师吗?”

    杨元修随意地摆了摆手,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笑意,“哦,他啊,不过是个曾在皇宫里涂鸦的小画师罢了,哪里值得一提。”他的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了乌沫沫,仿佛被她身上的某种气质所吸引。

    乌沫沫仿佛没听见杨元修的话,连看都没看他一眼,只是自信满满地对乌斯年说:“还是表哥的画技高超,等着看吧。”

    乌斯年的脸色突然阴沉下来,他正要开口制止,杨元修却轻松地摆了摆手,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早就听闻李孟然的画作超凡脱俗,今日得见,实属幸事。”

    乌斯年见状,只得将话语咽了回去,但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他一直在寻找白灵山的身影,却发现他不见了踪影。

    杜知县与两位老夫子继续前行,他们一路上经过了不少行人,却都未曾停下脚步。大多数只是匆匆一瞥,便转向了下一个目标。然而,当他们遇到李清羽时,一切都变得不同了。

    李清羽的画作如同磁铁一般,牢牢地吸引住了杜知县的视线。他只觉得眼前一亮,仿佛被画中的世界深深吸引。就连两位老夫子,也似乎瞬间摆脱了岁月的束缚,他们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李清羽的画作,手指在颤抖中流露出内心的激动。

    李清羽的《荷花女神图》以荷花为主题,每一笔、每一抹色彩都仿佛融入了荷花的灵魂。画中的荷花随风轻舞,带着淡淡的清香,宛如诗中的仙子,优雅而灵动。

    荷塘边,一位美丽的少女静坐其中,她的姿态宛如一幅动人的画卷。她的双手轻放在膝上,手指纤细修长,如同含苞待放的荷花蕾,洁白无瑕。她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她的面容清秀,宛如出水芙蓉,让人一见倾心。

    她的姿态优雅而从容,仿佛在倾听湖水的低语,或是在静静地欣赏着自己的倒影。她的存在,使得整个荷塘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她就是这荷塘的灵魂,是这荷花的女神。

    整幅画作充满了诗意与梦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童话世界。李清羽以其精湛的笔触,将荷花的美丽与少女的优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陶醉的艺术佳作。

    \"敢问,这画,真是出自你的手?\"李夫子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李清羽。

    李清羽嘴角上扬,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夫子,这确实是小生的作品。\"

    王夫子也是激动得近乎失态,\"荷花女神图,真乃女神也!这画中的女子,当得起一个''神''字!\"

    李清羽赶忙谦逊地鞠躬,\"夫子过誉了,学生愧不敢当。\"

    杜知县与两位父子相视而笑,“这位孟然先生确实是一位非凡的画师。他的画作不仅在鸣县享有盛名,就连东陵方家也对其赞不绝口。”

    \"真是后生可畏啊!\"李夫子惊叹道,\"这幅女神图一出,谁还能与之争锋?清羽,你的才华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荷花与女神,两者相互辉映,简直妙不可言!\"另一位夫子也忍不住赞叹,\"这幅画真是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两位夫子站在画前,完全沉浸在李清羽的才华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他们对这幅画的赞美之声不断响起,让人不禁感叹李清羽的画技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莫晓晓的脸颊上浮现一抹淡淡的红晕,那是她在仔细观察那幅画时,悄然发现画中女神竟与她自己有些许相似之处。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睛,透露出的是与她如出一辙的灵韵。更令人惊讶的是,画中女神的服饰,竟然与她当初在荷塘边首次遇见他的那身装扮如出一辙。

    莫晓晓从未想过,李清羽会如此细心地记住她初见时的模样,甚至连衣着都画得如此逼真。这份深情厚意,让她在感动之余,也不禁为李清羽的细腻心思而赞叹。

    她呆呆的看着画中的女神,仿佛能感受到那熟悉的温度和质感。那一刻,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初夏的荷塘边,再次与李清羽相遇,再次感受到那份独特的温馨与甜蜜。

    王玲儿一眼便认出了那幅画中的场景,那不正是她与莫晓晓首次邂逅李清羽的地方吗?她心中暗自懊恼,没想到自己竟在无意中成了他们之间的红线。这种巧合让她既惊讶又好笑,几乎想扇自己几耳光。

    同样眼中充满惊喜的还有乌沫沫。她一直知道表哥的绘画技艺高超,但今天的这幅作品却超越了他以往的所有创作。她心中得意洋洋,毕竟这是她的表哥,未来还将与她共度一生。这幅画不仅展现了他的才华,也让她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杨元修内心如被污垢侵蚀,充满了难以名状的扭曲与不适,这使得他看向李清羽的眼神愈发显得阴冷狠辣。

    \"瞧这女神画像,真是美得让人惊叹!\"人群中有人情不自禁地赞叹。

    \"这女神怎么看起来这么眼熟呢?\"又是一声疑惑的议论响起。

    \"天哪!是她,没错!\"第一个声音突然变得激动起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好奇地凑了过去,想要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