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 第310章 阎圃之议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第310章 阎圃之议

    如同一千人的人的心中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董仲颖究竟强在哪里,这样的事情也众说纷纭。

    有的人觉得董仲颖用兵天马行空,有些无用的动作最后会变成妙手,看着董仲颖的用兵如同一个庸才,但最后倒霉的永远是自己。

    有的人觉得董仲颖非常的勇敢,狄道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吕布攻于面前,而丝毫不惧。

    有的人觉得董仲颖用人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每一个手下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用处,而且对他忠心耿耿,手下之间虽然有时候对于利益有所冲突,但是却从来不会因为这些利益冲突而坑害董仲颖的利益。

    有的人觉得董仲颖非常的有肚量,从黄巾到并州人,他总是能够让那些难以处理的人归心。

    但是真正“了解”董仲颖的人却知道,董仲颖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于大势的把握,即使再大的利益也不会蒙蔽董仲颖的理智,他总是能够克服住自己的欲望,选择一个最为有利的策略,获取最大的利益。

    董仲颖第一次进京的,并且击败诸侯联军的时候,那时候的董仲颖无敌于天下,如果他选择专权,恐怕很少有人能够阻止他。但是董仲颖却选择了退让,当时有很多人,甚至董仲颖的手下都觉得董仲颖有些保守了。

    但是之后的事情,证明的董仲颖的眼光真的无与伦比,如果董仲颖那个时候没有退出洛阳,关东诸侯真的会和董仲颖死磕到底,再加上朝中的那些大臣和一些世家大族,谁胜谁负真的不好说。

    董仲颖第一次拿到玉玺的时候,他竟然能够抵受住玉玺的诱惑,将玉玺都让给了袁术,现在看来这是一个神来之笔。

    作为第一个拿到玉玺的人,袁术顶住了很多的压力,才保留住了玉玺,最后还导致了众人的讨伐,而就是借助着讨伐的时机,董仲颖将玉玺弄回到了自己的手上,而且这时候阻力就小了很多。

    而现在,李儒的那句“天子失德”说完,如果董仲颖什么都不做,那么他的手下完全就可以完成一次站队,将推着董仲颖向前走去。

    但是董仲颖却打断了这样的进程,他的手下也没有丝毫的反感,一方面他们出于对于董仲颖的信任,他们的秦王必然有着自己的打算,另外一方面,秦王可是明确表示“水到渠成”了,现在水还没有到,不是一个好时机。

    刘协并不是单单用了一个蠢货去给董仲颖“制造”小麻烦的,他的计划之中,那个蠢货只是想要弄乱董仲颖的后宫,让他的注意力放到继承人的安危这件事情上。

    他另外的准备是袁绍,一旦袁术能够拖住董仲颖,那么袁绍就会出兵,巴蜀的刘焉、荆州的刘表和周瑜都会响应他的号召,天下将再一次讨伐董卓。

    只不过袁术这个废物太快妥协了,导致了袁绍没有机会发动他的进攻,他的先锋颜良这时候已经离白马二十里地了。

    袁绍退缩了,自然其他人也退缩了,没有袁绍的存在,那些人就算真的联合在一起也不一定是董仲颖的对手。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像董仲颖一样能够抵受住诱惑的,比如说刘焉,不知道他天生迟缓获得消息比较慢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他并没有退军,反而和驻守汉中的阎圃打了起来。

    现在的阎圃可不是张鲁时期的那个用着五斗米教鬼卒的阎圃了,他现在的手下可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装备比以前好的太多了,在击退了刘焉的攻击之后,他发现现在是一个好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攻伐蜀地。

    现在董仲颖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随着众人讨伐袁术的落幕,整个关东群雄基本没有了战斗力,仅仅剩下的袁绍也只需要防备他就可以了。

    董仲颖的军队虽然疲惫,但是防御住袁绍却是没有问题的。

    在阎圃的计划之中,入蜀并不需要动用洛阳的人马,只需要派遣一名上将军就可以完成这样的举措。

    另外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一次董仲颖完全有借口和有理由。

    这一次是刘焉先动手的,而且进攻的规模也非常大,绝对不是手下人擅自行动,这就给了董仲颖反击的借口。

    更何况,刘焉还做了一件愚蠢的事情,那就是囚禁了张鲁在蜀地传教的人。虽然张鲁现在在董仲颖的麾下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作为一个“宗教人士”,他的地位并不低,这也是董仲颖起兵讨伐刘焉的一个很好的借口。

    另外,阎圃从其他人口中获知,刘焉可能身体不太好了,所以才有了这一次这么积极的征伐董仲颖的行动,而这绝对是入蜀的一个最好的契机。

    于是,阎圃他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书信给了董仲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汉中地形,实有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刘焉虽有精甲十数万,吾临高守要,一夫挥戟,万人不得进,故汉中所以安稳。

    然江山之外,异政殊俗,率土齐民,未蒙王化,悼彼巴蜀,独为匪民,愍此百姓,劳役未已。

    吾闻明公用兵如神,我军过之,若骇鲸之决细网,奔兕之触鲁缟。未足以喻其易。

    虽云王者之师,有征无战。不义而强,古人常有。故唐虞之世,苗民逆命。周宣之盛,亦雠大邦。是夏殷所以丧,苗扈所以毙。我之所以克,彼之所以败也。不然,商周何以不敌哉。昔鬼方聋昧,崇虎谗囚,殷辛暴虐,三者皆下科也。然高宗有三年之征,文王有退修之军,盟津有再驾之役,然后殪戎胜殷,有此武功。

    明公对德钦明,绍隆前绪。故虞舜舞干戚而服有苗,周武有散财、发廪、表闾之义。

    况蜀相牡见禽于秦,公孙述授首于汉,九州之险,是非一姓。而巴蜀一州之众,分张守备,难以御天下之师。

    此机天授,如若不取,反而得咎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