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 第七十七章 热闹的京师

大明帝国之崇祯大帝 第七十七章 热闹的京师

    今日,大雪覆盖的京师内突然升起一股难得的热闹气氛。

    有三件事,不但让满朝文武苦眉愁脸,更是让整个京师的百姓议论纷纷。

    自天启以来,京师难得有了一丝生气,不再像往日一样死气沉沉。

    “昨日皇上怒骂群臣。。。。。。”

    京师最为有名的酒楼内,少有的出现客满之事。

    敢踏入这个酒楼的,非富即贵,没得身家,根本不敢来这里消费。

    每朝每代都有个现象,无论国家在艰难,国库再空虚,外敌再强大,都有那么一群人,或身怀巨富,或满腹经纶,或每日生平,或高谈阔论。。。。。。

    酒楼一楼坐满了食客,大都小声私语,或是又有兴趣的听着别人议论。

    有资格上二楼的,都是自持身份了得之人。

    而其中,就有那么一群身穿锦服的骏面书生,他们便是二楼的核心,周围的食客都在侧耳听他们高谈阔论。

    “听说是因为海禁之事,朝中诸臣无法拿出可行之法。。。。。。”

    “不对,”之间一潇洒倜傥的小生自得的道:“我听家父言,皇上有意撤除海禁,但阻力颇大,朝中大臣没多少人支持。。。。。。”

    “王公子所言当不会有误,”急忙有人奉承道:“王公子之父可是刑部侍郎,深得皇上信任。。。。。。”

    又有人接口道:“海禁乃太祖所定,大明历朝历代皆风行此法,解除海禁,有违祖制,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立刻有人反对,“如今大明海禁名存实亡,私自出海者不胜其数。。。。。。”

    “好了,”就在众人还要争个高低之时,一直悠闲而坐的公子开口,众人纷纷停止争论,或恭敬,或讨好,或微微皱眉,但无人敢反驳,可见此人的地位最是尊贵。

    只见那公子开口道:“此乃庙堂之事,汝等且可妄议。。。。。。”

    众人急忙点头应是,不过他们也不安生,立刻将话题转移到边关之事上。

    “皇上让上直军轮番戍边,真乃大智之策。。。。。。”

    “可不是,看那些禁军一个个威武不凡,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如今呢,刚踏出边关,便原形毕露。。。。。。”

    “武勋难当大用。。。。。。。”

    对于这些身份不一般的士子来说,朝中之事,就是他们闲谈的资本,谁知道得多,便证明谁的老爹厉害。。。。。。

    除了海禁之事和戍边上直军损失惨重之事外,还有就是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武勋将领被问罪之事。

    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别人倒霉,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很少有人会去深究原因和结果。

    当然,也有人列外。。。。。。

    “试科选官、组建新军、撤除南直属朝堂、上直军戍边。。。。。。”

    一楼大堂边缘,有一个书生打扮之人,二十多岁,穿着得体,但不显奢华,自带一股难言的气质,使得他人不敢与之拼桌而坐。

    此人一边默默的夹着简单的下酒菜,一边听着大堂内的议论,心中千回万转,感叹万千,眼中时不时露出激动和兴奋之色。

    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京师百姓来说,朝廷发生的事只是他们的饭后话题,而对于身在其中的武文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情。

    比如来宗道等六部尚书,内阁大臣,他们在今日内必须给皇帝一个答案。

    而这个答案还不能随意,因为皇帝已经暗示众人,要解除大明海禁。

    那么作为皇帝的臣子,作为一个有抱负,有理想的朝廷重臣,如何还想继续跟着朱由检这个大老板混,就要紧跟大老板的思想走,不能违背了朱由检的意志。

    皇帝想解除海禁,那么这些内阁大臣就不能引经据典,将什么祖制一类的词语拿出来反驳。

    他们需要根据朱由检的想法,为朱由检排忧解难,拿出一个可行的办法来。

    不少人甚至召集手下的官员商议此事,想从中找出个让朱由检满意的答案。

    可行让他们失望了,提到海禁,朝中官员很大一部分持反对意见,而且态度坚决,让这些大佬颇为头疼。

    还有一部分则保持中立,不反对,也不支持,反正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当然,也有支持解除海禁的,但不多,也没给几位内阁大佬什么帮助。。。。。。

    来宗道等人知道,以皇帝朱由检的强硬性格,海禁之事不是他们能够反对的,也无法阻拦,皇帝的手段强硬而高明,来宗道等人根本没有信心说服朱由检打消解除海禁的想法。

    文官头疼海禁之事,武勋也好不到那里去。

    京师武勋,不少人在上直军中担任职务,这可是分美差,油水十足。

    可现在,这些人开始焦虑不安,因为第一批派去戍边的上直军传回来的消息,边关似乎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危险。

    更让他们担忧的是皇帝的态度,一口气消除这么多武勋爵位,甚至全家流放。。。。。。

    而且上直军总督已经放话,不久之后,又有五卫上直军前往边关。。。。。。

    “皇上这是要卸磨杀驴,我等世辈忠于大明,忠于皇上。。。。。。”

    “我等去找英国公,问个清楚明白,皇上若不愿用我等,我等主动递上辞呈便是。。。。。。”

    “哎,我年事已高,想继续报效皇上,有心无力。”

    “咳咳咳。。。。我身染重病。。。。咳咳。。。当回家休养。。。”

    除了少数几人有真才实学,敢领兵出征外,大部分武勋不是去找英国公,就是去问恭顺侯。

    不少人想托关系调离上直军,也有不少人见形势不对,想辞官回家,反正就是不想继续呆在上直军内。

    如今的上直军太危险了,看看去边关的五卫兵马,这次多久,就死了这么多人,一直高不可攀的侯爷伯爷纷纷落马,全家问罪。

    “告诉他们,胆小怕死者,主动辞去军中职务,在闹腾者,休怪本公铁面无私,军法无情。。。。。”前来求见英国公的武勋皆被挡在门外,连英国公府大门都没能进入,只得到英国公张维贤的一句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