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娶平妻?那就把婆家搬空了吧 第455章 为父报仇
热门推荐:
穿越之带五百万的养老生活
李老板的故事
归乡仙途
一天48小时古今穿来穿去圆满了
不敢在群里喊老婆,怕她们全回话
我,多托雷,刚进愚人众
求生游戏,全民饥荒我吃撑躺平
知否:心狠手辣如兰传!
征服女帝后,我以天地灵炉证道!
“殿下手上的兵,与驻北军,都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非西北军所能相比。想要在人数、气势上完全一边倒地压制住他们,除殿下这五千兵力外。驻北军可再调三万兵力同行。”石大将军建议。
幽王手上的五千兵力,再加上驻北军两万兵力。
那就几乎比彭越带来北上的兵马多出整整一倍。
且这还不算二者相差悬殊的实力。
“只要彭越脑子没被门挤过,就该知晓这仗不应该打。”黄副总兵说道。
派往西北、阻拦彭越,突袭西凉的人数已经确定下来,不过带队的将领却还未定。
带领驻北军前往西凉,配合西北军一起出击,攻退西凉,守住大雍西关,光是想想便让每一位将领觉得热血沸腾。
没有人不想去。
在座的将领,每一个都想亲自率兵前去。
可他们却不能去。
幽王再如何行事,毕竟还占着皇子以及前太子的名分,除了孝明帝外没人能在背后置喙他的不是。
可北地这些将领却不同,他们都是朝廷在任的军官。
倘若真的擅离职守,率兵离开北关,一个忤逆谋反的罪名必定是逃不了的。
可这三万驻北军,不能没有人管。
谁又能代替驻北军将领,率领这三万大军南下?
屋内方才还热烈的气氛,瞬间沉寂下来。
幽王手下的领卫主动请缨,“不然就由末将协理那三万兵力?”
“怕是不行。”驻北军中一位将领摇了摇头。
驻北军几乎全都出自北地,团结一致,不过却有一些排外,换个全然陌生的将领率领他们,恐怕未必能够服众。
“不然就让老臣亲自率兵。”石大将军自告奋勇,“先后参与北蛮,西凉之战,倘若真的能助殿下定北蛮、平西凉,老臣将来也能在史书上留上一笔!”
至于说受到朝廷问责,倒也没什么所谓。
他都这把年纪了,名声如何又有什么关系?
就算被扣上一顶反贼的帽子,又有何妨?
反正朝廷又不能派人来驻北军中将他抓走。
反正他们石家早就死的死亡的亡,母亲也已被接来了北关。除了那些虚名,朝廷完全没有能拿捏他的办法!
石老将军越想越是这个道理,“殿下,就让老臣亲自率兵去吧。”
齐诩没说同意,也没说不行,只是问道:“大将军风寒可好些了?”
石大将军不在意地摆了下手,“这些小病不足为虑,殿下放心,绝不会影响带兵,更不会影响到行军的速度!”
“容本王再考虑一二。”齐诩没有一口应下。
北地连年开战,尤其是最近一年,接连不断的战役已让年过花甲的石大将军身体负荷不堪。
好不容易北地战事结束,若是这时候再叫石大将军连轴转似的赶到西境,未免也太压榨他的身体。
石大将军确实是位得用的将领。
但齐诩并不是那种想要将手下人每一分价值都榨干的君主。
让石大将军不顾身体,继续领兵作战,实乃下下之策。
众将领一筹莫展之际,齐诩开口说道:“既已决意一举拿下西凉,此战还是应由本王亲自领兵前去。”
“殿下,您的安危为重!”石大将军与黄副总兵等人连忙劝道。
“在说服彭越改道折返以前,本王可不在人前暴露身份。”
饶是这么说,仍是免不了令人担忧。
“诸位不必如此,当初的北蛮比如今局势更加危险,本王还不是照样去得?”
此话一出,在场的将领们再没有什么好劝的了。
他们差点忘了,殿下的身手不弱于他们当中任何一人。
何况,也没有比殿下作为主帅更好的安排。
唯有殿下亲自率兵,才能激发起全军士气!
众将领再无异议,齐诩拍板定下,“此事就此定下。今日整兵,明日巳时本王便率大军启程南下!”
…
月色初升。
南城大部分人家都已歇下,景平巷里,卫家小院却还亮着烛灯。
前院厅中,齐诩问道:“卫姑娘当真心意已决,与大军同行,一路南下?”
卫云岚神色坚决,点头说道,“虽然许多事情,较前世已经发生变化,但人为可变,天灾却不会有变。距下一场危及大半个大雍的大灾发生,也不过一年时间。推广粮种,宜早不宜迟。”
而此次齐诩带兵,一路自北地行至西境,将路过几乎半个大雍,所行路线又都是新粮种没有推行到的州域。
重兵过境,无论当地主事者究竟如何想法,都势必配合新粮种推广。加快这些粮种在州域当中,推行、播种下去的进程。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良机。
“卫姑娘心怀大义,令人钦佩。”
听了卫云岚一腔肺腑之言,齐诩不再以路途危险相劝。
他由衷佩服卫云岚的心胸。
他做这一切,是因为他身为大雍皇室,这是他肩上的责任。
而卫云岚所做这一切,却是真正发自内心,为了天下百姓所想。
他不会阻碍卫云岚所想,所做。
他能做的便是,竭尽所能,在这一路上保护卫云岚的安危。
…
次日。
天色已久深沉,只天边泛起一抹微亮。
大军集结,距离启程,尚还有段时间。
就在此时,一支身着铠甲,手执兵器,骑着战马的队伍,出现在军营外。
这支队伍,仅十余人。
远远看去,铠甲下包裹着的身躯,并不魁梧,相反还有些瘦弱。
若非这些人身上的铠甲,和坐下的马鞍,都是驻北军中一贯制式的,早就被人在数里之外阻拦下。
“尔等何人,来此何事?”把守营帐的幽王手下问道。
接着便见那十余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一一开口。
“臣女黄玉玲,自幼习武,长在军中,亦有带兵围剿北蛮斥候之经验。恳请殿下准许臣女,随兵出征!”
“臣女屠悠,自幼习武,善鞭法……”
“臣女裘玥华……”
“臣女孙秀秀……”
厚重的铠甲下,传出的竟是一道道带着英气的女声。
末了最后一人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民女白明芷,家中世代从戎,父亲、叔父亦战死于西境沙场。恳请殿下准许民女随军出征。
“为父报仇!”
幽王手上的五千兵力,再加上驻北军两万兵力。
那就几乎比彭越带来北上的兵马多出整整一倍。
且这还不算二者相差悬殊的实力。
“只要彭越脑子没被门挤过,就该知晓这仗不应该打。”黄副总兵说道。
派往西北、阻拦彭越,突袭西凉的人数已经确定下来,不过带队的将领却还未定。
带领驻北军前往西凉,配合西北军一起出击,攻退西凉,守住大雍西关,光是想想便让每一位将领觉得热血沸腾。
没有人不想去。
在座的将领,每一个都想亲自率兵前去。
可他们却不能去。
幽王再如何行事,毕竟还占着皇子以及前太子的名分,除了孝明帝外没人能在背后置喙他的不是。
可北地这些将领却不同,他们都是朝廷在任的军官。
倘若真的擅离职守,率兵离开北关,一个忤逆谋反的罪名必定是逃不了的。
可这三万驻北军,不能没有人管。
谁又能代替驻北军将领,率领这三万大军南下?
屋内方才还热烈的气氛,瞬间沉寂下来。
幽王手下的领卫主动请缨,“不然就由末将协理那三万兵力?”
“怕是不行。”驻北军中一位将领摇了摇头。
驻北军几乎全都出自北地,团结一致,不过却有一些排外,换个全然陌生的将领率领他们,恐怕未必能够服众。
“不然就让老臣亲自率兵。”石大将军自告奋勇,“先后参与北蛮,西凉之战,倘若真的能助殿下定北蛮、平西凉,老臣将来也能在史书上留上一笔!”
至于说受到朝廷问责,倒也没什么所谓。
他都这把年纪了,名声如何又有什么关系?
就算被扣上一顶反贼的帽子,又有何妨?
反正朝廷又不能派人来驻北军中将他抓走。
反正他们石家早就死的死亡的亡,母亲也已被接来了北关。除了那些虚名,朝廷完全没有能拿捏他的办法!
石老将军越想越是这个道理,“殿下,就让老臣亲自率兵去吧。”
齐诩没说同意,也没说不行,只是问道:“大将军风寒可好些了?”
石大将军不在意地摆了下手,“这些小病不足为虑,殿下放心,绝不会影响带兵,更不会影响到行军的速度!”
“容本王再考虑一二。”齐诩没有一口应下。
北地连年开战,尤其是最近一年,接连不断的战役已让年过花甲的石大将军身体负荷不堪。
好不容易北地战事结束,若是这时候再叫石大将军连轴转似的赶到西境,未免也太压榨他的身体。
石大将军确实是位得用的将领。
但齐诩并不是那种想要将手下人每一分价值都榨干的君主。
让石大将军不顾身体,继续领兵作战,实乃下下之策。
众将领一筹莫展之际,齐诩开口说道:“既已决意一举拿下西凉,此战还是应由本王亲自领兵前去。”
“殿下,您的安危为重!”石大将军与黄副总兵等人连忙劝道。
“在说服彭越改道折返以前,本王可不在人前暴露身份。”
饶是这么说,仍是免不了令人担忧。
“诸位不必如此,当初的北蛮比如今局势更加危险,本王还不是照样去得?”
此话一出,在场的将领们再没有什么好劝的了。
他们差点忘了,殿下的身手不弱于他们当中任何一人。
何况,也没有比殿下作为主帅更好的安排。
唯有殿下亲自率兵,才能激发起全军士气!
众将领再无异议,齐诩拍板定下,“此事就此定下。今日整兵,明日巳时本王便率大军启程南下!”
…
月色初升。
南城大部分人家都已歇下,景平巷里,卫家小院却还亮着烛灯。
前院厅中,齐诩问道:“卫姑娘当真心意已决,与大军同行,一路南下?”
卫云岚神色坚决,点头说道,“虽然许多事情,较前世已经发生变化,但人为可变,天灾却不会有变。距下一场危及大半个大雍的大灾发生,也不过一年时间。推广粮种,宜早不宜迟。”
而此次齐诩带兵,一路自北地行至西境,将路过几乎半个大雍,所行路线又都是新粮种没有推行到的州域。
重兵过境,无论当地主事者究竟如何想法,都势必配合新粮种推广。加快这些粮种在州域当中,推行、播种下去的进程。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良机。
“卫姑娘心怀大义,令人钦佩。”
听了卫云岚一腔肺腑之言,齐诩不再以路途危险相劝。
他由衷佩服卫云岚的心胸。
他做这一切,是因为他身为大雍皇室,这是他肩上的责任。
而卫云岚所做这一切,却是真正发自内心,为了天下百姓所想。
他不会阻碍卫云岚所想,所做。
他能做的便是,竭尽所能,在这一路上保护卫云岚的安危。
…
次日。
天色已久深沉,只天边泛起一抹微亮。
大军集结,距离启程,尚还有段时间。
就在此时,一支身着铠甲,手执兵器,骑着战马的队伍,出现在军营外。
这支队伍,仅十余人。
远远看去,铠甲下包裹着的身躯,并不魁梧,相反还有些瘦弱。
若非这些人身上的铠甲,和坐下的马鞍,都是驻北军中一贯制式的,早就被人在数里之外阻拦下。
“尔等何人,来此何事?”把守营帐的幽王手下问道。
接着便见那十余人,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抱拳一一开口。
“臣女黄玉玲,自幼习武,长在军中,亦有带兵围剿北蛮斥候之经验。恳请殿下准许臣女,随兵出征!”
“臣女屠悠,自幼习武,善鞭法……”
“臣女裘玥华……”
“臣女孙秀秀……”
厚重的铠甲下,传出的竟是一道道带着英气的女声。
末了最后一人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民女白明芷,家中世代从戎,父亲、叔父亦战死于西境沙场。恳请殿下准许民女随军出征。
“为父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