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 第631章 司马都督

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 第631章 司马都督

    这次初入关中的第一战,打得很顺利。

    顺利得让士颂都觉得有些假了。

    但是仔细一想,也是理所当然。

    那就是曹魏在关中的部队,哪里有抵抗他楚国大军的实力。

    毕竟,关中地区在经过多年战乱后,即便是曹操通过移民等一系列手段来恢复民生,依旧也只有河内郡以及河南尹这两个郡,恢复了些许元气。

    就连名义上的曹魏司隶校尉钟繇,现在也只能集中部队,死守洛阳。

    他手上的五万人,是他在曹洪南下前,就招募的三万人,另外便是李典从徐州带回来的一部分败军,还有兖州、豫州地区的曹魏败军,合起来差不多五万战兵。

    只是钟繇为人谨慎,知道关中地区的战局,尤其是面对士颂这样久经沙场的统帅,需要一个更加有能力的人,来统御曹魏全局。

    所以他能做的,便是派出炮灰部队,拖延时间。

    自己集中主力部队,等到有能力的人南下,来统筹全局,指挥作战。

    就在士颂攻克卢氏城后,曹魏那边的应对手段,也终于来了。

    曹丕以贾逵为大都督,司马懿为副督都,王双为先锋大将,统帅河北新军五万,南下司隶,统筹全局。

    令司隶校尉钟繇,破虏将军李典,指挥司隶各部人马,全面配合。

    “贾逵?”士颂得到消息后,多少有些意外。

    本以为曹丕称帝,自然会更加信任自己的心腹司马懿。

    但这南下抵御自己的事情,曹丕居然还是用的老将贾逵,这多少让士颂有些意外。

    很多对三国不熟悉的人,都把贾逵的后代,和贾诩的后代弄混淆了。

    虽然他们两个都姓贾,都是曹操信任的谋士,但贾逵在曹魏集团地位和掌握的权力,俨然远超贾诩。

    他不仅仅生前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在朝廷内部担任高官。在朝廷外,他也是统御军队的大将,更是石亭之战的曹魏指挥统领之一。

    对比贾诩在曹魏后期,成为了一个摆设吉祥物,吃白饭的供着,贾逵可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估计曹魏这边养着贾诩,核心目的,是不想他这种人,跑去给别人谋划毒计,来对付他们曹魏。

    在曹魏内部,贾逵的儿子贾充,就是帮助司马家当街弑君的谋主。

    说起来,曹家还是因为信任贾逵,才让他儿子贾充继续掌握一定的权力,结果贾充这小子,转头就投靠了司马家。

    而贾充的女儿,贾逵的孙女,便是大名鼎鼎的“妖后”贾南风。

    “也对,贾逵其人,老成持重,行军稳健。司马懿多有奇谋,但毕竟年轻,放在贾逵身边,当个副督都,既可以掌握权力,也能提出谋略。”

    士颂自言自语,并没有觉得曹丕的安排,有什么不妥。

    徐庶在他身边,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洛阳有钟繇李典,带着关中最后的主力军团死守,司马懿应该不会直接去洛阳。我料贾逵司马懿,多半会来长安方向,东西呼应,夹击我军。”

    士颂微微点头,算是认可了徐庶的看法。

    他留下泠苞、霍弋、邢资三将,带着一半的雄武军,守在卢氏城,护卫自己大军的右翼。同时也警戒洛阳方向的敌军,避免曹魏军队有所异动。

    自己则带着剩余的部队,继续回到洛水西侧,一面扫荡地方,一面回到商城。

    被困在城内的苏则,此刻也已经得到消息。

    一是洛阳方面派来呼应自己的军队已经被击溃,另外一个消息,则是朝廷终于是派出了“援军”,虽然只有五万人马。

    但是这五万人马,若都是实打实的战兵,而不是后勤兵,屯佃民夫一类的部队。

    再配合曹魏在关中地区的部队,其实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的。

    “父亲,如今朝廷派了贾逵大人来统筹关中,我们应当全力配合,把部队收缩集中,或者直接去和贾逵大人汇合,集中力量,方可和楚军对峙。”

    苏则之子苏愉,虽然年少,但也熟读兵书,对战局有自己的看法。

    苏则捋了下自己的胡须,有些意外地看了看自己的儿子,心中颇有欣慰之感。

    “赤壁之后,我大魏仓促之间,难以聚集新军。而士颂蓄力多年,一朝反击,兵精粮足。”

    “如今楚军势大,我魏国只能据城而守,层层阻击,要么消耗楚国兵力,要么拖延其进军时间,为河北方面争取练兵的时间。”

    “我本意,是以商城为第一道防线,蓝田为第二道防线,拖延时间,最后在退入长安城内死守。”

    “但如今,朝廷援军既然如此迅速,我自当保留兵力,让贾逵大人来统筹全局。”

    说到这里,苏则叹了口气。

    “从前随魏武征战,面对士颂和袁绍时,也是敌众我寡,但最终都有奇谋得胜。这次,不知道贾逵和司马懿,有没有这等本事了。”

    他们父子感慨一番后,也立刻做出了应对。

    现在楚军主力都在南面,还偷偷地在挖地道,苏则一直让小儿子苏怡盯着这边。

    既然准备后撤,自然不用再继续在意此处。

    但他的异动,也被马良等留在这边的谋士,察觉到了异常。

    本来这边攻击商城,就是围三缺一。

    此刻,原来在盯着自己这边挖地道的敌人,却不见了。

    马良等人,也能想到敌军是得到新的战况消息,在计划逃命了。

    苏则让苏怡带头,组织长安城这边原本的一万战兵,先行后撤,而后自己再率领三万中军郡兵跟随。

    最后,让大儿子苏愉,率领剩下的一万人,完成断后任务后,也快速撤离。

    为了保证苏愉的安全,他还特地把自家的亲卫精锐,都集中起来,留在了苏愉身边。

    他也知道,苏愉这个儿子更有才干,但既然有能力,那就得承担更多的责任,面对更多的风险。

    为了能顺利完成撤退,他选择了断尾求生。

    苏则为了能带着大部队撤退,派苏愉率领一万人,分作三队,趁着夜色,突袭楚军军营。

    同时,他自己和小儿子,率领其余部队撤退。

    曹军的调动,自然也被城外的楚军发现。

    原本老老实实守城的敌军,居然出现了集结的迹象,而且不少人也在城楼上和楚军对骂起来,和从前认认真真守城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商城外的楚军军营。

    今夜并没有故意布置成为一座空营,而是减少了巡逻守夜部队和巡逻部队。

    黄忠端坐中军大帐,身边,白眉马良为首的一些文臣,也都正襟危坐,并未休息。

    “军师,敌军果然来夜袭了。”

    “听这声音,应该是要杀进来了,要不我这就出去,斩了来将?”

    黄忠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岁月不会饶过任何人,现在的他,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巅峰状态了。

    但他的资历和战功,依旧是军中的一杆旗帜。

    “老将军且慢。”掌管军队后勤的石韬出言,拦住了黄忠。

    他看了眼桓阶,又看了看陈矫,这二人现在在大军之中,算是比较有才干的人了。

    而后,石韬才说道:“我们商议,对方知晓洛阳方向的援军被主公击破后,必定会想要逃走。”

    “此番夜袭我军军营,多半是假,掩护后撤才是对方的真实目的。”

    “老将军若是现在便出去,斩了敌将,敌军在城内的部队,若是躲起来不敢逃跑了,我们在北面的埋伏,岂不是白跑一趟。”

    站起身子的黄忠,又坐了回来,继续问道:“那何时出击?”

    马良笑着拱手,说道:“等敌军杀入我中军营地,我等可以听见不远处的厮杀声时,老将军可率领赤血营出击,歼灭敌军。”

    “他们杀得进来吗?”黄忠嘀咕起来。

    也是,楚军军营布置,本就有讲究,今夜又早有准备,即便是黄忠自己不动手。但黄忠麾下的丁奉、向宠、傅彤、孟琰的部队,也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更别说,现在还有个立功心切,急于融入群体的乐进。

    这些人的部队,即便是被“夜袭”,但还真没有陷入混乱。

    他们各部人马,按照事先的安排,且战且退,在损失最少人手的情况下,逐渐把曹军引入军营深处。

    “楚军不对头。”苏愉在精锐护卫的保护下,并没有莽撞地冲进楚军大营中间。

    立马于战场后方,这个谨慎的少年将军,看出了问题。

    “楚军只怕早有准备,他们在引诱我们杀进去。”

    这少年将军,紧紧握住了手上的长枪,手心上,满是汗水。

    他心里明白,若是楚军有准备,那么自己杀进去后,必然难以突围。

    但自己若是不冲进去,不缠住楚军大营里的部队。父亲那边想要安然撤退,可就麻烦了。

    “希望苏怡那小子,能护住父亲,能让我苏家保全把。”

    他最终做出决定,带着周围的精锐亲卫,明知道对面楚军军营之中有问题,还是义无反顾地冲杀了进去。

    果然,等到他冲杀到深入到楚军军营腹地,丁奉、向宠、傅彤、孟琰、乐进诸将依次杀出,将他团团包围。

    这时候,他在想要突围离开,可不容易。

    “小子,投降吧,这关中,曹魏已经守不住了!”

    看着对面的亲卫,为了保护那少年将军,一个个明知是死,依旧拼死血战,向宠心里,多少有些不忍。

    “哼,我若投降,士颂会放过我苏家吗?我苏家在关中的土地家财,还不是会被你们瓜分,最后生不如死。”

    苏愉说完,挺枪来战。

    向宠武艺普通,前面大半年都在养伤,现在好不容易得到机会,再次随军出征,他可不想让自己陷入危险。

    尤其是面对在危机中爆发的苏愉,他觉得自己招架不住。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耐不住性子的黄忠,也冲了出来。

    “小娃娃休得猖狂,南阳黄汉升来也!”

    赤血刀一闪而过,势大力沉。

    苏愉听到黄忠的暴喝,本能想要逃离,但乱战之中,黄忠喝开道路,锁定他这个目标,他又哪里跑得掉。

    仅仅一刀。

    这位颇有潜力的少年将军,便人头落地。

    周围曹军,士气丧尽,纷纷投降。

    “霍峻那边,应该也有不少斩获吧。”

    看到周围的曹军开始四散,黄忠甩了甩刀上的血迹,看向北方,又扭动了一下肩膀。

    虽然他不服老,但毕竟上了年纪,体力真就大不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