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 第337章 苏州府4
热门推荐:
烽火邪仙
老婆大明星,我在家带娃玩军火!
你这召唤师!批量召唤大罗金仙?
至尊神豪SSSSSR
我的身后有神明
谁想成神?不都是你们逼我的吗
子孙遇险,混迹诸天的我被召唤了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重生后我只想逃离宗门
“要是臭小子和小弟弟日后也是这般,我一定饶不了他们。”宋霁初攥紧了拳头,恨不得现在立刻马上把四爷宋筹和五爷宋符拉过来海扁一顿。
“别说是寻常人家,就是高门大户,不也是这般,”唐修远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争财产、争爵位的,在京城屡见不鲜。”
“就是皇家,也不能免俗。”要不然几位皇子争来抢去的,都争些什么。从古至今,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又有多少手足相残,又有几次皇位更迭,是顺风顺水的更迭。
宋霁初同意唐修远的观点,毕竟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一步之差的距离,几位皇子,谁不想试一试呢。
“咱们家不会,”唐修远郑重其事的跟宋霁初说,像是跟宋霁初保证一样,“几个小的要是争来抢去的,我定不饶他们。”
“你不怕我儿子抢你儿子的世子之位了?”宋霁初信口说道。
“区区世子之位,有什么要紧的,只要你喜欢,我这个人,这条命,整个临江王府,整个临江,都是你的。”唐修远一脸严肃,只要小姑娘高兴,自己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捧到小姑娘面前。
“谁稀罕。”宋霁初撇了撇嘴。
宋霁初确实不在乎,小桓儿和小悦和都是好孩子,即便日后自己不在了,宋霁初也相信,她们会担起长兄长姐的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也会像唐修远一样,为家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小怡乐的时候,我就看见,一盆一盆的血水从屋里往外面送,一定很疼吧。”唐修远用手抚摸着宋霁初的小腹,小姑娘的腰身纤细,好像稍微一用力,就会断掉一样,小怡乐生下来有六斤多,很难想象小姑娘是怎样挺过了十月怀胎,又挺过了分娩的,小姑娘明明很怕疼。
“疼的。”宋霁初不自觉的唐修远身边缩了缩,太疼了,五脏六腑都好像要被挤出来了一样,到后面也已经彻底麻木了,只是靠着微弱的意识,强撑着,听着屋里乱糟糟的各种声音,好像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一样,如果可以,宋霁初真的不想经历第二次,可是……
唐修远在宋霁初平坦的小腹上轻轻抚着,一想到小姑娘后面还要经历怀孕生孩子这么辛苦的事情,唐修远就心疼,眉毛也不自觉的皱在了一起。而且怀小怡乐的时机也不好,里外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白果后面跟自己提过的,当初生产,险些一尸两命。
要不,以后不生了。
“唉。”
“好端端的叹气做什么。”宋霁初的小手,覆盖在唐修远的大手上。
“你常说女子本就艰难,从前我还不信,如今我是深信不疑,”唐修远低头吻了吻宋霁初的额头,“怀孕生子的是女子,管家理事的也是女子,像咱们家,反倒是我成了个富贵闲人,什么忙都帮不上。有的人家,连谋生的也是女子。”
“你还说漏了些,”宋霁初不以为意,“就像行为不羁的浪荡子,日后浪子回头,从前的荒唐事,世人只会一笑了之,女子仅仅是和离归家,还要被人戳脊梁骨,若是女子也这般,那就要被浸猪笼了,连带着她的父母兄弟,都别想安生。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
“还有被绿林会迫害的那群姑娘,绿林会怎么不敢对男子下手,只敢对着女子和小童张牙舞爪的,因为若是男丁失踪,上到朝廷,下到乡里,无一不重视,女子失踪,就未可知了。”
“偏偏世人追求女子无才便是德,既想要女子温婉贤淑,又想要女子精明强干,还想要女子品格端方、担起千古使命,阿远不觉得,对女子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些。女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做不到无可指摘。”
“我并不想苛求什么,男子也好,女子也好,都是大魏的子民,都受朝廷的保护,我能做的有限,但我也希望,我的女儿,女儿的女儿,能有不一样的活法,能活的轻松些。”
“有时候我也在想,幸好如今我是临江王妃,身为临江王妃,还有很多事情,是我可以去安排去处理的,最起码在临江,不管官面上还是民间,没人敢驳我的面子。”
“在临江,你想做的,就只管去做,天塌下来,我帮你顶着。”唐修远心里一软,小姑娘如今是临江女子羡慕的模样,但小姑娘想的却是,临江女子乃至天下女子也能活的轻松些。
“有临江王体谅,我也不算太辛苦。”宋霁初半开玩笑的朝唐修远努了努嘴。
“你说女子本就艰难,我却觉得,女子本强,逆风更强。”宋霁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临江,乃至在整个扬州,大家可能不知临江王,但提起广陵宋姑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女子本强,逆风更强,我喜欢这句话。”宋霁初抬头,在唐修远脸颊上吻了下,然后翻身过去,闭上眼睛偷笑。
唐修远一时没反应过来,摸着被宋霁初亲吻过的脸颊发呆,不由得痴痴的笑着。
“方才同你说的两户人家……”唐修远轻轻推了推宋霁初,询问宋霁初的意见。
“做临江王的王妃可真累,如今连坐堂断案都要我来管了,”宋霁初懒懒的摆了摆手,示意唐修远不要乱动,“我可没这么大能耐,临江王有这烦我的功夫,倒不如去找找乡绅耆老,请他们从中斡旋调停。”
……
从苏州府出来,一路向东,就是松江府,按照去年的情况,这个时间正是海寇猖獗的时候,苏州府一切如常,没有受到海寇的侵扰,就是不是到最靠海的松江府,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临江王夫妇都记挂松江府的情况,在苏州府也没停留太久,就直接去了松江府。
下了大船换上小船,从水路缓缓入城。
岸边有几个不大的孩子,打打闹闹的,看着热闹的很。孩子们向来喜欢凑热闹,连忙喊着船家慢点划,趴在窗户上往外瞧热闹。
一群孩子好像在模拟打仗,几个孩子扮演海寇,几个孩子扮演兵士,两边闹得不亦乐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那个戴着面具的小男孩,那小男孩也是个厉害的,拿个木棍当武器,其他孩子们都不是他的对手。
“别说是寻常人家,就是高门大户,不也是这般,”唐修远不由得咽了咽口水,“争财产、争爵位的,在京城屡见不鲜。”
“就是皇家,也不能免俗。”要不然几位皇子争来抢去的,都争些什么。从古至今,为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子,又有多少手足相残,又有几次皇位更迭,是顺风顺水的更迭。
宋霁初同意唐修远的观点,毕竟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一步之差的距离,几位皇子,谁不想试一试呢。
“咱们家不会,”唐修远郑重其事的跟宋霁初说,像是跟宋霁初保证一样,“几个小的要是争来抢去的,我定不饶他们。”
“你不怕我儿子抢你儿子的世子之位了?”宋霁初信口说道。
“区区世子之位,有什么要紧的,只要你喜欢,我这个人,这条命,整个临江王府,整个临江,都是你的。”唐修远一脸严肃,只要小姑娘高兴,自己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捧到小姑娘面前。
“谁稀罕。”宋霁初撇了撇嘴。
宋霁初确实不在乎,小桓儿和小悦和都是好孩子,即便日后自己不在了,宋霁初也相信,她们会担起长兄长姐的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们,也会像唐修远一样,为家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生小怡乐的时候,我就看见,一盆一盆的血水从屋里往外面送,一定很疼吧。”唐修远用手抚摸着宋霁初的小腹,小姑娘的腰身纤细,好像稍微一用力,就会断掉一样,小怡乐生下来有六斤多,很难想象小姑娘是怎样挺过了十月怀胎,又挺过了分娩的,小姑娘明明很怕疼。
“疼的。”宋霁初不自觉的唐修远身边缩了缩,太疼了,五脏六腑都好像要被挤出来了一样,到后面也已经彻底麻木了,只是靠着微弱的意识,强撑着,听着屋里乱糟糟的各种声音,好像身体已经不是自己的一样,如果可以,宋霁初真的不想经历第二次,可是……
唐修远在宋霁初平坦的小腹上轻轻抚着,一想到小姑娘后面还要经历怀孕生孩子这么辛苦的事情,唐修远就心疼,眉毛也不自觉的皱在了一起。而且怀小怡乐的时机也不好,里外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白果后面跟自己提过的,当初生产,险些一尸两命。
要不,以后不生了。
“唉。”
“好端端的叹气做什么。”宋霁初的小手,覆盖在唐修远的大手上。
“你常说女子本就艰难,从前我还不信,如今我是深信不疑,”唐修远低头吻了吻宋霁初的额头,“怀孕生子的是女子,管家理事的也是女子,像咱们家,反倒是我成了个富贵闲人,什么忙都帮不上。有的人家,连谋生的也是女子。”
“你还说漏了些,”宋霁初不以为意,“就像行为不羁的浪荡子,日后浪子回头,从前的荒唐事,世人只会一笑了之,女子仅仅是和离归家,还要被人戳脊梁骨,若是女子也这般,那就要被浸猪笼了,连带着她的父母兄弟,都别想安生。男子可以三妻四妾,女子却只能从一而终。”
“还有被绿林会迫害的那群姑娘,绿林会怎么不敢对男子下手,只敢对着女子和小童张牙舞爪的,因为若是男丁失踪,上到朝廷,下到乡里,无一不重视,女子失踪,就未可知了。”
“偏偏世人追求女子无才便是德,既想要女子温婉贤淑,又想要女子精明强干,还想要女子品格端方、担起千古使命,阿远不觉得,对女子的要求,未免也太高了些。女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做不到无可指摘。”
“我并不想苛求什么,男子也好,女子也好,都是大魏的子民,都受朝廷的保护,我能做的有限,但我也希望,我的女儿,女儿的女儿,能有不一样的活法,能活的轻松些。”
“有时候我也在想,幸好如今我是临江王妃,身为临江王妃,还有很多事情,是我可以去安排去处理的,最起码在临江,不管官面上还是民间,没人敢驳我的面子。”
“在临江,你想做的,就只管去做,天塌下来,我帮你顶着。”唐修远心里一软,小姑娘如今是临江女子羡慕的模样,但小姑娘想的却是,临江女子乃至天下女子也能活的轻松些。
“有临江王体谅,我也不算太辛苦。”宋霁初半开玩笑的朝唐修远努了努嘴。
“你说女子本就艰难,我却觉得,女子本强,逆风更强。”宋霁初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临江,乃至在整个扬州,大家可能不知临江王,但提起广陵宋姑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女子本强,逆风更强,我喜欢这句话。”宋霁初抬头,在唐修远脸颊上吻了下,然后翻身过去,闭上眼睛偷笑。
唐修远一时没反应过来,摸着被宋霁初亲吻过的脸颊发呆,不由得痴痴的笑着。
“方才同你说的两户人家……”唐修远轻轻推了推宋霁初,询问宋霁初的意见。
“做临江王的王妃可真累,如今连坐堂断案都要我来管了,”宋霁初懒懒的摆了摆手,示意唐修远不要乱动,“我可没这么大能耐,临江王有这烦我的功夫,倒不如去找找乡绅耆老,请他们从中斡旋调停。”
……
从苏州府出来,一路向东,就是松江府,按照去年的情况,这个时间正是海寇猖獗的时候,苏州府一切如常,没有受到海寇的侵扰,就是不是到最靠海的松江府,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临江王夫妇都记挂松江府的情况,在苏州府也没停留太久,就直接去了松江府。
下了大船换上小船,从水路缓缓入城。
岸边有几个不大的孩子,打打闹闹的,看着热闹的很。孩子们向来喜欢凑热闹,连忙喊着船家慢点划,趴在窗户上往外瞧热闹。
一群孩子好像在模拟打仗,几个孩子扮演海寇,几个孩子扮演兵士,两边闹得不亦乐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应该就是那个戴着面具的小男孩,那小男孩也是个厉害的,拿个木棍当武器,其他孩子们都不是他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