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 > 第347章 弘始帝

关于爹娘偏心我却成了王妃这件事 第347章 弘始帝

    圣上召汉桂王入宫,汉桂王夫妇连同汉桂王世子,一起入了宫。圣上以骄奢淫逸、意图谋反问罪汉桂王,以大皇子伙同邓荣妃残害手足、逼死皇后问罪大公主,以擅自打探边关军机、勾结朝中大臣问罪汉桂王世子,汉桂王一家三口,上午进宫,下午就被下狱问罪。

    唐修远被软禁的宫殿外面,一直有禁卫守着,汉桂王一家刚进宫,禁卫便将唐修远放了出来,圣上命让唐修远带领禁卫,出宫监视汉桂王在京中的府邸。

    事实证明,圣上的安排,是有其必要性的。

    汉桂王上京和唐修远是一样的想法,恐怕此次凶多吉少,于是洋洋洒洒带了百余人亲兵,并与亲兵约定好,最晚未时尚未出宫,则做好万全准备。

    准备是挺万全的,甲胄兵刃,一应俱全,还没等开始闹事,就被守在府邸外面的唐修远拿了个正着,在京中私藏甲胄,且数量众多,直接坐实了汉桂王意图谋反的罪名。

    汉桂王一家也被夺爵圈禁,非死不得出。汉桂王的封地,划归朝廷。

    圣上直接调拨守关将士,顺手收拾汉桂王在汉桂的残留势力,并让当地府衙全力配合。

    圣上不是不能做,只是顾及很多人,很多事,一直没做而已。大皇子自掘坟墓,连带着邓荣妃和大公主也失了圣心,圣上对大公主的夫婿,汉桂王,本来就没什么好脸色,回回报上来的,关于汉桂的消息,圣上不是不知道。只是为着邓荣妃、大皇子和大公主,始终没狠下心来,要收拾汉桂王而已。

    接着是其他同姓亲王,是长公主出面摆平的,长公主论地位论手段,都不知道比那些只会招猫逗狗的闲散王爷强多少倍,也不知道长公主都跟那些王爷说了些什么,那些王爷,全部都一边倒,站在了长公主这边。

    圣上龙体欠安,早朝已经有一个月没有正常进行了。

    诸位大臣也很意外,只听说临江王回京了,却没想到,在早朝上还能看到临江王,汉桂王已经被圣上收拾了,听说还是临江王帮着一起收拾的,下一个要轮到临江王了吗?圣上龙体欠安,诸位皇子又是这般,这皇位又当如何呢?

    “圣上驾到,长公主驾到。”内官一声高喊,打断了诸位大臣的窃窃私语。

    圣上性情大变,朝臣人人自危,都是长公主在一旁劝谏圣上,如果没有长公主,今日早朝的大臣,能直接少一半。

    “太后遗诏。”长公主捧着匣子,出现在众人面前。

    所有人都跪了下来,跪接太后遗诏。

    “哀家自知时日无多,特留此遗诏。临江王唐修远,本为皇帝第五子,如诸皇子安稳继位,临江王爵,世袭罔替,不可废黜,如诸皇子无能,皇帝当恢复唐修远正统。元平二十七年九月初六。”长公主当众宣读了太后的依照。

    “退朝。”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内官便宣布了退朝。

    也没等众人同唐修远说什么,另一位内官就上前请唐修远移步,唐修远依旧被留在了宫里。

    京城里却是炸了锅,此消息一出,就已经有人预言,唐修远本就是皇子,如今圣上请出太后遗诏,就是给唐修远铺路,包括之前汉桂王的事情,也是给唐修远铺路,唐修远会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第二日,圣上下了道圣旨,唐修远本为皇五子,理应认祖归宗,是为周修远,特封为秦王。

    皇亲们唯长公主马首是瞻,长公主没意见,皇亲们自然也没意见。

    唐修远,不对,现在是周修远,在武将中本身威望就很高,武将们也没意见。

    文官集团中,以郑国公府、梁国公府为首的公府、侯府、伯爵府和以小姚大人为首的御史大夫们,也没意见。剩下的文官们有意见,吏部尚书直接丢出来了临江地区近五年的赋税情况,以及和百越往来多年,朝廷的纯进账收入,其他文官也都闭了嘴。周修远本就是临江王,如今不过是将二字异姓王,临江王,改为一字同姓王,秦王,而已。

    第三日,圣上下了第二道圣旨,封秦王周修远为太子,其妻,原临江王妃宋氏,为太子妃。

    全在意料之中,没有任何意外。

    连着三天,每天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最让京城众人津津乐道的,反倒是周修远本是皇五子,而非周修远先受封秦王,而后受封太子。

    长公主特意去找了趟周修远,长公主希望周修远明白,很多事情,其实可以早早扼制,也不至于酿成大祸。圣上夫妻反目,皇子们手足相残,长公主不希望同样的事情,在周修远身上也上演一次。

    周修远也告诉长公主,起初自己对胡杨和宋霁初的感情都很复杂,是看到了裴哲中提起康兰馨的时候,才彻底看清自己的内心。自己对胡杨,更多的是感激,感激胡杨在边关危难之际帮大军度过难关。但对宋霁初,是满心满眼的欢喜。

    圣上又下旨,差人前往临江接太子妃和孩子们回京,宋霁初虽然一早就收到了消息,可等宫里来人,摆出全幅太子仪仗,要自己和孩子们随其上京的时候,宋霁初还是被着明晃晃的太子仪仗,吓了一跳。

    从京城到扬州,一来一回,两个月的时间还是要的,圣上的身子骨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如今也是过一天算一天。

    千呼万唤始出来,宋霁初终于带着孩子们从扬州赶到了京城。

    唐修远已经被安排在了东宫,一身明黄的皇太子服饰,亮得有些晃眼睛。

    “殿下。”

    “父王。”

    毕竟是在宫里,宋霁初和孩子们还是得规规矩矩的跟周修远行礼。

    圣上也终于见到了周修远一家六口,最齐全的时候。

    小桓儿沉稳内敛,举手投足间,颇有长兄风范;小悦和端庄优雅又不乏灵动可爱;小怡乐清雅温润,浑身都散发着一股书卷气;小枢儿年纪最小,却也是举止大方。还有宋霁初,圣上很满意宋霁初做周修远的王妃亦或者太子妃,从前很满意,现在也很满意。

    ……

    大魏元平三十二年十月十一,元平帝驾崩于紫宸殿,皇五子周修远继位,改元弘始,是为弘始帝。

    册立太子妃宋氏霁初为皇后,皇长女康宁郡主周氏悦和为康宁公主,皇次女安宁郡主周氏怡乐为安宁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