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531章 不良风气4

年代:悠闲的日子 第531章 不良风气4

    易中海不像阎埠贵,他懂的见好就收,稍微说了两句重话,维护完权威后,便及时偃旗息鼓,转移话题。

    “行了,你们有数就好,我就不多说了,现在说正事。”

    “刚才三大爷真正的意思是,以后院里住户但凡遇到婚丧嫁娶的人生大事,必须先告诉我们管事大爷,然后我们组织邻居们去帮忙,一来显得咱们院有集体精神,懂的团结友爱,二来,传出去也好听,证明咱们先进大院拿的名副其实。”

    说到这,他见底下又推推搡搡的有人要起哄,便及时找补道:

    “当然了,大办是指的人多,不是花钱多,都是邻居,遇上事儿,你搭把手,我搭把手,事儿就成了,怎么着?难道大伙帮忙是为了找事主家讨口吃的?那是旧社会的做法,新社会要体现出人情味儿,再说了,咱们院有那种连饭都吃不上的住户吗?没有,经过大伙的互相帮衬,一家都没有。”

    “所以说,我们仨大爷才决定今儿开全院大会着重讲一下这件事,要是大伙以后甭管谁家结婚,都偷偷摸摸的,胡同里的邻居们会怎么看我们?我们拿先进大院的荣誉时,会不会戳我们的脊梁骨?”

    说罢,易中海也不管底下邻居是啥反应,又抱起茶缸小口喝水。

    既然是三位大爷一起主持大会,另外二位肯定不会让会议冷场。

    刘海忠及时接过话茬,起身说道:

    “事儿就是这么个事,为了让大伙明白道理,老阎才拿傻柱结婚当例子,虽然不是很合适,但也没大错,我想老易说的够清楚了,还有不明白的吗?”

    这话一出,底下又是乱哄哄一片。

    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理。

    冯婶心里惦记着冯勇以后的婚事,便起身大声问道:

    “他一大爷,我有问题。”

    “老冯家嫂子,您说。”

    冯婶不客气道:

    “我得问清楚点,照你们的意思,回头我们家小勇结婚时,那得花多少钱?不用办酒席吧?丑话说前头,我们家可没钱办酒席,乡下一群吃不起饭的亲戚,还等着我们家老冯接济呢!这年头能吃饱就不错了,顶多领证时把街道发的半斤糖票拿出来,买点糖让大伙甜甜嘴儿,要是再有别的要求,我们冯家没那财力。”

    冯婶说完,易中海起身解释道:

    “我在这解释一下,热闹的意思是动静大,不是让大伙花钱,发发喜糖就挺好,关键是让胡同里的邻居们知道咱们院人心齐,不能随便编咱们院的闲话,也不能欺负咱们院的住户。”

    这话一出,底下的人才松了口气。

    冯婶也道了句:

    “不花钱就好,一大爷说的在理。”

    只有傻柱跟媳妇埋怨道:

    “说就说呗!非要在老子大喜的日子上说,折腾谁呢?一天天的,净干没屁搁楞嗓子眼的恶心事儿。”

    赵雁小声劝道:

    “行了,你少说两句,想发牢骚等会回家发,没必要得罪人。”

    她算是看出来了,城里跟农村没区别。

    四合院就相当于生产队,街道就是公社,四合院里的住户心得齐,否则在外面容易受欺负。

    而台上的三位管事大爷就跟生产队队长差不多,啥事都想插一手,倒不是说有多坏,而是说他们能耐大。

    他们不一定能成事,但想坏事,那可太容易了。

    因此,她就想着劝劝自家男人,别跟管事大爷把关系闹僵了。

    傻柱闻言呲着大牙乐道:

    “知道了,知道了,等会回家躺床上说,嘿嘿。”

    见傻柱一脸猪哥像,赵雁撇撇嘴,没在说话。

    台下乱了老大一会儿,易中海见没人反对,便起身继续讲道:

    “这第一件事说完了,我接着说第二件事。”

    “想来大伙都知道了,上面建议吃代食的事儿,咱们院里大多数住户都吃商品粮,这事儿跟咱们关系不大,但是,大伙也要明白,上面不会平白无故的提倡吃代食,肯定是察觉到年底这段时间收成不好,粮食不足,才出的这种决策。”

    “咱们院呢!有七八户家人还是农村户口,得经常去黑市买粮吃,粮食紧缺的情况下,黑市肯定乱,我在这里提议哈!大伙谁家里粮食有结余的,尽量在院里调剂,价格就按照黑市上的价儿来,避免去黑市冒不必要的风险,谁要是担心有人说闲话,可以把粮食送到各院的管事大爷那儿,我们仨调剂完,再把钱给你送过去,大伙说呢?”

    易中海说的这事儿。

    院里大多数住户肯定不乐意干,谁家有点富余粮食不得藏着掖着?

    在大杂院里住,必须得做到富不露相,万一让贾张氏那种不要脸的知道了,天天堵门口借粮食吃,恶心也能恶心死你。

    但是,不干归不干,也没人会当出头鸟,站出来唱反调,那不成了主动说自家粮食有结余了?

    于是乎,易中海话音刚落,邻居们就乱哄哄的应道:

    “没意见,没意见,就按照您说的来。”

    “一大爷这主意好,我没意见。”

    “说得好,谁没事想去黑市啊!还是一大爷想的周到。”

    “一大爷,您放心,我们家一旦有结余的粮食,肯定先送您那,保证不跟您对着来。”

    “说得好,早就该这么干了,黑市太危险了,我没意见。”

    虽然是各说各的话,但意思很统一,支持易中海的英明决定。

    “既然大伙没意见,那以后就这么办,老刘、老阎,要是没事了,咱就散会?”

    “没事,散吧!。”

    “可以散会。”

    那哥俩当然没别的事,只要易中海别使坏水,他俩必定没事。

    象征性的征取完另二位管事大爷的意见后,易中海大手一挥,宣布道:

    “散会。”

    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吵闹,会议进程终于来到最后一项,散会。

    仨管事大爷率先离场,然后住户们拎着小板凳各回各家,最后老阎家俩小子开始撤桌子。

    冯勇屁嘚屁嘚跟着杨庆有进了屋,进屋第一件事就是伸出双手,问杨庆有要炮仗。

    “哥,二踢脚还有没?给我几个。”

    杨庆有乐道:

    “咋地?傻柱的墙根你也敢炸?不怕挨揍啊?”

    冯勇嬉皮笑脸道:

    “我才没那么傻,我让棒梗、奎子、胜利他们干,给完二踢脚我就溜,估计傻柱就是逮着他们,也不好意思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