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551章 探亲9

年代:悠闲的日子 第551章 探亲9

    五百斤粮票,一千四百块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钱是新钱,票是旧票,两方好似都很相信对方的人品,点完数,都并未查验钱票的真假。

    “爷们有需要再来找我哈!”

    杨庆有点点头,默不作声的转身离去。

    等杨庆有的身影一消失,那票贩子冲杨庆有离去的方向稍一努嘴,那俩小青年便会意的追了上去。

    杨庆有早就防了票贩子一手。

    出了黑市,他并未改变方向,直直的往前走了五六分钟,便放慢脚步,静静的等待狗腿子追上来。

    这年头缺吃缺喝缺钱缺票,唯独不缺人。

    俩小青年出黑市时,身后已经跟了七八个膀大腰圆的黑壮汉子,一行人快步小跑着往前追,当看到杨庆有身影时,为首的青年一挥手,一行人便掏出怀里的各种利器,迅速围了上去。

    “朋友,我们图财不害命,东西留下,便不为难你。”

    杨庆有轻笑道:

    “可刚才那票贩子可不是这么说的,你们的口碑不要了?”

    “口碑?”

    为首那人哈哈大笑,嚣张道:

    “口碑?那玩意是能吃啊还是能喝?老子兄弟这么多人,光靠贩票那点利头早特么饿死了,痛快点,别特么磨叽,要是等我们动手,要的可就不是钱票了。”

    “是啊!我就说嘛!穷乡僻壤的怎么可能守规矩。”

    说罢,杨庆有直接从怀里掏出手枪,冲着为首那人,抬手就是一枪。

    没预兆,没狠话,随着一声枪响,子弹嗖的一声,从为首那人耳旁飞过,立马把那人吓得魂飞魄散。

    手持利器的其他人也被吓得蹒跚后退,生怕激怒眼前人,给自己来一枪。

    杨庆有喝问:

    “要命还是要钱?”

    “要命,要命。”

    为首那人慌忙点头,生怕应晚了,吃上一粒花生米。

    “要命就抓紧滚,什么都敢惦记,也不怕硌着牙,赶快滚。”

    “好嘞好嘞,谢谢朋友饶命。”

    说话间,一行人撒腿就跑,连头都不敢回,生怕跑慢了,惹得身后那人生气。

    杨庆有确实很生气,跑的那么散乱,看不起谁呢?

    于是丫啪啪啪冲天连开三枪。

    枪声作罢,他撒腿就跑。

    寂静的荒野,清脆的枪声,黑市随即大乱。

    “公安来了,公安来清缴黑市了,公安抓投机倒把了。”

    慌乱的喊声,由外到内,几道呼吸的工夫便传遍黑市,买卖双方立马四散而逃。

    都经历过那混乱的年代,枪声可太熟悉了,有那么一丝丝的响声,便能下意识的惊坐乍起,刻在意识深处的求生本能,瞬间发挥作用。

    茫茫黑夜,混乱之余,四散奔逃的人压根分不清方向。

    杨庆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黑市乱了,才能掩盖他留下的痕迹,才能保证无后顾之忧。

    他只想安生探亲,可不想给老家亲人惹麻烦。

    黑灯瞎火的,杨庆有沿着县城边缘的民房,绕了一大圈,等接近天亮时,才踏上回家的土路。

    冬日的农村极度无聊。

    北方的平原不像山区,冬日里还得出义务工,修路挖水库,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不得闲。

    而杨家庄这儿,压根没这些说法。

    水库?

    早年间就挖了,大平地,挖个大坑就成,再简单不过。

    修路?

    土路又宽又直,没条件铺水泥的年头,这就可以了,压根不耽误大家出行。

    因此,杨家庄生产队的众村民,冬日里唯一的主要活动,便是扎堆晒太阳。

    找个无风向阳的柴火垛,裹紧棉衣,往玉米杆上一躺就是一天。

    不仅省柴火,还特么省粮食。

    完美。

    这种摆烂躺平的日子,杨庆有享受了没两天,老杨头便开始撵人。

    “庆有啊!你啥时候走啊?已经歇了好几天了,可不能耽误工作啊!家里也没啥大事,该回就回吧!”

    杨庆有头枕着玉米杆,懒洋洋的回道:

    “大爷,我请了两周的假,再住一阵也没事。”

    “你这孩子。”

    老杨头闻言起身狠狠踢了杨庆有一脚,怒道:

    “两周的假?那得少挣多少工资?走,现在就走,你刚结婚,以后花钱的地方多着呐!可不敢偷懒。”

    “大爷,日子长着呐!不差这几天工资,您就让我再歇几天呗!”

    “歇什么歇?等你到了我这年纪,想怎么歇就怎么歇,现在歇个屁,抓紧起来,老二,回家帮庆有收拾行李,吃过午饭就送他去县城。”

    您老来真的?

    杨庆有惊慌道:

    “大爷.......”

    结果他刚说了俩字,就被老杨头顶了回来。

    “大什么大?叫爷爷也不行,好不容易有了工作,可不敢松懈,兔崽子你要是再磨叽,我可揍人了。”

    “走走走,这就走。”

    瞧着老杨头扬起的棍子,杨庆有麻利起身,屁嘚屁嘚的跟在老二杨庆丰的身后,回家收拾行李。

    也不怪老杨头着急。

    自打杨庆有从县城回来,老杨头就试探着问了好几次,结果每次都被杨庆有打着马虎眼糊弄了。

    眼瞅着这小子又躺了好几天,老杨头憋不住了,他是真怕。

    怕杨庆有不上进。

    老杨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吃商品粮的城里人,那是光宗耀祖的大事,杨庆有去县城的那天,老杨头还偷摸去公社寻了几根香,去祖坟那拜了拜。

    后代有出息了,怎么着也得告诉先人一声不是。

    他这头紧张着,结果杨庆有还想摆烂,老杨头能不急眼吗?

    丫躺平的这几天,村里都开始传他的谣言了。

    说什么杨老四是被城里单位开除了,怕乡亲们看不起他,这才掏空家底给家里人各买了一身行头,来堵乡亲们的嘴。

    也不知哪个缺德的嘴上没把门,把这话传到了老杨头耳中。

    这把老杨头气的,昨晚就出门在村里骂了一圈,然后今儿太阳一出来,就开始催着杨庆有回城。

    被老杨头骂了一顿后,杨庆有也想明白了,身份有别后,他就是老杨家的脸面,轻易不能回来,即使回来,也要装作很忙的样子,在家吃两顿饭,睡一觉,然后滚蛋才是最好的选择。

    成年人的世界啊!

    真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