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年代:悠闲的日子 > 第591章 天差地别

年代:悠闲的日子 第591章 天差地别

    这话把邻居们逗的,纷纷大笑。

    更有甚者,撸起李强的袖口乐道:

    “李家妹子,你可想错了,瞧见强子胳膊没?二两肥肉都剔不出来,怕是没人买啊!年纪但凡大一点都啃不动。”

    “去去去,你好,你好,你身上油多.......”

    这话倒不假,现场有一个算一个,一旁咧嘴大笑的贾张氏,哪个身上都剔不出肥肉来。

    也包括杨庆有。

    丫开始也肥过,后来学聪明了,尽量少吃多锻炼。

    这年头,大伙都精瘦精瘦的,脸稍微大一点,那是浮肿,你一肥头大耳的青年往人堆里一站,那得多扎眼?

    不瘦也得想法瘦。

    得紧跟潮流不是?

    众人玩笑归玩笑,嬉笑归嬉笑,可物价是实实在在的涨了。

    也别谦虚的说大件工业品跟生活无关,除了手表、自行车之外,还有烟酒糖茶呢!

    也跟生活无关吗?

    好似除了蔬菜、粮食,油盐酱醋没涨价之外,其他的非生活必需品全都涨了价。

    想要稍微有点水平的生活标准,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原本花两毛钱就能甜甜嘴的糖块,价格直接飙到六毛。

    老爷们喝的白酒,直接翻五倍,想喝,掏钱吧您。

    倒是必需品香烟没涨价,算是给男性同志留了点心理安慰。

    照邻居们的共识:

    估摸着是国家预测明年更难,说不定全国都旱,这是为明年的生产生活积蓄物资呐!必须支持,只要粮食蔬菜不涨价,大伙就没意见。

    杨庆有.......

    还真都是好群众。

    主动给政府找涨价的理由。

    这要是搁后世,网上不得骂翻天啊..........

    他都不敢想象那种场景。

    虽然不认同,但杨庆有也没乱插嘴,有些事自个知道就行了,何必给邻居们增添烦恼?

    在统购统销的年代,涨价意味着什么?

    回收货币呗!

    物资紧缺,钱都在老百姓手里攥着,政府又不能随意增发货币搞工业建设,那就只能先涨价,把钱回笼的差不多了,再恢复原价呗!

    主意虽然损了点儿,有点牺牲小我为大我的嫌疑。

    这不也是无奈之举嘛!

    谁让咱们穷了。

    除了这个,杨庆有想不出别的可能。

    也可能他懒得琢磨,反正又不影响日常生活,涨就涨吧!

    少喝点酒,不骑自行车,某些无节制的同志,搞不好还能锻炼一下身体,多为革命做点贡献。

    也算是好事。

    只是后院要添丁的那两家可倒了血霉。

    媳妇怀孕,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正是要增加营养的关键时刻,结果物价涨了。

    媳妇怀过孕的男同志都知道,孕妇的嘴有多刁。

    平日里的食物也不是不能吃,关键是,吃了也白吃,天天棒子面窝头配青菜,哪有营养啊!

    想进补,就得接受某些价格飞涨的食品。

    即使这样,那些补品,也不是想买就能买。

    购货券是有好处,之前不好买的工业品,现在找邻居们凑凑,也能壮着胆子消费了。

    可关键点在于,奶粉、白面、麦乳精、鸡蛋啥的没归在工业品里。

    被逼无奈的傻柱和贾东旭,只能拿着新发的购货券,挨家找邻居们换食品类的票。

    而之前给人印象富足的杨庆有,自然也在其中。

    贾东旭还好点,大家没那么熟,意思意思就过了。

    购货券折价成对应斤两的白面或者鸡蛋,差不多就打发了。

    傻柱可不行。

    丫脸皮厚,购货券用完后,直接舔着老脸张嘴借。

    一口一个好兄弟,满嘴都是奉承的话,你不借都不好意思。

    要不是杨庆有把好东西都放空间里了,东北淘换来的那根大猫骨头都不一定能保得住。

    那孙子绝对会舔着逼脸,借媳妇补身子的由头,把骨头弄回去自个泡酒喝。

    当然了,人大方只能是相对大方。

    傻柱也不是那没数的,眼瞅着,借的白面斤数要上双,便没在继续开口。

    只是周末一个劲的去厨子舍找活干。

    到年前时,在一个难得风和日丽的好日子,俩人在前院碰面闲聊时。

    杨庆有才发现,傻柱瘦了。

    您敢信?

    傻柱竟然瘦了。

    还真应了那句话,不当家不知当家难,没结婚的男人不成熟。

    果然,再艹蛋的男人婚后也会疼媳妇。

    当然了,个别禽兽不在此列。

    冯勇竖着大拇指称赞傻柱:

    “柱哥,还是您够爷们,会疼媳妇,瞧您瘦的,要不是咱哥们熟,我见了面绝对认不出,您就是我傻柱哥。”

    傻柱乐呵道:

    “必须的,自家媳妇,我不疼谁疼?前两天雨水还要卖自行车补贴家用呢!我没同意,日子还没穷到那份上,等回头你嫂子生完孩子,我必须得好生歇歇,妈的,最近这一阵,我是不敢吃不敢喝,甭说喝酒了,烟我都快戒了,可熬死我了。”

    “不能吧?”

    杨庆有好奇道:

    “秦家嫂子也怀孕了,我看东旭哥就没事,还是以前那副模样,别说瘦了,我瞧着好似还胖了点儿。”

    “能不胖吗?”

    傻柱撇嘴吐槽道:

    “那碎嘴婆子可疼她儿子了,弄点好吃的,她吃一份,东旭吃一份,顶多剩点零头给秦淮茹,你们看我媳妇什么样?秦淮茹什么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区别大着呐!”

    傻柱说的全是大实话。

    自从赵雁怀孕后,肉眼可见的丰盈起来,到了后期,肥嘟嘟的大脸盘子都快赶上贾张氏了。

    吃不起肉的困难时期,傻柱愣是给赵雁整的,三餐顿顿见荤腥。

    可见待遇之好。

    秦淮茹就不行了。

    别说脸上见肉了,怀孕七个多月了,肚子还赶不上贾张氏。

    那憔悴的,院里没一个背后不骂贾张氏的。

    要不是易中海镇着,偶尔骂骂贾东旭,让他收敛点儿。

    估摸着秦淮茹非回娘家不可。

    故此,贾东旭在杨庆有这的印象,急转直下。

    搁以前,他还能存点好心思,琢磨着不行就提前做点安排,比如说,在贾东旭出事之前,半夜套麻袋敲断他一条腿,让他在家好生歇着。

    不上班不就把祸事避了嘛!

    现在?

    他可没这心思了。

    丫甚至感慨,这都是命。

    人自出生的那刻起,生死簿上就刻下了因果。

    想改?

    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