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1323章 君心难测
第1323章 君心难测
“说来就来了!”听到马仁瑀军的行动,耶律斜轸眉头锁得更紧了,却没有多少慌张,沉声道:“如高丽人的动作属实,那汉军还真是够强势,这是力敌南北?”
“遣人秘密南下,去联络高丽人,他们也感受到南朝的威胁了吧!他们既然敢动兵北上,就必然存有同汉军开战的心思!”思虑良久,耶律斜轸指示道:“告诉高丽人,就说,大辽愿意同他们地协力抗汉,辽东之地,任其自选.”
如果是过去,高丽人要是掺和汉辽战争,那么耶律斜轸只有忌惮防备,但如今,热烈欢迎。至于允诺,更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了,高丽要是有能力,将整个东北让给他们,又何妨,前提是他们得有那个胃口。
不论如何,这个时候,辽东汉军要是与高丽人打起来,对辽国这边,都是好事,也必定能给汉军造成牵制,缓解他这边的压力。
“是!”
想了想,耶律斜轸还觉有可利用的地方,在堂间徘徊一阵,忽然快速回座,摊开一张帛,落笔如飞,快速拟写出一封信,又盖好了自己的大印。
拿起帛书,检查了一番,吹干墨迹,看着下属,严肃道:“再挑一名死士,携此书南下!务必交待好,这封书信,要恰当地落到汉军手里.”
下属微讷,有些不明白,但注意着耶律斜轸的表情,此时似乎带有一种狡猾的气质,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大王是想巧施离间?”
“不!”耶律斜轸摇了摇头,沉着道:“只要汉军与高丽没有真正交战,那一切都有回圜的余地,我此书,只是推动一把!”
事实上,比起高丽那边的助攻,耶律斜轸更期待的,还是上京辽国朝廷那边,能够给到更多的支持。倘若耶律贤能够给予东北全力的支持,那么他这边,就仍然有翻盘的机会,至少平灭后方叛乱,守住松辽平原的希望会大大增加。
但是,就此前的情况来看,朝廷已然选择了放弃,不再对他对东京道抱有信心,更不可能将最后的本钱,再投入到东北这片泥潭里边。
而耶律贤与辽廷中枢,显然也有他们的考虑,要顾念全局,与耶律斜轸这边,也难以做到统一。毕竟,局势发展到最后,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契丹王朝的游牧属性便更加凸显了,草原才是其根本。
在耶律斜轸为抵御汉军、守住东北而殚精竭虑之时,刘皇帝这边,也没有丝毫放松,坐镇幽州,亲自过问各条战线的情况。为此,又愁白了几缕鬓发。
由于秋凉的关系,幽州行在寝室内,已然架起了一座炭炉,刘皇帝呢,则缩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他那双老寒腿又开始有反应,因此更加注意保养了。
贤妃承谕,侍候在榻边,细心照料着。几乎忍着恶心,咽下一口药汤,刘皇帝推开折娘子手中的药碗:“不喝了!”
哪怕这药汤调得没有那么地苦涩,但终究是药,总归不那么好喝的。不过,折娘子仍旧固执地舀了一勺,递到刘皇帝嘴边:“就差半碗了!”
“是药三分毒,差不多就行了!”刘皇帝摇摇头。
但在折娘子的“逼迫”下,还是又喝下一勺,拿起丝帕便擦起嘴来,还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见状,折娘子赶忙放下药碗,轻捶其背。
榻边,太子刘旸、秦公刘煦、晋公刘晞三人俱在。闻刘皇帝空咳声,刘旸关切道:“爹,还请保重御体啊!”
“没什么大碍!”刘皇帝摆摆手,回应道:“着凉而已,我还没那么脆弱!”
说话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喝了半碗药汤,喉咙的不适也稍微缓解了一些。这每到秋冬,总免不了伤风感冒,刘皇帝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下降,也有些无奈。
背倚靠枕,缓了缓,刘皇帝这才又将注意放在三个儿子身上,主要是回幽州复命的刘旸与刘煦,刘晞则是陪同。
刘煦这段时间,一直在燕山道内巡视,甚至北入山岭,到王彦超军前线去转了转。刘旸呢,在得到刘皇帝的首肯之后,也暂时放下辽东的军政事务,交给赵匡胤与高怀德,快马西回幽州面君。
“我没事,都别站着了,坐!”指着三张椅子,刘皇帝轻声道。
“是!”三名皇子,规规矩矩地坐下。
看着刘旸,刘皇帝的目光显得十分柔和,说道:“这半年多,在前线统帅,辛苦了!你在军中的表现,我都有了解,很不错,继续保持!”
刘旸年轻的面孔间,有明显劳心费神留下的痕迹,眼袋深垂,一脸风霜。但听刘皇帝这关怀的话语,心中顿生一种感动的情绪,对他而言,或许再没有比得到刘皇帝肯定,更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只要不让您失望,儿便满足了!”刘旸叹道:“多仰赖爹的教诲,尚有诸多不足为难之处,还请您指导!”
说这话时,刘旸身形都下意识地放松了些,语气满是感慨,显然在军前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统帅,自当担三军之重!”刘皇帝也能体会到一些他的心情,轻笑道:“听说你已经发兵南下,主动进攻高丽了?”
“是!”闻问,刘旸立刻打起了精神,回道:“儿此番回幽州,既是看望问安,也欲就此事,向你汇报请教!”
“说!”
刘旸道:“高丽北来挑衅,狼子野心,定不能答允其非分请求!值汉辽全面交锋,高丽想趁机渔利,大汉不能允许,否则,其贪得无厌,只会索求更多。因此,经过行营商讨,一致认为,与让高丽趁火打劫,不如率先发难,扑灭其野心。
并且,经过将帅筹谋,认为高丽聚兵,虽则来势汹汹,但能够给大汉造成重大威胁的,只有他们的水军。将他们那支水军消灭了,那高丽的威胁就消除大半。
因此,郭廷渭老将军,已率东海水军战舰南下,直扑高丽海境,据报,他们的水军集中在西国西岸的邵城港。只要能够抓住其主力,海上对战,我军必能获胜!
至于陆上,来远诸城辽国旧吏,已然投诚,此前也已令史延德将军前去接受布防。儿返回之前,又有安国公率三万军南下,进驻来远城,以应对鸭绿江对岸的高丽军。
算时间,应有战果传来了!”
“既然你与行营已经商议做了决定,我这边没什么问题,支持你们的决议!”听其言,刘皇帝淡淡一笑:“打就打了,小小高丽,也不需同他们多费什么口舌!”
“多谢爹支持!”刘旸心情微松,而后拱手道:“兵贵神速,因此此前未及上禀,便已发兵。毕竟涉及大汉与高丽两国之间的关系,行营将帅虽然决议进攻,动兵之后,也颇怀忐忑!”
刘旸这话,带有少许的试探之意,刘皇帝打量了他两眼,淡淡一笑,沙哑的声音带有几分磁性,面态平和道:“我先前诏令,已经将决策大权下放到你的手中,如何取舍决议,你可以做主。不要说发兵了,就算你选择保守一些,退后一步,向高丽妥协,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刘皇帝这话,虽然轻飘飘的,落在的刘旸耳中,却并不觉得轻松。抬眼注意到刘皇帝那平静的面容,虽然泛着少许热症的红润,但仍旧显得深不可测。
他可不是庸人,即便反应相对迟缓些,但也很快从刘皇帝话里回味过来。此前,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那股迷惑,也清晰了起来,对高丽之事,又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了。
如刘皇帝之言,不论自己做什么决定,他确实会支持,但在此事上,刘皇帝心里显然也是有所偏向的。
倘若,他真的选择了保守,选择了妥协,那么刘皇帝嘴上不说,心里又会作何想法呢?
毕竟,君心难测!
“说来就来了!”听到马仁瑀军的行动,耶律斜轸眉头锁得更紧了,却没有多少慌张,沉声道:“如高丽人的动作属实,那汉军还真是够强势,这是力敌南北?”
“遣人秘密南下,去联络高丽人,他们也感受到南朝的威胁了吧!他们既然敢动兵北上,就必然存有同汉军开战的心思!”思虑良久,耶律斜轸指示道:“告诉高丽人,就说,大辽愿意同他们地协力抗汉,辽东之地,任其自选.”
如果是过去,高丽人要是掺和汉辽战争,那么耶律斜轸只有忌惮防备,但如今,热烈欢迎。至于允诺,更是没有什么舍不得的了,高丽要是有能力,将整个东北让给他们,又何妨,前提是他们得有那个胃口。
不论如何,这个时候,辽东汉军要是与高丽人打起来,对辽国这边,都是好事,也必定能给汉军造成牵制,缓解他这边的压力。
“是!”
想了想,耶律斜轸还觉有可利用的地方,在堂间徘徊一阵,忽然快速回座,摊开一张帛,落笔如飞,快速拟写出一封信,又盖好了自己的大印。
拿起帛书,检查了一番,吹干墨迹,看着下属,严肃道:“再挑一名死士,携此书南下!务必交待好,这封书信,要恰当地落到汉军手里.”
下属微讷,有些不明白,但注意着耶律斜轸的表情,此时似乎带有一种狡猾的气质,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大王是想巧施离间?”
“不!”耶律斜轸摇了摇头,沉着道:“只要汉军与高丽没有真正交战,那一切都有回圜的余地,我此书,只是推动一把!”
事实上,比起高丽那边的助攻,耶律斜轸更期待的,还是上京辽国朝廷那边,能够给到更多的支持。倘若耶律贤能够给予东北全力的支持,那么他这边,就仍然有翻盘的机会,至少平灭后方叛乱,守住松辽平原的希望会大大增加。
但是,就此前的情况来看,朝廷已然选择了放弃,不再对他对东京道抱有信心,更不可能将最后的本钱,再投入到东北这片泥潭里边。
而耶律贤与辽廷中枢,显然也有他们的考虑,要顾念全局,与耶律斜轸这边,也难以做到统一。毕竟,局势发展到最后,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时,契丹王朝的游牧属性便更加凸显了,草原才是其根本。
在耶律斜轸为抵御汉军、守住东北而殚精竭虑之时,刘皇帝这边,也没有丝毫放松,坐镇幽州,亲自过问各条战线的情况。为此,又愁白了几缕鬓发。
由于秋凉的关系,幽州行在寝室内,已然架起了一座炭炉,刘皇帝呢,则缩在烧得热烘烘的炕上,他那双老寒腿又开始有反应,因此更加注意保养了。
贤妃承谕,侍候在榻边,细心照料着。几乎忍着恶心,咽下一口药汤,刘皇帝推开折娘子手中的药碗:“不喝了!”
哪怕这药汤调得没有那么地苦涩,但终究是药,总归不那么好喝的。不过,折娘子仍旧固执地舀了一勺,递到刘皇帝嘴边:“就差半碗了!”
“是药三分毒,差不多就行了!”刘皇帝摇摇头。
但在折娘子的“逼迫”下,还是又喝下一勺,拿起丝帕便擦起嘴来,还忍不住咳嗽了几声。见状,折娘子赶忙放下药碗,轻捶其背。
榻边,太子刘旸、秦公刘煦、晋公刘晞三人俱在。闻刘皇帝空咳声,刘旸关切道:“爹,还请保重御体啊!”
“没什么大碍!”刘皇帝摆摆手,回应道:“着凉而已,我还没那么脆弱!”
说话的声音,明显有些沙哑,喝了半碗药汤,喉咙的不适也稍微缓解了一些。这每到秋冬,总免不了伤风感冒,刘皇帝对自己身体素质的下降,也有些无奈。
背倚靠枕,缓了缓,刘皇帝这才又将注意放在三个儿子身上,主要是回幽州复命的刘旸与刘煦,刘晞则是陪同。
刘煦这段时间,一直在燕山道内巡视,甚至北入山岭,到王彦超军前线去转了转。刘旸呢,在得到刘皇帝的首肯之后,也暂时放下辽东的军政事务,交给赵匡胤与高怀德,快马西回幽州面君。
“我没事,都别站着了,坐!”指着三张椅子,刘皇帝轻声道。
“是!”三名皇子,规规矩矩地坐下。
看着刘旸,刘皇帝的目光显得十分柔和,说道:“这半年多,在前线统帅,辛苦了!你在军中的表现,我都有了解,很不错,继续保持!”
刘旸年轻的面孔间,有明显劳心费神留下的痕迹,眼袋深垂,一脸风霜。但听刘皇帝这关怀的话语,心中顿生一种感动的情绪,对他而言,或许再没有比得到刘皇帝肯定,更值得欣慰的事情了。
“只要不让您失望,儿便满足了!”刘旸叹道:“多仰赖爹的教诲,尚有诸多不足为难之处,还请您指导!”
说这话时,刘旸身形都下意识地放松了些,语气满是感慨,显然在军前也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作为统帅,自当担三军之重!”刘皇帝也能体会到一些他的心情,轻笑道:“听说你已经发兵南下,主动进攻高丽了?”
“是!”闻问,刘旸立刻打起了精神,回道:“儿此番回幽州,既是看望问安,也欲就此事,向你汇报请教!”
“说!”
刘旸道:“高丽北来挑衅,狼子野心,定不能答允其非分请求!值汉辽全面交锋,高丽想趁机渔利,大汉不能允许,否则,其贪得无厌,只会索求更多。因此,经过行营商讨,一致认为,与让高丽趁火打劫,不如率先发难,扑灭其野心。
并且,经过将帅筹谋,认为高丽聚兵,虽则来势汹汹,但能够给大汉造成重大威胁的,只有他们的水军。将他们那支水军消灭了,那高丽的威胁就消除大半。
因此,郭廷渭老将军,已率东海水军战舰南下,直扑高丽海境,据报,他们的水军集中在西国西岸的邵城港。只要能够抓住其主力,海上对战,我军必能获胜!
至于陆上,来远诸城辽国旧吏,已然投诚,此前也已令史延德将军前去接受布防。儿返回之前,又有安国公率三万军南下,进驻来远城,以应对鸭绿江对岸的高丽军。
算时间,应有战果传来了!”
“既然你与行营已经商议做了决定,我这边没什么问题,支持你们的决议!”听其言,刘皇帝淡淡一笑:“打就打了,小小高丽,也不需同他们多费什么口舌!”
“多谢爹支持!”刘旸心情微松,而后拱手道:“兵贵神速,因此此前未及上禀,便已发兵。毕竟涉及大汉与高丽两国之间的关系,行营将帅虽然决议进攻,动兵之后,也颇怀忐忑!”
刘旸这话,带有少许的试探之意,刘皇帝打量了他两眼,淡淡一笑,沙哑的声音带有几分磁性,面态平和道:“我先前诏令,已经将决策大权下放到你的手中,如何取舍决议,你可以做主。不要说发兵了,就算你选择保守一些,退后一步,向高丽妥协,我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刘皇帝这话,虽然轻飘飘的,落在的刘旸耳中,却并不觉得轻松。抬眼注意到刘皇帝那平静的面容,虽然泛着少许热症的红润,但仍旧显得深不可测。
他可不是庸人,即便反应相对迟缓些,但也很快从刘皇帝话里回味过来。此前,一直萦绕在心头的那股迷惑,也清晰了起来,对高丽之事,又是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了。
如刘皇帝之言,不论自己做什么决定,他确实会支持,但在此事上,刘皇帝心里显然也是有所偏向的。
倘若,他真的选择了保守,选择了妥协,那么刘皇帝嘴上不说,心里又会作何想法呢?
毕竟,君心难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