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第1360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
第1360章 辽国崩溃指日可待
“这个董遵诲,竟是如此混人一个,哪里有天朝大将的风度,不成体统,他留下那数万人畜的屎尿,对辽国而言,也算羞辱之极了吧!”刘皇帝将军报递给赵匡胤,笑骂道。
看那笑呵呵的表情,就知道,刘皇帝确实是被逗乐了,并不是真的责怪董遵诲。赵匡胤快速浏览了一遍,也不禁一乐,说道:“董将军还是这般豁达洒脱,不拘小节,臣看他,是被辽军的贵龟缩避战给惹恼了!”
“有此一举,你这个故交,怕是要留名于世了,大汉史册上,必定有他这一笔奇谈逸闻!”刘皇帝笑道,颇为开怀。
说起来,不管是董遵诲,还是王彦超,在赵匡胤早年未发迹,游荡中原之时,同二者之间都有些交集,并且是段不怎么愉快的经历。
但是,这些年来,刘皇帝听闻,赵匡胤与二者之间,却有不少联系,或许是赵匡胤地位高了,又或许是赵匡胤器量十足,不拘过节,但不管怎么说,赵匡胤在为人处事上,确实有其魅力,这也让刘皇帝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总得来说,董遵诲表现还是不错的!”心思放回这则军报上,刘皇帝表示道:“临机决断,不莽撞,知进退,这是大汉的宿将啊!”
董遵诲也算是将门之后了,从小在军中摸爬滚打,在大汉军中,不是那种让人瞩目的统帅,却属于中坚将领,二十余年军旅生涯,带兵经验十分丰富,作战指挥老练,或许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但就是能济事。
“陛下说得是!虽未能破辽都,虏其公卿、朝臣,但能全师而返,缴获丰盈,已属难得了!”赵匡胤道。
“未能攻破辽都,固然可惜,却也无伤大雅!”刘皇帝道,嘴角带上了一些玩味:“有此一遭,辽国形势,必然更是雪上加霜,积重难返,辽主既然已经返回,就是不知,他会如何收拾?”
赵匡胤思索了一番,语调轻松地说道:“经过北伐以来的连番打击,可以说,辽国国内的局势,已然彻底糜烂,财税之地尽失,人口损折大半,部族遭受重创,军力更是所剩无己。
又值寒冬,寻常年岁,都难轻松度过,而况且如今这等恶劣的情况。臣料想,即便熬过了这个冬季,待来年开春,辽国国内也不会安定。
哪怕辽主想要安心休养生息,都会分外困难。辽东失守,固然痛惜,但奚人归附大汉,则是难以弥补的重创,再兼契丹本族军队、部族的大量伤亡,更丧其元气。
塞北诸族,与契丹本非同源,过去慑其强盛,臣服听命,如今契丹在大汉的打击下,实力势力严重衰退,他们岂能再如从前,俯首听命?
甚至于,契丹诸部族,能否在战后安定下来都是问题,契丹在塞北的统治,必有反复,而辽主的地位,恐怕也将岌岌可危.”
“赵卿对辽国的形势,看得很乐观嘛!”刘皇帝咧嘴一笑。
辽国形势越糟糕,对大汉自然是越喜庆的事情。笑容一敛,刘皇帝严肃些:“若依卿言,辽国甚至可能不战自溃?”
“臣只是根据既有情势,稍加推测!”赵匡胤想了想,还是保守道:“不过,契丹立足塞北,称霸域外五十余年,此番根基重创,或许就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辽国也尚有一些精英残存,或许他们能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呢?”
“除非朕不闻不问,除非大汉坐视放任!”刘皇帝淡淡地道。
没错,如果没有大汉继续纠缠插手,那么辽国情况再恶劣,凭借着那些底蕴积累,凭借着辽主与那批极具才干的文武,未必不能慢慢收拾。即便难以再恢复往日的荣光,但也不至于彻底崩溃。
但是,有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在难免虎视眈眈,辽国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事实上,从开宝北伐之后,一直到如今,虽然没有彻底打垮辽国,但是局面已经定下来,未来形势的发展,也是有迹可循的。
汉辽两大帝国之间的碰撞,是全方位的,而最终的结果,是辽国这个过去与大汉并立称雄的草原帝国,陷入沉沦,堕入衰亡的深渊。
赵匡胤的那番见解,也是有依据的,契丹虽然称霸五十余年,辽国更是汉化极深,权力制度比起历史有极大的进步,但本质上仍旧是个以草原部族为根本的游牧王朝。政权的稳定性并不强,过去强盛之时,自然是如日中天,诸族臣服,一旦遭受打击,声势不在,那滑落也是迅速的,何况,这一次,遭受的是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可惜了!”嘴角带着笑意,刘皇帝有些感慨:“自阿保机崛起,契丹五代之基业,就此沉沦了!”
“陛下雄视古今,泽被四海,威及八方,小小契丹,纵可称一时之雄,也终难与我中国天朝相抗衡!”赵匡胤开舔。
听其言,刘皇帝以审视的目光看了看赵匡胤,心中有点恶趣味,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觉异样,脑海中不免浮现出“大宋”那个人人可欺的时代景貌。
“辽国是要衰落了,可是,大汉此番北伐,付出的代价,同样不轻啊!不瞒赵卿,这段时间,朕听取北伐所费,那么多将士伤亡,那么严重的钱粮损耗,观北方百姓之困,也不禁有些后悔,发动此次北伐了!”刘皇帝唏嘘道。
刘皇帝这显然是言不由衷了,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后悔,即便真后悔了,也不会说出来。
赵匡胤还是很体贴圣心的,说道:“代价固然惨重,但收获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大汉屹立中原,四境之内,唯辽一敌,籍此消灭北患,巩固疆土,再大的损失,也值得。再者,契丹与大汉并立,陛下不将之剪除,难道还要等待后人吗?”
听其言论,刘皇帝爽朗一笑,一直以来,赵匡胤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都是趋于保守的,就拿北伐来说,就未必那么支持。如今,形势变了,大汉的天空,豁然开朗,说出这些话来,也是一点都不尴尬。
“到此为止,北伐算是彻底结束了!”刘皇帝幽幽说道:“得让大汉官民,好生休养一段时间了!”
刘皇帝此言,也算定下了接下来,大汉的军政方向,偃武止戈是不可能的,汉辽双方仍旧属于战争状态,北方有极大可能的风云激荡,刘皇帝也不可能不插手,但是,与民休息,会是基调。
这么多年了,不论多么地刚愎雄猜,也不乏一意孤行,但关键时刻,刘皇帝始终还是保持着理智的。
“张雍!”刘皇帝唤了声。
“臣在!”车门外张雍的身体又矮了些,应道。
“拟诏,嘉奖董遵诲军,让燕山道官府,多备一些酒食,前往犒劳!另外,以董遵诲为燕山北道巡检使,留驻大定城,总理奚地防务,弹压奚部!以李汉琼为燕山道都指挥使,王彦超调任西京,再作安排!”刘皇帝想了想,吩咐道。
“是!”
吩咐完,刘皇帝看向赵匡胤,道:“王彦超坐镇边关十数年,此番领军北上,作战也辛苦了,如此将臣,该让他回京城享享福了!”
赵匡胤当即道:“陛下体恤关怀,臣感佩万分!”
“这个董遵诲,竟是如此混人一个,哪里有天朝大将的风度,不成体统,他留下那数万人畜的屎尿,对辽国而言,也算羞辱之极了吧!”刘皇帝将军报递给赵匡胤,笑骂道。
看那笑呵呵的表情,就知道,刘皇帝确实是被逗乐了,并不是真的责怪董遵诲。赵匡胤快速浏览了一遍,也不禁一乐,说道:“董将军还是这般豁达洒脱,不拘小节,臣看他,是被辽军的贵龟缩避战给惹恼了!”
“有此一举,你这个故交,怕是要留名于世了,大汉史册上,必定有他这一笔奇谈逸闻!”刘皇帝笑道,颇为开怀。
说起来,不管是董遵诲,还是王彦超,在赵匡胤早年未发迹,游荡中原之时,同二者之间都有些交集,并且是段不怎么愉快的经历。
但是,这些年来,刘皇帝听闻,赵匡胤与二者之间,却有不少联系,或许是赵匡胤地位高了,又或许是赵匡胤器量十足,不拘过节,但不管怎么说,赵匡胤在为人处事上,确实有其魅力,这也让刘皇帝忍不住多看了他两眼。
“总得来说,董遵诲表现还是不错的!”心思放回这则军报上,刘皇帝表示道:“临机决断,不莽撞,知进退,这是大汉的宿将啊!”
董遵诲也算是将门之后了,从小在军中摸爬滚打,在大汉军中,不是那种让人瞩目的统帅,却属于中坚将领,二十余年军旅生涯,带兵经验十分丰富,作战指挥老练,或许没有挽狂澜于既倒的能力,但就是能济事。
“陛下说得是!虽未能破辽都,虏其公卿、朝臣,但能全师而返,缴获丰盈,已属难得了!”赵匡胤道。
“未能攻破辽都,固然可惜,却也无伤大雅!”刘皇帝道,嘴角带上了一些玩味:“有此一遭,辽国形势,必然更是雪上加霜,积重难返,辽主既然已经返回,就是不知,他会如何收拾?”
赵匡胤思索了一番,语调轻松地说道:“经过北伐以来的连番打击,可以说,辽国国内的局势,已然彻底糜烂,财税之地尽失,人口损折大半,部族遭受重创,军力更是所剩无己。
又值寒冬,寻常年岁,都难轻松度过,而况且如今这等恶劣的情况。臣料想,即便熬过了这个冬季,待来年开春,辽国国内也不会安定。
哪怕辽主想要安心休养生息,都会分外困难。辽东失守,固然痛惜,但奚人归附大汉,则是难以弥补的重创,再兼契丹本族军队、部族的大量伤亡,更丧其元气。
塞北诸族,与契丹本非同源,过去慑其强盛,臣服听命,如今契丹在大汉的打击下,实力势力严重衰退,他们岂能再如从前,俯首听命?
甚至于,契丹诸部族,能否在战后安定下来都是问题,契丹在塞北的统治,必有反复,而辽主的地位,恐怕也将岌岌可危.”
“赵卿对辽国的形势,看得很乐观嘛!”刘皇帝咧嘴一笑。
辽国形势越糟糕,对大汉自然是越喜庆的事情。笑容一敛,刘皇帝严肃些:“若依卿言,辽国甚至可能不战自溃?”
“臣只是根据既有情势,稍加推测!”赵匡胤想了想,还是保守道:“不过,契丹立足塞北,称霸域外五十余年,此番根基重创,或许就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辽国也尚有一些精英残存,或许他们能同心协力,共度时艰呢?”
“除非朕不闻不问,除非大汉坐视放任!”刘皇帝淡淡地道。
没错,如果没有大汉继续纠缠插手,那么辽国情况再恶劣,凭借着那些底蕴积累,凭借着辽主与那批极具才干的文武,未必不能慢慢收拾。即便难以再恢复往日的荣光,但也不至于彻底崩溃。
但是,有大汉这个庞然大物在难免虎视眈眈,辽国根本不可能有一个安定的外部环境。
事实上,从开宝北伐之后,一直到如今,虽然没有彻底打垮辽国,但是局面已经定下来,未来形势的发展,也是有迹可循的。
汉辽两大帝国之间的碰撞,是全方位的,而最终的结果,是辽国这个过去与大汉并立称雄的草原帝国,陷入沉沦,堕入衰亡的深渊。
赵匡胤的那番见解,也是有依据的,契丹虽然称霸五十余年,辽国更是汉化极深,权力制度比起历史有极大的进步,但本质上仍旧是个以草原部族为根本的游牧王朝。政权的稳定性并不强,过去强盛之时,自然是如日中天,诸族臣服,一旦遭受打击,声势不在,那滑落也是迅速的,何况,这一次,遭受的是近乎毁灭性的打击。
“可惜了!”嘴角带着笑意,刘皇帝有些感慨:“自阿保机崛起,契丹五代之基业,就此沉沦了!”
“陛下雄视古今,泽被四海,威及八方,小小契丹,纵可称一时之雄,也终难与我中国天朝相抗衡!”赵匡胤开舔。
听其言,刘皇帝以审视的目光看了看赵匡胤,心中有点恶趣味,这种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觉异样,脑海中不免浮现出“大宋”那个人人可欺的时代景貌。
“辽国是要衰落了,可是,大汉此番北伐,付出的代价,同样不轻啊!不瞒赵卿,这段时间,朕听取北伐所费,那么多将士伤亡,那么严重的钱粮损耗,观北方百姓之困,也不禁有些后悔,发动此次北伐了!”刘皇帝唏嘘道。
刘皇帝这显然是言不由衷了,他是什么人,怎么可能会后悔,即便真后悔了,也不会说出来。
赵匡胤还是很体贴圣心的,说道:“代价固然惨重,但收获相比,还是可以接受的。大汉屹立中原,四境之内,唯辽一敌,籍此消灭北患,巩固疆土,再大的损失,也值得。再者,契丹与大汉并立,陛下不将之剪除,难道还要等待后人吗?”
听其言论,刘皇帝爽朗一笑,一直以来,赵匡胤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都是趋于保守的,就拿北伐来说,就未必那么支持。如今,形势变了,大汉的天空,豁然开朗,说出这些话来,也是一点都不尴尬。
“到此为止,北伐算是彻底结束了!”刘皇帝幽幽说道:“得让大汉官民,好生休养一段时间了!”
刘皇帝此言,也算定下了接下来,大汉的军政方向,偃武止戈是不可能的,汉辽双方仍旧属于战争状态,北方有极大可能的风云激荡,刘皇帝也不可能不插手,但是,与民休息,会是基调。
这么多年了,不论多么地刚愎雄猜,也不乏一意孤行,但关键时刻,刘皇帝始终还是保持着理智的。
“张雍!”刘皇帝唤了声。
“臣在!”车门外张雍的身体又矮了些,应道。
“拟诏,嘉奖董遵诲军,让燕山道官府,多备一些酒食,前往犒劳!另外,以董遵诲为燕山北道巡检使,留驻大定城,总理奚地防务,弹压奚部!以李汉琼为燕山道都指挥使,王彦超调任西京,再作安排!”刘皇帝想了想,吩咐道。
“是!”
吩咐完,刘皇帝看向赵匡胤,道:“王彦超坐镇边关十数年,此番领军北上,作战也辛苦了,如此将臣,该让他回京城享享福了!”
赵匡胤当即道:“陛下体恤关怀,臣感佩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