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世宗篇45 汉金冲突
如何解决漠北问题,从建隆八年冬到九年春,朝廷上下讨论了不少办法,但几乎所有人都清楚,以乃蛮崛起之事,以刘金骄狂之心,要想在问题的处理上取得实质效果,最终还得落到军事上,其他手段,或许有用,但用处有限。
不过,彼时汉帝国正因西南滇黔之乱而分神,虽然也感乃蛮金国崛起对帝国北疆的严重威胁,但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直接诉诸于武力。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世祖皇帝早年的教诲,让皇帝刘文济按捺住了即行发兵出塞,北讨乃蛮的冲动。当然,以彼时的局面,汉金之间的敌对态势已经很明显,金国与饶乐国之间,已经快打出狗脑子了。
而刘金之所以没有大举南下,自是心存顾忌,尤其顾忌饶乐国的存在,这就是其腹背之上的尖刺,他必须得将这肘腋之患拔除了,方能放心南下。
至于金兵之南下,也是早晚的事,根本原因在于,由刘金一手“打”出来的乃蛮金国,是不能长久停下战争步伐的,同时,以漠北苦寒的生存条件以及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无法供养全国各族部民所需。
一般这种情况,要么极限地压榨治下,这实际上是漠北契丹几十年来的统治模式,而作为一个初统大漠的枭雄,刘金自然不可能走漠北契丹的老路,自我阉割,自去爪牙。
发挥游牧民族的传统艺能,对外或者说南下扩张掠夺,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即便,当下的汉帝国如日中天,但涉及生存根本的问题,在社会时代受限的条件下,基本没有其他方法可解。
而饶乐国成为刘金的第一目标,也是必然的,那里距离漠北太近了,对金国统治尤其是新征服“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威胁是巨大的,刘金不可能忽视。
同时,饶乐国背靠大汉,据有“科尔沁草原”以及纳河流域大片丰美水土,且经过刘昕三十年的发展兴聚,积累了足够让刘金流口水的人口与财货。
若能将饶乐国吞并,其中的好处不需赘言,直接就能让金国国力更上一层楼,至于坏处,也就是与汉帝国交恶罢了,吞并契丹之后的刘金,对于南方的汉帝国,至少从精神上,已经是不带怕的了。
不过,对饶乐国的攻伐,并不顺利,论将士之勇悍,饶乐军自有不如,但装备上,却是碾压金兵一条街的。尤其是,靠着与帝国的亲密关系,饶乐军队也武装了诸如火箭、火炮、火雷的火药武器,这这方面,即便刘金早有准备,依旧在大规模交锋后,吃了不小的亏。
值得说道的是,刘金统帅下的金兵,进化得很快,虽然没能找到克制的办法,至少逐渐熟悉火药武器存在的战场节奏,爆炸与轰鸣声固然震撼,但鉴于精度与威力的限制,彼攻我守的情况下,依旧很难对金国高机动性的骑兵造成致命威胁。而仅拼马上的厮斗,靠着更充足的经验,以及马上厮杀的本能,金兵的确是要胜过饶乐军队的。
不过金兵面临的问题依旧很明显,那就是攻城乏力,饶乐的军队,虽然同样以骑兵为主,却也注入了汉军防守的因子,尤其在城池防御上,饶乐国境内那些散布在河流、山岭间的城池,对金兵来说就是一根根硬骨头,想要啃下,就得做好被崩掉牙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长达数年的“饶金之战”中,金兵的战法也在不断改变,由前期的“一战式”决战,改为围城打援,以困城歼灭饶乐军队有生力量为主。
在前几年,凭借着丰厚的积累,尚能与金兵掰掰手腕,但越到后面,越是乏力,饶乐军甚至不敢再与金兵于城外野战,只能死守城池,变“保境”为“保城”。便是守城,也只有金山、兴国、白城、乐康这几座城池可作依靠,一般的小城小堡,同样扛不住金兵的攻击。
眼瞅着坚城难克,刘金也舍不得将宝贵的兵力消耗在汉人的城池之下,于是,他又放弃了直接吞并饶乐国的目标,改以掠夺为主。数万金兵,如蝗虫过境,搜刮吞噬着饶乐国境内的一切,人口、牲畜、财货......
等到建隆八年,在刘金的数次大掠中,刘昕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当,几乎损失了一半。在安东女真之乱如火如荼之时,甚至有金兵越境南下,到燕山北道境内烧杀掠夺,虽然迅速被当地驻军剿杀驱逐,但燕山北道也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安宁之后,再度品尝到铁与血,究竟是何滋味。
而金军对帝国北疆的骚扰与威胁,又何止燕山北道,在饶乐战火连绵之际,在汉帝国漫长的北部边境线上,在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沙漠、草原间,来自金兵抑或金国下属部落的骚扰,也已经常态化。
到建隆八年,乃蛮金国的存在,已经成为帝国北部边境安宁的一颗毒瘤,汉金之间距离彻底撕破脸皮只差一层脆薄的窗户纸了。塞北的骚乱,甚至影响到京畿权贵士民吃羊的大事......
但在建隆九年初,帝国中枢达成的决议中,仍旧不包括直接出兵北伐,先南后北才是帝国戡乱攘寇的基本方针。不过,在明知道刘金野心以及金国对大汉威胁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坐视不理。
契丹的灭亡,已经让刘文济饱受非议,为了此事,朝野内外总是免不了蜚短流长,指责刘文济只顾着揽权整顿,对付宗亲骨肉,而放纵外侮.....
在这方面,刘文济也是真难,当年他要是力主出兵救援漠北契丹,且不提军事成败可能给刘文济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旦出手,必然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流言蜚语,虽然并不能伤人,但的确是能诛心的,而安东王刘文渊是一贯喜欢玩这种小把戏的。这一点,是刘文济深埋心中对刘文济与安东的愤怒,引发建隆六年“宗藩之争”的重要原因。
因此,经过与政事堂文武相公们的商议,针对乃蛮金国,刘文济做出了三方面的措施。其一,加大对饶乐国的支援,粮食、武器与兵力(从南附契丹部众中简拔勇士,发给武器,以雇佣兵的方式支援饶乐);
其二,诏传帝国北疆边防诸军,加强警戒、巡逻等控制措施,再有金兵犯境,边防驻军将领可适时发起反击,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寇;
其三,也是对金国打击最深重的一点,下诏北部诸边,尤其是与金国交界要道、关卡,封锁一切通往漠北的贸易通道,禁止一粮一茶、一盐一铁流入金国辖地,经济制裁手段直接使上了。
没错,就是在金国与饶乐国激烈对抗的那几年中,汉帝国这边与漠北的经济联系也没有中止,还是有许多商人通过明面的、秘密的交易路线,将金国急需的物资转卖过去,甚至包括一些武器装备,那段时间,也是北境走私犯最猖獗的时候,赚钱正当时......
随着朝廷三项大令的下达,虽然没有大动兵,但整个帝国北疆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了。饶乐王刘昕那边,总算松了口气,对朝廷怨言缓解了几分。
而由于经济制裁的缘故,也导致北境走私犯罪活动更加高涨,即便朝廷下达了犯行即杀的酷令,依旧免不了一些商贾以身犯法,尤其是生存在塞北漠南的一些归附部落......
同时,经济制裁这一招,对金国来说也的确是好使的,南北的贸易线,一定程度上也是漠北的生命线,当汉帝国的禁令下达之后,很多问题迅速暴露了。而仅靠那些走私活动,显然无法弥补金国对大汉各种物资的需求。
可以想见的,汉帝国的举措,彻底激怒了刘金,也加剧了汉金之间的敌视与冲突。从建隆九年秋开始,汉帝国北疆,西起榆林,东至燕北,处处示警,狼烟滚滚,金兵频繁南掠。
这一回,比起过去几年一些掩耳盗铃的所谓“部族行为”,可要直接得多。虽然规模仍不算大,但都是金国成建制的骑兵,汹汹南来,遇强则避,遇弱则打,遇民则掠......
虽说小打小闹,难伤根本,但金兵的袭扰依旧打破了山阳等地几十年的安宁,面对来去如风的金军骑兵,汉军以防守反击为主,虽然取得了一些胜果,但诸边军队依旧被搞得焦头烂额。一些老一辈的漠南士民,甚至怀念起李继隆来,当年李继隆坐镇漠南时,可只见李继隆领军北上,抄掠契丹,可不见北军南掠。
汉金之间撕破脸皮,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实际上,刘金也是看准了汉帝国北顾无力,虽然以大汉的实力,南征北伐并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皇帝刘文济显然不愿意那样冒险。
经过一番明火执仗的试探之后,精明狡猾的刘金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进入建隆十年之后,减弱了对大汉北部诸边的袭扰,而是再次集中力量,东征饶乐国。
在汉军不亲自下场,仅凭饶乐一国之力,靠着一些“援助”,显然是无法力却如狼似虎的金兵。饶乐国自大王刘昕以下,终究不像中亚三国那般能打,毕竟所处环境不一样,经历的磨练也不一样。
再加上,在金国与饶乐、汉军的多次交锋之后,金兵也开始尝试着使用火药武器了。他们火器,一部分来自战场缴获、袭扰掠夺,一部分则来自仿制(刘金尤其重视对饶乐及汉境各种工匠的掠夺,尤其是能打造战争机器的工匠),生产出的哪怕是劣质品,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进步。
因此,到建隆十一年夏,刘金实现了对饶乐攻伐最大的一次突破:兵围兴国城。这一围,就是一个多月,不只围城,还有攻城。
金兵役使数以万计的奴隶兵,向兴国城头发起蚁附进攻,再配合火箭、弓弩、石炮这样的远程武器,还真给兴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若不是饶乐王刘昕德高望重,能得人心,有一干忠诚的臣民为之据城死战,刘昕差点就被金兵俘虏,成为帝国之辱,宗王之耻......
兴国能够保住,除了饶乐国拼死抵抗之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援应。当然不是帝国朝廷,得知兴国之困需要时间,决策反应、调度筹措更需要时间。
解饶乐王于危难的,是另外两个人,安东王刘继覃以及燕山北道都指挥使董从俨(董遵诲之孙,由于董遵诲在北伐之后曾长期镇守临潢府,几十年后,董从俨再任此职,在燕北军政坛间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得知兴国被围,与金兵也算老对手的董从俨,立刻便察觉到了这一次的不寻常,一方面派人打探,一方面调集了两万边军、团练,亲自率领,北上驰援。
燕北汉军主动出击救援,虽有些让刘金意外,但在得知消息后,反而大喜,觉得这是一个重创汉军的好机会,甚至于,是一个一举将饶乐、燕北同时囊括入金国版图的天赐良机。
在董从俨军行进到白城以西、他鲁河畔时,遭遇了由刘金亲率的四万金兵的袭击。这一回,刘金吃足了苦头,董从俨在应对金兵袭击上早有充足准备。
即便金兵人数倍于汉军,但没能在前几波冲锋中,击垮汉军军阵,他们就失去了速破“董军”的机会。相反,在懂从严从容不迫的指挥下,汉军结阵自守,稳中有进,甚至发起局部反击。
在汉帝国的军事历史上,有无数战例可以证明,当汉军结成军阵之时,只要指挥体系不乱,士气不泄,在他们的“领域”内,就是无敌的。董从俨,只是用几年的时间,让燕北汉军找回了一些被岁月磨平了的东西。
陷入短兵相接的混战之后,刘金也感觉到不对劲,等他调整战术,摆脱与汉军军阵的厮杀时,已伤亡三千余人。接下来的五日,双方就在他鲁河边对峙着,金兵严密监视汉军,汉军则在董从俨的指挥下,浑然无惧,不动如山......
一直到兴国城那边传来消息,金兵败北了,刘金留在兴国监视城池金兵,安东国大将刘尚远率领一万军,联合城内守军,一举击溃金兵,斩首数千级,余者狼狈而逃。
得知此消息,刘金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与董从俨军纠缠了,迅速撤兵。董从俨见机,亲率燕北铁骑追击,在馒头山东麓遭遇金兵反击,折兵上千。
从他鲁河到兴国城,刘金遭遇了自他灭契丹、反汉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狠狠地打击了其骄狂之心。而从这一战开始,也彻底掀开了汉帝国反击乃蛮金国的序幕。
董从俨之出兵,后续还引起了一个插曲,朝中有文臣攻讦他,说他未经请示,擅自动兵,玩忽职守,置燕北安危于不顾。直言其若兵败,燕北有失,董从俨罪责难逃,甚至有指责他在最后追击刘金过程中的损兵折将......
所幸,刘文济还算清醒,没有被带进沟里去,董从俨的决定虽有有待商榷之处,但不管是初衷还是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他刘文济,还没到容不下将帅一些临机决断的程度,因此,他不只褒奖赏赐董从俨,还将上表的几名朝臣,一并发配到燕北都司下属听用。
至于安东国出兵救援,则在情理之中了,毕竟饶乐若有失,他们就将直面金国威胁,为了安全利益,也得有所作为,这也是刘文渊留下的一干辅政重臣的共识,并且让刘尚远这“三驾马车”之一亲自领军。
须知,在刘文渊时代,安东国与饶乐国之间的关系多有不睦,因为刘文渊对他十四叔的慢待与蔑视,不过,经此一战,从刘继覃开始,两国关系开始有了彻底的改善......
不过,彼时汉帝国正因西南滇黔之乱而分神,虽然也感乃蛮金国崛起对帝国北疆的严重威胁,但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直接诉诸于武力。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世祖皇帝早年的教诲,让皇帝刘文济按捺住了即行发兵出塞,北讨乃蛮的冲动。当然,以彼时的局面,汉金之间的敌对态势已经很明显,金国与饶乐国之间,已经快打出狗脑子了。
而刘金之所以没有大举南下,自是心存顾忌,尤其顾忌饶乐国的存在,这就是其腹背之上的尖刺,他必须得将这肘腋之患拔除了,方能放心南下。
至于金兵之南下,也是早晚的事,根本原因在于,由刘金一手“打”出来的乃蛮金国,是不能长久停下战争步伐的,同时,以漠北苦寒的生存条件以及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是无法供养全国各族部民所需。
一般这种情况,要么极限地压榨治下,这实际上是漠北契丹几十年来的统治模式,而作为一个初统大漠的枭雄,刘金自然不可能走漠北契丹的老路,自我阉割,自去爪牙。
发挥游牧民族的传统艺能,对外或者说南下扩张掠夺,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即便,当下的汉帝国如日中天,但涉及生存根本的问题,在社会时代受限的条件下,基本没有其他方法可解。
而饶乐国成为刘金的第一目标,也是必然的,那里距离漠北太近了,对金国统治尤其是新征服“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威胁是巨大的,刘金不可能忽视。
同时,饶乐国背靠大汉,据有“科尔沁草原”以及纳河流域大片丰美水土,且经过刘昕三十年的发展兴聚,积累了足够让刘金流口水的人口与财货。
若能将饶乐国吞并,其中的好处不需赘言,直接就能让金国国力更上一层楼,至于坏处,也就是与汉帝国交恶罢了,吞并契丹之后的刘金,对于南方的汉帝国,至少从精神上,已经是不带怕的了。
不过,对饶乐国的攻伐,并不顺利,论将士之勇悍,饶乐军自有不如,但装备上,却是碾压金兵一条街的。尤其是,靠着与帝国的亲密关系,饶乐军队也武装了诸如火箭、火炮、火雷的火药武器,这这方面,即便刘金早有准备,依旧在大规模交锋后,吃了不小的亏。
值得说道的是,刘金统帅下的金兵,进化得很快,虽然没能找到克制的办法,至少逐渐熟悉火药武器存在的战场节奏,爆炸与轰鸣声固然震撼,但鉴于精度与威力的限制,彼攻我守的情况下,依旧很难对金国高机动性的骑兵造成致命威胁。而仅拼马上的厮斗,靠着更充足的经验,以及马上厮杀的本能,金兵的确是要胜过饶乐军队的。
不过金兵面临的问题依旧很明显,那就是攻城乏力,饶乐的军队,虽然同样以骑兵为主,却也注入了汉军防守的因子,尤其在城池防御上,饶乐国境内那些散布在河流、山岭间的城池,对金兵来说就是一根根硬骨头,想要啃下,就得做好被崩掉牙的心理准备。
因此,在长达数年的“饶金之战”中,金兵的战法也在不断改变,由前期的“一战式”决战,改为围城打援,以困城歼灭饶乐军队有生力量为主。
在前几年,凭借着丰厚的积累,尚能与金兵掰掰手腕,但越到后面,越是乏力,饶乐军甚至不敢再与金兵于城外野战,只能死守城池,变“保境”为“保城”。便是守城,也只有金山、兴国、白城、乐康这几座城池可作依靠,一般的小城小堡,同样扛不住金兵的攻击。
眼瞅着坚城难克,刘金也舍不得将宝贵的兵力消耗在汉人的城池之下,于是,他又放弃了直接吞并饶乐国的目标,改以掠夺为主。数万金兵,如蝗虫过境,搜刮吞噬着饶乐国境内的一切,人口、牲畜、财货......
等到建隆八年,在刘金的数次大掠中,刘昕辛辛苦苦攒了大半辈子的家当,几乎损失了一半。在安东女真之乱如火如荼之时,甚至有金兵越境南下,到燕山北道境内烧杀掠夺,虽然迅速被当地驻军剿杀驱逐,但燕山北道也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安宁之后,再度品尝到铁与血,究竟是何滋味。
而金军对帝国北疆的骚扰与威胁,又何止燕山北道,在饶乐战火连绵之际,在汉帝国漫长的北部边境线上,在长城以北、阴山以南的沙漠、草原间,来自金兵抑或金国下属部落的骚扰,也已经常态化。
到建隆八年,乃蛮金国的存在,已经成为帝国北部边境安宁的一颗毒瘤,汉金之间距离彻底撕破脸皮只差一层脆薄的窗户纸了。塞北的骚乱,甚至影响到京畿权贵士民吃羊的大事......
但在建隆九年初,帝国中枢达成的决议中,仍旧不包括直接出兵北伐,先南后北才是帝国戡乱攘寇的基本方针。不过,在明知道刘金野心以及金国对大汉威胁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再坐视不理。
契丹的灭亡,已经让刘文济饱受非议,为了此事,朝野内外总是免不了蜚短流长,指责刘文济只顾着揽权整顿,对付宗亲骨肉,而放纵外侮.....
在这方面,刘文济也是真难,当年他要是力主出兵救援漠北契丹,且不提军事成败可能给刘文济带来的政治风险,一旦出手,必然又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流言蜚语,虽然并不能伤人,但的确是能诛心的,而安东王刘文渊是一贯喜欢玩这种小把戏的。这一点,是刘文济深埋心中对刘文济与安东的愤怒,引发建隆六年“宗藩之争”的重要原因。
因此,经过与政事堂文武相公们的商议,针对乃蛮金国,刘文济做出了三方面的措施。其一,加大对饶乐国的支援,粮食、武器与兵力(从南附契丹部众中简拔勇士,发给武器,以雇佣兵的方式支援饶乐);
其二,诏传帝国北疆边防诸军,加强警戒、巡逻等控制措施,再有金兵犯境,边防驻军将领可适时发起反击,坚决消灭一切来犯之敌寇;
其三,也是对金国打击最深重的一点,下诏北部诸边,尤其是与金国交界要道、关卡,封锁一切通往漠北的贸易通道,禁止一粮一茶、一盐一铁流入金国辖地,经济制裁手段直接使上了。
没错,就是在金国与饶乐国激烈对抗的那几年中,汉帝国这边与漠北的经济联系也没有中止,还是有许多商人通过明面的、秘密的交易路线,将金国急需的物资转卖过去,甚至包括一些武器装备,那段时间,也是北境走私犯最猖獗的时候,赚钱正当时......
随着朝廷三项大令的下达,虽然没有大动兵,但整个帝国北疆的气氛也随之紧张起来了。饶乐王刘昕那边,总算松了口气,对朝廷怨言缓解了几分。
而由于经济制裁的缘故,也导致北境走私犯罪活动更加高涨,即便朝廷下达了犯行即杀的酷令,依旧免不了一些商贾以身犯法,尤其是生存在塞北漠南的一些归附部落......
同时,经济制裁这一招,对金国来说也的确是好使的,南北的贸易线,一定程度上也是漠北的生命线,当汉帝国的禁令下达之后,很多问题迅速暴露了。而仅靠那些走私活动,显然无法弥补金国对大汉各种物资的需求。
可以想见的,汉帝国的举措,彻底激怒了刘金,也加剧了汉金之间的敌视与冲突。从建隆九年秋开始,汉帝国北疆,西起榆林,东至燕北,处处示警,狼烟滚滚,金兵频繁南掠。
这一回,比起过去几年一些掩耳盗铃的所谓“部族行为”,可要直接得多。虽然规模仍不算大,但都是金国成建制的骑兵,汹汹南来,遇强则避,遇弱则打,遇民则掠......
虽说小打小闹,难伤根本,但金兵的袭扰依旧打破了山阳等地几十年的安宁,面对来去如风的金军骑兵,汉军以防守反击为主,虽然取得了一些胜果,但诸边军队依旧被搞得焦头烂额。一些老一辈的漠南士民,甚至怀念起李继隆来,当年李继隆坐镇漠南时,可只见李继隆领军北上,抄掠契丹,可不见北军南掠。
汉金之间撕破脸皮,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实际上,刘金也是看准了汉帝国北顾无力,虽然以大汉的实力,南征北伐并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皇帝刘文济显然不愿意那样冒险。
经过一番明火执仗的试探之后,精明狡猾的刘金捕捉到了这一点,于是在进入建隆十年之后,减弱了对大汉北部诸边的袭扰,而是再次集中力量,东征饶乐国。
在汉军不亲自下场,仅凭饶乐一国之力,靠着一些“援助”,显然是无法力却如狼似虎的金兵。饶乐国自大王刘昕以下,终究不像中亚三国那般能打,毕竟所处环境不一样,经历的磨练也不一样。
再加上,在金国与饶乐、汉军的多次交锋之后,金兵也开始尝试着使用火药武器了。他们火器,一部分来自战场缴获、袭扰掠夺,一部分则来自仿制(刘金尤其重视对饶乐及汉境各种工匠的掠夺,尤其是能打造战争机器的工匠),生产出的哪怕是劣质品,那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进步。
因此,到建隆十一年夏,刘金实现了对饶乐攻伐最大的一次突破:兵围兴国城。这一围,就是一个多月,不只围城,还有攻城。
金兵役使数以万计的奴隶兵,向兴国城头发起蚁附进攻,再配合火箭、弓弩、石炮这样的远程武器,还真给兴国造成了不小的威胁。若不是饶乐王刘昕德高望重,能得人心,有一干忠诚的臣民为之据城死战,刘昕差点就被金兵俘虏,成为帝国之辱,宗王之耻......
兴国能够保住,除了饶乐国拼死抵抗之外,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援应。当然不是帝国朝廷,得知兴国之困需要时间,决策反应、调度筹措更需要时间。
解饶乐王于危难的,是另外两个人,安东王刘继覃以及燕山北道都指挥使董从俨(董遵诲之孙,由于董遵诲在北伐之后曾长期镇守临潢府,几十年后,董从俨再任此职,在燕北军政坛间也被传为一段佳话)。
得知兴国被围,与金兵也算老对手的董从俨,立刻便察觉到了这一次的不寻常,一方面派人打探,一方面调集了两万边军、团练,亲自率领,北上驰援。
燕北汉军主动出击救援,虽有些让刘金意外,但在得知消息后,反而大喜,觉得这是一个重创汉军的好机会,甚至于,是一个一举将饶乐、燕北同时囊括入金国版图的天赐良机。
在董从俨军行进到白城以西、他鲁河畔时,遭遇了由刘金亲率的四万金兵的袭击。这一回,刘金吃足了苦头,董从俨在应对金兵袭击上早有充足准备。
即便金兵人数倍于汉军,但没能在前几波冲锋中,击垮汉军军阵,他们就失去了速破“董军”的机会。相反,在懂从严从容不迫的指挥下,汉军结阵自守,稳中有进,甚至发起局部反击。
在汉帝国的军事历史上,有无数战例可以证明,当汉军结成军阵之时,只要指挥体系不乱,士气不泄,在他们的“领域”内,就是无敌的。董从俨,只是用几年的时间,让燕北汉军找回了一些被岁月磨平了的东西。
陷入短兵相接的混战之后,刘金也感觉到不对劲,等他调整战术,摆脱与汉军军阵的厮杀时,已伤亡三千余人。接下来的五日,双方就在他鲁河边对峙着,金兵严密监视汉军,汉军则在董从俨的指挥下,浑然无惧,不动如山......
一直到兴国城那边传来消息,金兵败北了,刘金留在兴国监视城池金兵,安东国大将刘尚远率领一万军,联合城内守军,一举击溃金兵,斩首数千级,余者狼狈而逃。
得知此消息,刘金大惊失色,再也顾不得与董从俨军纠缠了,迅速撤兵。董从俨见机,亲率燕北铁骑追击,在馒头山东麓遭遇金兵反击,折兵上千。
从他鲁河到兴国城,刘金遭遇了自他灭契丹、反汉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狠狠地打击了其骄狂之心。而从这一战开始,也彻底掀开了汉帝国反击乃蛮金国的序幕。
董从俨之出兵,后续还引起了一个插曲,朝中有文臣攻讦他,说他未经请示,擅自动兵,玩忽职守,置燕北安危于不顾。直言其若兵败,燕北有失,董从俨罪责难逃,甚至有指责他在最后追击刘金过程中的损兵折将......
所幸,刘文济还算清醒,没有被带进沟里去,董从俨的决定虽有有待商榷之处,但不管是初衷还是结果,都是值得肯定的。他刘文济,还没到容不下将帅一些临机决断的程度,因此,他不只褒奖赏赐董从俨,还将上表的几名朝臣,一并发配到燕北都司下属听用。
至于安东国出兵救援,则在情理之中了,毕竟饶乐若有失,他们就将直面金国威胁,为了安全利益,也得有所作为,这也是刘文渊留下的一干辅政重臣的共识,并且让刘尚远这“三驾马车”之一亲自领军。
须知,在刘文渊时代,安东国与饶乐国之间的关系多有不睦,因为刘文渊对他十四叔的慢待与蔑视,不过,经此一战,从刘继覃开始,两国关系开始有了彻底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