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 仁宗篇13 帝国的棉
约摸一个甲子之前的太宗皇帝时期,在汉帝国的商场上,爆发了一场持续经年的南北商帮大战,以当时已经颇具规模的棉产业作为战场。
那堪称是帝国商场上第一次有组织、成规模的商业大战,波及广泛,影响深远。虽然最初发起的只是一些大棉布商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着棉产业的诸多利益参与者,都逐渐卷入其中。
在长期的厮斗中,整个棉市场大乱,从棉商到棉工,再到棉农,可谓波及全行业,眼看着影响到民生,甚至有蔓延趋势。
同时,大汉帝国的商斗,从来都是刺刀见红的,因为南北商帮的明争暗斗,死伤众多,大规模的械斗层出不穷。
后来,地方官府压不住了,朝廷接手了,在太宗皇帝的严厉训斥督导下,朝廷重拳出击,甚至不惜出动驻军,方才拨乱反正,将事端平息,使局面重回正轨。
那一次南北棉布大战,从表面上看,是北方棉商感受到南方棉产业崛起后的威胁,不惜用一些出格的手段,以遏制南方棉市的发展,尤其是阻止一些南方棉商“胆大妄为”的举措,竟敢堂而皇之地把南布北卖,到他们的饭碗里抢食吃。
在北方一些大棉商的策动下,对北上的“南棉”势力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并且一上来便是人道毁灭,手段极其狠辣。
不管是明面上的雇员,还是暗地里扶持的代言人,亦或是众多合作方,都遭到了攻击,或明杀,或暗害,货场、货船被攻击,棉布产品被抢掠、焚烧......
而南方的棉商们,又岂是善人,北人亮刀子,他们也奋起反抗,北方糜烂,那便在东南找那些北商的麻烦。于是,一场真正残酷的战争开始了。
常人观之,有如雾里看花,普通人即便就近,也只能看到哪里走水了,哪里发生了乘船事故,哪里又发生了械斗。没错,事情闹得再大,死再多人,在很多官府的处置中,只是当作一般的“民间互殴”来处置,尸体一处理,那便是太平无事。
显然,仅靠一些商人,是不可能掀起这等规模的商斗的,他们既然没有那个能量,也没有那个胆量。背后,显然有更上层的权贵们,在扳手腕。
同时,也不排除其中有贯穿帝国几代历史的“南北之争”,北方棉商对南方棉商的打击背后,又何尝不是掌握着帝国大势的北方权贵对南方权贵官僚的打压。
也正因如此,在最终的善后处置中,不只是南北两方直接参与其中的棉商受到严厉惩戒,在朝廷的法治重权下,破家灭财,在帝国官场,凡是被查出涉及到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都遭到贬斥。
当然,那些甘为犬马,直接参与其中的,就不只是降职免官这么简单了。就是在上层权贵,也有好些人,受到警告及惩治,罚俸、免官、杀头乃至夺爵。
太宗虽然以仁德知名,但只是因为他重规矩,一旦越了线,他的手段一点都不温和。这是综雍熙一朝,为数不多的“严刑峻法”,也正因有这样榜样在前,其他躁动的权贵、飘忽的商贾,方才警醒起来,不敢过于肆意妄为。
六十余年前的南北棉布大战,意义重大,是关乎棉产业发展的一次大洗牌,好些原本声名在外的大商贾倒下了,当然,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紧跟着便有新人重新崛起,利益是没有感情的,也不认人。
而那次大战,不管是从过程,还是结果,事实上都是北方占尽优势的。毕竟,中原、河北,乃是帝国棉产业真正崛起壮大的地方,底蕴更丰富,规模更大,资源更多,同时,又有朝廷之中一大批掌权者的支持,政治上的优势更大。
因此,最终南方棉商在北方辛苦经营的产业与渠道,付诸流水。那之后,“南人不敢北上”,只能用心耕耘南方市场,夯实根基,顺带着开拓海外。
一蛰伏,就是十多年,然后才敢再重提北上的事情。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激烈的斗争始终存在,只不过像雍熙朝那次那般剧烈,再也没有过。
而六十多年过去的当下,三代人都成长起来了,棉产业的情况又有了全新的变化。
首先,政治上的歧视已经基本消除,庶族官僚的彻底崛起,文官政治的展开,权贵阶级的合流,东南经济的崛起、政治地位的抬升,使得帝国政治不断趋于平衡与保守,再没有一风彻底压倒另一风的局面。
这,对南方棉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是一个不断利好的过程。
而从棉产业本身来说,正统二十一年的棉产业规模,比之雍熙时代,壮大了十倍也不止,仅仅从事棉纺织的人口,便超过一百万人,就遑论参与到种植、运输、销售等诸环节的了。
仅上海市,便有十几万的棉纺织从业者,其中大的有职厂(官方纺织场),有官督商办,有民办大厂,以及规模不等的民间作坊,还有更多兼职的小市民家庭,共同催生了上海棉纺织业的繁荣。
而上海市,从建市伊始,便是始终是帝国南方棉纺织、贸易中心,七十年后,这个地位非但没动摇,反而益加稳固。
不只是周遭的苏、秀二州,整个江南道,乃至江西、湖广、闽、粤的棉花,都成为了上海棉纺织的原料地。仅靠上海棉布满足全天下百姓的穿衣问题,不太现实,但它的确占据着帝国棉产业的半壁江山。
这样的大发展下,自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不管是棉花的种植,还是棉纺织的处理。尤其是后者,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帝国的棉纺织技术,又有了一轮革新,主要体现在棉纺织工具上。
在周氏(带头推动帝国棉纺织技术大跃进的周仁浚)器械的基础上,搅棉机,飞梭织机,都被造了出来,上海也是这轮技术革新的策源地。
在二十年前,一个名叫毕昇的淮西棉商,发明了一种三锭纺纱机,后来又改进出五锭机、七锭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如此方催生了帝国棉产业的真正繁荣。
到如今,棉衣虽然仍未在帝国全面普及开来,但从整体规模上,它已然取代传统丝、麻,成为帝国士民百姓主要的服饰来源。
当然,麻布市场在衰减,但丝绸这种贵族的服饰,依旧很繁荣,和棉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赛道。
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北方也逐渐跟不上节奏了,南北强弱形势,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
那堪称是帝国商场上第一次有组织、成规模的商业大战,波及广泛,影响深远。虽然最初发起的只是一些大棉布商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着棉产业的诸多利益参与者,都逐渐卷入其中。
在长期的厮斗中,整个棉市场大乱,从棉商到棉工,再到棉农,可谓波及全行业,眼看着影响到民生,甚至有蔓延趋势。
同时,大汉帝国的商斗,从来都是刺刀见红的,因为南北商帮的明争暗斗,死伤众多,大规模的械斗层出不穷。
后来,地方官府压不住了,朝廷接手了,在太宗皇帝的严厉训斥督导下,朝廷重拳出击,甚至不惜出动驻军,方才拨乱反正,将事端平息,使局面重回正轨。
那一次南北棉布大战,从表面上看,是北方棉商感受到南方棉产业崛起后的威胁,不惜用一些出格的手段,以遏制南方棉市的发展,尤其是阻止一些南方棉商“胆大妄为”的举措,竟敢堂而皇之地把南布北卖,到他们的饭碗里抢食吃。
在北方一些大棉商的策动下,对北上的“南棉”势力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并且一上来便是人道毁灭,手段极其狠辣。
不管是明面上的雇员,还是暗地里扶持的代言人,亦或是众多合作方,都遭到了攻击,或明杀,或暗害,货场、货船被攻击,棉布产品被抢掠、焚烧......
而南方的棉商们,又岂是善人,北人亮刀子,他们也奋起反抗,北方糜烂,那便在东南找那些北商的麻烦。于是,一场真正残酷的战争开始了。
常人观之,有如雾里看花,普通人即便就近,也只能看到哪里走水了,哪里发生了乘船事故,哪里又发生了械斗。没错,事情闹得再大,死再多人,在很多官府的处置中,只是当作一般的“民间互殴”来处置,尸体一处理,那便是太平无事。
显然,仅靠一些商人,是不可能掀起这等规模的商斗的,他们既然没有那个能量,也没有那个胆量。背后,显然有更上层的权贵们,在扳手腕。
同时,也不排除其中有贯穿帝国几代历史的“南北之争”,北方棉商对南方棉商的打击背后,又何尝不是掌握着帝国大势的北方权贵对南方权贵官僚的打压。
也正因如此,在最终的善后处置中,不只是南北两方直接参与其中的棉商受到严厉惩戒,在朝廷的法治重权下,破家灭财,在帝国官场,凡是被查出涉及到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都遭到贬斥。
当然,那些甘为犬马,直接参与其中的,就不只是降职免官这么简单了。就是在上层权贵,也有好些人,受到警告及惩治,罚俸、免官、杀头乃至夺爵。
太宗虽然以仁德知名,但只是因为他重规矩,一旦越了线,他的手段一点都不温和。这是综雍熙一朝,为数不多的“严刑峻法”,也正因有这样榜样在前,其他躁动的权贵、飘忽的商贾,方才警醒起来,不敢过于肆意妄为。
六十余年前的南北棉布大战,意义重大,是关乎棉产业发展的一次大洗牌,好些原本声名在外的大商贾倒下了,当然,他们并不是不可替代,紧跟着便有新人重新崛起,利益是没有感情的,也不认人。
而那次大战,不管是从过程,还是结果,事实上都是北方占尽优势的。毕竟,中原、河北,乃是帝国棉产业真正崛起壮大的地方,底蕴更丰富,规模更大,资源更多,同时,又有朝廷之中一大批掌权者的支持,政治上的优势更大。
因此,最终南方棉商在北方辛苦经营的产业与渠道,付诸流水。那之后,“南人不敢北上”,只能用心耕耘南方市场,夯实根基,顺带着开拓海外。
一蛰伏,就是十多年,然后才敢再重提北上的事情。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间,激烈的斗争始终存在,只不过像雍熙朝那次那般剧烈,再也没有过。
而六十多年过去的当下,三代人都成长起来了,棉产业的情况又有了全新的变化。
首先,政治上的歧视已经基本消除,庶族官僚的彻底崛起,文官政治的展开,权贵阶级的合流,东南经济的崛起、政治地位的抬升,使得帝国政治不断趋于平衡与保守,再没有一风彻底压倒另一风的局面。
这,对南方棉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也是一个不断利好的过程。
而从棉产业本身来说,正统二十一年的棉产业规模,比之雍熙时代,壮大了十倍也不止,仅仅从事棉纺织的人口,便超过一百万人,就遑论参与到种植、运输、销售等诸环节的了。
仅上海市,便有十几万的棉纺织从业者,其中大的有职厂(官方纺织场),有官督商办,有民办大厂,以及规模不等的民间作坊,还有更多兼职的小市民家庭,共同催生了上海棉纺织业的繁荣。
而上海市,从建市伊始,便是始终是帝国南方棉纺织、贸易中心,七十年后,这个地位非但没动摇,反而益加稳固。
不只是周遭的苏、秀二州,整个江南道,乃至江西、湖广、闽、粤的棉花,都成为了上海棉纺织的原料地。仅靠上海棉布满足全天下百姓的穿衣问题,不太现实,但它的确占据着帝国棉产业的半壁江山。
这样的大发展下,自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不管是棉花的种植,还是棉纺织的处理。尤其是后者,在过去的三十年间,帝国的棉纺织技术,又有了一轮革新,主要体现在棉纺织工具上。
在周氏(带头推动帝国棉纺织技术大跃进的周仁浚)器械的基础上,搅棉机,飞梭织机,都被造了出来,上海也是这轮技术革新的策源地。
在二十年前,一个名叫毕昇的淮西棉商,发明了一种三锭纺纱机,后来又改进出五锭机、七锭机,大大提高了纺纱效率,如此方催生了帝国棉产业的真正繁荣。
到如今,棉衣虽然仍未在帝国全面普及开来,但从整体规模上,它已然取代传统丝、麻,成为帝国士民百姓主要的服饰来源。
当然,麻布市场在衰减,但丝绸这种贵族的服饰,依旧很繁荣,和棉布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赛道。
随着南方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北方也逐渐跟不上节奏了,南北强弱形势,也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