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便宜国舅生存记 第一百四十四章
热门推荐:
悔婚后,美女总裁跪求复合
全家穿书我开挂,对照组女配这波稳了
姜小姐要二嫁:傅总八秒到场抢婚
从百草堂开始的刀客
摄政王势在必得小官之女插翅难逃
大帝姽年
星烁大陆
崩坏:从西琳开始捕获小小律者
重生:医官巅峰
丢下这么大的一个炸弹,让本来看热闹的世家们一个个心事重重,看在宫外等待的小厮们眼里,那就是陛下将世家们全给收拾了,而如此沉重的表情,就是发生了大事,在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帝王一怒,牵连九族的时代,他们这些家奴的下场可想而知。
而长孙安业到了大唐之后,也才明白,原来大唐家奴并没有月钱一说,而红楼梦之中贾府因为要付给丫鬟、小厮们月钱而使整个府里还需要典当家中财物、发利子钱才行的场景,也给长孙安业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长孙安业查看账本,发现没有这笔开支的时候也是相当诧异,本以为那是因为长孙安业这个原身实在是太过纨绔,将所有的奴才都发卖了回血,可拐弯抹角询问过管家之后,长孙安业这才发现,原来在大唐,仆役这些人是不需要发放月钱的。
而唐律也有相关的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这要是给奴婢贱籍发放月钱的话,岂不就是跟给牲口发放月钱的一样?
至于为什么《红楼梦》之中会有为了支付府中开销,王熙凤都在外弄出人命,那不过就是因为朝代的不同,大唐那是汉人的江山,而红楼梦这本书的背景则是清朝,而清朝那可是满人的天下,虽然一直强调满汉一家,但在满人眼中,那可是把大臣士大夫们都视作奴才的朝代。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而长孙安业在听完管家的讲诉之后,也是庆幸自己没有正面询问。
说白了,他们成为奴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怨不得他们此刻同样面色沉重。
世家们要回去图谋大计,而长孙安业这个幕后大手则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领着封爵圣旨美滋滋地就开始打算如何规划自己的那块地了。
有山有水的,天然的农庄好地方,要是不好好规划起来,长孙安业看着都心疼的不得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长孙安业就没有在长安城之内出现过,就连李世民与房玄龄两人想要见长孙安业,都要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老屋山亲自寻人。
而老屋山这边最近在忙什么呢?自然是要在旧址之上整理耕田,而现在的大唐,最怕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大旱,三月份的蝗灾刚过,旱情还没有得到改善,虽有长孙安业出的主意,让灾区不至于一下子陷入饿殍遍野的地步,但蝗灾爆发到消息传到长安朝堂的这段时间,蝗灾爆发的地区已经被蝗虫肆虐,农作物早早绝收,陇右道的灾民也开始向长安城方向迁徙。
而这些灾民,在沿途官员眼里是难题,甚至,长安城里也早早地准备好了赈灾用品,但灾民不到,朝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来到长安,加上朝廷也不宽裕,所以朝中准备的物资也有限,户部兵部这段时间也是整兵以待。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孙安业选择老屋山这块地方,那也是将未来的灾民也给算了进去。
老屋山没有人口,不怕啊,反正天灾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在这个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百姓们对于风险的抵抗力实在是太低,农民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农民们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看天吃饭的阶级,农民天然就必须要面对不稳定的天气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春冬两季会发生的雪灾,夏天会发生的洪水、干旱、病虫害等等,这些灾祸都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所以,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对于迁徙躲灾的本事并不陌生。
更别说这个时代百姓家也不会有什么存粮存银,迁徙起来只需要将衣物收拾好就能赶路,而京都,从来都是灾民的不二之选,毕竟不管何时何代,京城永远都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其他地方朝廷可以放弃,而京城却永远会是最后倾覆的城池,这点,不仅世家贵族们知道,就算是最底层的百姓们都明白。
而算算日子,这些灾民也快要进长安了,那么多人,朝堂是不可能一直供养他们的,而灾变之后,这些灾民之中肯定有很大一部门会选择就地安置,而长孙安业,打的就是这些人的主意。
带着手底下的那几个人,长孙安业很快就在灾民的必经之地贴上告示,派专人在路口等着,直接招工,让灾民直接前往老屋山安置,而长孙安业,则是负责将一切的后勤物资都给准备齐全,他要保证,这些灾民来到老屋山之后可以第一时间进入工作阶段,生活无忧,不产生动乱。
而就在长孙安业准备的如火如荼之时,灾民大潮也来到了长安城外的官道之上,而无所事事的管家也是眼睛发亮,直接带人就往老屋山走。
而长孙安业家里的这一系列操作,很快也被长安城内的有心之人给看在了眼里,就连长孙无忌府中,也听到了风声。
啪嗒!一声,长孙无忌正悠哉悠哉品茶呢,听到消息后精致的茶杯就摔在了地上。
“爹,你咋了?”
这么大的动静,让正在计算自己小金库乐滋滋的长孙冲一个激灵,很是担心地询问。
“哼,我看你这三伯是嫌我们长孙家活的太久了,真以为陛下对他另眼相看就为所欲为了?!”
长孙无忌一代文相,平时也是一直将礼仪气度作为自己行事准则的,可现在,难得的失态也是稀奇。
“三伯又咋了?难得又搞出什么惊世骇俗之举了?”
长孙冲兴致勃勃,最近,他跟三伯的关系很是亲密,所以,为了更加了解三伯,近几日,长孙冲就让不少人专门打听三伯的消息讲给自己听,特别是最近三伯的所作所为,长孙冲从长孙安业府中管家嘴里听到不少惊人之举,很多东西,他也不是不懂,但没有长孙安业在,这其中的窗户纸就怎么也捅不破,而当长孙安业拿出来之后,他们又是一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的懊悔模样。
“可不是,你说他要是缺人直接在长安城内招募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找那些灾民呢?!”
长孙无忌万般不解,长安城内百姓百万之数,现在又不是什么农忙之时,百姓们也是闲赋在家,要是长孙安业真的招工的话,绝对会是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甚至还会在众多人争执之中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灾民?!”
就算是长孙冲再傻,他也知道灾民有多敏感,各个地方的官员都不想沾手,可三伯却是另辟蹊径,直接乐呵呵全部收下了,竟是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爹,这会不会出事啊?您看您是不是先进宫看看情况,要是陛下心情不好的话,儿子也好提前提醒一下三伯做好准备啊!”
三伯最近的成就以及每日都能大进一笔的侵袭之下,长孙冲早就成为了长孙安业的脑残粉,现在一听三伯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他也是急了,当即什么也不管了,催着长孙无忌赶紧进宫打探消息去。
“哼!我不去,就是要让这小子吃个大亏,长长记性,败家子一个,竟然敢在灾民必经之路贴出告示,说只要有人肯出力帮他挖掘沟渠,就给一天三顿饱饭以及睡觉的住所,这一下子,那些本来就因为逃荒而饥黄面瘦的灾民们可不就炸了,直接都不往长安城走了,让人带着就到老屋山了,真的不知道长孙安业这是想要做什么!”
管吃管住,在后世可能没有人觉得奇怪,毕竟老板要是不给足够的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那是招聘不到能力大的打工人的,可现在,在大唐,管吃管住,一天还吃三顿,那在外人看来,那就是这人在挑选死士。
没有人关心这些人招募之后是用于挖掘沟渠的,他们的关注力只会在前面这个招募条件之上。
在这个一天两顿,都不能吃煮饭的时代,一天三顿,吃饱,那就是在有心人心上蹦跶。
“哎,三伯就是太不谨慎了,这些灾民虽然也是人力,但一个处理不好都容易形成暴乱,这要是出现巨大的动荡,陛下会不会牵连我们家啊?”
长孙冲反应了半天,这才喏喏问道。
他虽生活在和平时代,但史书上那天灾之后,灾民暴动的血流满地之景历历在目。
“你能想到的,难道陛下想不到,放心吧,陛下现在绝对已经派人前往打探虚实了,我们现在啊,就按兵不动就好,就你三伯那个性子,你觉得他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就他那个懒惰的性子,就算是再给他十倍的人也不会出事,我信他,陛下也信他。”
“那为何陛下要...?”
长孙冲不明白了,父亲不都说陛下已经派人前往探明虚实了吗?现在又为什么说相信他呢?
“陛下派人前往那是为了防止灾民暴乱,而你三伯没有经历过,前往稳定局势的,你明白不?”
这就是从小成长起来的情谊了,陛下这边一动,长孙无忌立刻就能理解陛下所作所为到底是为了什么。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点,长孙无忌这才安稳的坐在府里,听到消息也只是摔碎了一只茶盏。
长孙无忌的猜测也没错,现在的李世民看着手中的书信哭笑不得,一方面感叹长孙安业做事毫无忌惮,另一方面又担心灾民动荡之后会伤到长孙安业这个文弱书生。
“王硕啊,你说这人怎么就不知道害怕呢?咱这长安城里的物资都准备好了,结果灾民没等来,结果却等来了这么一个被人半路截取的消息。”
长孙安业派人在官道之上贴告示之时李世民还不以为意,可如今一看,长孙安业的本事还真不小,听说就这么一小会儿,第一批灾民都给收拢过去了,老屋山就那么大的地方,这几千人过去也不知道能否妥善安置。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的第一反应就是长孙安业想要为朝廷解决灾民问题,这才选择在半路截人之举,但对于长孙安业能不能妥善安置这些人,李世民也没有任何的把握,而这,也是李世民派人前往的第二个原因。
灾民们千里迢迢赶来长安,长安要是不妥善安置他们的话,对于朝廷的名声实在是有碍,而长孙安业这个接受灾民却没有妥善安置灾民的人也会成为首当其冲被斥责的对象,这不是李世民想看到的,也不是灾民们想要遭遇的。
皇宫事先得到消息,民间则是被外出百姓带回来的消息被震惊,在这个没有娱乐生活的时代,任何的一点八卦热闹都会在百姓们之中流传开来,而人传人的后果,绝对不会是原先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添加加醋之下,长孙安业这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成功地又成为了败家子的典范。
长孙府最近的动静长安城之内的百姓也都了解,一车车粮食,各种的工具材料被运出城,朝中封爵的消息他们也都听说了,这爵爷得到了封地,自然要第一时间将封地建设好,不管是耕种还是修建屋舍,封地能尽快得到收益才是爵爷们的首要任务,所以这消息也就是在百姓们之中流传几句,大多都是正面反应,最多掺杂几个说酸话,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之人。
但灾民一事跟新任开国县伯联系上,百姓们没有那么敏感的政治嗅觉,他们只知道收下这么多人,就会多增加多少张嘴,这些人就算是一天吃一顿,保持饿不死的程度的话,那一天一人也会消耗一斤粮食,千人就是千斤,时间长了,灾民越来越多,一天光是老屋山就要投入近万斤的粮食,更别说这位县伯还承诺一天三顿了,这样的条件之下,老屋山一天就要消耗近五万斤的粮食。
于是,在这些人认知之中就是:啧啧,养着这些灾民真费钱!
而长孙安业到了大唐之后,也才明白,原来大唐家奴并没有月钱一说,而红楼梦之中贾府因为要付给丫鬟、小厮们月钱而使整个府里还需要典当家中财物、发利子钱才行的场景,也给长孙安业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长孙安业查看账本,发现没有这笔开支的时候也是相当诧异,本以为那是因为长孙安业这个原身实在是太过纨绔,将所有的奴才都发卖了回血,可拐弯抹角询问过管家之后,长孙安业这才发现,原来在大唐,仆役这些人是不需要发放月钱的。
而唐律也有相关的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这要是给奴婢贱籍发放月钱的话,岂不就是跟给牲口发放月钱的一样?
至于为什么《红楼梦》之中会有为了支付府中开销,王熙凤都在外弄出人命,那不过就是因为朝代的不同,大唐那是汉人的江山,而红楼梦这本书的背景则是清朝,而清朝那可是满人的天下,虽然一直强调满汉一家,但在满人眼中,那可是把大臣士大夫们都视作奴才的朝代。
这是一个常识问题,而长孙安业在听完管家的讲诉之后,也是庆幸自己没有正面询问。
说白了,他们成为奴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怨不得他们此刻同样面色沉重。
世家们要回去图谋大计,而长孙安业这个幕后大手则是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领着封爵圣旨美滋滋地就开始打算如何规划自己的那块地了。
有山有水的,天然的农庄好地方,要是不好好规划起来,长孙安业看着都心疼的不得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长孙安业就没有在长安城之内出现过,就连李世民与房玄龄两人想要见长孙安业,都要派人快马加鞭前往老屋山亲自寻人。
而老屋山这边最近在忙什么呢?自然是要在旧址之上整理耕田,而现在的大唐,最怕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大旱,三月份的蝗灾刚过,旱情还没有得到改善,虽有长孙安业出的主意,让灾区不至于一下子陷入饿殍遍野的地步,但蝗灾爆发到消息传到长安朝堂的这段时间,蝗灾爆发的地区已经被蝗虫肆虐,农作物早早绝收,陇右道的灾民也开始向长安城方向迁徙。
而这些灾民,在沿途官员眼里是难题,甚至,长安城里也早早地准备好了赈灾用品,但灾民不到,朝堂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来到长安,加上朝廷也不宽裕,所以朝中准备的物资也有限,户部兵部这段时间也是整兵以待。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长孙安业选择老屋山这块地方,那也是将未来的灾民也给算了进去。
老屋山没有人口,不怕啊,反正天灾一年四季都会发生,在这个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百姓们对于风险的抵抗力实在是太低,农民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中坚力量,但农民们实际上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作为看天吃饭的阶级,农民天然就必须要面对不稳定的天气和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各种不确定性,春冬两季会发生的雪灾,夏天会发生的洪水、干旱、病虫害等等,这些灾祸都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颗粒无收,所以,这个时代的百姓们,对于迁徙躲灾的本事并不陌生。
更别说这个时代百姓家也不会有什么存粮存银,迁徙起来只需要将衣物收拾好就能赶路,而京都,从来都是灾民的不二之选,毕竟不管何时何代,京城永远都是政治、经济的中心,其他地方朝廷可以放弃,而京城却永远会是最后倾覆的城池,这点,不仅世家贵族们知道,就算是最底层的百姓们都明白。
而算算日子,这些灾民也快要进长安了,那么多人,朝堂是不可能一直供养他们的,而灾变之后,这些灾民之中肯定有很大一部门会选择就地安置,而长孙安业,打的就是这些人的主意。
带着手底下的那几个人,长孙安业很快就在灾民的必经之地贴上告示,派专人在路口等着,直接招工,让灾民直接前往老屋山安置,而长孙安业,则是负责将一切的后勤物资都给准备齐全,他要保证,这些灾民来到老屋山之后可以第一时间进入工作阶段,生活无忧,不产生动乱。
而就在长孙安业准备的如火如荼之时,灾民大潮也来到了长安城外的官道之上,而无所事事的管家也是眼睛发亮,直接带人就往老屋山走。
而长孙安业家里的这一系列操作,很快也被长安城内的有心之人给看在了眼里,就连长孙无忌府中,也听到了风声。
啪嗒!一声,长孙无忌正悠哉悠哉品茶呢,听到消息后精致的茶杯就摔在了地上。
“爹,你咋了?”
这么大的动静,让正在计算自己小金库乐滋滋的长孙冲一个激灵,很是担心地询问。
“哼,我看你这三伯是嫌我们长孙家活的太久了,真以为陛下对他另眼相看就为所欲为了?!”
长孙无忌一代文相,平时也是一直将礼仪气度作为自己行事准则的,可现在,难得的失态也是稀奇。
“三伯又咋了?难得又搞出什么惊世骇俗之举了?”
长孙冲兴致勃勃,最近,他跟三伯的关系很是亲密,所以,为了更加了解三伯,近几日,长孙冲就让不少人专门打听三伯的消息讲给自己听,特别是最近三伯的所作所为,长孙冲从长孙安业府中管家嘴里听到不少惊人之举,很多东西,他也不是不懂,但没有长孙安业在,这其中的窗户纸就怎么也捅不破,而当长孙安业拿出来之后,他们又是一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怎么没想到的懊悔模样。
“可不是,你说他要是缺人直接在长安城内招募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找那些灾民呢?!”
长孙无忌万般不解,长安城内百姓百万之数,现在又不是什么农忙之时,百姓们也是闲赋在家,要是长孙安业真的招工的话,绝对会是振臂一呼,四方响应,甚至还会在众多人争执之中将人工成本降到最低。
“灾民?!”
就算是长孙冲再傻,他也知道灾民有多敏感,各个地方的官员都不想沾手,可三伯却是另辟蹊径,直接乐呵呵全部收下了,竟是一点也不觉得麻烦。
“爹,这会不会出事啊?您看您是不是先进宫看看情况,要是陛下心情不好的话,儿子也好提前提醒一下三伯做好准备啊!”
三伯最近的成就以及每日都能大进一笔的侵袭之下,长孙冲早就成为了长孙安业的脑残粉,现在一听三伯可能会发生的危险,他也是急了,当即什么也不管了,催着长孙无忌赶紧进宫打探消息去。
“哼!我不去,就是要让这小子吃个大亏,长长记性,败家子一个,竟然敢在灾民必经之路贴出告示,说只要有人肯出力帮他挖掘沟渠,就给一天三顿饱饭以及睡觉的住所,这一下子,那些本来就因为逃荒而饥黄面瘦的灾民们可不就炸了,直接都不往长安城走了,让人带着就到老屋山了,真的不知道长孙安业这是想要做什么!”
管吃管住,在后世可能没有人觉得奇怪,毕竟老板要是不给足够的福利,舒适的工作环境,那是招聘不到能力大的打工人的,可现在,在大唐,管吃管住,一天还吃三顿,那在外人看来,那就是这人在挑选死士。
没有人关心这些人招募之后是用于挖掘沟渠的,他们的关注力只会在前面这个招募条件之上。
在这个一天两顿,都不能吃煮饭的时代,一天三顿,吃饱,那就是在有心人心上蹦跶。
“哎,三伯就是太不谨慎了,这些灾民虽然也是人力,但一个处理不好都容易形成暴乱,这要是出现巨大的动荡,陛下会不会牵连我们家啊?”
长孙冲反应了半天,这才喏喏问道。
他虽生活在和平时代,但史书上那天灾之后,灾民暴动的血流满地之景历历在目。
“你能想到的,难道陛下想不到,放心吧,陛下现在绝对已经派人前往打探虚实了,我们现在啊,就按兵不动就好,就你三伯那个性子,你觉得他有什么不好的想法?先不说他有没有这个本事,就他那个懒惰的性子,就算是再给他十倍的人也不会出事,我信他,陛下也信他。”
“那为何陛下要...?”
长孙冲不明白了,父亲不都说陛下已经派人前往探明虚实了吗?现在又为什么说相信他呢?
“陛下派人前往那是为了防止灾民暴乱,而你三伯没有经历过,前往稳定局势的,你明白不?”
这就是从小成长起来的情谊了,陛下这边一动,长孙无忌立刻就能理解陛下所作所为到底是为了什么。
也正是因为了解这点,长孙无忌这才安稳的坐在府里,听到消息也只是摔碎了一只茶盏。
长孙无忌的猜测也没错,现在的李世民看着手中的书信哭笑不得,一方面感叹长孙安业做事毫无忌惮,另一方面又担心灾民动荡之后会伤到长孙安业这个文弱书生。
“王硕啊,你说这人怎么就不知道害怕呢?咱这长安城里的物资都准备好了,结果灾民没等来,结果却等来了这么一个被人半路截取的消息。”
长孙安业派人在官道之上贴告示之时李世民还不以为意,可如今一看,长孙安业的本事还真不小,听说就这么一小会儿,第一批灾民都给收拢过去了,老屋山就那么大的地方,这几千人过去也不知道能否妥善安置。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的第一反应就是长孙安业想要为朝廷解决灾民问题,这才选择在半路截人之举,但对于长孙安业能不能妥善安置这些人,李世民也没有任何的把握,而这,也是李世民派人前往的第二个原因。
灾民们千里迢迢赶来长安,长安要是不妥善安置他们的话,对于朝廷的名声实在是有碍,而长孙安业这个接受灾民却没有妥善安置灾民的人也会成为首当其冲被斥责的对象,这不是李世民想看到的,也不是灾民们想要遭遇的。
皇宫事先得到消息,民间则是被外出百姓带回来的消息被震惊,在这个没有娱乐生活的时代,任何的一点八卦热闹都会在百姓们之中流传开来,而人传人的后果,绝对不会是原先的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意识,添加加醋之下,长孙安业这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范成功地又成为了败家子的典范。
长孙府最近的动静长安城之内的百姓也都了解,一车车粮食,各种的工具材料被运出城,朝中封爵的消息他们也都听说了,这爵爷得到了封地,自然要第一时间将封地建设好,不管是耕种还是修建屋舍,封地能尽快得到收益才是爵爷们的首要任务,所以这消息也就是在百姓们之中流传几句,大多都是正面反应,最多掺杂几个说酸话,羡慕嫉妒恨的红眼病之人。
但灾民一事跟新任开国县伯联系上,百姓们没有那么敏感的政治嗅觉,他们只知道收下这么多人,就会多增加多少张嘴,这些人就算是一天吃一顿,保持饿不死的程度的话,那一天一人也会消耗一斤粮食,千人就是千斤,时间长了,灾民越来越多,一天光是老屋山就要投入近万斤的粮食,更别说这位县伯还承诺一天三顿了,这样的条件之下,老屋山一天就要消耗近五万斤的粮食。
于是,在这些人认知之中就是:啧啧,养着这些灾民真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