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 > 第305章 易夺舍体质11

快穿:宿主和我每次都心惊胆战 第305章 易夺舍体质11

    新来的是个古人。

    他所在的朝代叫大雍,显然不是这个位面历史上存在的。

    所以时萋也无从考究他的时代距离现在是有多“古”。对于古代,她其实也没那么多好奇心。

    瞧着他的做派,时萋还以为他是个进学的书生。

    但聊过之后才知道,“小书生”竟然不是书生,也没参加过科举,更没有正经的上过私塾。

    他所表现出来的礼节皆来自于他的父亲。

    俗话说子不言父过,在“小书生”描述自己穿越而来之前的情况时,时萋能从他平淡的语气中听出,在他的小家庭中,大部分的磨难和困苦都是他父亲带给他们的。

    虽没有一句抱怨,却全是对生活的无力。

    “小书生”的父亲是乡里有名的“秀才老爷”,未及弱冠的年纪,就有秀才的名号,自然是备受瞩目的。

    大雍科举难考的程度比其他已知朝代更甚,全村几年都不见得出一个童生。

    秀才的名头说出去好听,在整个宗族里也算是个人物。

    只不过十几年过去,依旧是秀才,科举之路就算是断了。

    然“小书生”父亲一心想要中举,光耀门楣。

    三年又三年,次次名落孙山不得中,“小书生”父亲也不愿放弃。

    全家只靠他成为秀才后,免税四十亩田的挂名费,和“小书生”娘做些零工赚得几个铜板维持生计。

    是名下有四十亩田可以免税,并不是说“小秀才”家就有四十亩田地。

    田地,他们家是没有的,家里的田产早在“小书生”爹为院试奔波时就已经卖光了。

    而现在记在他名下的田,是族中隔房长辈的产业。

    挂在他名下,只为免那些高昂的田地税,一年到头给“小书生”家的挂名费,也不过维持个温饱。

    但却不够“小书生”他爹继续进学参加科举的。

    在大雍,读书可是个烧钱的事。

    也可以说在每个封建王朝,读书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一个国家的文盲比例高可达百分之九十。

    连“识得几个大字”都属于难得的人才。

    读书人一年下来光是束修都够三世同堂之家生活个两三年的。

    更别提书本、笔墨的费用。

    在古代,知识是最贵的,书本的价格之高昂,可换几担粮食。

    若是成了举人还好,免税的田地数量足够多,约么全族的都能挂齐,即便没有乡绅富商“投资赞助”,也能过的滋润。

    只是一个秀才,却没什么来钱的出路了。

    早些年“小书生”爹刚中秀才时,因年纪轻、又是一把即过,乡里有些小地主想要提前投资,以求之后有所“回报”。

    倒也给了不少贺礼银钱。

    只是这些资助也在第二次参加乡试时消失了。

    考到小书生成人时,他爹已经连续参加了四次科考,他一直坚信自己有才学,称中举只差些运道。

    他常挂在嘴里的话就是“七分靠实力,三分靠运气。”如今他已有了实力,就是差那么点子运气。

    科考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参考需要的银子也不是小数目。

    “小书生”爹一门心思放在读书上,对于家中生计和科考银钱怎么来,一概不管。

    这些只能由“小书生”和他娘想办法。

    如果“小书生”爹放弃科举,其实完全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比如进入书院做个教书先生。

    但他不肯放弃自己的青云路。

    为了供养他,“小书生”只得去镇里做个账房先生。

    他年幼时,正是他爹春风得意之时。

    “小书生”爹心情好,便亲自给他开蒙。

    虽为了省钱,并没有送他去私塾学习。

    但“小书生”还是识得几个字的,家中的书籍也不算少。

    靠幼年时的积累,参加童生试没什么希望。在城里铺子中找些活计还是容易的。

    时萋还是头一回听这样的事。

    都是老子辛辛苦苦赚钱供养孩子。

    孩子反过来供养父亲科考的,还真是少闻。

    “小书生”提起来之前的情形,免不了心中焦虑。

    他们赶上了荒年寒冬,不少商家囤积居奇,本来秋末因收成不好,价格就较着去年翻了一翻,再被这些人一运作,临近年根时粮食的价格疯涨,已到了普通人家吃不起的程度。

    “小书生”他们家没有田地,口粮全靠购买。

    他的工钱每月都不够父亲买宣纸笔墨的,家里生计之前靠族中给了粮食和少许银钱,抵了挂名费。

    但今年粮食收成差,所以从半年前就靠着母亲给人浆洗衣物,或者从大户人家接些散活。

    粮食价格大涨之后,“小书生”娘挣的那点钱便不够买粮食的了。

    一家子除了“小书生”爹每顿能吃些干的,他和他娘全靠稀汤度日。

    他来之前已经饿了大半个月,少年人正是能吃的年纪,身体吸收的快,却只靠几粒米和一大碗汤吊着性命。

    因为肚子空空,光是站着身体都直打摆子。

    勉强出门走在店铺的路上,还没离家多远就没了知觉……

    “小书生”以为自己过不去这个寒冬了,没想到竟有了这样的奇遇。

    时萋默默倾听,不知道说这母子俩什么好。

    自己赚的钱,不先紧着吃饱肚子再说别的。

    都到这样的情况了,“小书生”还把工钱拿给他爹买书本笔墨。

    这对母子俩则干饿着。

    “也不知在下的肉身,会不会在大雪天冻僵……”小书生从时萋这里知道了他的大致情况,猛然想到自己离魂状态下的身体,面上不自觉的带了愁容。

    时萋安慰:“应该还活着,在你过来之前,也有一灵魂在我头脑中,不过她的肉身死亡后,魂魄也跟着消散了。”说的就是洁癖姐。

    小书生稍稍踏实了一些。

    这才对四周景物发出了种种疑问,他这里摸摸那里看看。

    发现了窗户时,眼睛瞪的溜圆。

    “你们这里竟然如此富庶,用琉璃做屋内装饰……啊!怎么如此高?下面那些是什么?能行如此之快,想必只有千里马能企及。”

    时萋头大。

    古代人进现代后。

    他们的问题比十万个为什么还要多。

    时萋要是一一解答,可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她从储物格里翻找出幼儿园小朋友的启蒙读物,加小学课本扔了出去。

    “小书生”被突然出现的物品吓的一个弹跳。

    这会儿已经没心思注重礼仪了。

    只半刻钟,眼前出现的所有事物都让他震惊。

    “小书生”年纪不大,刚刚过了十五岁。

    虽一直故作老成,实际上还有身为少年人的稚气。

    时萋没有解释这些书是从哪里来的,只让他去看地上的书:“你刚接触这个时代的字体,可能不太熟悉,先看最上面的一本,认认字……”

    “小书生”呆脑呆脑的,顺着时萋的话伸手去拿地上的书。

    “姑娘若是不说这里是千百年之后,在下还以为到了仙境……”就算是茶馆、酒楼说书人将的神人仙境,也不敢这么想的。

    这……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

    如果把这里的事,写成话本子卖与说书人,家里的情况定能得到改善……

    “小书生”在香料铺子做账房,平时见惯了掌柜做生意。

    渐渐也学了些商人思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