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从芯开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探空火箭
热门推荐:
人在古代当县令,我竟然泡了未来女帝
覆日者
我携阴阳师式神横扫与凤行
开局十个神话天赋,你怎么和我打
大婚当天,被太子殿下强取豪夺了
我,天谴开局,气运之子被我气哭
血脉剑神
四合院:这个住户恐怖如斯
反正死不了,只好逐渐变态喽
事实是求证了,但是揽过了一项工作,血亏,但是细想也不亏。
李锫试着和赵新商量,到时候发布会能不能让他上去穿个皮衣讲两句,但是却只得到一双白眼。
顺便拿走了一台主机办公用,主板芯片是龙芯套装,内存硬盘也都是国产,虽然体验不习惯但放那儿也挺顺眼的。
海卫半导体倒是没时间去,而且在金陵太远,人家七月份员工才会逐步到位,接近九月才能正式投产。
gpu项目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两天没睡觉就抓这个,比起汽车和电池显卡芯片有趣多了。
……
但是在蓉城的郊区这里有更有趣的东西,至少在江诚看来是这样。
娄黄河的团队到位了,在等待设备的过程中他把探空火箭的指标写了,然后大家第一次配合,用了两天设计出第一枚探空火箭,没错是两天。
按照某位中层技术人员的说法:
“设计它甚至不需要电脑,用铅笔在白纸上画画就行,受力分析简单到可以凭借经验解决。”
不过既然是走程序,大家还是把这枚小火箭当做是重大工程该做的都到位了,给出了超规格的礼遇。
加工是在哪呢,借的彗星汽车厂的机器,用来制作外壳燃料罐绰绰有余,有些材料的要求甚至不如汽车部件。
燃料也简单,彗星动力是生产电池的化工厂,调配一点火箭燃料找两个老师傅就行,保证特稳,各种仪器和容器都是现成的,甚至以后给大火箭用也没问题。
两家工厂,火箭的两大要素机械和化工就完成,电控更是无比简单,nsm很遗憾没有参与进来,继续磕着显卡呢。
5月21日,三枚火箭制造完成,航天研究室觉得不满意,又稍加改造。
基础性的被命名为01型,长5.2米,直径0.6米,采用液体推进剂,预计飞行高度68公里。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燃料是偏二甲肼,就是俗称的毒发,用习惯了。
不但比冲过得去和常温可储存,使用这种燃料的火箭绝不会有点火失败的情况,因为只要把两种东西混合在一起就直接燃烧,然后就会冒出大量红色烟雾,推着火箭发动机上天。
01a则是在01型的基础上增加上面级,成了二级火箭,总长6.5米,飞行高度应该能到90公里。
01b改了发动机,上液氧煤油发动机,直径增加到0.75米,因为液氧储存麻烦所以改造花了几天时间,但工程量不大,预计能飞到80公里左右高,三枚火箭顺利通过验收,然后装到车上就往郊外运。
因为打心底的看不起和不重视,这三枚火箭就用焊接在小卡车上的支架固定,因为稍稍长出货斗一些就向上斜着,盖上三色防雨布,就这么办吧。
好巧不巧的是正好这几天蓉城刮大风,三色布没固定好在一段路被掀开,在路人看来就好像三枚斜着的导弹一样随时要发射,于是在网上又多了几张段子图片。
在离工地不远处的郊外,吊车把三枚火箭临时修建的水泥平台上然后检查和安装设备用了一个晚上。
下午,01号火箭加注燃料,三十多个设计几百吨大火箭的大师在这里看“玩具”的起飞,江诚也在,他倒是饶有兴致的到处乱转乱摸,虽然小了点,但也是货真价实的火箭。
五六米也不低了,差不多两层楼高,外露的铆钉让它们看起来稍微有些粗糙,但据说不影响气动。
没有什么倒计时,江诚按了一下笔电的y键,01号过了两秒屁股下面就冒烟,然后带着一声爆响和尾焰轻松的飞上天空。
这个时候专业人士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和那些自制火箭的民间大神不同,这枚火箭虽然同样小,也是单喷口,但尾焰那叫一个稳定和赏心悦目,就和导弹一样,诶,有可能哦。
随着火箭飞行,空中还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直达云端的白色烟柱,上端还因尾焰被照的火红,像是流星一样,过了很久以后火龙消失,变成一个亮点。
最后燃料耗尽,火箭发动机关闭,在借助惯性上升一段时间后载荷分离,箭体坠落。
所谓的载荷是一个简单的综合传感器,会有一个弹出的小降落伞让它飘一会儿,主要是验证数据对不对,真要测定还得地面。
“1号遥测站测高:米。”
“2号遥测站测高:米。”
“3号遥测站测高:米。”
载荷数据:米。
很好,很准确。
所谓地面遥测站也很水,就是一个有民用雷达简易装置,放在小货车上找个地方停车测控。
01a在半个小时后发射,这一次是两根不相连的烟柱,不过眼神不好可能看不见,它的高度更高,达到了90公里,而卡门线是100公里,理论上超过这个高度就进入太空。
或许01a火箭有这个潜力,但是因为装的东西比较多没有去做更大。
然后是01b,三枚火箭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全部发射完毕,烟柱兼具不到10米,扩散的烟柱基本在同一个位置,从远些的地方看过去就印度戏法里通天的绳子一样。
虽然只是“玩具”,不过亲自近距离连看三发火箭连射,还是亲自按键,这种真正的一键三连让江诚体验非常深刻,尤其是看着两层楼高的东西拖着巨大火光上天到看不见的高度,这种感受难以言表,就连空气中的隆隆声都显得非常悦耳。
这就是火箭,可以坐着它到天上去。
即使是从电视上看土星五号发射也不过如此,听说像cz-2这样的中型火箭发射发动机的声音能让几公里内发生震动,尾焰能够照亮半个天空,江诚现在信了。
看着江诚那双依旧有些不舍的望着天空的眼睛,娄黄河知道经费稳了。
为什么非要去制造几枚最快的探空火箭,就是他在得知江诚从未实地见过火箭发射后抓住机会,第一次的印象是最深刻的,要让领导看到成绩,在私企也是一样的,事实胜于雄辩嘛。
看来效果很好,只花了微不足道得到经费就稳固了航天公司的地位,血赚不赔。
李锫试着和赵新商量,到时候发布会能不能让他上去穿个皮衣讲两句,但是却只得到一双白眼。
顺便拿走了一台主机办公用,主板芯片是龙芯套装,内存硬盘也都是国产,虽然体验不习惯但放那儿也挺顺眼的。
海卫半导体倒是没时间去,而且在金陵太远,人家七月份员工才会逐步到位,接近九月才能正式投产。
gpu项目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两天没睡觉就抓这个,比起汽车和电池显卡芯片有趣多了。
……
但是在蓉城的郊区这里有更有趣的东西,至少在江诚看来是这样。
娄黄河的团队到位了,在等待设备的过程中他把探空火箭的指标写了,然后大家第一次配合,用了两天设计出第一枚探空火箭,没错是两天。
按照某位中层技术人员的说法:
“设计它甚至不需要电脑,用铅笔在白纸上画画就行,受力分析简单到可以凭借经验解决。”
不过既然是走程序,大家还是把这枚小火箭当做是重大工程该做的都到位了,给出了超规格的礼遇。
加工是在哪呢,借的彗星汽车厂的机器,用来制作外壳燃料罐绰绰有余,有些材料的要求甚至不如汽车部件。
燃料也简单,彗星动力是生产电池的化工厂,调配一点火箭燃料找两个老师傅就行,保证特稳,各种仪器和容器都是现成的,甚至以后给大火箭用也没问题。
两家工厂,火箭的两大要素机械和化工就完成,电控更是无比简单,nsm很遗憾没有参与进来,继续磕着显卡呢。
5月21日,三枚火箭制造完成,航天研究室觉得不满意,又稍加改造。
基础性的被命名为01型,长5.2米,直径0.6米,采用液体推进剂,预计飞行高度68公里。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燃料是偏二甲肼,就是俗称的毒发,用习惯了。
不但比冲过得去和常温可储存,使用这种燃料的火箭绝不会有点火失败的情况,因为只要把两种东西混合在一起就直接燃烧,然后就会冒出大量红色烟雾,推着火箭发动机上天。
01a则是在01型的基础上增加上面级,成了二级火箭,总长6.5米,飞行高度应该能到90公里。
01b改了发动机,上液氧煤油发动机,直径增加到0.75米,因为液氧储存麻烦所以改造花了几天时间,但工程量不大,预计能飞到80公里左右高,三枚火箭顺利通过验收,然后装到车上就往郊外运。
因为打心底的看不起和不重视,这三枚火箭就用焊接在小卡车上的支架固定,因为稍稍长出货斗一些就向上斜着,盖上三色防雨布,就这么办吧。
好巧不巧的是正好这几天蓉城刮大风,三色布没固定好在一段路被掀开,在路人看来就好像三枚斜着的导弹一样随时要发射,于是在网上又多了几张段子图片。
在离工地不远处的郊外,吊车把三枚火箭临时修建的水泥平台上然后检查和安装设备用了一个晚上。
下午,01号火箭加注燃料,三十多个设计几百吨大火箭的大师在这里看“玩具”的起飞,江诚也在,他倒是饶有兴致的到处乱转乱摸,虽然小了点,但也是货真价实的火箭。
五六米也不低了,差不多两层楼高,外露的铆钉让它们看起来稍微有些粗糙,但据说不影响气动。
没有什么倒计时,江诚按了一下笔电的y键,01号过了两秒屁股下面就冒烟,然后带着一声爆响和尾焰轻松的飞上天空。
这个时候专业人士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和那些自制火箭的民间大神不同,这枚火箭虽然同样小,也是单喷口,但尾焰那叫一个稳定和赏心悦目,就和导弹一样,诶,有可能哦。
随着火箭飞行,空中还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直达云端的白色烟柱,上端还因尾焰被照的火红,像是流星一样,过了很久以后火龙消失,变成一个亮点。
最后燃料耗尽,火箭发动机关闭,在借助惯性上升一段时间后载荷分离,箭体坠落。
所谓的载荷是一个简单的综合传感器,会有一个弹出的小降落伞让它飘一会儿,主要是验证数据对不对,真要测定还得地面。
“1号遥测站测高:米。”
“2号遥测站测高:米。”
“3号遥测站测高:米。”
载荷数据:米。
很好,很准确。
所谓地面遥测站也很水,就是一个有民用雷达简易装置,放在小货车上找个地方停车测控。
01a在半个小时后发射,这一次是两根不相连的烟柱,不过眼神不好可能看不见,它的高度更高,达到了90公里,而卡门线是100公里,理论上超过这个高度就进入太空。
或许01a火箭有这个潜力,但是因为装的东西比较多没有去做更大。
然后是01b,三枚火箭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全部发射完毕,烟柱兼具不到10米,扩散的烟柱基本在同一个位置,从远些的地方看过去就印度戏法里通天的绳子一样。
虽然只是“玩具”,不过亲自近距离连看三发火箭连射,还是亲自按键,这种真正的一键三连让江诚体验非常深刻,尤其是看着两层楼高的东西拖着巨大火光上天到看不见的高度,这种感受难以言表,就连空气中的隆隆声都显得非常悦耳。
这就是火箭,可以坐着它到天上去。
即使是从电视上看土星五号发射也不过如此,听说像cz-2这样的中型火箭发射发动机的声音能让几公里内发生震动,尾焰能够照亮半个天空,江诚现在信了。
看着江诚那双依旧有些不舍的望着天空的眼睛,娄黄河知道经费稳了。
为什么非要去制造几枚最快的探空火箭,就是他在得知江诚从未实地见过火箭发射后抓住机会,第一次的印象是最深刻的,要让领导看到成绩,在私企也是一样的,事实胜于雄辩嘛。
看来效果很好,只花了微不足道得到经费就稳固了航天公司的地位,血赚不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