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一觉醒来,穿越七十年代小知青 > 第112章 春耕

一觉醒来,穿越七十年代小知青 第112章 春耕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都老老实实的待在村里,除了上山摘野菜砍柴,也不再往公社去了。

    紧接着就是春耕的到来,所有人不能休息,每天都要按时按点下地,男的耕地犁地,女的播种。

    没有现代化设备的这个年代,所有的劳动,都是靠着人力一点点堆积出来了。

    因为没有拖拉机,地里一个冬天被冻实了土地,需要人力一锄头一锄头翻开。

    还有因为天气回暖,一夜之间冒出来的野菜,也要人一点一点拔干净。

    在这个特殊的时候,是男女老少齐上阵的。

    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在旁边挑拣种子,半大的孩子们就跟着在里地拔草。

    一连劳动了大半个月,知青们都有些吃不消了。也算是被好好上了一堂劳动课。

    宋颂作为六人帮里最小的,往常上工的时候,都是被分一些简单省力的事情做,可这会儿却是一点特殊对待都没有,别人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每次都很认真,做的不比村里常年下地的婶子们差。

    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天天都是满工分。

    春耕结束的第二天,大队长给全村都放了假,一共两天。

    宋颂也直接在床上躺了两天。

    说起这事儿,她也很无奈,她真不是啥卷王。

    纯粹是因为村里人已经开始说她闲话了。

    去年请假的时候,因为帮村里接了活儿,所以大家对于她的离开同意的很爽快。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这点散活儿的恩惠就没这么管用了。

    问她怎么知道的?

    上山的时候听到的。

    时间回到开工前两天。

    她实在是现在知青院无聊,刚好刘正南赵军他们又要去砍柴了,宋颂就提出一起跟着去。

    到了山上,刘正南和赵军找到了一棵枯树,两个人就开始你一斧子我一斧子砍起来了,宋颂闲着没事儿,就寻摸到旁边去找点春菜吧。

    这一找,就被她听到了几句墙角。

    “知青院那个小宋知青回来了你知道不?”

    小宋知青,谁在叫她,叫她干啥?

    “啊?回来啦?什么时候的事情?”

    “嗨,前几天就回来了,你这都没看见吗?”

    “没看见呀,也没见她到村里走动呀!”

    “她回来的那天,去大队长家销假,我看见了。穿的那叫一个洋气。”

    宋颂心想,洋气嘛?我怎么没感觉。

    她默默回想了一下自己那天的穿着,很简单呀,就是当时第一次去温家拜访的时候穿的。

    还不等她多想,就听到说话的声音继续了。

    “我跟你说,那小宋知青,家里肯定老有钱了。”

    “你咋知道的?”

    “还用咋知道的?你看看她的模样,下乡这么久了,看着天天下地,可那皮肤就没见糙过,也没见她瘦过,听说他们知青院里,就小宋知青那一批六个人,吃的最好。

    还有她年前买了自行车你忘记啦?那么贵的自行车说买就买,那自行车票也不是好得的,咱们村也就大队长家有一辆,宝贝的不行。”

    “那是得宝贝呀,大队长家的自行车,买来这么久也没见他骑过几次,还天天擦。”

    “就是就是,所以说大队长对这个小宋知青,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干什么都行,你看她一请假就请几个月,以前的知青谁敢呀!”

    “那人家家里有钱愿意养着,关咱们什么事儿?咱们老老实实过自己的就成。”

    “话是怎么说,可我就是有些看不惯... ...”

    后面的宋颂就没有继续听下去了,她转个身子从另一边悄悄走开。

    她当时请假单时候,也预想过会有现在的情况,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措不及防被她听到。

    她也没声张,只是在春耕里卖力的工作,就是为了能扭转一些自己在村里的风评。

    有钱这个标签是甩不掉了,但是不能再被扣上个贪图享乐的帽子,那可就太危险了。

    为了自己的名声着想,她坚持每天不落人后努力干,还真的让那些闲言碎语减少了很多。

    时下人都很现实的,只要你的行为表现够积极,人家就会觉得你人好。

    当然了,也可能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跟新知青那几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一对比,宋颂简直就是表现良好成绩优异的好同志了。

    (宋颂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能靠对照组逆风翻盘哈哈哈哈。)

    现在新知青已经升级成为村民们心中最讨厌的存在了,无他,都是钱小雪惹出来的祸。

    钱小雪自从来了以后,据说是没有那天能安稳上工的。

    不是这里不舒服,就是那里难受。动不动就要请假说坚持不了了。

    最开始大队长还会问她需不需要请假去医院,她总是说没关系,老毛病了过会儿就好。

    一次两次也就算了,可连着一个星期,每天都是上午去,下午就请假说去不了。

    这就让人喜欢不起来了。

    不过好在那会儿村民们也不奢望新来的知青能在秋收上帮上多少忙,倒是让她混过去了。

    可春耕不一样了,这会儿距离他们来到向阳大队都已经好几个月了,再推说不适应干活就不对劲了。

    都是城里来了,其他人都能做,你为什么不能做?

    就连钱小柔,就算不是满公分,一天下来也有六七个工分了,钱小雪却每天只混个三四工分。

    这不,跟她搭档的大嫂子不乐意了。

    上午的时候,大队长分配了工作,知青们跟村民们混合搭配,有村民们手把手带着知青干活,可以保证没做过播种的知青不出错。

    林德忠他们是老手,所以没有这么多讲究,六人帮和后来的知青们都没做过,自然就被分到了不同的村民身边。

    宋颂跟着的是金花婶子的小姐妹,人也很不错,教了一两次播种的技巧以后,看宋颂上手情况良好,大家也就继续埋头干起来了。

    一个上午安稳过去了,事情发生在下午。

    向阳大队去年的交粮任务完成的很好,今年公社来了一位新领导,大队长杨保国根据新领导的指示,把田地都做了分区规划,哪儿块地种什么,哪儿块地先下种都是定好的。

    为了规范和监督大家,他好特地请了村里年迈的族老们监工,监管大家做事。

    这种情况下,就连平时村里最混日子的小子们,也不敢摸鱼。

    正是一派欣欣向荣、热火朝天的时候,钱小雪这边又出了问题。

    大队长顾忌着新知青们啥都不懂,给他们分配的都是村里脾气比较好,干活也是一把好手的人。

    负责教钱小雪的是一个去年嫁到向阳大队的小嫂子,在村里出了名的好媳妇,家里家外一手抓不说,邻里关系也处的很好。

    上午她认认真真仔仔细细教了钱小雪,种坑挖多深,种子放多少。钱小雪也是一副虚心学习的样子,动手几次也没出错。

    那嫂子就放心让她做去,自己也在另外一边开始埋头干起来。

    一直到中午吃完饭,下午回来上工的时候,记分员过来抽查情况,一检查,发现钱小雪上午做的活儿,除了最开始的一小排,后面的竟然都不合格。

    记分员说:“柳老三家的,你们这都不对,都得返工啊!”

    记分员嗓音不小,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听到了,可就跟炸开了窝了。

    只见那嫂子迅速走到记分员身边,着急的抓着她手臂问:“哪儿不对了?大队长不是说的这么下种的,坑挖半个手掌深,五颗种子!”

    记分员白了她一眼,指着地上两三排种坑,面无表情说:“你自己看看嘛,哪有你们这样下种的,一个坑里两三颗,一个坑里七八颗,你这不是瞎闹吗。”

    听到记分员的话,柳三嫂子更不明白了,她不是每个坑都数好的五颗种子?

    再低头看了看记分员手指的地方,好家伙,全都是那个钱知青做的。

    一连好几排,全都跟记分员说的一样,种子跟随手扔下的,数量不固定,就连种坑也是深浅不一。

    一看这样的情况,当场就给柳三嫂子气的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