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村花脚踹极品手拿空间养崽崽 第五十三章 一家三口坐绿皮火车
热门推荐:
重生后我笑看人生
璀璨人生
致命诱惑,沈总忙追妻
洪荒:我,东王公,要成为最强?
文娱:骂谁狐狸精呢,喊我偶像
网游开局合成顶级神装
就看吧,看把不把你头笑掉就完事
我用阵法补天地
璀璨人生
两口子把箱子抬到了王婶儿家里,谢招娣把昨天借王婶儿的粮食还给了她,又拜托她早晚过去帮着喂喂鸡,然后才跟程景深出门。
一家三口戴着斗笠,沿着蜿蜒的小路出了村子。
山路十八弯,一环又一环。
到了镇上,谢招娣去供销社买了些吃的带在身上,备着在路上给圆圆吃。
他们先是坐汽车到县城,又步行着进到火车站。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大厅里挤挤攘攘。
程景深把谢招娣和圆圆安排到了一个角落等他,他自己则去排队买票。
这时期买票都只能到火车站的窗口买,火车站的每名售票员桌子上,都摆着两个全是小格子的盒子。
一个盒子装车票,另一个盒子装印章。
坐车的人买票的时候,把目的地告诉售票员,售票员就会从盒子拿出已经提前印好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车票,拿出印章盖上当天的日期。
排队人的很多,程景深排了快一个小时,才买到了两张纸板票。
这还是淡季买票,若是赶上春运,为了买一张火车票,排两三天的队也是常有的事。
两张票一共3元,程景深递给了谢招娣一张。
买到了票,两人便牵着圆圆检票进站。
进了站,再跟着人流一路去到站台,来到了早已停靠在站台上的绿皮火车跟前。
车厢门口的人一堆堆的往火车上挤,车厢里像是沙丁鱼罐头一般,塞满了人。
就算是这样,站台也还站满了没有上车的人,列车员拿着喇叭在车厢门口大喊:“车厢里的人再往里挤挤,挪挪脚,方便下面的人上来。”
车厢里的人,人挤人,脚踩脚,肩挤肩的做着移动,车厢外的人更夸张,一个一个的往里面挤,简直是见缝插针。
看到这个情形,谢招娣皱了皱眉,拿着票跟到了人群之后。
身后的程景深看她停下,忙对她说道:
“我们不在这,我们在前面的车厢,继续走。”
“不是都在这个车厢吗?”谢招娣还没看过程景深买的票,不过据她所知,火车停靠之后,一般同一火车站的人,都是上同一车厢的。
她只是下意识的跟着人群走。
不料程景深看了她这样,以为她是不会坐火车,顿时笑道:
“看看,还说不要我陪着你来,这要是你一个人来,连火车怎么上的你都不知道,到时候在哪里下车你也不知道,不得急哭?”
“嗯,幸好有我们程老师陪我一起过来。”谢招娣说着话,将兜兜里的火车票拿出来看了一眼,才知道程景深买的是卧票。
卧铺的票要比硬座贵好几倍,和挤挤攘攘的硬座车厢比起来,卧铺就要冷清得多,上车自然也就不挤。
夫妻俩人的床一上一下,谢招娣带着圆圆睡下面,程景深睡在上面。
火车一共要十四个小时才到站,现在是下午四点,他们要第二天早上六点才能抵达昆明市火车站。
累了一天,三人上了火车,就开始躺在火车上休息。
火车走了两个小时,中途停靠了两个小站,零零落落的又上来了一些人。
到了六点钟,程景深从上铺下来,喊谢招娣和餐车吃饭。
以前程景深一个人坐车回上海,要坐整整五十六个小时的车,他回去从来都是买硬座,也从来没去过餐车吃饭。
饿了都是拿馒头,窝窝头对付,最多要一份八毛钱的盒饭。
这餐车,他也是第一次去。
想着有圆圆,谢招娣胃又不好,程景深舍不得她们跟着挨饿,到了饭点便来喊她们去吃饭。
餐车就在卧铺车厢的隔壁,谢招娣起来收拾了一下,带着圆圆到卫生间洗了把脸,然后和程景深牵着圆圆去了餐车。
程景深要了一盘小炒肉,和一碗蛋花汤。
要完之后,他从衣服兜里拿出来一些钱,挑了四块递给了服务员。
看到程景深手上的钱,谢招娣眼睛跳了跳,等到程景深拉着她坐下了,她才问起钱的事情来:
“你身上哪里来的钱,工资不是都交给我了?”
买火车票的时候,程景深就没问谢招娣要钱,她之前没注意这件事,刚刚程景深拿钱买饭的时候,谢招娣扫了一眼,才发现他身上的钱还不少。
“我哪有钱,这是昨天去找林支书开介绍信的时候,问林支书借的钱,我怕你卖手表的钱,拿着去看病不够花。”
说着话,程景深忽然放低了声音:
“钱我先装着,出门在外,就怕遇到那些小偷小摸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额!~”谢招娣其实很想说,小偷小摸再怎么大胆,应该也没胆子来扒她的裤衩子偷钱。
不过她终究什么也没说,她觉得程景深身上也该留一点钱,要不然一个大男人,买个包子馒头都要媳妇掏钱,也挺不好看。
最怕的就是万一他有急事,但她不在他身边。
以前谢招娣就从来不会给程景深留钱,他身上有一分钱,谢招娣都要搜刮干净。
有一次程景深回上海,火车在路上出了问题,因为检修晚点了两天,身上只带了一点点伙食费的程景深到第三天,就弹尽粮绝,拿不出吃的东西,也没钱买了,最后是找同乡借的钱吃饭。
后来程景深回家问谢招娣要钱还账,说起那段经历的时候,还红了眼眶。
那个时候还是程景深和谢招娣成婚的第一年,程景深那会儿才十九岁,年纪轻轻,没受过什么委屈的城里小伙子,哪里受得起那样的委屈。
而且他回去还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谢招娣克扣他钱的事,只能把眼泪往心里咽。
后来他跟谢招娣说起那个经历,大概也是想听谢招娣安慰他一下的。
可谢招娣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她笑他一个大男人,那么容易就受委屈,又怨他不聪明,家里条件那么好,回去了也不知道跟他的父母要钱。
大概是因为那件事,程景深在谢招娣这里受了打击,后来他就再也没对谢招娣吐露过心事。
如今想起那件事,谢招娣心里觉得程景深是真的过的窝火,他原本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这也就过了四年光景而已,二十三岁的男人身上,却已经灌满了三十二岁才有的沧桑。
想起以前的事,谢招娣只觉得荒唐。
别说她还记得那一茬事情,就算是不记得了,以后在钱的事情上,她也不会再苛待程景深一分。
一家三口在餐桌上坐着等了一会,菜和汤就端了上来,还给配了三碗米饭。
小炒肉香喷喷的,比起后世火车上的餐食,美味得多。
三人吃着盘子里的肉,看着窗外绿油油的田野,田野上居民的房子里冒出缕缕青烟,岁月一派静好。
一家三口戴着斗笠,沿着蜿蜒的小路出了村子。
山路十八弯,一环又一环。
到了镇上,谢招娣去供销社买了些吃的带在身上,备着在路上给圆圆吃。
他们先是坐汽车到县城,又步行着进到火车站。
火车站里人来人往,大厅里挤挤攘攘。
程景深把谢招娣和圆圆安排到了一个角落等他,他自己则去排队买票。
这时期买票都只能到火车站的窗口买,火车站的每名售票员桌子上,都摆着两个全是小格子的盒子。
一个盒子装车票,另一个盒子装印章。
坐车的人买票的时候,把目的地告诉售票员,售票员就会从盒子拿出已经提前印好出发地和目的地的车票,拿出印章盖上当天的日期。
排队人的很多,程景深排了快一个小时,才买到了两张纸板票。
这还是淡季买票,若是赶上春运,为了买一张火车票,排两三天的队也是常有的事。
两张票一共3元,程景深递给了谢招娣一张。
买到了票,两人便牵着圆圆检票进站。
进了站,再跟着人流一路去到站台,来到了早已停靠在站台上的绿皮火车跟前。
车厢门口的人一堆堆的往火车上挤,车厢里像是沙丁鱼罐头一般,塞满了人。
就算是这样,站台也还站满了没有上车的人,列车员拿着喇叭在车厢门口大喊:“车厢里的人再往里挤挤,挪挪脚,方便下面的人上来。”
车厢里的人,人挤人,脚踩脚,肩挤肩的做着移动,车厢外的人更夸张,一个一个的往里面挤,简直是见缝插针。
看到这个情形,谢招娣皱了皱眉,拿着票跟到了人群之后。
身后的程景深看她停下,忙对她说道:
“我们不在这,我们在前面的车厢,继续走。”
“不是都在这个车厢吗?”谢招娣还没看过程景深买的票,不过据她所知,火车停靠之后,一般同一火车站的人,都是上同一车厢的。
她只是下意识的跟着人群走。
不料程景深看了她这样,以为她是不会坐火车,顿时笑道:
“看看,还说不要我陪着你来,这要是你一个人来,连火车怎么上的你都不知道,到时候在哪里下车你也不知道,不得急哭?”
“嗯,幸好有我们程老师陪我一起过来。”谢招娣说着话,将兜兜里的火车票拿出来看了一眼,才知道程景深买的是卧票。
卧铺的票要比硬座贵好几倍,和挤挤攘攘的硬座车厢比起来,卧铺就要冷清得多,上车自然也就不挤。
夫妻俩人的床一上一下,谢招娣带着圆圆睡下面,程景深睡在上面。
火车一共要十四个小时才到站,现在是下午四点,他们要第二天早上六点才能抵达昆明市火车站。
累了一天,三人上了火车,就开始躺在火车上休息。
火车走了两个小时,中途停靠了两个小站,零零落落的又上来了一些人。
到了六点钟,程景深从上铺下来,喊谢招娣和餐车吃饭。
以前程景深一个人坐车回上海,要坐整整五十六个小时的车,他回去从来都是买硬座,也从来没去过餐车吃饭。
饿了都是拿馒头,窝窝头对付,最多要一份八毛钱的盒饭。
这餐车,他也是第一次去。
想着有圆圆,谢招娣胃又不好,程景深舍不得她们跟着挨饿,到了饭点便来喊她们去吃饭。
餐车就在卧铺车厢的隔壁,谢招娣起来收拾了一下,带着圆圆到卫生间洗了把脸,然后和程景深牵着圆圆去了餐车。
程景深要了一盘小炒肉,和一碗蛋花汤。
要完之后,他从衣服兜里拿出来一些钱,挑了四块递给了服务员。
看到程景深手上的钱,谢招娣眼睛跳了跳,等到程景深拉着她坐下了,她才问起钱的事情来:
“你身上哪里来的钱,工资不是都交给我了?”
买火车票的时候,程景深就没问谢招娣要钱,她之前没注意这件事,刚刚程景深拿钱买饭的时候,谢招娣扫了一眼,才发现他身上的钱还不少。
“我哪有钱,这是昨天去找林支书开介绍信的时候,问林支书借的钱,我怕你卖手表的钱,拿着去看病不够花。”
说着话,程景深忽然放低了声音:
“钱我先装着,出门在外,就怕遇到那些小偷小摸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额!~”谢招娣其实很想说,小偷小摸再怎么大胆,应该也没胆子来扒她的裤衩子偷钱。
不过她终究什么也没说,她觉得程景深身上也该留一点钱,要不然一个大男人,买个包子馒头都要媳妇掏钱,也挺不好看。
最怕的就是万一他有急事,但她不在他身边。
以前谢招娣就从来不会给程景深留钱,他身上有一分钱,谢招娣都要搜刮干净。
有一次程景深回上海,火车在路上出了问题,因为检修晚点了两天,身上只带了一点点伙食费的程景深到第三天,就弹尽粮绝,拿不出吃的东西,也没钱买了,最后是找同乡借的钱吃饭。
后来程景深回家问谢招娣要钱还账,说起那段经历的时候,还红了眼眶。
那个时候还是程景深和谢招娣成婚的第一年,程景深那会儿才十九岁,年纪轻轻,没受过什么委屈的城里小伙子,哪里受得起那样的委屈。
而且他回去还不好意思跟父母说谢招娣克扣他钱的事,只能把眼泪往心里咽。
后来他跟谢招娣说起那个经历,大概也是想听谢招娣安慰他一下的。
可谢招娣当时是怎么做的呢,她笑他一个大男人,那么容易就受委屈,又怨他不聪明,家里条件那么好,回去了也不知道跟他的父母要钱。
大概是因为那件事,程景深在谢招娣这里受了打击,后来他就再也没对谢招娣吐露过心事。
如今想起那件事,谢招娣心里觉得程景深是真的过的窝火,他原本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这也就过了四年光景而已,二十三岁的男人身上,却已经灌满了三十二岁才有的沧桑。
想起以前的事,谢招娣只觉得荒唐。
别说她还记得那一茬事情,就算是不记得了,以后在钱的事情上,她也不会再苛待程景深一分。
一家三口在餐桌上坐着等了一会,菜和汤就端了上来,还给配了三碗米饭。
小炒肉香喷喷的,比起后世火车上的餐食,美味得多。
三人吃着盘子里的肉,看着窗外绿油油的田野,田野上居民的房子里冒出缕缕青烟,岁月一派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