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女的古代生存日常 第4章 途中
热门推荐:
手握七十万大军,本公主无敌了
谁懂啊?不近女色的总裁求着要亲亲
太祖奶奶她修仙
追夫火葬场,绝色老婆后悔了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末日前我获得远古战舰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快穿:开局契约四大猎铠兽
嫁冥王,镇阴魂
事情看上去是解决了,但问题也依旧存在。
一晚上都是徐老爷子在说,徐老二一句话也没说过,不过平日里他也是这样的,不怎么说话,两口子经常当徐正清不存在,连个眼神都没有。
徐老爷子有些不甘心地在断亲书上画了押,可以看出他并不想这么做,比较是一个大活人,哪怕不待见,也是养这么大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就赶出家了,怎么想怎么亏。
原本只是想吓一下徐正清,虽然听家里人说过徐正清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徐老爷子觉得徐正清在老村长家待了这么久,老村长多少也跟她说过其中的厉害关系。
没想到徐正清会这么干脆地选择离家断亲。
而徐大丫也被老村长定下了,原本还想着过段时间等风头过去了,再给王癞子说去呢。
他可不觉得徐大丫有这个胆子断亲。
现在跟老村长结了亲家,徐老爷子也不知道算不算赚了。
只是这么一来,大孙子的婚事恐怕有些麻烦了,原本二儿子愿意用自己的女儿给大哥的儿子换亲,这无疑是增进两人感情的事情,现在说好的事情做不到了,反而有可能变成矛盾,想想都头疼。
事情办完,徐大丫就跟着自己的爷爷和爹爹回去了,徐正清则被留在了老村长家。
走的时候,徐大丫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好几眼徐正清,但是也清楚,自己没能力帮这个妹妹了,眼泪哗哗地流。
徐正清也红了眼眶,挥着手,咬着嘴唇,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姐姐。
无论她是不是徐家的人,她依旧认徐大丫这个姐姐。
老村长叹了一口气,对徐正清说道:“回去吧娃娃。”
徐正清留恋地看了一眼徐大丫的背影,跟着老村长回屋了。
老村长打发其他人去休息,单独留下大儿子和徐正清说事。
“二丫啊,你现在离家断亲了,明天去府衙登记之后,你就不是徐家的人了。村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不可能有人家有能力收养你,包括我也一样。”
徐正清点点头,村子人多地少,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容易,自家的孩子都难养大,更别说别人的孩子了。
看徐正清明白了,老村长叹着气说道:“你这个情况,我只能把你送到临边城去了,只有那里才有幼保院,至少你还有个歇脚吃饭的地方。”
徐正清点头,低着头说道:“那我还能姓徐吗?”
徐正清只关心这个,毕竟这个徐也是上辈子外公的徐。
老村长摸了摸徐正清的脑袋说道:“你可以姓徐,但是不在是徐家的二丫了。”
徐正清明白了,自己可以姓徐,但却不是徐家的徐,相当于自己没根了。
徐正清明白,无根的浮萍日子肯定不好过,毕竟这里是讲究家族的时代,可是她没得选。
老村长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心里就止不住的心疼。
村里的先生和他说过徐正清的情况,说她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如果可以跟着读书,说不定村里会出现一个女秀才。
可是老村长知道徐家的情况,知道徐家绝对不会同意。
徐正清在徐家的日子已经够难了,没必要去说这些,说不定还给徐正清惹来麻烦。
可是现在徐正清断亲离家了,科举的路也就基本上断了。
一来没这个能力读书,二来断亲离家的人会认为品行不端,就算科举也难为官,最多考上举人,然后连村长都不能当,只能当个教书先生。
读过书,考过科举的,又有几个愿意只当一个教书先生。
现在虽然每个村都有读书人,但是科举却很难,一百个读书人里,能出一个秀才就不错了。
一千个秀才里,能出一个举人,那就是很厉害了。
而一千个举人里,能够有一个成为进士,那就是走大运了。
因为科举并不是年年有的,只有地方官员不够了,才会有科举。
平均五六年不一定有一次。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这个位子的人死了或者犯错了,再或者老了干不动了,才有位子空出来。
秀才可以做的岗位多一些,但是很多秀才都只能给孩童启蒙,因为秀才的岗位,有时候会被举人抢走。
因为进士的岗位更少,举人考进士很难!
所以举人就会抢走属于秀才的岗位,当然都是那种比较好的岗位。
因此,一个村,甚至一个乡镇,想要出一个当官的,真的很难很难。
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苗子,结果变成现在这样,老村长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无奈村子实在太穷,族学都快供不下去了,总不可能让全村人再养一个孩子。
哪怕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未来的秀才。
老村长越想越心痛,忍不住说道:“二丫,等你长大,要是没地方去,依旧可以来村子里生活,到时候你哪怕没有族人撑腰,也有村子护着你。”
老村长的大儿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老父亲,没想到老父亲会这么说。
要知道,断亲离家被送到幼保院了,基本上就说明这个人被赶出村子了,村里不会再接收了。
毕竟村里地少,宅基地都建到山脚了,能少一个是一个。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很快低下头来。
徐正清也没想到老村长会这么说,连忙说道:“谢谢村长爷爷厚爱。”
老村长点点头,然后对大儿子说道:“老大,明天你送二丫去临边城,顺道去府衙把手续办了。”
交代好事情之后,老村长就让两人去休息了,他还要好好养一下伤,心伤了。
第二天,徐正清就跟着村长的大儿子出门了,天刚蒙蒙亮,而村长的大儿媳已经烧好了早饭,然而两人却连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装了几个馍馍就出门了,因为村长家没牲口,所以只能走路去,挺远的,不早的话一天来回走不到。
因为没吃饱,徐正清一路上有气无力的,但是村长的大儿子也没有理她,只是放慢脚步走着。
徐正清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是村里人都叫他阿义,平日里碰见了,徐正清也就是叫一声张大伯。
村长家姓张,平日里几个儿子都是张大伯,张二伯,张三叔这么叫的,其他家也差不多。
眼看越走越远,徐正清不得已叫道:“张大伯,我实在没力气了,能休息一下吗?”
张大伯停下脚步看了看天,叹了一口气说道:“路程很远,背着你我也走不了太快,所以我想让你多走走。算了,我背你再走一段吧。”
说着,张大伯就蹲下身子,背起徐正清。
徐正清很懊恼,她不想麻烦别人,却因为身体虚弱,不得不麻烦别人。
主要还是吃不饱,可是徐正清又不好跟张大伯明说,要不然人家一直给,你一直说没饱吗?
徐正清可是看到了,出门的时候,张大伯拿了二十个馍馍。
出门的时候,徐正清路上吃了两个,张大伯吃了三个,正常来说,小孩子应该足够了,反倒是张大伯肯定没吃饱。
所以,人家并没有委屈徐正清,只是徐正清自己太能吃了。
路过镇上的时候,两人没有停留,直接穿过去了,一直走到中午才停下,张大伯已经满身汗水。
两人简单吃了一点,休息了一会儿,就继续上路了,这一次,徐正清是自己走的,她已经休息了很长时间了。
现在是七八月,头顶的太阳晒得人都冒烟,此时又是正午,没走多久两人就吃不消了,只能在路边沿着树荫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两人的水壶都已经见底了,张大伯说道:“前面有条小溪,我去打水,你在边上休息一下。”
徐正清连忙点头,她今天的活动量已经超标了,也没有机会给自己加餐,她已经快要不行了。
正当徐正清坐在一旁休息的时候,路边草丛里传来飒飒的声音,徐正清斜眼一看,就发现一条大蛇游过。
这种山边小道,其他东西没有,蛇虫鼠蚁还是不少的。
徐正清下意识地就捡起身边的石头砸过去,随后挥舞着手里的木棍跑上前去。
这木棍是刚才捡的,充当拐杖用,徐正清想要靠自己尽可能地对走一段路。
此时这个木棍发挥作用了。
被惊扰的大蛇直接竖起了身子,做出了攻击状,徐正清一眼就认出是一条蕲蛇,很毒!
但是这也意味着,这条蛇很值钱!
徐正清对付蛇类早就有了自己的方法,都说蛇怕竹,可惜手上没有,不过有木棍也一样,只是木棍不够长,这就有些危险了。
徐正清不停地用手里的木棍击打蛇的七寸,而蕲蛇也在时不时地试探着发出攻击,徐正清每一次都险之又险地堪堪避过,然后把手里的木棍挥地呼呼作响,次次打中蛇身的要害。
几次之后,蕲蛇有些害怕了,直接卷起了身子,抬着脑袋对着徐正清。
而徐正清却抓住机会,直接用木棍把蛇头摁在了地上,这一下,整个蛇身子都卷在了木棍上。
这个时候,张大伯也打了水回来了。
看到徐正清抓到了一条蕲蛇,顿时大惊失色,慌忙问道:“二丫,你没伤到吧?”
徐正清连忙摇头,说道:“没有,张大伯,你有东西装蛇吗?”
张大伯摸了摸身子,这次轻装简行,除了干粮什么也没带,无奈之下,只能把剩下的馍馍装在怀里,然后把装粮食的布袋给徐正清。
蕲蛇这时候还没死,徐正清小心翼翼地把蕲蛇装进口袋里,然后挂在了木棍上,放在前面盯着,这样就能盯着蕲蛇的动静了。
张大伯鼓励道:“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离临边城还有五里路,加加油一个时辰之内就能到了。到时候先把蛇卖了,这么一来你手里就能存点钱了,以后用得着。我们村里穷,我家也不富裕,你出来又是净身出户,这条蛇帮了大忙了!不过,你日后还是要躲远一点,被咬一口,命就没了!”
徐正清连忙点头,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好。
为了赶时间,张大伯又背起了徐正清,虽然徐正清拒绝过了,但是没用。
因为张大伯担心蛇死了。
这么热的天气,蛇死了,到地方也没用了,这样就亏大了!
可能因为担心蛇,张大伯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感觉没多久就到了临边城。
徐正清抬着头看着这座靠近边关的城市。
城墙很高,看上去很旧,但是很结实,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才建成。
厚重的城门上放,写着临边城三个大字,门口有拿着大刀的士兵。
进门的时候,张大伯说明了进城的原因,主要两人身上空荡荡的,一个壮汉加一个小孩,组合也挺奇怪的,所以士兵多问了一下。
等知道之后,士兵看向徐正清的眼神明显带着怜悯。
等张大伯交了入城费之后,徐正清才从这样的眼神中逃脱。
徐正清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钱币,忍不住问道:“张大伯,刚才交了多少钱。”
张大伯这才反应过来,村里的孩子也许知道有些东西值钱,但是真正见过钱的,估计很少。
于是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两枚铜币,说道:“小的这种是小钱,代表一文钱,大的叫大钱,一枚就是一百文小钱。银子是称重量的,金子也是一样,不过我没见过金子。”
徐正清点头,她只要认识铜钱就足够了。
一晚上都是徐老爷子在说,徐老二一句话也没说过,不过平日里他也是这样的,不怎么说话,两口子经常当徐正清不存在,连个眼神都没有。
徐老爷子有些不甘心地在断亲书上画了押,可以看出他并不想这么做,比较是一个大活人,哪怕不待见,也是养这么大了,却什么也没有得到就赶出家了,怎么想怎么亏。
原本只是想吓一下徐正清,虽然听家里人说过徐正清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徐老爷子觉得徐正清在老村长家待了这么久,老村长多少也跟她说过其中的厉害关系。
没想到徐正清会这么干脆地选择离家断亲。
而徐大丫也被老村长定下了,原本还想着过段时间等风头过去了,再给王癞子说去呢。
他可不觉得徐大丫有这个胆子断亲。
现在跟老村长结了亲家,徐老爷子也不知道算不算赚了。
只是这么一来,大孙子的婚事恐怕有些麻烦了,原本二儿子愿意用自己的女儿给大哥的儿子换亲,这无疑是增进两人感情的事情,现在说好的事情做不到了,反而有可能变成矛盾,想想都头疼。
事情办完,徐大丫就跟着自己的爷爷和爹爹回去了,徐正清则被留在了老村长家。
走的时候,徐大丫恋恋不舍地回头看了好几眼徐正清,但是也清楚,自己没能力帮这个妹妹了,眼泪哗哗地流。
徐正清也红了眼眶,挥着手,咬着嘴唇,恋恋不舍地看着自己的姐姐。
无论她是不是徐家的人,她依旧认徐大丫这个姐姐。
老村长叹了一口气,对徐正清说道:“回去吧娃娃。”
徐正清留恋地看了一眼徐大丫的背影,跟着老村长回屋了。
老村长打发其他人去休息,单独留下大儿子和徐正清说事。
“二丫啊,你现在离家断亲了,明天去府衙登记之后,你就不是徐家的人了。村里的情况你也知道,不可能有人家有能力收养你,包括我也一样。”
徐正清点点头,村子人多地少,家家户户过的都不容易,自家的孩子都难养大,更别说别人的孩子了。
看徐正清明白了,老村长叹着气说道:“你这个情况,我只能把你送到临边城去了,只有那里才有幼保院,至少你还有个歇脚吃饭的地方。”
徐正清点头,低着头说道:“那我还能姓徐吗?”
徐正清只关心这个,毕竟这个徐也是上辈子外公的徐。
老村长摸了摸徐正清的脑袋说道:“你可以姓徐,但是不在是徐家的二丫了。”
徐正清明白了,自己可以姓徐,但却不是徐家的徐,相当于自己没根了。
徐正清明白,无根的浮萍日子肯定不好过,毕竟这里是讲究家族的时代,可是她没得选。
老村长看着这么小的孩子,心里就止不住的心疼。
村里的先生和他说过徐正清的情况,说她是一个很聪慧的孩子,如果可以跟着读书,说不定村里会出现一个女秀才。
可是老村长知道徐家的情况,知道徐家绝对不会同意。
徐正清在徐家的日子已经够难了,没必要去说这些,说不定还给徐正清惹来麻烦。
可是现在徐正清断亲离家了,科举的路也就基本上断了。
一来没这个能力读书,二来断亲离家的人会认为品行不端,就算科举也难为官,最多考上举人,然后连村长都不能当,只能当个教书先生。
读过书,考过科举的,又有几个愿意只当一个教书先生。
现在虽然每个村都有读书人,但是科举却很难,一百个读书人里,能出一个秀才就不错了。
一千个秀才里,能出一个举人,那就是很厉害了。
而一千个举人里,能够有一个成为进士,那就是走大运了。
因为科举并不是年年有的,只有地方官员不够了,才会有科举。
平均五六年不一定有一次。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这个位子的人死了或者犯错了,再或者老了干不动了,才有位子空出来。
秀才可以做的岗位多一些,但是很多秀才都只能给孩童启蒙,因为秀才的岗位,有时候会被举人抢走。
因为进士的岗位更少,举人考进士很难!
所以举人就会抢走属于秀才的岗位,当然都是那种比较好的岗位。
因此,一个村,甚至一个乡镇,想要出一个当官的,真的很难很难。
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出了一个秀才苗子,结果变成现在这样,老村长说不心疼是不可能的。
无奈村子实在太穷,族学都快供不下去了,总不可能让全村人再养一个孩子。
哪怕这个孩子有可能是未来的秀才。
老村长越想越心痛,忍不住说道:“二丫,等你长大,要是没地方去,依旧可以来村子里生活,到时候你哪怕没有族人撑腰,也有村子护着你。”
老村长的大儿子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老父亲,没想到老父亲会这么说。
要知道,断亲离家被送到幼保院了,基本上就说明这个人被赶出村子了,村里不会再接收了。
毕竟村里地少,宅基地都建到山脚了,能少一个是一个。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很快低下头来。
徐正清也没想到老村长会这么说,连忙说道:“谢谢村长爷爷厚爱。”
老村长点点头,然后对大儿子说道:“老大,明天你送二丫去临边城,顺道去府衙把手续办了。”
交代好事情之后,老村长就让两人去休息了,他还要好好养一下伤,心伤了。
第二天,徐正清就跟着村长的大儿子出门了,天刚蒙蒙亮,而村长的大儿媳已经烧好了早饭,然而两人却连坐下来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装了几个馍馍就出门了,因为村长家没牲口,所以只能走路去,挺远的,不早的话一天来回走不到。
因为没吃饱,徐正清一路上有气无力的,但是村长的大儿子也没有理她,只是放慢脚步走着。
徐正清并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只是村里人都叫他阿义,平日里碰见了,徐正清也就是叫一声张大伯。
村长家姓张,平日里几个儿子都是张大伯,张二伯,张三叔这么叫的,其他家也差不多。
眼看越走越远,徐正清不得已叫道:“张大伯,我实在没力气了,能休息一下吗?”
张大伯停下脚步看了看天,叹了一口气说道:“路程很远,背着你我也走不了太快,所以我想让你多走走。算了,我背你再走一段吧。”
说着,张大伯就蹲下身子,背起徐正清。
徐正清很懊恼,她不想麻烦别人,却因为身体虚弱,不得不麻烦别人。
主要还是吃不饱,可是徐正清又不好跟张大伯明说,要不然人家一直给,你一直说没饱吗?
徐正清可是看到了,出门的时候,张大伯拿了二十个馍馍。
出门的时候,徐正清路上吃了两个,张大伯吃了三个,正常来说,小孩子应该足够了,反倒是张大伯肯定没吃饱。
所以,人家并没有委屈徐正清,只是徐正清自己太能吃了。
路过镇上的时候,两人没有停留,直接穿过去了,一直走到中午才停下,张大伯已经满身汗水。
两人简单吃了一点,休息了一会儿,就继续上路了,这一次,徐正清是自己走的,她已经休息了很长时间了。
现在是七八月,头顶的太阳晒得人都冒烟,此时又是正午,没走多久两人就吃不消了,只能在路边沿着树荫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两人的水壶都已经见底了,张大伯说道:“前面有条小溪,我去打水,你在边上休息一下。”
徐正清连忙点头,她今天的活动量已经超标了,也没有机会给自己加餐,她已经快要不行了。
正当徐正清坐在一旁休息的时候,路边草丛里传来飒飒的声音,徐正清斜眼一看,就发现一条大蛇游过。
这种山边小道,其他东西没有,蛇虫鼠蚁还是不少的。
徐正清下意识地就捡起身边的石头砸过去,随后挥舞着手里的木棍跑上前去。
这木棍是刚才捡的,充当拐杖用,徐正清想要靠自己尽可能地对走一段路。
此时这个木棍发挥作用了。
被惊扰的大蛇直接竖起了身子,做出了攻击状,徐正清一眼就认出是一条蕲蛇,很毒!
但是这也意味着,这条蛇很值钱!
徐正清对付蛇类早就有了自己的方法,都说蛇怕竹,可惜手上没有,不过有木棍也一样,只是木棍不够长,这就有些危险了。
徐正清不停地用手里的木棍击打蛇的七寸,而蕲蛇也在时不时地试探着发出攻击,徐正清每一次都险之又险地堪堪避过,然后把手里的木棍挥地呼呼作响,次次打中蛇身的要害。
几次之后,蕲蛇有些害怕了,直接卷起了身子,抬着脑袋对着徐正清。
而徐正清却抓住机会,直接用木棍把蛇头摁在了地上,这一下,整个蛇身子都卷在了木棍上。
这个时候,张大伯也打了水回来了。
看到徐正清抓到了一条蕲蛇,顿时大惊失色,慌忙问道:“二丫,你没伤到吧?”
徐正清连忙摇头,说道:“没有,张大伯,你有东西装蛇吗?”
张大伯摸了摸身子,这次轻装简行,除了干粮什么也没带,无奈之下,只能把剩下的馍馍装在怀里,然后把装粮食的布袋给徐正清。
蕲蛇这时候还没死,徐正清小心翼翼地把蕲蛇装进口袋里,然后挂在了木棍上,放在前面盯着,这样就能盯着蕲蛇的动静了。
张大伯鼓励道:“我们已经走出很远了,离临边城还有五里路,加加油一个时辰之内就能到了。到时候先把蛇卖了,这么一来你手里就能存点钱了,以后用得着。我们村里穷,我家也不富裕,你出来又是净身出户,这条蛇帮了大忙了!不过,你日后还是要躲远一点,被咬一口,命就没了!”
徐正清连忙点头,知道对方是为了自己好。
为了赶时间,张大伯又背起了徐正清,虽然徐正清拒绝过了,但是没用。
因为张大伯担心蛇死了。
这么热的天气,蛇死了,到地方也没用了,这样就亏大了!
可能因为担心蛇,张大伯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感觉没多久就到了临边城。
徐正清抬着头看着这座靠近边关的城市。
城墙很高,看上去很旧,但是很结实,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才建成。
厚重的城门上放,写着临边城三个大字,门口有拿着大刀的士兵。
进门的时候,张大伯说明了进城的原因,主要两人身上空荡荡的,一个壮汉加一个小孩,组合也挺奇怪的,所以士兵多问了一下。
等知道之后,士兵看向徐正清的眼神明显带着怜悯。
等张大伯交了入城费之后,徐正清才从这样的眼神中逃脱。
徐正清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古代的钱币,忍不住问道:“张大伯,刚才交了多少钱。”
张大伯这才反应过来,村里的孩子也许知道有些东西值钱,但是真正见过钱的,估计很少。
于是蹲下身子,从怀里掏出两枚铜币,说道:“小的这种是小钱,代表一文钱,大的叫大钱,一枚就是一百文小钱。银子是称重量的,金子也是一样,不过我没见过金子。”
徐正清点头,她只要认识铜钱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