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五千三百零五章 信仰之力相抗衡
鸠摩罗什冷冷地说道:“慧远看起来还挺喜欢刘裕的,他在山中几十年,不知人间沧桑,但少年时经历过可怕的战乱,在他看来,刘裕治下的大晋,要远远地好过天师道作乱时的地盘,比当年战乱的北方也要好上了很多,而所有对刘裕不利的话,都不过是我们给他灌输的,或者是卢嘏跟他说的,他未必会全信。”
斗蓬摇了摇头:“在广州那里,晋军大肆搜捕和屠杀天师道弟子,连那些记名弟子的城中富户也没有放过,这也是他亲眼所见。如果不是晋军帮了我们这个忙,他未必会相信我们。你们佛家讲的是大慈悲,要普渡众生,哪怕是十恶不赦之徒,只要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也是可以挽救的。就算是慧远面对卢嘏,都想放他一条生路。所以,看到晋军在大杀天师道的人,慧远会有动摇。”
“本质上,他是一个老好人,不想任何人受到伤害,现在刘裕处于强势一方,他能主宰敌人的生死,这就必然会站到慧远的对立面,只要我们能让慧远也向刘裕求情,让他放过岭南的那些天师道追随者,或者说由他出面,把这些人收入佛门,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鸠摩罗什的眉头微皱,说道:“以我对刘裕的了解,他会卖慧远一个面子,如果慧远能助广州城守下来,那就是这次平叛中的大功之人,而且深得人心,这个面子,刘裕会给的,因为他自己也是对天师道之乱只诛元凶,肋从不问,是不想多开杀戒的。岭南是天师道经营了近十年的老巢,无论是军民百姓,都多少跟天师道有些关系,就象这广州城中的富户,即使不入天师道,也是会记个名,捐点香火钱,普通人也很少没有为天师道办过事的,如果搞扩大化,那只怕岭南之人,十不存一啊。”
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可是刘裕回建康了,没有亲自指挥对天师道的最后一战,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你刚才说过,这是不抢手下诸将的军功,同时也是把决定岭南的天师道教众的生死的权力,交给了诸将。也就是说,他其实是默认这些部下在岭南大开杀戒,一方面满足他们的军功斩首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能彻底地铲除天师道在岭南的根基,以防再次生乱。”
斗蓬笑了起来:“这就是了,岭南本就是偏远之地,晋国朝廷大军很难长期在那里驻守,一旦离开,可能就会有当地的蛮夷再次叛乱。天师道又是晋国的死敌,不少余党会隐入民间甚至是逃到蛮夷部落,暂时栖身,一旦晋军大军撤离,他们就可能重新复出,集结起来作乱。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哪怕开始为了立威而多杀些人,也会降低以后岭南复叛的危险。”
鸠摩罗什沉声道:“只为了预防以后可能的叛乱,就乱杀无辜,这有违我们佛门教义,也是慧远绝对不能接受的,按你这样说,如果慧远以助守广州的大功都无法保岭南数万生灵,那他绝对会把刘裕看成当年石虎一类的暴君,从此不再和他合作,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刘裕作对了。”
斗蓬满意地点头道:“这就是我要的效果,刘裕一旦和这个活佛,圣僧为敌,那他在民众间的威望就会下降。之后他若是再想北伐或者是西征,那势必再次加收军饷,抽丁加税。以前为了打天师道,为了平定国内,这样不得不保家卫国,可是北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额外的负担,到时候你可以和慧远说,这些是本无必要发动的战争,就象你们秦国,姚兴已经放弃了对外战争的打算,一心发展国内,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是赫连勃勃作乱,秦国已经会是人间佛国。”
鸠摩罗什冷笑道:“虽然我是姚兴的国师,但我也必须得说,他并不是真心地爱好和平,而实在是因为他打不过北魏,柴壁之战,秦军主力,最精锐的五万将士葬身河东和黄河之中,那惨状让姚兴几乎一病不起。即使是当年我为这些阵亡将士作法事,几十万家人的哭号之声,震天动地,也是让我心碎,之后姚心就一心向佛了,若是刘裕也能经历一次这样的失败,从此不再多生事端,那就是我们的幸事,也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斗蓬勾了勾嘴角,说道:“我们的万年太平计划,不能让天下太平太久,所以当年我们得弄出苻坚南征,继而再让刘裕从军,不过,这次的战事持续的也确实太长了点,应该结束,缓缓了。只是刘裕已经失去了控制,成为我们的大敌,这是必须要打败的,军事上打败刘裕,政治上罢免刘裕,这两条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所以,我们只能用当年扶持刘裕的办法,用民意,用百姓的呼吁来架空他,让他的北伐大业失败,让他众叛亲离,最后只能被迫下台。而这些,就需要慧远这样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实现。”
说到这里,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刘裕当年能上位,靠的是他为民请命,靠的是他为了北府兄弟们出生入死,不惜性命,如果不是他当年有强烈的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解救在胡人手下水深火热的汉人百姓们的理想,安能这样舍生忘死呢?绝大多数的北府军将士,从军是为了富贵,是为了自己。只有刘裕这样为了他人,为了天下百姓苍生的,才能真正地抛弃私利,放弃小我,这才是他成功,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刘裕靠了自己的这种信仰而得人心,取天下。所以,你现在是想找同样信仰坚定,一心为民的慧远来对抗刘裕,这就是信仰之争,对吗?”
斗蓬用力地点了点头:“是的,所以这股信仰之力,我们只可利用,不可介入,因为,他们无所图,而我们有所取。慧远是我们对抗刘裕的武器,但绝不是我们的同道之人!”(本章完)
斗蓬摇了摇头:“在广州那里,晋军大肆搜捕和屠杀天师道弟子,连那些记名弟子的城中富户也没有放过,这也是他亲眼所见。如果不是晋军帮了我们这个忙,他未必会相信我们。你们佛家讲的是大慈悲,要普渡众生,哪怕是十恶不赦之徒,只要放下屠刀,一心向善,也是可以挽救的。就算是慧远面对卢嘏,都想放他一条生路。所以,看到晋军在大杀天师道的人,慧远会有动摇。”
“本质上,他是一个老好人,不想任何人受到伤害,现在刘裕处于强势一方,他能主宰敌人的生死,这就必然会站到慧远的对立面,只要我们能让慧远也向刘裕求情,让他放过岭南的那些天师道追随者,或者说由他出面,把这些人收入佛门,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鸠摩罗什的眉头微皱,说道:“以我对刘裕的了解,他会卖慧远一个面子,如果慧远能助广州城守下来,那就是这次平叛中的大功之人,而且深得人心,这个面子,刘裕会给的,因为他自己也是对天师道之乱只诛元凶,肋从不问,是不想多开杀戒的。岭南是天师道经营了近十年的老巢,无论是军民百姓,都多少跟天师道有些关系,就象这广州城中的富户,即使不入天师道,也是会记个名,捐点香火钱,普通人也很少没有为天师道办过事的,如果搞扩大化,那只怕岭南之人,十不存一啊。”
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可是刘裕回建康了,没有亲自指挥对天师道的最后一战,你觉得这是什么原因呢?”
鸠摩罗什叹了口气:“你刚才说过,这是不抢手下诸将的军功,同时也是把决定岭南的天师道教众的生死的权力,交给了诸将。也就是说,他其实是默认这些部下在岭南大开杀戒,一方面满足他们的军功斩首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能彻底地铲除天师道在岭南的根基,以防再次生乱。”
斗蓬笑了起来:“这就是了,岭南本就是偏远之地,晋国朝廷大军很难长期在那里驻守,一旦离开,可能就会有当地的蛮夷再次叛乱。天师道又是晋国的死敌,不少余党会隐入民间甚至是逃到蛮夷部落,暂时栖身,一旦晋军大军撤离,他们就可能重新复出,集结起来作乱。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哪怕开始为了立威而多杀些人,也会降低以后岭南复叛的危险。”
鸠摩罗什沉声道:“只为了预防以后可能的叛乱,就乱杀无辜,这有违我们佛门教义,也是慧远绝对不能接受的,按你这样说,如果慧远以助守广州的大功都无法保岭南数万生灵,那他绝对会把刘裕看成当年石虎一类的暴君,从此不再和他合作,而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与刘裕作对了。”
斗蓬满意地点头道:“这就是我要的效果,刘裕一旦和这个活佛,圣僧为敌,那他在民众间的威望就会下降。之后他若是再想北伐或者是西征,那势必再次加收军饷,抽丁加税。以前为了打天师道,为了平定国内,这样不得不保家卫国,可是北伐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额外的负担,到时候你可以和慧远说,这些是本无必要发动的战争,就象你们秦国,姚兴已经放弃了对外战争的打算,一心发展国内,让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是赫连勃勃作乱,秦国已经会是人间佛国。”
鸠摩罗什冷笑道:“虽然我是姚兴的国师,但我也必须得说,他并不是真心地爱好和平,而实在是因为他打不过北魏,柴壁之战,秦军主力,最精锐的五万将士葬身河东和黄河之中,那惨状让姚兴几乎一病不起。即使是当年我为这些阵亡将士作法事,几十万家人的哭号之声,震天动地,也是让我心碎,之后姚心就一心向佛了,若是刘裕也能经历一次这样的失败,从此不再多生事端,那就是我们的幸事,也是天下百姓的幸事。”
斗蓬勾了勾嘴角,说道:“我们的万年太平计划,不能让天下太平太久,所以当年我们得弄出苻坚南征,继而再让刘裕从军,不过,这次的战事持续的也确实太长了点,应该结束,缓缓了。只是刘裕已经失去了控制,成为我们的大敌,这是必须要打败的,军事上打败刘裕,政治上罢免刘裕,这两条已经不太可能实现了,所以,我们只能用当年扶持刘裕的办法,用民意,用百姓的呼吁来架空他,让他的北伐大业失败,让他众叛亲离,最后只能被迫下台。而这些,就需要慧远这样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实现。”
说到这里,斗蓬的眼中冷芒一闪:“刘裕当年能上位,靠的是他为民请命,靠的是他为了北府兄弟们出生入死,不惜性命,如果不是他当年有强烈的北伐成功,收复失地,解救在胡人手下水深火热的汉人百姓们的理想,安能这样舍生忘死呢?绝大多数的北府军将士,从军是为了富贵,是为了自己。只有刘裕这样为了他人,为了天下百姓苍生的,才能真正地抛弃私利,放弃小我,这才是他成功,得人心的根本原因。”
鸠摩罗什点了点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刘裕靠了自己的这种信仰而得人心,取天下。所以,你现在是想找同样信仰坚定,一心为民的慧远来对抗刘裕,这就是信仰之争,对吗?”
斗蓬用力地点了点头:“是的,所以这股信仰之力,我们只可利用,不可介入,因为,他们无所图,而我们有所取。慧远是我们对抗刘裕的武器,但绝不是我们的同道之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