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五千三百七十四章 由汉入晋军权无
白虎微微一笑,说道:“是的,因为之前说过,关东之民,尤其是庶族地主,仍然是以前六国的旧贵族,士族的后代,连同那些其实是庶民身份的百姓,他们虽然是社会的底层,但也自认为是诸夏,视关中政权为虎狼异邦,并不是从心底里服气,虽然是以刘氏宗室作为封国,统治关东之民,但这种身份认同和融合,也需要持续很久,就象秦国征服关西之地时,也是要经历几百年的反复拉锯,才能把那些征服的戎狄之民,同化成秦人。”
青龙点了点头:“所以关东之民,对于秦汉那套朝廷直接管理到村的法令,还是有所抵触的,这也是汉初的文帝景帝,要选择休养生息,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的原因。黄老之道,是道家的理论,和儒家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削弱了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基层的控制力,但也让民众对朝廷的敌对情绪,尤其是关东之民的反抗之心大大减弱,这是汉初没有发生大乱的根本原因。”
白虎正色道:“是的,其实民众对政权是否抵触,反抗,说到底一是看这个政权的统治和管理能力,二是看他对民众的税赋,徭役,压迫的程度。如果让百姓过得很艰难,活不下去,那总会民心思变,但反过来,有周一代,包括秦朝,天下分裂和战乱了八百多年,民众早已经厌倦了无止境的流血和冲突,人心思安,之前秦末如果不是对民力压榨和使用太过,也不会让关东民心思变。”
“六国旧贵族这些只是个口号,如果秦朝的时候,关东之民也是轻徭薄赋,过得比在六国时期要好,那自然没多少人想谋反,但就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是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和自己的陵墓,对外战事不断,这才导致了民众苦不堪言,起码比六国时期的最后,要过得还辛苦,自然会怀念旧时期,这时候,一旦秦国的统治和镇压能力下降,再有人带头而起,秦朝的灭亡,就在眼前。”
“只是汉朝吸取了这个教训,没有大用民力,而税收,也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这让关东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对外是以和亲政策跟匈奴维持了几十年的大体太平,没有外敌入侵之患,可以说,自周朝以来,近千年时间,有了难得的一段天下太平的时间,让天下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国库也大大充实。当然,这样的和平,也是建立在汉朝也维持了数十万军队镇守四方,维持治安,威慑外敌,尤其是以关中和六郡良家子为主体的中央军,关中军,是稳定天下,震慑宵小的基石,以关中镇压全国,就是汉朝的思路。”
朱雀笑了起来:“就是说,拿着老秦来威慑天下,关东之民若是再敢起事造反,就以关中出兵灭之,比如七国之乱,就是如此,对不对?”
白虎微微一笑,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是啊,关中兵马,人皆好战,更重要的是,有装备精良的战车,骑兵部队,这是对于关东之兵的巨大优势,北方的骑兵,在平原上打南方的部队,如风卷残云,即使到了今天,刘裕的步兵要打北方胡骑,也会非常吃力,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战马,战车,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那就是决定胜负的神兵利器。”
玄武看着白虎,说道:“所以汉朝的刘氏宗室,还有开国时的列候,这些就是汉朝的贵族,或者说统治者,而汉朝的军队,则是由百姓之中,庶民之间进行征发,于是汉朝也是一建立之后,就是士族对军队失控了?”
白虎摇了摇头:“这倒未必,因为汉朝是南北军制度,南北军的士兵多是从百姓之中挑选,在他们服徭役时,从军阶段若是孔武有力的壮士,则进一步选拔进入南北军或者是六郡的边军,拱卫京师和边地,但这南北军,边郡的军官,却多是从开国列候的子孙中选拔,他们有父祖辈的爵位在身,成丁后即可出来做官,有些就是直接在军中为军官,象着名的条候周亚夫,就是汉初大功臣周勃之子,一成丁后就在南北军,细柳营中服役,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至于李广这样的陇西李氏大族,也是世代袭爵,成为将门呢。”
青龙点了点头:“关中出将,关东出相,这很正常,关中出身的列候,往往是开国的军功家族之后,定居在长安关中一带,当官时是优先从军,这也正常,而关东之地,则很多是士族,有文化的儒生,或者说是士族地主家族,他们也通过袭爵,或者是在地方上为吏,再进一步入朝为官的方式,取得权力,朝堂之官到地方的郡县官员,多是这些关东士族出身,一直到汉元帝时,儒生为主的关东士族,渐渐地压过了关中出身的列候将门,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呢。”
白虎深吸了一口气:“差不多就是这样,战乱年代或者是与匈奴长期战争的时代,军候,将门容易得到权力,为此,在丞相之外,汉朝还专门设立了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这样的最高武官,实现了文武分治,更是有出将入相的这条道路。有汉一代,直到魏晋,,差不多都是要以武功得爵,进而取得中央权力,直到西晋之后,玄学名士开始流行,虽经五胡乱华,但在东晋南渡,渐渐安定之后,这风气再度流行,以至于上层的士族,彻底地失掉了军队的控制权。”
玄武的眉头一皱:“即使是曹魏时期,哪怕是司马宣王,也是从军打仗,建立功劳之后,才得以掌权,为何东晋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反而会士族失掉对军队的控制呢?”
白虎淡然道:“因为之前的历朝历代,哪怕是三国这样的乱世,那也是君主统治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模式,最多是丞相这样的大权臣虚君实权,但权力仍然集中于中央,由中央政权来掌握整个国家,甚至为了打仗,还把百姓分为了军户和民户,军户必须承担战争服役出丁的义务。”
青龙点了点头:“所以关东之民,对于秦汉那套朝廷直接管理到村的法令,还是有所抵触的,这也是汉初的文帝景帝,要选择休养生息,不进行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的原因。黄老之道,是道家的理论,和儒家还是有所区别的,虽然削弱了中央政权对于地方基层的控制力,但也让民众对朝廷的敌对情绪,尤其是关东之民的反抗之心大大减弱,这是汉初没有发生大乱的根本原因。”
白虎正色道:“是的,其实民众对政权是否抵触,反抗,说到底一是看这个政权的统治和管理能力,二是看他对民众的税赋,徭役,压迫的程度。如果让百姓过得很艰难,活不下去,那总会民心思变,但反过来,有周一代,包括秦朝,天下分裂和战乱了八百多年,民众早已经厌倦了无止境的流血和冲突,人心思安,之前秦末如果不是对民力压榨和使用太过,也不会让关东民心思变。”
“六国旧贵族这些只是个口号,如果秦朝的时候,关东之民也是轻徭薄赋,过得比在六国时期要好,那自然没多少人想谋反,但就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之后也是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建筑宫殿和自己的陵墓,对外战事不断,这才导致了民众苦不堪言,起码比六国时期的最后,要过得还辛苦,自然会怀念旧时期,这时候,一旦秦国的统治和镇压能力下降,再有人带头而起,秦朝的灭亡,就在眼前。”
“只是汉朝吸取了这个教训,没有大用民力,而税收,也只是三十税一而已,这让关东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对外是以和亲政策跟匈奴维持了几十年的大体太平,没有外敌入侵之患,可以说,自周朝以来,近千年时间,有了难得的一段天下太平的时间,让天下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国库也大大充实。当然,这样的和平,也是建立在汉朝也维持了数十万军队镇守四方,维持治安,威慑外敌,尤其是以关中和六郡良家子为主体的中央军,关中军,是稳定天下,震慑宵小的基石,以关中镇压全国,就是汉朝的思路。”
朱雀笑了起来:“就是说,拿着老秦来威慑天下,关东之民若是再敢起事造反,就以关中出兵灭之,比如七国之乱,就是如此,对不对?”
白虎微微一笑,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是啊,关中兵马,人皆好战,更重要的是,有装备精良的战车,骑兵部队,这是对于关东之兵的巨大优势,北方的骑兵,在平原上打南方的部队,如风卷残云,即使到了今天,刘裕的步兵要打北方胡骑,也会非常吃力,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战马,战车,在古往今来的战争中,那就是决定胜负的神兵利器。”
玄武看着白虎,说道:“所以汉朝的刘氏宗室,还有开国时的列候,这些就是汉朝的贵族,或者说统治者,而汉朝的军队,则是由百姓之中,庶民之间进行征发,于是汉朝也是一建立之后,就是士族对军队失控了?”
白虎摇了摇头:“这倒未必,因为汉朝是南北军制度,南北军的士兵多是从百姓之中挑选,在他们服徭役时,从军阶段若是孔武有力的壮士,则进一步选拔进入南北军或者是六郡的边军,拱卫京师和边地,但这南北军,边郡的军官,却多是从开国列候的子孙中选拔,他们有父祖辈的爵位在身,成丁后即可出来做官,有些就是直接在军中为军官,象着名的条候周亚夫,就是汉初大功臣周勃之子,一成丁后就在南北军,细柳营中服役,最后成为一代名将,至于李广这样的陇西李氏大族,也是世代袭爵,成为将门呢。”
青龙点了点头:“关中出将,关东出相,这很正常,关中出身的列候,往往是开国的军功家族之后,定居在长安关中一带,当官时是优先从军,这也正常,而关东之地,则很多是士族,有文化的儒生,或者说是士族地主家族,他们也通过袭爵,或者是在地方上为吏,再进一步入朝为官的方式,取得权力,朝堂之官到地方的郡县官员,多是这些关东士族出身,一直到汉元帝时,儒生为主的关东士族,渐渐地压过了关中出身的列候将门,掌握了朝中的大权呢。”
白虎深吸了一口气:“差不多就是这样,战乱年代或者是与匈奴长期战争的时代,军候,将门容易得到权力,为此,在丞相之外,汉朝还专门设立了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这样的最高武官,实现了文武分治,更是有出将入相的这条道路。有汉一代,直到魏晋,,差不多都是要以武功得爵,进而取得中央权力,直到西晋之后,玄学名士开始流行,虽经五胡乱华,但在东晋南渡,渐渐安定之后,这风气再度流行,以至于上层的士族,彻底地失掉了军队的控制权。”
玄武的眉头一皱:“即使是曹魏时期,哪怕是司马宣王,也是从军打仗,建立功劳之后,才得以掌权,为何东晋开始,在这个乱世之中,反而会士族失掉对军队的控制呢?”
白虎淡然道:“因为之前的历朝历代,哪怕是三国这样的乱世,那也是君主统治的大一统中央集权模式,最多是丞相这样的大权臣虚君实权,但权力仍然集中于中央,由中央政权来掌握整个国家,甚至为了打仗,还把百姓分为了军户和民户,军户必须承担战争服役出丁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