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第32章 长安新貌(上)
在刘瑁离开益州时,他将益州诸事全部交托给了吴懿、董和、张松、孙乾四人,将徐庶留在了汉中,带着田丰、荀攸、典韦、张任、赵云等文武前往三辅。
在如今将大局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刘瑁终于开始大批的抽调益州官员前来关中。
他首先将徐庶、孙乾、秦宓等谋臣依次调来三辅,将益州全权交托给了吴懿、张松、董和以及甘宁和严颜几人。
在他的建议下,刘协很快颁布旨意,任命吴懿假益州州牧,董和担任益州别驾,张松为益州治中,甘宁为兵曹从事,严颜继续巴郡太守之职,密切关注荆州动态。
而在徐庶、孙乾等人依次抵达三辅后,刘瑁也随之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
建安元年,十一月,朝会。
“陛下!如今的三辅在经历了董卓、李傕、韩暹的相继破坏后,民生凋零,百废待兴,臣希望陛下可以免除明年一年三辅百姓的税务。”
“还有,如今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三辅境内的耕种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臣希望陛下可以在明年的立春之日继续迎春于东郊,与民同乐,祈求丰收!”
“刘卿思虑周到,真乃朕之栋梁,百姓们已经承受了太多,免除他们身上的重担是应该的,至于明年立春的迎春仪式,朕到时一定前去!”
“谢陛下!”
早在建安元年年初之时,刘瑁就曾经上书刘协,要恢复三辅境内耕地的耕种能力。
不过那个时候在韩暹杨奉的打压下,这一提议并没有彻底的执行下去,朝廷中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内斗和争权夺势上。
而在刘瑁解决了杨奉和韩暹之后,就再度向刘协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同时提出的政策还包括了重建太学之后的等等一系列的举措。
随后刘瑁就将龙门书院的大部分儒学宗师请到了长安,并且直接向刘协建议将龙门书院的东院变为太学,而将西院更名为百学院,教授律学、算学、医学、工学、天文、卜筮之术等百家学说,同时向天下间发布了招集令。
而今天刘瑁所说的正是三辅一带的耕地经过数月的维护之后的情况。
“还有,陛下,臣听说曹操曹孟德在许县开设屯田制,效果卓着,臣希望陛下允许可以在益州仿照曹操开设屯田制,以备粮饷,应不时之需!”刘瑁又道。
“哦?还有这等好事?那为何不在我长安实施呢?”汉帝刘协在被刘瑁狠狠地打压后,心中很不开心,因此故意道。
刘瑁回应道:“如今三辅境内尚有军阀割据,境内百姓许多还居无定所,我们的部队必须用来剿灭敌寇,拱卫三辅。”
“如果一旦实行军屯,那么会影响部队的战力,而益州则不同,如今益州已无战乱,百姓们安居乐业,正是大力发展经济实力的最好时机。”
“因此益州实行屯田制将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不过等到三辅已定后,臣同样会建议陛下在三辅实行屯田制的!”
“既然如此,就依爱卿所言吧。”汉帝懒懒的道。
在刘瑁接掌司隶校尉一职后,他在汉庭的地位越发显着,再加上他原本就是皇亲国戚,乃西汉鲁恭王之后,在数次大胜后,在民间的威望早就超过了刘协。
而如今天下大事的几乎尽出于大将军府,刘协已经逐渐的失去了话语权,这让他既愤怒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消极的对待。
※※※
建安二年,立春之日,刘协率文武百官身着青衣立青幡,迎春于东郊,施土牛耕人于此,与民同乐。
与此同时,益州开始仿照曹操,建立屯田制,分为军屯与民屯。
其中军屯由益州各郡暂时不参与战略任务的士卒负责,以六十人为一营,且佃且守,士卒需缴纳分成地租,但是多余的粮食全部由士卒自己拥有。
至于民屯则是由各郡的典农中郎将或者典农校尉负责,官府提供土地,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对分。
刘瑁就这样凭借着前世些许的记忆在曹操刚刚将屯田制颁布的时候就在益州同时开始了屯田之策,以保证自己粮饷的充沛。
同年,二月,太学在长安城南的龙首原上正式重建,重建之日,刘协在刘瑁的陪同下亲自前往观礼,说了一番自己的宏伟理想后才离开太学院。
三月,百家学在距离太学不远处开张,并向全天下招收学子与师者,此百家学与太学不同,面向的是穷苦的士族以及平民百姓们,因此使得天下士子为之震动。
除了原益州龙门书院的众学子外,从荆州、豫州等地纷纷赶来的学子士子更是多不胜数,而两大学院的建立也自然而然的使得龙首原上附近逐渐有了民居与商铺的出现。
在太学院重建一个月之后,刘瑁突然地来到了这里,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包括郑浑百家学的诸多大师。
这些大师有的善于建造,有的是绘画高手,有的乃精算大师,有的善于奇门巧计,都是在自己的领域被称为宗师的高手,那么今天他们在刘瑁的带领下齐聚太学又是要做些什么呢?
“诸位!如今的长安城老旧不堪,城中建筑拥挤混乱,城中污水横流,已经不适合作为一国之都,因此我奉陛下旨意希望可以在长安城外另寻一址,重建新城!”
在见到了郑玄、宋忠等大儒后,刘瑁也不再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重建新城?”卢植听到后,不禁皱了皱眉道:“如今三辅境内百姓苦不堪言,救助百姓都尚且来不及,而且今年又没有税收的来援,重建新城的负担会不会太大?”
刘瑁闻言笑着道:“我并不是说马上重建,我计划是在三年内将所有准备就绪,正是因为会给百姓们造成负担,所以我才计划等到那时开始建造。”
“等到了那个时候,有了太学院和百家学的存在,长安城应该会慢慢的再度成为全国的中心,会有一系列的民居商铺围绕着两院而出现,而到了那个时候,新长安城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郑玄越听感觉越不对,听到最后,他猛然反应了过来,与宋忠相视一眼,疑声道:“你的意思是新城是要建在……”
刘瑁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双手微张,笑着道:“就在这龙首原之上!”
在如今将大局基本稳定下来之后,刘瑁终于开始大批的抽调益州官员前来关中。
他首先将徐庶、孙乾、秦宓等谋臣依次调来三辅,将益州全权交托给了吴懿、张松、董和以及甘宁和严颜几人。
在他的建议下,刘协很快颁布旨意,任命吴懿假益州州牧,董和担任益州别驾,张松为益州治中,甘宁为兵曹从事,严颜继续巴郡太守之职,密切关注荆州动态。
而在徐庶、孙乾等人依次抵达三辅后,刘瑁也随之正式开始了自己的计划…
※※※
建安元年,十一月,朝会。
“陛下!如今的三辅在经历了董卓、李傕、韩暹的相继破坏后,民生凋零,百废待兴,臣希望陛下可以免除明年一年三辅百姓的税务。”
“还有,如今经过了一年的努力,三辅境内的耕种能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恢复,臣希望陛下可以在明年的立春之日继续迎春于东郊,与民同乐,祈求丰收!”
“刘卿思虑周到,真乃朕之栋梁,百姓们已经承受了太多,免除他们身上的重担是应该的,至于明年立春的迎春仪式,朕到时一定前去!”
“谢陛下!”
早在建安元年年初之时,刘瑁就曾经上书刘协,要恢复三辅境内耕地的耕种能力。
不过那个时候在韩暹杨奉的打压下,这一提议并没有彻底的执行下去,朝廷中的主要精力都消耗在内斗和争权夺势上。
而在刘瑁解决了杨奉和韩暹之后,就再度向刘协提出了这一建议,他同时提出的政策还包括了重建太学之后的等等一系列的举措。
随后刘瑁就将龙门书院的大部分儒学宗师请到了长安,并且直接向刘协建议将龙门书院的东院变为太学,而将西院更名为百学院,教授律学、算学、医学、工学、天文、卜筮之术等百家学说,同时向天下间发布了招集令。
而今天刘瑁所说的正是三辅一带的耕地经过数月的维护之后的情况。
“还有,陛下,臣听说曹操曹孟德在许县开设屯田制,效果卓着,臣希望陛下允许可以在益州仿照曹操开设屯田制,以备粮饷,应不时之需!”刘瑁又道。
“哦?还有这等好事?那为何不在我长安实施呢?”汉帝刘协在被刘瑁狠狠地打压后,心中很不开心,因此故意道。
刘瑁回应道:“如今三辅境内尚有军阀割据,境内百姓许多还居无定所,我们的部队必须用来剿灭敌寇,拱卫三辅。”
“如果一旦实行军屯,那么会影响部队的战力,而益州则不同,如今益州已无战乱,百姓们安居乐业,正是大力发展经济实力的最好时机。”
“因此益州实行屯田制将会给我们带来最大的好处,不过等到三辅已定后,臣同样会建议陛下在三辅实行屯田制的!”
“既然如此,就依爱卿所言吧。”汉帝懒懒的道。
在刘瑁接掌司隶校尉一职后,他在汉庭的地位越发显着,再加上他原本就是皇亲国戚,乃西汉鲁恭王之后,在数次大胜后,在民间的威望早就超过了刘协。
而如今天下大事的几乎尽出于大将军府,刘协已经逐渐的失去了话语权,这让他既愤怒却又无计可施,只能消极的对待。
※※※
建安二年,立春之日,刘协率文武百官身着青衣立青幡,迎春于东郊,施土牛耕人于此,与民同乐。
与此同时,益州开始仿照曹操,建立屯田制,分为军屯与民屯。
其中军屯由益州各郡暂时不参与战略任务的士卒负责,以六十人为一营,且佃且守,士卒需缴纳分成地租,但是多余的粮食全部由士卒自己拥有。
至于民屯则是由各郡的典农中郎将或者典农校尉负责,官府提供土地,收获的谷物按比例分成,用官牛者,官六私四;不用官牛者,官私对分。
刘瑁就这样凭借着前世些许的记忆在曹操刚刚将屯田制颁布的时候就在益州同时开始了屯田之策,以保证自己粮饷的充沛。
同年,二月,太学在长安城南的龙首原上正式重建,重建之日,刘协在刘瑁的陪同下亲自前往观礼,说了一番自己的宏伟理想后才离开太学院。
三月,百家学在距离太学不远处开张,并向全天下招收学子与师者,此百家学与太学不同,面向的是穷苦的士族以及平民百姓们,因此使得天下士子为之震动。
除了原益州龙门书院的众学子外,从荆州、豫州等地纷纷赶来的学子士子更是多不胜数,而两大学院的建立也自然而然的使得龙首原上附近逐渐有了民居与商铺的出现。
在太学院重建一个月之后,刘瑁突然地来到了这里,与他一起过来的还有包括郑浑百家学的诸多大师。
这些大师有的善于建造,有的是绘画高手,有的乃精算大师,有的善于奇门巧计,都是在自己的领域被称为宗师的高手,那么今天他们在刘瑁的带领下齐聚太学又是要做些什么呢?
“诸位!如今的长安城老旧不堪,城中建筑拥挤混乱,城中污水横流,已经不适合作为一国之都,因此我奉陛下旨意希望可以在长安城外另寻一址,重建新城!”
在见到了郑玄、宋忠等大儒后,刘瑁也不再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重建新城?”卢植听到后,不禁皱了皱眉道:“如今三辅境内百姓苦不堪言,救助百姓都尚且来不及,而且今年又没有税收的来援,重建新城的负担会不会太大?”
刘瑁闻言笑着道:“我并不是说马上重建,我计划是在三年内将所有准备就绪,正是因为会给百姓们造成负担,所以我才计划等到那时开始建造。”
“等到了那个时候,有了太学院和百家学的存在,长安城应该会慢慢的再度成为全国的中心,会有一系列的民居商铺围绕着两院而出现,而到了那个时候,新长安城的建立也就水到渠成了!”
郑玄越听感觉越不对,听到最后,他猛然反应了过来,与宋忠相视一眼,疑声道:“你的意思是新城是要建在……”
刘瑁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双手微张,笑着道:“就在这龙首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