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第1205章 国内城的变化
热门推荐:
绿野仙踪神医传
开局不朽大帝,打造万古仙宗
带着某音去种田
我不是真的精神病
大唐:贬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装了
娱乐:重生后我娶大蜜蜜
谍战:从小人开始
别叫我校长,叫我师座
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
国内城。
从去年开始,一种以喝酒闲聊为主的小酒馆开始流行了起来。
特别是进入了冬天之后,这种小酒馆的生意更是火爆。
作为辽东道东北部的城池,国内城的冬天来得很早,去的很晚。
基本上每年十月下旬,这里就开始下雪了,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三月才会融化。
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除了打猎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少。
而打猎这个事情,对于国内城的普遍百姓和商家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郎君,这小酒馆的酒水,质量非常一般啊,不知道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这里喝酒。”
在国内城靠近北城门的一间小酒馆里头,朱彪跟程处亮坐在那里,要了一壶酒,一叠炒黄豆,有样学样的跟着其他人一样坐在那里喝酒聊天。
“在这种小酒馆,你就不要指望这里的酒水能够跟你平时喝的相比了。”
程处亮作为国内城守将,算是亲眼目睹了国内城这几年的变化。
像是眼前的这个小酒馆,有一半都是各色各样的商家。
当然,经常在小酒馆厮混的商家,一般都不是什么大商家。
偏偏程处亮喜欢从这些小商家口中了解一下整个城池的变化。
当初李宽离开辽东道的时候,可是三番五次的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
作为最靠近大唐扶持起来的北高句丽王国和渊盖苏文残余势力继续支撑的所谓的高句丽王国的城池,国内城有着自己的特殊任务。
不管是半岛上的几个国家,还是辽东道东北部的靺鞨和室韦,都是国内城需要考虑平衡的力量。
与此同时,它也是一座吸引这几个国家的百姓的磁铁。
国内城越繁华,对这些国家百姓的吸引力就越强。
不说其他的,单单去年冬天,拖家带口的从高句丽王国逃难到国内城的百姓,就不下五千人。
这些人口,当然不会被安置在国内城,而是会等开春之后,安排到镇北道或者朔州道去。
不能让国内城的外族人口占据过高的比例,这是李宽当初留给程处亮的指示之一。
这几年他很好的执行了这个指示。
“郎君,您说的也对。虽然这些小酒馆的酒水很一般,不少都是一些小的酿酒作坊出品的。而作为国内城快速增加的酒水贸易,如今靺鞨、室韦的商家携带着皮草来到这里,最喜欢的就是兑换成钱财之后去买酒水呢。”
朱彪作为当初高句丽的将领,对国内城附近的情况都很熟悉。
投靠了大唐之后,为了取得程处亮的信任,对付原来的高句丽人,那绝对是心狠手辣。
他全家老小都已经安排大长安城生活,就自己一个人跟几个小妾在国内城,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的为大唐服务了。
“自从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大规模的种植水稻,辽东道的粮食产量就迎来了一个飞跃。
如今连我们国内城都不需要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过来,可想而知整个辽东道的粮食产量有多高。
这个时候,酿酒这个事情,朝廷自然就不会怎么去管控了。
朝廷不管控,酿酒又有比较高的利润,各种各样的酿酒作坊星罗棋布,也就是一个必然了。”
大部分的封建王朝,都是不鼓励酿酒,甚至是施加各种各样的限制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酿酒太耗费粮食。
在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年代,浪费粮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城内现在至少有五万的番邦属国商家、百姓,这些人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也是一个问题啊。”
虽然朱彪不知道李宽给程处亮什么指示,但是他却是知道国内城现在的人口不断增加,其实是有隐患的。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比我们更加担心的,应该是室韦、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
原本他们的日子过的很困难,除了少量种植粟米之外,主要还是依靠放牧哈打猎为生。
可是自从那些部落的普通牧民、猎手发现在国内城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一门营生,填饱肚子,呼朋引伴的来国内城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程处亮现在的自豪感绝对是慢慢的。
事实上,整个国内城中,大唐百姓的自豪感都是非常强列的。
“郎君,如果我是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肯定不会放任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呢。”
朱彪这话,很显然隐含着别样的意思。
“你说的没有错!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也把国内城的情况跟楚王殿下私下里沟通过,他给出了一些建议。
等到开春之后,我准备安排人去到靺鞨、室韦的各个部落,拉一批,打一批。
对于愿意依附在我们大唐身边的部落,采取一定的支持态度,对于一心想要跟我们大唐过不去的部落,那就不好意思了。”
程处亮这几年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打仗,早就心痒痒了。
如今得了李宽的建议,自然想要早点动手。
像是今天他专门带着朱彪来到小酒馆里,听着其他胡人商家的谈话,其实就是想要印证一下自己收到的情报到底准确与否。
“早该如此了!这些胡人,留在那里也是一个威胁,趁着我们现在没有什么事,把他们都给灭了。”
作为国内城的将领,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升职的机会的。
特别是朱彪这样的投降将领,更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
……
高句丽王国。
渊盖苏文跟渊男生站在一处粥棚之中,面色有点难看。
“阿耶,我们占据的这些地方,实在是太过贫瘠了。百姓们除了上山挖一些人参,打打猎,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谋生手段。
这样下去,北高句丽那些人很快就要把我们给吞并了。
渊男生作为渊盖苏文的儿子,现在也算是高句丽王国的实权人物。
不过,自从高句丽被大唐打败之后,原本辽东的地盘成为了大唐的辽东道。
而半岛上的地盘则是被分割成了三个国家。
北高句丽、南高句丽和高句丽王国。
其中前面两个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大唐扶持起来的傀儡。
就连朝堂上的大政方针,都是按照大唐的意思在执行。
“男生,我想让你去国内城走一趟,跟那里的守将商讨一下,就说我们高句丽王国愿意跟他们合作。
只要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刀剑和箭矢,那么我们就可以冲在前面跟靺鞨人作战。打下来的战利品,全部低价售卖给他们。”
渊盖苏文毕竟是高句丽曾经的大人物,还是有点眼光和本事的。
“阿耶,我们之前的对手不是一直都是北高句丽吗?现在把矛头转向了北边的话,战斗就更难打了。
那些靺鞨人,可是整天在山林里厮混,比北高句丽那些人要难对付的多了。”
渊男生对自己阿耶的这个提议感到有点意外。
“北高句丽是比较好大,但是打了两年了,哪怕是我们每次都能打赢,也没有什么用。北高句丽人背后有大唐支持,只要大唐不想他们灭国,我们就灭不掉他。
在鸭绿江的江口,可是驻扎着大唐的水师,他们水师可以背上,从我们背后给我们一个重大打击。”
折腾了几年,渊盖苏文也基本上看清了大唐在这一片区域实行的战略了。
半岛上的南北高句丽、高句丽王国、新罗、百济和倭国的飞地,这些势力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之前新罗算是最厉害的,但是渊盖苏文知道他们去年遭受了一个重大打击,而这个行动背后却是明显有着唐人的影子。
新罗可是大唐的盟友啊,当初一起对付高句丽,现在大唐对付起新罗人来,一样一点也不客气。
这让渊盖苏文彻底的认清了局面。
“可是我去了国内城的话,唐人就会同意售卖兵器给我们吗?要知道,这些年我们虽然跟他们也做生意,也有买卖兵器,但是双方的合作谈不上愉快呢。”
渊男生倒不是怕去国内城,只是对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有点疑问。
“他们会的!”
渊盖苏文现在知道大唐是不希望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太过于强大。
如今高句丽王国在半岛上占据的地盘是最贫瘠的,资源是最匮乏的,国力也是最弱小的。
只要他愿意对大唐表示臣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获得大唐的支持。
反正这种支持又不是无条件的。
唐人售卖军械,卖给谁也是卖啊。
“那……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国内城,跟他们守将好好的谈一谈。听说国内城守将程处亮是大唐国公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主的。”
渊男生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是渊盖苏文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到时候你跟他们谈的时候,尽量使用奴仆来兑换他们的刀剑,然后最好就是他们也能售卖一批粮食给我们。”
渊盖苏文想要扩张高句丽王国的势力,就必然需要侵袭周边的部落和国家。
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俘虏怎么处理,就是一个问题了。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这些俘虏换成物资。
毕竟高句丽王国现在最缺少的其实不是人,而是各种各样的物资。
“我听说辽东那里这几年种植了大量的水稻,粮食根本就吃不完。只要我们提供奴仆跟他们交换,应该是可以成功的。”
高句丽王国自然有不少的探子在辽东,所以对于那里发生的变化也是很清楚的。
“辽东可以种植水稻,我们这里也可以试一试。听说大唐的水稻产量比粟米要高不少。”
渊盖苏文没想辽东回到了大唐手中之后,居然焕发了这么强大的活力。
原本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高句丽巅峰时期的统治范围,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嗯,我们高句丽的商家最喜欢去国内城购买酒水,据说这些酒水都是在辽东本地酿造的。”
“这一次你先去国内城探探路,下一次我也去看一看国内城的变化。”
渊盖苏文显然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去到国内城之后,会不会给扣下了。
真要是那样,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所以他觉得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先去探探路吧。
……
“杨大哥,没想到只是简单的把辽东城那里的货物运输到国内城,就能挣这么多钱啊。”
在国内城的一处小酒馆之中,郑化很是激动的坐在那里跟杨洋喝着小酒。
作为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成员,杨洋和郑化是第一批尝试经商的人员。
楚王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薛仁贵当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之后,自然也不会忽略商业的发展。
除了鼓励外面的商家来到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经商,他还鼓励兵团成员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同步做起了小买卖。
“把朔州运输过来的棉布,还有我们兵团下属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酒水运输到国内城,就能获得至少翻倍的收益。这帮胡人,比我们有钱啊。”
杨洋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错。
去年秋收以后,趁着还没有下大雪,他跟杨洋组织了一个小商队,直接携带着十几辆马车的货物来到了国内城。
这么一个冬天,就挣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挣到的钱财。
现在总算是不用担心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钱财还不上了。
“不止翻一倍呢。我们把棉布和酒水过过来,再从胡人手中换各种皮草和特产回去,又能挣一笔。我估算了一下,单单这个冬天,我们就至少挣了一千贯钱呢。”
郑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府兵,从来没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挣这么多的钱。
“等回到辽东城,我们就可以专门组建一个商队,就在辽东道的范围活动,就足以挣到超出大家想象的钱财了。”
杨洋心中也有了决定。
虽然在兵团里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见识了经商的利润之后,他显然已经没有办法安安分分的种地了。
作为辽东道最繁华的三个城池之一,地处东北的国内城,是商机最多的城池。
??
从去年开始,一种以喝酒闲聊为主的小酒馆开始流行了起来。
特别是进入了冬天之后,这种小酒馆的生意更是火爆。
作为辽东道东北部的城池,国内城的冬天来得很早,去的很晚。
基本上每年十月下旬,这里就开始下雪了,一直要等到第二年的三月才会融化。
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除了打猎之外,可以做的事情少。
而打猎这个事情,对于国内城的普遍百姓和商家来说,也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郎君,这小酒馆的酒水,质量非常一般啊,不知道为何还有这么多人愿意来这里喝酒。”
在国内城靠近北城门的一间小酒馆里头,朱彪跟程处亮坐在那里,要了一壶酒,一叠炒黄豆,有样学样的跟着其他人一样坐在那里喝酒聊天。
“在这种小酒馆,你就不要指望这里的酒水能够跟你平时喝的相比了。”
程处亮作为国内城守将,算是亲眼目睹了国内城这几年的变化。
像是眼前的这个小酒馆,有一半都是各色各样的商家。
当然,经常在小酒馆厮混的商家,一般都不是什么大商家。
偏偏程处亮喜欢从这些小商家口中了解一下整个城池的变化。
当初李宽离开辽东道的时候,可是三番五次的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
作为最靠近大唐扶持起来的北高句丽王国和渊盖苏文残余势力继续支撑的所谓的高句丽王国的城池,国内城有着自己的特殊任务。
不管是半岛上的几个国家,还是辽东道东北部的靺鞨和室韦,都是国内城需要考虑平衡的力量。
与此同时,它也是一座吸引这几个国家的百姓的磁铁。
国内城越繁华,对这些国家百姓的吸引力就越强。
不说其他的,单单去年冬天,拖家带口的从高句丽王国逃难到国内城的百姓,就不下五千人。
这些人口,当然不会被安置在国内城,而是会等开春之后,安排到镇北道或者朔州道去。
不能让国内城的外族人口占据过高的比例,这是李宽当初留给程处亮的指示之一。
这几年他很好的执行了这个指示。
“郎君,您说的也对。虽然这些小酒馆的酒水很一般,不少都是一些小的酿酒作坊出品的。而作为国内城快速增加的酒水贸易,如今靺鞨、室韦的商家携带着皮草来到这里,最喜欢的就是兑换成钱财之后去买酒水呢。”
朱彪作为当初高句丽的将领,对国内城附近的情况都很熟悉。
投靠了大唐之后,为了取得程处亮的信任,对付原来的高句丽人,那绝对是心狠手辣。
他全家老小都已经安排大长安城生活,就自己一个人跟几个小妾在国内城,自然也是一心一意的为大唐服务了。
“自从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这片黑土地上大规模的种植水稻,辽东道的粮食产量就迎来了一个飞跃。
如今连我们国内城都不需要其他地方运输粮食过来,可想而知整个辽东道的粮食产量有多高。
这个时候,酿酒这个事情,朝廷自然就不会怎么去管控了。
朝廷不管控,酿酒又有比较高的利润,各种各样的酿酒作坊星罗棋布,也就是一个必然了。”
大部分的封建王朝,都是不鼓励酿酒,甚至是施加各种各样的限制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酿酒太耗费粮食。
在温饱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的年代,浪费粮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
“城内现在至少有五万的番邦属国商家、百姓,这些人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也是一个问题啊。”
虽然朱彪不知道李宽给程处亮什么指示,但是他却是知道国内城现在的人口不断增加,其实是有隐患的。
“你的担心是有道理的,不过比我们更加担心的,应该是室韦、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
原本他们的日子过的很困难,除了少量种植粟米之外,主要还是依靠放牧哈打猎为生。
可是自从那些部落的普通牧民、猎手发现在国内城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一门营生,填饱肚子,呼朋引伴的来国内城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程处亮现在的自豪感绝对是慢慢的。
事实上,整个国内城中,大唐百姓的自豪感都是非常强列的。
“郎君,如果我是靺鞨这些部落的首领,肯定不会放任这种局面发展下去呢。”
朱彪这话,很显然隐含着别样的意思。
“你说的没有错!去年冬天的时候,我也把国内城的情况跟楚王殿下私下里沟通过,他给出了一些建议。
等到开春之后,我准备安排人去到靺鞨、室韦的各个部落,拉一批,打一批。
对于愿意依附在我们大唐身边的部落,采取一定的支持态度,对于一心想要跟我们大唐过不去的部落,那就不好意思了。”
程处亮这几年基本上都没有怎么打仗,早就心痒痒了。
如今得了李宽的建议,自然想要早点动手。
像是今天他专门带着朱彪来到小酒馆里,听着其他胡人商家的谈话,其实就是想要印证一下自己收到的情报到底准确与否。
“早该如此了!这些胡人,留在那里也是一个威胁,趁着我们现在没有什么事,把他们都给灭了。”
作为国内城的将领,没有军功的情况下,是很难有升职的机会的。
特别是朱彪这样的投降将领,更需要战功来证明自己。
……
高句丽王国。
渊盖苏文跟渊男生站在一处粥棚之中,面色有点难看。
“阿耶,我们占据的这些地方,实在是太过贫瘠了。百姓们除了上山挖一些人参,打打猎,基本上没有太多的谋生手段。
这样下去,北高句丽那些人很快就要把我们给吞并了。
渊男生作为渊盖苏文的儿子,现在也算是高句丽王国的实权人物。
不过,自从高句丽被大唐打败之后,原本辽东的地盘成为了大唐的辽东道。
而半岛上的地盘则是被分割成了三个国家。
北高句丽、南高句丽和高句丽王国。
其中前面两个国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大唐扶持起来的傀儡。
就连朝堂上的大政方针,都是按照大唐的意思在执行。
“男生,我想让你去国内城走一趟,跟那里的守将商讨一下,就说我们高句丽王国愿意跟他们合作。
只要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刀剑和箭矢,那么我们就可以冲在前面跟靺鞨人作战。打下来的战利品,全部低价售卖给他们。”
渊盖苏文毕竟是高句丽曾经的大人物,还是有点眼光和本事的。
“阿耶,我们之前的对手不是一直都是北高句丽吗?现在把矛头转向了北边的话,战斗就更难打了。
那些靺鞨人,可是整天在山林里厮混,比北高句丽那些人要难对付的多了。”
渊男生对自己阿耶的这个提议感到有点意外。
“北高句丽是比较好大,但是打了两年了,哪怕是我们每次都能打赢,也没有什么用。北高句丽人背后有大唐支持,只要大唐不想他们灭国,我们就灭不掉他。
在鸭绿江的江口,可是驻扎着大唐的水师,他们水师可以背上,从我们背后给我们一个重大打击。”
折腾了几年,渊盖苏文也基本上看清了大唐在这一片区域实行的战略了。
半岛上的南北高句丽、高句丽王国、新罗、百济和倭国的飞地,这些势力谁也别想一家独大。
之前新罗算是最厉害的,但是渊盖苏文知道他们去年遭受了一个重大打击,而这个行动背后却是明显有着唐人的影子。
新罗可是大唐的盟友啊,当初一起对付高句丽,现在大唐对付起新罗人来,一样一点也不客气。
这让渊盖苏文彻底的认清了局面。
“可是我去了国内城的话,唐人就会同意售卖兵器给我们吗?要知道,这些年我们虽然跟他们也做生意,也有买卖兵器,但是双方的合作谈不上愉快呢。”
渊男生倒不是怕去国内城,只是对自己的行动是否能够取得成功,有点疑问。
“他们会的!”
渊盖苏文现在知道大唐是不希望周边任何一个国家太过于强大。
如今高句丽王国在半岛上占据的地盘是最贫瘠的,资源是最匮乏的,国力也是最弱小的。
只要他愿意对大唐表示臣服,有非常大的可能性获得大唐的支持。
反正这种支持又不是无条件的。
唐人售卖军械,卖给谁也是卖啊。
“那……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国内城,跟他们守将好好的谈一谈。听说国内城守将程处亮是大唐国公之子,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主的。”
渊男生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是渊盖苏文既然已经做了决定,他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到时候你跟他们谈的时候,尽量使用奴仆来兑换他们的刀剑,然后最好就是他们也能售卖一批粮食给我们。”
渊盖苏文想要扩张高句丽王国的势力,就必然需要侵袭周边的部落和国家。
这个时候,各种各样的俘虏怎么处理,就是一个问题了。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把这些俘虏换成物资。
毕竟高句丽王国现在最缺少的其实不是人,而是各种各样的物资。
“我听说辽东那里这几年种植了大量的水稻,粮食根本就吃不完。只要我们提供奴仆跟他们交换,应该是可以成功的。”
高句丽王国自然有不少的探子在辽东,所以对于那里发生的变化也是很清楚的。
“辽东可以种植水稻,我们这里也可以试一试。听说大唐的水稻产量比粟米要高不少。”
渊盖苏文没想辽东回到了大唐手中之后,居然焕发了这么强大的活力。
原本他还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恢复高句丽巅峰时期的统治范围,现在看来这个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
“嗯,我们高句丽的商家最喜欢去国内城购买酒水,据说这些酒水都是在辽东本地酿造的。”
“这一次你先去国内城探探路,下一次我也去看一看国内城的变化。”
渊盖苏文显然还是有点担心自己去到国内城之后,会不会给扣下了。
真要是那样,那可就倒了大霉了。
所以他觉得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先去探探路吧。
……
“杨大哥,没想到只是简单的把辽东城那里的货物运输到国内城,就能挣这么多钱啊。”
在国内城的一处小酒馆之中,郑化很是激动的坐在那里跟杨洋喝着小酒。
作为辽东道生产建设兵团最早的成员,杨洋和郑化是第一批尝试经商的人员。
楚王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薛仁贵当了辽东生产建设兵团的都督之后,自然也不会忽略商业的发展。
除了鼓励外面的商家来到生产建设兵团的驻地经商,他还鼓励兵团成员在辽东站稳脚跟之后,同步做起了小买卖。
“把朔州运输过来的棉布,还有我们兵团下属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酒水运输到国内城,就能获得至少翻倍的收益。这帮胡人,比我们有钱啊。”
杨洋今天的心情也很不错。
去年秋收以后,趁着还没有下大雪,他跟杨洋组织了一个小商队,直接携带着十几辆马车的货物来到了国内城。
这么一个冬天,就挣了他们这辈子都没有挣到的钱财。
现在总算是不用担心向大唐皇家钱庄借贷的钱财还不上了。
“不止翻一倍呢。我们把棉布和酒水过过来,再从胡人手中换各种皮草和特产回去,又能挣一笔。我估算了一下,单单这个冬天,我们就至少挣了一千贯钱呢。”
郑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府兵,从来没有想象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挣这么多的钱。
“等回到辽东城,我们就可以专门组建一个商队,就在辽东道的范围活动,就足以挣到超出大家想象的钱财了。”
杨洋心中也有了决定。
虽然在兵团里种地也能过上好日子,但是见识了经商的利润之后,他显然已经没有办法安安分分的种地了。
作为辽东道最繁华的三个城池之一,地处东北的国内城,是商机最多的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