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 第八回《新郎逃婚,新娘追迹第六章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第八回《新郎逃婚,新娘追迹第六章

    陆遐询问船夫得知,那个身材很壮脸色却很白的客人,与另几个伙伴想要雇船前往夷洲。另几个伙伴有男有女,都是俊男美女,唯独他长得又丑又怪,像个打肿脸充的胖子,如此奇怪的一伙客人,船夫见了自然记得住。船夫指点他们要前往夷洲的话,可以先去潮州辖下的南澳岛,看那边的渔民愿不愿意开船送他们前往夷洲。平常的商船和客船是不愿意去夷洲的,毕竟夷洲是个杳无人烟的地方,去那里有什么生意做?有什么客人要去那里谋生?如果是去夷洲的外岛澎湖屿,那么是会有一些商船要去收购那边的特产,但都是私人的商船,不会搭载外人去抢他们自家生意的。

    那伙客人得了船夫的指点之后就先雇了一艘小船往南澳岛去了。

    陆遐得知这个情况,赶忙回去告知师父。

    会真师太得知,微笑道:“他们竟然要去夷洲?那可真是有缘呢……我们施家有位祖上,老早之前便曾去到澎湖屿那里隐居。你家老祖宗也是施家那一族的后人,因此跟你也有些渊源呢。”

    陆遐好奇道:“有这事情?”

    会真师太道:“是啊,那位祖上是状元出身的大才子,后来避世修道,道号栖真子,出海寻找清静的地方隐居,就去到了那夷洲的外岛澎湖屿。他写过一首诗《题澎湖屿》传世,诗曰:‘腥噪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黑皮少年学采珠,手把生犀照盐水。’”

    陆遐听了,眼前顿时浮想出一副澎湖屿的风景——很少人居住的海岛,连村落都没有,但在海边有着与大陆往来商船做生意的集市;那里的少年人晒得皮肤黝黑,擅长水性,整日里泡在海水里捕鱼、采珠。那就是师父与老祖宗的祖上曾经去那里隐居的地方啊!

    当下师徒二人来到潮州码头雇船,追着桂大宝又来到了南澳岛。

    到了南澳岛再一打听,得知桂大宝一伙人几天前来到此地,已经雇到了船出发前往夷洲去了。

    陆遐便问会真师太:“师父,侬等也雇船去夷洲么?”说着不无憧憬。毕竟一个初出江湖的姑娘家,第一次出远门就来到了遥远的岭南海边,如果还能出远海去游历,那就不只是浪迹江湖,可以说是浪迹江海了!多少姑娘家都有这样的梦想,想要去五湖四海看看,可是现实里她们只能呆在家里……陆大小姐却真的能够圆梦!

    会真师太道:“出海的话,咱们不必雇船。”

    陆遐兴奋道:“那怎么出海?难道师父有大法?”

    会真师太用左手一指右手托着的小瓯盆道:“不必大法,用此便可。”

    于是师徒二人来到一处偏僻无人的海边。会真师太道:“贫道养的这游瓯鱼,虽然还没修炼成可以离水而游空,但要变大来载人过海已经可以了。”

    陆遐看着师父把游瓯鱼放进海水里,只听呼啦啦一阵哗响,游瓯鱼在海水里摆尾划动,越变越大,不一会儿变成有一丈多长的一条巨型金鱼,又大又肥,全身鱼鳞闪着蓝光。

    陆遐又惊又喜,跟师父攀上鱼背。

    变巨之后的游瓯鱼,载着师徒二人如若等闲,摆动着膨大的尾鳍,悠悠然游向深海。其身子大部分潜于水下,背部露出水面,嘴巴不时吐出水泡,全靠尾鳍摆动游水,速度比平常的帆船顺风还快。从南澳岛向着正东方向一直游,大约游了一天一夜的时间,次日便来到了澎湖屿。

    澎湖屿上的岛民,看到师徒二人骑鱼渡海来到,怎能不惊诧莫名?有人纳头便拜,口呼仙姑。别人跟着拜,很快就拜倒了一大片。会真师太忙称自己不是仙姑,只是来修仙的道人而已。岛民听了仍然很崇拜,对于师太问什么知无不言。由于岛民有很多人都是祖上从大陆过来的,语言能够相通。会真师太通过与他们交谈得知,前两天确实有一伙客人来到,不为贸易,却是要去夷洲的,其中有一个的容貌就是师徒二人所要寻找的桂大宝。

    陆遐听了就要再往夷洲去。会真师太说夷洲很大,怎知桂大宝他们要往夷洲的哪里去?

    那怎么办呢?经过再与澎湖岛民交谈,得知夷洲确实很大,比澎湖要大几百倍呢。南澳、澎湖已经算是很大的海岛了,夷洲那是巨岛。古书上称华夏近海有两个巨岛,一名珠厓,一名琉球,琉球岛指的就是夷洲。两个巨岛都盛产珍珠、玳瑁、珊瑚等珍贵海货,故此名字都叫珠啊、球啊什么的宝贝。球的古义是一种美玉,可不是指圆滚滚能踢的东西。

    那么大的一个岛,要找桂大宝他们几个人谈何容易?不知道他们要去岛上哪个地方,怎么找?

    故此会真师太觉得跟着去夷洲追寻反而容易追丢,不如索性停留在澎湖,过一段日子,等他们从夷洲回来时,自然还要经过澎湖,那就可以遇到了。

    陆遐听了喜道:“师太所言极是!那么侬等便在这里等着。”

    于是师徒二人在澎湖屿唯一的小港口——妈宫港旁边住了下来,每天观察港口来船,并托当地人留心,如果桂大宝再来就告诉她们。当地人很热心地帮师徒二人搭了一个寮棚,师徒二人暂时过上了岛民的生活,感觉很是惬意,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恰似栖真子在澎湖屿所作的另一首诗所云:“暂将一苇向东溟,来往随波总未宁。忽见浮云归别坞,又看飞雁落前汀。”

    当日载着桂大宝一伙人前往夷洲的渔船,过了几天就回来了,但是客人并没有跟着回来。师徒二人向那开船的渔民询问,得知桂大宝等人上岸之后要渔民在岸边停船等他们,渔民问他们要等多久?他们说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管等,等一天就给一两银。渔民不干,说等太久不行,家里还等着呢。他们就开出更高的价钱,一天二两、一天三两、一天五两……一直开到一天十两,渔民都不肯答应,非要他们给个确切的日子不可。否则一直等着,等太久的话遇到天气变化、台风来袭怎么办?再多钱也不行啊,命没了再多钱有什么用?他们说他们实在不知道要等多久,因为他们去岛上找药材,不知何时才能找到。双方实在谈不拢,渔民拿了单程的船钱就先回来了,让他们一伙人回来之时另行找船。横竖不时会有渔民到外海打鱼、捞珊瑚什么的,渔船回来时会沿着夷洲海边走,他们只要到海边等着自然能够碰到。

    师徒二人知道了这个情况,继续等着桂大宝他们回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