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 第152章 君臣密谈

大唐:吾父赵王李元霸 第152章 君臣密谈

    御书房内,皇帝李世民正端坐在书桌前处理政务,这时,房玄龄走了进来,他拱手行礼后开口说道:“陛下,臣听闻近日城中新开业了一家香水铺,生意异常火爆。据说这家店铺与宫中有关联,不知陛下是否了解此事?”

    李世民抬起头,恬不知耻的答道:“当然知道!这香水铺是赵王献给朕的,赵王这孩子真是孝顺啊!”

    房玄龄一听,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原来如此!那赵王殿下可真是有心了。”

    李世民得意地笑了笑,继续说道:“是啊,朕也觉得很欣慰。而且这香水铺的生意还非常好,每天只限量出售十瓶,但每瓶售价高达五百贯!这样算下来,一天就能收入五千贯,一个月就是十五万贯啊!”

    听到这里,房玄龄不禁感叹道:“陛下,如此一来,我们的国库很快就会充实起来了。”

    “额……这笔钱不入国库!”李世民尴尬道。

    “为何?”房玄龄疑惑道。

    “你也知道,朕的皇后素来节俭,还经常自己缝补衣物,朕舍不得她如此劳累,于是就将这钱划入了皇宫的内库之中,交由皇后分配。”

    李世民眼神一转,立马就找到了一番说辞。

    “陛下,您和皇后还真是鹿车共挽啊!”房玄龄由衷的夸赞道。

    “哪里哪里!”李世民故作谦虚道。

    “对了,陛下,这次前来臣还有要事!”

    房玄龄行了一礼接着说道:“陛下,定年号为贞观,也就是中和正,臣在想啊,如果真的是中和正,那有些事情是不是就不好做了!”

    李世民双眼轻瞟,说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房玄龄看着李世民,眼神坚定地说:“陛下,您现在已经登基为帝,但太上皇仍然在世,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太上皇在位时,曾分封大量的官员和王侯,这些人如今依然存在。从夺取天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支持。但对于陛下来说,这却是个沉重的负担。”

    房玄龄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虽然贵为皇帝,但太上皇的势力依然强大。裴寂、封德彝等这些老臣,他们可能随时牵制陛下的决策。甚至连我们这些原秦王府的人都无法全心全意地为陛下效力。此外,陛下对于朝政的掌控还未能完全实现。”

    李世民皱起眉头,陷入沉思。他明白房玄龄所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但他需要时间来解决。

    房玄龄继续说道:“如果想要真正掌握朝政,彻底摆脱太上皇的影响,陛下必须要有所行动。”

    房玄龄的神情愈发严肃起来:“一是这些个武德老臣,二是太上皇分封的诸王,他们都会分散陛下的治权啊!这样的话,陛下纵然有雄才大略,也难以优游自如啊!”

    他说得十分直白,一点也没有给新皇帝留面子,但这正是他对皇帝信任和忠诚的体现。

    李世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房玄龄的说法。

    “应如是。”他简短地回答道。

    对于这位新皇帝来说,要想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就必须先解决眼前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仅来自于外部的敌人,更来自于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利益分配。

    “因此,臣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回收政权!真正的控制上下,令出有行,令禁则止。令行禁止才能够轮及其他。”房玄龄看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他的看法。

    “这事朕知道,之前便放出了风声,让一些封王们知道,所以义安王和长乐王才会在之前的朝会上拂袖而去。”李世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有些无奈地说,“于是朕决定先缓和一下关系,所以才迟迟不动诸王!”

    房玄龄明白李世民的难处,安慰道:“陛下,您的决策是明智的。毕竟这些封王都是皇室血脉,动他们的确需要谨慎行事。”

    李世民叹了口气,感慨地说:“贞观新朝伊始,千头万绪啊!”

    房玄龄也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陛下,新朝初立,百废待兴。”

    “但是,陛下,削减太上皇分封给各诸王的权利和财富势在必行了啊!权力回收可以增强治权,财富回收可以增强国力!但显然这两点都不是中正可以做到的!”房玄龄皱着眉头,一脸忧虑地说道。

    李世民微微眯起双眼,语气坚定:“不!中正完全可以做到!朕只收回那些没有功劳的,以前滥封的那些诸王的权力,对于那些有功劳的人,朕还要加封王位和公爵,一切都取决于他是否对大唐有功。”

    房玄龄不禁叹了口气,他知道李世民的决心已定,但他还是忍不住劝道:“陛下,您这样做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和反对,甚至可能引发内乱。而且,这些诸王们都是太上皇分封的,他们手中掌握着实权,如果强行收回他们的权力,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缓缓地开口问道:“如果让长孙无忌担任右仆射一职,你觉得如何?”

    房玄龄皱起眉头,沉思了一会儿后回答道:“如果长孙无忌能够牵制住裴寂和封德彝,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然而,这样做可能会引起朝廷的巨大反响啊!”

    李世民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房玄龄的观点,但他仍然坚持己见。他朝着房玄龄招了招手,示意他靠近一些。房玄龄心领神会,走到李世民身边,贴近他的耳朵。

    “长孙无忌不仅聪明睿智,而且与我关系匪浅,是值得信赖的自己人。我们刚才所谈论的事情,必须要有这样一个人去执行。你并非不能胜任右仆射的职位,但你已无退路可言。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而长孙无忌则不同,即使事情不成功,朕还可以给他安排一个闲职。但你若失败,恐怕难以逃脱成为晁错的命运。朕反复思索,认为只有长孙无忌最为合适,非他莫属!”

    李世民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和无奈,他深知此事的严重性,需要谨慎行事。

    “陛下!”房玄龄感动着跪了下去。

    “行事快,下手狠,进可攻,退可守!陛下想得真是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