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 第563章 龙驭宾天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第563章 龙驭宾天

    礼部侍郎李正清的府邸庭院中,两个年轻人一坐一立,面前摆着一盘棋局。

    卫国公之子李茂背着手,焦灼地踱来踱去。

    李正清三十来岁,一身青色长袍,他拈起一子,对着自己摆出的棋局却迟迟没有落下。

    过了片刻,他将棋子丢回棋篓,皱眉抬头,有些无奈:

    “你不在国公府待着,跑来我府上,就为了扰我的兴致?

    若是实在静不下心,就来陪堂兄我下一局。”

    “我可没你那闲心!”李茂没好气地道。

    他一屁股坐下来,问:

    “那条东珠手串,太子当真不会看出来?”

    李正清无辜一笑:

    “太子再聪慧,也不过是个十岁孩童。更何况先皇后都去世两年了,一条记忆中的手串,他怎么可能记得那样清楚。

    再说了,我废了那么大功夫才寻到当年给先皇后打造手串的匠人,让他重新做一条,以假乱真,不成问题。”

    李茂想了一阵,又问:“那姓马的能不能靠得住?”

    “放心吧,咱们费了那么大的劲,才将他安排在太子身边伺候,否则他现在还只是他师父手底下跑腿的呢。

    咱们能扶他上去,自然也能拉他下来。

    那小子的心思比他师父活泛多了,自然知道该效忠于谁。”

    李茂点点头,又长叹了口气:

    “唉,容贵妃被废之后,皇上对咱们李家人是愈发疏远了,连我都被安排了一个闲职。

    我爹也是,当初跟董家和那姓祝的斗得那么凶,这两年却被磨平了性子,说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听着就来气。”

    李正清道:“卫国公年纪大了,行事自然是求稳为先。所以李家的未来,还得着落在咱们这些小辈的身上。”

    李茂耷拉着眉眼,说道:

    “堂兄,你虽然是李氏旁支,但我看出来了,你是个干大事的。这些年你在礼部兢兢业业,几轮降职调动都没殃及到你。

    哎,反正我也想明白了,老爷子靠不住,我呢就一纨绔,没你那脑子,以后咱们李家怎么弄我都听你的。

    否则再按老爷子这么软弱下去,咱们李家早晚让人骑在脖子上拉屎。”

    李正清过了许久,终于再次拈起一子,缓缓开口:

    “当年之事,是董氏与李氏两败俱伤,让秦贵妃得了渔翁之利,如今后宫已无人能够与她抗衡。

    可如今陛下身体每况愈下,太子身上虽然留着董家人的血,但他如此年幼,加以诱导,未尝不能成为我们手中的一颗棋子。

    到时连新天子都是咱们的人,莫说一个后宫女子了,就是那位祝中丞——”

    李正清一子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

    “还不照样被咱们踩在脚下?”

    ……

    一个月后,秦雨薇的封后大典如期举行。

    金碧辉煌的殿宇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宫墙外的红灯笼连成一片,象征着大庆的喜气。

    钟鼓齐鸣,礼乐悠扬,声声入耳,仿佛天籁。

    秦雨薇身着大红色凤袍,头戴金丝凤冠,本就美艳不可方物的面容此时经过精心梳妆,更宛如天人。

    礼毕,赵总管高声宣布:“请皇后登台,接受册封!”

    秦雨薇微微昂首,向着高台上的燕修云缓步走去,站在他的身旁缓缓转身,俯瞰下方文武百官。

    群臣队列中的祝澜与肖婉都不禁有些湿了眼眶。

    雨薇如今终于登临凤位,成为天下最为尊贵的女子。

    有人说她是运气好,然而她一路走来有多少风雨艰辛,除了这些至交好友,外人却不得而知。

    赵总管宣读册封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贵妃秦氏温柔贤淑,德行兼备,今封为皇后,举国同庆,共享太平。钦此!”

    百官齐齐跪拜,山呼万岁,恭祝帝后与天地同寿。

    最后一步,秦雨薇即将在碧玉的陪同下踏上玉辇,前往太庙,祭祀天地祖先,祈求万世昌盛。

    燕修云与秦雨薇执手下了高台。

    然而阶梯才下至一半,秦雨薇只感觉燕修云抓着自己的手蓦然收紧,接着燕修云的身体开始颤抖,整个人的重量几乎都压在她的身上。

    “陛下!陛下!!!”

    “快叫御医!!!!”

    无数惊慌失措的喊叫声在燕修云耳边逐渐变得模糊、遥远,直到归为沉寂。

    ……

    紫云殿。

    “陛下情形如何?”

    守在帐外秦雨薇的凤袍都尚未来得及换下,急忙向御医询问。

    御医重重地叹了口气,摇摇头。

    秦雨薇有一瞬间怔忡。

    这时,纱帐被一只戴着扳指的手缓缓从里面掀起几分,是燕修云苏醒了。

    他的面容毫无血色,嘴唇动了动。

    秦雨薇连忙靠近,这才听清燕修云的话。

    他要见太子。

    燕宁早已等候在门外,很快走了进来,泪眼婆娑伏在燕修云床前。

    燕修云强打起最后的几分精神,当着太子、皇后和贴身大太监的面,下了最后三道旨意。

    其一,着令燕宁以太子身份继位,尊秦雨薇为皇太后,新皇加冠之前可垂帘听政。

    其二,新皇继位后,务必按照自己已经拟定的入阁人选继续推行内阁制,不可半途而废。

    至于其三,则是一道密旨,外人不得而知。

    ……

    七日之后,金銮殿。

    由于内阁制已经初步建立完成,可以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大梁国君原本的三日一朝会也随之改成了七日的间隔。

    “陛下驾到——”

    随着赵总管的声音响起,燕宁穿着孝服缓缓步入殿中。

    由于他个子还不够高,须得踩着一只矮凳才能坐上龙椅。

    而在龙椅之后,则支起了一道帷幔。

    秦雨薇面色庄重,端坐帐内,能够将前朝文武百官的声音听得一清二楚。

    “启奏陛下。”礼部尚书周显清站了出来。

    “如今我朝废宰相,设内阁,实为先帝的一项壮举。

    然而内阁如今共有阁臣六人,大家官职相当,若有分歧,则不好决断。

    还请陛下尽快下旨,选一得力官员作为首辅,如此方能使内阁平稳运转。”

    话音刚落,又有另外几名大臣站出来附议。

    祝澜站在百官之首,不少目光都汇集在她的身上。

    赵内侍用目光征求燕宁的意见,只要燕宁点头,他便会去请示皇太后的意思,再做决断。

    谁知燕宁没有看他一眼,直接用稚气未脱的声音对周显清道:

    “难道堂堂内阁大臣,离了首辅便做不了事么?

    若如此无能,不如都撤换掉,请能者居之。”

    周显清一愣,没想到燕宁会如此说,只好尴尬地闭上嘴。

    群臣猜不透燕宁的意思,也只好暂且按下此事不提。

    下朝后,赵总管跟在燕宁身后。

    赵总管本就是燕修云的家奴,燕宁又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自然比旁人多了几分操心。

    “陛下,老奴觉着,既然先皇遗照命太后听政,方才朝上周尚书所言,是不是先问过太后……”

    赵总管话未说完,燕宁陡然停下脚步,微微侧过脑袋,语气带笑:

    “你在教朕如何做皇帝?”

    那语气完全不像一个十岁的稚童。

    赵总管一惊,意识到自己言语僭越,连忙跪下请罪。

    燕宁垂眸看着他,半晌,对赵总管微笑道:

    “你年纪大了,脑子也糊涂了,还是回乡养老吧——

    哦,忘了,你是父皇的家臣。

    那就去给先皇守灵好了。”

    赵总管愣在原地,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燕宁手指一勾,让赵总管身后的马公公上前来,当着赵总管的面道:

    “你师父老了,从今以后,他的事情都交给你来做。

    以后你就是新任的总管太监,听懂了吗?”

    马岩大喜,连忙叩头谢恩,如何还顾得上一旁赵总管的脸色有多难看。

    这时,秦雨薇的贴身宫女碧玉从远处走上前来,她的目光在跪着的两人身上快速扫过,却不动声色。

    碧玉轻声道:

    “陛下,太后娘娘传您过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