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 第602章 军备司

她办个同窗宴,满朝文武都来了? 第602章 军备司

    很快,孙大娘与燕眺的“尸体”被带回县衙。

    翌日清晨,县衙便张贴出了悬赏线索缉拿凶手的告示,孙大娘母子遭贼人所害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一辆马车正疾驰在桐州向北的官道上。

    车厢内除了祝澜与燕璟,还有孙大娘与真正的燕眺。

    孙大娘将燕眺紧紧抱在怀里,带着警惕的目光时不时打量祝澜。

    祝澜并不在意她的打量,掀开车帘问:

    “确定没有尾巴跟上来么?”

    水碧打马上前,道:“姑娘放心,我与朱砂方才绕道检查过,没有人跟随。”

    祝澜点点头,京城本在桐州以南,自己为了防止引起李家人的注意,在县衙的掩护下金蝉脱壳,向北而行。

    既然确定无人跟踪,那便可以转道回京了。

    ……

    七日后,一行人总算接近京城。

    不过祝澜却并未直接入城,而是直奔设立在城郊的军备司。

    这一路上都太过顺利,祝澜心中总觉得有些地方不对。

    先前在桐州,那位神秘的送信人,至今也不知是何方神圣。

    保险起见,她需要将燕眺送到一个足够保密安全的地方。

    这样的地方,非周达管辖的军备司莫属。

    军备司的位置偏远,外人只道是朝廷为了隐藏大批军备物资,却不知军备司实际是周达用来试验火炮的秘密基地。

    祝澜带着孙大娘与燕眺见到周达,说明情况后,周达当即拍着胸脯保证,将人放在自己这里绝对万无一失。

    接着二人又沟通了京城近期发生的事情。

    京城的伙伴们早已互通过情报,祝澜此时才得知徐太傅遇刺,通运钱庄藏有内鬼的事情。

    周达还告诉祝澜,徐太傅一死,小皇帝的脾气愈发古怪难测。秦雨薇略施手段,已经引起燕宁对李家人的不满。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一点点的不满,只要利用得当,便能变成燎原之火。

    “前几日,朝中有人旁敲侧击打听军备司的情况。后来我暗查一番,背后果然是那李正清指使的。”

    祝澜点点头,沉吟着道:

    “李正清本想将燕眺作为自己的底牌,如今他以为燕眺已死,加上皇帝对李家也开始猜忌,他应该感受到了危机。

    如果我是李正清,也会选择尽早动手,在皇帝彻底失控前除掉太后,让皇帝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

    周达说:“按照惯例,秋山巡狩就在下个月。到时宗室们全部前往秋山,那边虽有禁军守卫,但终究是野外山林,比不得皇宫安全。李正清若要动手,应该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吧?”

    “没错。”祝澜道,又问周达:“对了,你方才说通运钱庄的内鬼已经被悠悠找到了?”

    “对,就是她请去给闻人月白诊疗的金姨。”

    “身份确定?”

    “万无一失。”

    “好。”祝澜点头,“现在无人知晓我已回到京城,以及燕眺尚在人世的消息。”

    她将目光投向窗外,遥遥望见京城内金霄阁的尖顶。

    “李家在通运钱庄布下的这枚棋子,也该派上用场了。”

    ……

    “堂兄,堂兄!坏事了……”

    李茂人还没有踏进李正清的书房,声音便已传了过来。

    李正清快步走上前,“事情如何,小皇子呢?”

    他看向跟随李茂一同回来的暗卫,为首那人心中叹了口气,单膝跪地领罪。

    “属下无能,还请主上责罚。”

    李正清一向淡定的神色终于产生一道裂痕。

    “真的……死了?”

    暗卫垂首,“却系中毒身亡,当地官府已将二人尸身收敛,全城追查凶手”

    待暗卫解释完青溪镇的事情,李茂辩解道:

    “堂兄,之前不是你说那祝澜不会做出这种事情吗?

    你看,你也没有料到她会如此心狠手辣,眼看带不走燕眺,索性直接痛下杀手……”

    “……”李正清揉了揉眉心。

    他早该知道这个堂弟不是祝澜的对手。

    自己身为李姓旁支,入仕之初若非要借助卫国公的声望,才不会选择和李茂这样的家伙为伍。

    青溪镇之行,自己是实在抽不开身,才会让李茂带人去做那些事。

    李正清深吸一口气,罢了,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

    他也的确没想到祝澜会选择直接杀人灭口。

    下个月的秋山巡狩,他本计划安排人手,利用燕宁除掉太后,然后再以天子不仁不孝的名义废帝,拥立燕眺。

    只要燕眺登基,李瑶身为天子生母,自然会从冷宫放出来,李家与天子血脉相连,光耀门楣自不必说。

    李瑶早已疯癫,不堪大用,而新天子身边都是自己的人。

    待到那一日,朝政大权皆在自己一人之手,他再也不必因为旁支的身份屈居于卫国公父子之下。

    至于祝澜……的确是个可敬的对手。

    他无比沉迷于战胜这般对手的快感之中。

    叩门声传来,“大人,府外有个女人送来一封信。”

    “可知是何人?”

    “她自称姓金。”

    李正清将金姨送来的信拆开,阅罢后交给李茂。

    李茂读着信,眼睛微微瞪大。

    金姨在信中说,她又从通运钱庄得到了消息。

    祝澜离开桐州,现在正在前往北疆的路上,似乎是要去寻求破天军的帮助。

    “她和破天军竟然也有联络!?”

    李茂诧异道,不过随即想到另一件事,“可她若去北疆,这时间……”

    李正清微微一笑。

    “我们只消说服陛下,将秋山巡狩的日子提前几日。

    那祝澜便是长了翅膀,也决计赶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