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食妖奇谭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此行雍城 只为一事

食妖奇谭 第二百九十二章 此行雍城 只为一事

    雍县秦国故都,春秋雍邑,秦徳公定都於此至献公涉栎阳,雍县乃一座城,闻名遐迩的大郑宫坐落在高耸的都城内。

    民间传闻秦王政生母当今太后在此定居,秘密诞下两个孩童,传言很是荒诞无稽,伺候太后的皆是阉人、宫女,文武百官不得擅自入宫,庄襄王早已作古怎会留下子嗣?

    人说长信侯与太后苟且,话说一宦官怎可行人事,秦朝阉人入宫前必验明正身,净身后方可入宫,需满三年杂役太监方可入宫服侍,入宫后从最底层做起没个数十来年休想见嫔妃一面,到时怕是个俊俏后生都被岁月的杀猪刀,打磨的面目全非。

    有人说长信侯乃大阴人,有人说赵姬乃舞姬,也有人说当时嫪毐车裂时场内还有两个孩童,以讹传讹神乎其神,后来秦王政发严令禁止言论,违令者斩立决,久而久之传闻就不见了。

    坊市传的多了不可能空穴来风,巍峨恢弘的大郑宫内藏着多少隐晦之事,谁又能知道,皇家之事扑朔迷离,迷雾深深。

    雍城内一片萧条景象,高耸入云的城墙仿佛在向世人宣告曾经过往於辉煌,连年来黄河水灾已让雍城风光不在。

    大道两旁商贾林立,各式牌匾挂的是琳琅满目,可惜只有零星几家铺子开着,大部分店铺门牌竖起,伙计们各个无精打采,哪怕是途径的外来客商也懒得招呼。

    道上行人一眼望到底也不见几个,唯立在拐角处的铁匠铺生意甚好,匾额上书‘一本张’三个字,铺子里传出极有韵律的敲击声有着不少人围观,汹汹炉火伴着白烟缥缈,肌肉结实的铁匠们举起锤子砸得火星子四溅,精湛技艺引得路人惊叹不已。

    铺面上悬挂着格式兵器农具,风一吹叮叮当当响个不停,似一首悦耳的音乐吸引着八方来客。

    “这年头衙役抓人不稀奇,怎个守城军也开始抓人,瞧,还抓了一堆人。”

    “可不,不好是城外的灾民大家伙赶紧散了,万一传上疫病可不说笑。”

    “怕啥!俺们可是城里人,城外哪些土鳖不敢造次。”

    雍城守军押解着徐子麟去往县衙,身后跟着一群自告奋勇的灾民,众人神情冷峻非常,对投来的恶意恶狠狠给瞪了回去,一行人浩浩荡荡穿街过巷,县衙到了。

    衙门不大中规中矩,正门紧闭,偏门半掩,两个当值的衙役见守城军来了,早早进去通报,不多时中门大开,走出一中年县令,国字脸,高鼻梁,海口环眼中等身材,守军见了纷纷见礼不敢有丝毫怠慢。

    “所犯何事?”

    “禀官大夫,他蛊惑灾民寻衅闹事打死衙役,特将此人绑了听候将军发落。”

    此话一出群情激愤,灾民涌动。

    “打死衙役的是我们,关仙人什么事。”

    “对,立粥堂没见半粒米,分明是想把我们活活饿死。”

    “左也是死,右也是死,若非仙人来了,我们早死了。”

    衙门前从未如此热闹,汹涌的灾民恨不得将领头的军士生吞活剥了才好,守军多是经历多次大战的老兵,面对千军万马从未胆怯只知冲锋,何况面对手无寸铁的灾民,双方剑拔弩张。

    “住手,我乃一介凡人,见大家伙有难才施以援手,天灾之下本应守望相助,灾民无错,错在县衙,不该设了粥堂不见粒米,此乃草菅人命。”

    “对,仙人说得对。”

    徐子麟还是脱不开书生脾性,县衙门前当着别人的面仗义执言,话是没错,可错就错在太过激进,一番话明显再给替灾民撑腰。

    “呵呵,原来如此,先生能说出这一番话,想必也有功名,不知哪家、哪派、师承何人?”

    别人指着你鼻子骂,官大夫不怒反笑,笑呵呵的问师承,可见也是个城府之人。

    徐子麟不由盯了官大夫一眼,眼底划过一抹诧异之色,今日里来本就是为追查母上行迹,若能将此事闹大搂草打兔子,阴阳宗说不得也会被卷入其中,乱局中或可寻得蛛丝马迹,故出言不留余地,不想这官大夫相貌平平,城府深沉似海。

    “无徵村一介村民,无宗、无派。”

    “好,英雄不论出处,怀忍者之心,大善,来啊!查,将主簿叫来,今日放米三石为何粒米未见。”

    一番赞赏令徐子麟倒是不便发作,不多时来一山羊须的老叟,不及询问倒地便跪。

    “官大夫在上,小人冤枉,今日放粮三石有账可查,想是当值衙役贪心,偷了米换成草。”

    “原来如此,可是汝怎知换的是草而不是糠?”

    “这—”

    主簿无言以对惊吓得瑟瑟发抖,本以为能来个死无对证,可惜画蛇添足自报家门,不过官大夫也是个精细之人,短短只言片语抓了痛脚,主簿贪污一事现已做实抵赖不得,衙门前灾民的怒火平息了几分,一场冲突消匿于无形。

    “这位少侠,可否入内堂一叙。”

    官大夫邀约徐子麟亦不好推辞,告别众人入了县衙,难民自有衙役安顿,一番操作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入了内堂以礼相待,看茶入座礼数周全。

    “少侠此为何来?”

    “游历各国,增长见闻。”

    “好,少侠身怀忍心实属难得,蒙某佩服,然刚才衙前一番作为可非增长见闻,定是有所图谋。”

    蒙官大夫一语中的,可见心机,徐子麟亦非当年入世未深的书生,目光如炬直达人心,面上不动声色,四平八稳的端起茶器啄上一口,徐徐放下。

    “明人不说暗话,此行雍城只为一事。”

    “何事?”

    “治水。”

    徐子麟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在蒙官大夫耳中如雷灌顶,方才的从容淡定不见,惊得恨不得从椅子上挑起来才好,数年黄河泛滥,千里沃土移为汪洋,在他看来没有一件事比这件事更加重要,若能治理水患流民不在失所,千里良田回耕复田。

    “先生当真?”

    “当真。”

    “果然。”

    “果然”

    “好,好,好。先生若能治得水患,本县定上报朝堂,金银财宝官位美眷应有尽有。”

    他面对蒙官大夫的激动很是淡定,对子麟而言人间的功名利禄皆浮云,唯有所爱之人,才值得穷尽一生守护。

    “蒙县令,在下若治水成功,还望允吾一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