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二百八十章:洗脑教育
? 金良把诸葛亮、陆逊、吕蒙、吴班等人召集过来,还有一些将领的孩子也围拢过来,金良舀起石龙大刀,在地上花了一个大圈:“这代表天下所有的田地和利益。”
金良像切蛋糕一样地分成几份:“天下之利,可分十份,寒门庶族贫民百姓的人数占天下民众的九成,只得到一成田地,却要负担朝廷所有的赋税;世家大族的人数只占天下万民的一成。占尽天下九成田地,却完全不用缴纳赋税,你们说这样合理不合理?!这样长久下去。那些寒门庶族贫民百姓他们能不能承受?”
吕蒙眼里闪过一丝仇恨:“难怪我们的日子那么苦,难怪我母亲总是发愁,难怪路上有那么多流民。难怪到处都有人饿死,难怪有那么多人做了山贼土匪,难怪有那么多人做了黄巾贼,都是世家大族逼出来的!他们那么一点人,占了那么多地,还不用交税,我们这么多人,占了那么一点地。要交那么重的税,天灾兵灾一来,就根本活不下去!”
其他的孩子也都在议论纷纷,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十岁以下的,大多还没被那些邪恶世家大族托以圣人之言而说出的狗屁道理给洗脑,他们心里还有良知未泯,看透了世情。自然看不惯那些世家大族的行径。
陆逊涨红了脸,他低下头,开始反思家族的一些做法。
金良看着陷入深思的陆逊,嘴边浮现一股笑意,就是这样子。慢慢地影响陆逊,让他成为跟诸葛亮一样主张抑制世家的真正为国而不是为家谋利益的大丞相。
金良赞许地注视着诸葛亮,他将世家分为良善世家和邪恶世家的提法,让金良获得启发。
这个国度绵延五千年,家族传承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斩断,想要彻底地除掉所有世家,让所有人都断了为子孙万代谋利益的想法,既不人道也不现实,如果金良如此宣称,恐怕背叛的将领恐怕不会只有高览和卢冲了。
既然无法根除,那就要学会与狼共舞。
金良感到非常可惜,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在应对世家的威胁上,都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曹魏开始的时候,明智的曹操对世家是打压的,善于玩弄权术却无远谋的曹丕为了篡汉,重用司马脀、陈群等世家大臣,为了拉拢世家而纵容之,开国之初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却养虎为患,最终魏国是三国中被灭得最干脆的国家,被司马氏直接从内部取代。更夸张的是,由于大量人口被豪强侵占,并被编织成私人军队,魏国后期甚至出现了朝廷无兵可调的尴尬局面,于是朝廷常常得向豪强“求援”。
蜀汉建国之初,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极为猜忌四川本土世家豪强,许多川人终身得不到重用,有人就借此批评诸葛亮等人任人唯亲,其实客观地说,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对于巴蜀世家来说,刘备集团是一个外来政权,彼此之间无论政治还是情感,都没有过合作基础。而打压只能奏效一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更容易造成人才断层的问题,而且一旦朝廷的能力衰落,地方豪强就又猖獗起来,这给蜀国后期留下了隐患,对此诸葛亮不是没有料到,而是难以解决。
吴国的方法是剪除,以暴力强行削弱豪强的实力。孙权早年对豪强的信任是不留余力的,这是因为江东君臣上下都有着一致的奋斗目标,然而到了孙权称帝后,吴国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就全面暴发了。人们向来说孙权晚年错误地宠信了奸臣金壹,以致听信谗言迫害群臣,然而金壹充其量不过是孙权用来对付世家大族的一枚棋子罢,说金壹能够“迷惑”孙权那实在太抬举他了,这些血腥的政治斗争的真正主谋无疑是孙权本人,他的确很残暴,但“昏聩”则不至于,孙权可清醒明白得很。孙权早年和晚年的变化固然可能与其脾气的变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对于日益强大难制的世家大族的恐惧和忧虑。许多重大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皇权与豪强的斗争。孙权是这场斗争的输家,最后不得不把吕壹抬出来当替死鬼,从而缓和了双方的矛盾,这也是孙权的悲剧。激进的手法导致了吴国人才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人心离失,后来晋国攻打吴国时,世家大族们都巴不得赶快投降了。
三国的君主,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豪强地主,但都没能搞好皇权与豪强的矛盾。
晋国司马氏吸取了历史教训,便将亲族派往各地。妄图用以牵制众豪强,结果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亲族们倒是和地方势力勾结起来了。于是有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之后便有了“五胡乱华。”
这种奇特的君臣关系困扰着整个魏晋南北朝,三国灭亡后。这类情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南北朝时期,对官员的出身之要求简直苛刻到了极点,很多治国之才、善战之将,只因不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就终身难以得到提拔的机会,比如南梁名将陈庆之就是如此。直到隋唐时代建立了科举制度,这种现象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也是隋唐之所以是划时代的伟大王朝的原因之一。
金良凝视着陆逊,人们都人云亦云地说陆逊被孙权气死,说孙权昏庸,却不知道陆逊若是甘愿放弃自己家族的一些权力,孙权何至于如此忌惮他。为了一家的利益而不顾君主的利益,这样的权臣怕是那个君主都无法忍受的。
陆逊是有才能的,但他更有私心,之所以被写得那么好,那是因为那个时代写史的人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那些世家出身的史官把桓帝、灵帝写得昏庸无比。实际上桓帝、灵帝在位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都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灵帝一死,汝南袁家野心勃勃,试图篡汉自立,若不是被董卓搅和了,恐怕司马代曹的案例会提前上演。
所以金良现在就要给陆逊洗脑,要严厉地告诉陆逊,你们这种以一家之私而致天下万民不顾的无耻行径,是不好的,是不对的,你千万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以至于到了以后我要铲除你们陆家!
至于如何对付世家,金良根据诸葛亮的提法,想到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向是,把现有的世家分成三类,良善世家、中立世家、邪恶世家,扶持良善世家,拉拢中立世家,共同孤立并对付邪恶世家,同时把忠于自己的寒门庶族扶持成良善世家。
良善世家,指的是愿意跟随自己、民愤不大、势力亦不足以威胁到皇权的世家,良善世家这三点要求是缺一不可,所以能上良善世家名单的还占不到大汉数千个世家里面的十分之一而已。
中立世家,指的是民愤不大、势力亦不足以威胁皇权但就是跟中央军保持距离既不亲近亦不敌对的世家,这类的世家大概也只有十分之二而已。
邪恶世家呢,指的是跟中央军敌对、民愤极大、势力足以威胁皇权的世家,邪恶世家这三点是占着一条都算得上是邪恶世家,如汝南袁家、下邳陈家、弘农杨家都是,虽然这些世家都要清除掉,但金良现在也不会跟他们全面开战,拉拢最多数人打击最少数人是屡试不爽的法宝。
对这些世家的分类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像荥阳郑家在此之前,因为郑泰跟金良组成了联合政权,郑家勉强算是良善世家,可一旦郑泰叛乱,郑家瞬间化为了邪恶世家,郑泰完蛋后郑浑上位,郑家又变成了良善世家,对巨鹿田家等原本的良善世家来说,他们家族庞大,里面有些子弟不经家主同意,私自带家兵跟随郑泰等人叛乱,这种害群之马不清除的话,巨鹿田家跟金良的合作关系只能暂时停止。
当然,世家之所以在东汉时期泛滥成灾,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教育大都掌握在世家手里,世家进而掌握了仕途,知道了世家的根基在何处,那么对付世家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全民教育后的全民科举。
不过,最近几年内,全民科举都不现实,金良连搞全民教育都要挂着“全民教化”的幌子,若是金良现在摆出全民科举,那么全天下的世家都能看出金良在搞什么东西,不论良善、中立、邪恶世家都会联合起来反对金良,隋炀帝为什么败亡,就是因为他操之过急,在还没有把世家削弱到一定程度就冒然搞科举。
世家虽然不可根除,却也可以打压削弱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到了那个时候,再搞科举,广大的贫民百姓都越级成为士族,士族稳定以后,世家就再也崛起不了,像宋明时期便没有那么显赫的世家了。
金良看着诸葛亮和陆逊,这两个未来的大丞相,他更欣赏诸葛亮。
他欣赏诸葛亮完全不是那些忠诚、智慧之类的人云亦云众所周知的原因,只是因为诸葛亮从小就显示出他有依法治国、严厉打压世家豪强的理念。
诸葛亮在历史上也是这样做的,诸葛亮在世时,蜀国是三国里面吏治最清廉、政治最清明的,只是局限于地盘人口不济,无法跟魏国抗衡而已,若不是基本国力差距太多,司马懿根本无法跟诸葛亮抗衡。
诸葛亮的治国理念被北朝的王猛所继承,有王猛的相助,符坚才会那么强大。大明的张居正也继承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所以张居正独揽朝政的十年里,大明才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瞬间强大。
这些真正的千古一相,无不都是崇尚依法治国、打压世家豪强、为国谋利为天下谋利的,反倒是那些畏首畏尾、不敢出手打压世家豪强为万民谋利的所谓名相,不过是破屋子的糊裱匠而已!
即便是辫子王朝,若不是雍正强力打压贪婪文官世家豪强,强力推行士伸一体纳粮、一条鞭法,胡人真的会没有百年运的。对鞑子而言,真正的千古一帝、上天再给五百年的应该是雍正而不是康熙、乾隆,只可惜史还是那群无耻、卑鄙的文人官僚,所以有关雍正的傻一逼传说最多,这跟东汉的桓帝、灵帝以及大明的武宗、熹宗名声差是一样的道理,这四个皇帝无一不是动摇了世家、文人统治的明智之君。
金良叹息道,对于草民而来,看史要反着看,因为史多半是那些骑在草民脖子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的世家大族文人官僚写的,这群人天天说礼义廉耻,却是最没有礼义廉耻的一群人,东汉末年如此大明末年如此,后清和谐年间亦是如此。
金良其实完全可以像司马炎、刘裕或者其他某些君王那样,采用笼络世家大族的方法,给他们许诺更多的利益借此迅速统一天下,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我们建立的新政权跟之前的朝代不一样,我们更有特色,我们更优越,实际上在五百世家治国的大背景下,只有世家权贵、贪腐官僚活得最舒服,而民生多艰,普通百姓活得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都要辛苦好多倍而且没有尊严一切的不幸都被假大空的基建繁荣和强大军队的维持稳定给掩盖住了,以至于当权者竟然派出脑残者来问老百姓你幸福吗?!
这样假大空的一统,金良不要!他宁肯苦些,累些,也要真正的一统,真正的繁荣!
不为别的!只为现在这些大汉民众不要变成后世那些王朝的,被人愚弄被人乒被人践踏被人剥削,还不敢反抗,还不敢站出来索要本属于自己的权力,做了一辈子顺民还要子子孙孙继续做顺民。
金良站在城楼往远处看去在中央军的强力攻击下世家叛军如同肮脏的油污遇到沸腾的热水,很快就被冲洗干净。
金良会把大汉治下所有的世家该铲除的铲除该削弱的削弱,只为建立一个大部分人都幸福的世界!
他建立这个世界的同时,更要告诉这大部分人这个世界是我金良打下来给你们的,你们要珍惜!
金良看着富有胆气的诸葛亮等人,转头看了看陆逊,微微一笑道:“我要谢谢你!”…,
陆逊诧异道:“主公,您要谢我什么?!”
金良大声说道:“你们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见过血,就不知道我们大人在外面厮杀是如何地凶险,就不会珍惜我们给你们打下的天下,永远躲在大人的羽翼保护下是不会有出息的。”金良更想说的是,你和诸葛亮,还有更多孩子,将来要做文官,文官不见血,就没有胆气,没有血性,这样的文官只会贪钱卖国。
金良决定了,他要颁布一条法令,凡是没有在野战军队待过一年以上的人都不得授予任何官职,那些世家子弟妄想直接当官,那是想也白想,先去当兵去。
金良想建立一个进取型的国家,一个军人的地位高于文士的国家,一个崇尚战斗英雄的国家,一个崇尚铁血立国的国家,一个比汉武帝、唐太宗时期更要阳刚的国度。
金良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整顿了一下衣冠,前去自己的将军府,拜见暂居此处的太后何莲、天子刘辩、皇后唐月、万年公主刘华。
这次叛乱来势汹汹,这四个皇室成员是来金良府中逃难的,所以金府女主人蔡琰也没有来得及做太多的布置,只是把客房稍作装饰,显得富丽堂皇一些,好衬得上皇家的气派。
宫中女官在一旁侍候,金良看到自己的三个女人,宫中尚仪蔡琰,尚功貂蝉,大内侍卫统领张宁都在亿劳侍立,心里突然觉得,还是早些把刘辩变成一个虽有东西却硬不起来的活太监吧,不然早晚这个家伙贪图蔡琰、貂蝉、张宁的美色,硬要撕破脸,那如何是好。
三个女人脉脉含情地看着满身征尘的金良,金良莞尔一笑。
金良早就凭着他建立的无数功勋得到免跪的特殊礼遇,他向何莲和刘辩微微一躬:“微臣救驾来迟,还请太后、皇上降罪!”
太后何莲一摆手:“金爱卿平身。杨彪、刘弘、郑泰等人的这次叛乱,实在来得突然,金爱卿能在一天一夜之间赶回襄阳,足见爱卿的忠心。呵呵,咱们君臣之间,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讲了,本宫问你,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叛乱的世家?!”
金良眼里杀气腾腾道:“杀,必须杀,微臣之前心慈手软,一再忍让,谁知他们变本加厉,竟然攻打皇宫,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不可姑息!”
太后何莲跟皇后唐月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唐月哀求的神色让何太后长叹了一口气:“金爱卿,本宫听说这次牵涉进去的世家颇多,大世家有十几个,尾随而动的中小世家亦有三十多个,难道你会把这些家族里面的人全部杀掉吗?”(未完待续。)
金良像切蛋糕一样地分成几份:“天下之利,可分十份,寒门庶族贫民百姓的人数占天下民众的九成,只得到一成田地,却要负担朝廷所有的赋税;世家大族的人数只占天下万民的一成。占尽天下九成田地,却完全不用缴纳赋税,你们说这样合理不合理?!这样长久下去。那些寒门庶族贫民百姓他们能不能承受?”
吕蒙眼里闪过一丝仇恨:“难怪我们的日子那么苦,难怪我母亲总是发愁,难怪路上有那么多流民。难怪到处都有人饿死,难怪有那么多人做了山贼土匪,难怪有那么多人做了黄巾贼,都是世家大族逼出来的!他们那么一点人,占了那么多地,还不用交税,我们这么多人,占了那么一点地。要交那么重的税,天灾兵灾一来,就根本活不下去!”
其他的孩子也都在议论纷纷,他们大部分人都是十岁以下的,大多还没被那些邪恶世家大族托以圣人之言而说出的狗屁道理给洗脑,他们心里还有良知未泯,看透了世情。自然看不惯那些世家大族的行径。
陆逊涨红了脸,他低下头,开始反思家族的一些做法。
金良看着陷入深思的陆逊,嘴边浮现一股笑意,就是这样子。慢慢地影响陆逊,让他成为跟诸葛亮一样主张抑制世家的真正为国而不是为家谋利益的大丞相。
金良赞许地注视着诸葛亮,他将世家分为良善世家和邪恶世家的提法,让金良获得启发。
这个国度绵延五千年,家族传承的观念一直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斩断,想要彻底地除掉所有世家,让所有人都断了为子孙万代谋利益的想法,既不人道也不现实,如果金良如此宣称,恐怕背叛的将领恐怕不会只有高览和卢冲了。
既然无法根除,那就要学会与狼共舞。
金良感到非常可惜,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在应对世家的威胁上,都没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曹魏开始的时候,明智的曹操对世家是打压的,善于玩弄权术却无远谋的曹丕为了篡汉,重用司马脀、陈群等世家大臣,为了拉拢世家而纵容之,开国之初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却养虎为患,最终魏国是三国中被灭得最干脆的国家,被司马氏直接从内部取代。更夸张的是,由于大量人口被豪强侵占,并被编织成私人军队,魏国后期甚至出现了朝廷无兵可调的尴尬局面,于是朝廷常常得向豪强“求援”。
蜀汉建国之初,无论刘备还是诸葛亮,都极为猜忌四川本土世家豪强,许多川人终身得不到重用,有人就借此批评诸葛亮等人任人唯亲,其实客观地说,这是无奈之举,因为对于巴蜀世家来说,刘备集团是一个外来政权,彼此之间无论政治还是情感,都没有过合作基础。而打压只能奏效一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更容易造成人才断层的问题,而且一旦朝廷的能力衰落,地方豪强就又猖獗起来,这给蜀国后期留下了隐患,对此诸葛亮不是没有料到,而是难以解决。
吴国的方法是剪除,以暴力强行削弱豪强的实力。孙权早年对豪强的信任是不留余力的,这是因为江东君臣上下都有着一致的奋斗目标,然而到了孙权称帝后,吴国内部长期积累起来的矛盾就全面暴发了。人们向来说孙权晚年错误地宠信了奸臣金壹,以致听信谗言迫害群臣,然而金壹充其量不过是孙权用来对付世家大族的一枚棋子罢,说金壹能够“迷惑”孙权那实在太抬举他了,这些血腥的政治斗争的真正主谋无疑是孙权本人,他的确很残暴,但“昏聩”则不至于,孙权可清醒明白得很。孙权早年和晚年的变化固然可能与其脾气的变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对于日益强大难制的世家大族的恐惧和忧虑。许多重大事件,在本质上都是皇权与豪强的斗争。孙权是这场斗争的输家,最后不得不把吕壹抬出来当替死鬼,从而缓和了双方的矛盾,这也是孙权的悲剧。激进的手法导致了吴国人才的损失,更严重的是人心离失,后来晋国攻打吴国时,世家大族们都巴不得赶快投降了。
三国的君主,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豪强地主,但都没能搞好皇权与豪强的矛盾。
晋国司马氏吸取了历史教训,便将亲族派往各地。妄图用以牵制众豪强,结果问题非但没有得到缓解,亲族们倒是和地方势力勾结起来了。于是有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之后便有了“五胡乱华。”
这种奇特的君臣关系困扰着整个魏晋南北朝,三国灭亡后。这类情况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演愈烈,到了南北朝时期,对官员的出身之要求简直苛刻到了极点,很多治国之才、善战之将,只因不是名门望族的后代,就终身难以得到提拔的机会,比如南梁名将陈庆之就是如此。直到隋唐时代建立了科举制度,这种现象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这也是隋唐之所以是划时代的伟大王朝的原因之一。
金良凝视着陆逊,人们都人云亦云地说陆逊被孙权气死,说孙权昏庸,却不知道陆逊若是甘愿放弃自己家族的一些权力,孙权何至于如此忌惮他。为了一家的利益而不顾君主的利益,这样的权臣怕是那个君主都无法忍受的。
陆逊是有才能的,但他更有私心,之所以被写得那么好,那是因为那个时代写史的人都是世家大族出身的。那些世家出身的史官把桓帝、灵帝写得昏庸无比。实际上桓帝、灵帝在位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都不得不夹起尾巴做人,灵帝一死,汝南袁家野心勃勃,试图篡汉自立,若不是被董卓搅和了,恐怕司马代曹的案例会提前上演。
所以金良现在就要给陆逊洗脑,要严厉地告诉陆逊,你们这种以一家之私而致天下万民不顾的无耻行径,是不好的,是不对的,你千万不要走上错误的道路,以至于到了以后我要铲除你们陆家!
至于如何对付世家,金良根据诸葛亮的提法,想到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向是,把现有的世家分成三类,良善世家、中立世家、邪恶世家,扶持良善世家,拉拢中立世家,共同孤立并对付邪恶世家,同时把忠于自己的寒门庶族扶持成良善世家。
良善世家,指的是愿意跟随自己、民愤不大、势力亦不足以威胁到皇权的世家,良善世家这三点要求是缺一不可,所以能上良善世家名单的还占不到大汉数千个世家里面的十分之一而已。
中立世家,指的是民愤不大、势力亦不足以威胁皇权但就是跟中央军保持距离既不亲近亦不敌对的世家,这类的世家大概也只有十分之二而已。
邪恶世家呢,指的是跟中央军敌对、民愤极大、势力足以威胁皇权的世家,邪恶世家这三点是占着一条都算得上是邪恶世家,如汝南袁家、下邳陈家、弘农杨家都是,虽然这些世家都要清除掉,但金良现在也不会跟他们全面开战,拉拢最多数人打击最少数人是屡试不爽的法宝。
对这些世家的分类并不是永远不变的,像荥阳郑家在此之前,因为郑泰跟金良组成了联合政权,郑家勉强算是良善世家,可一旦郑泰叛乱,郑家瞬间化为了邪恶世家,郑泰完蛋后郑浑上位,郑家又变成了良善世家,对巨鹿田家等原本的良善世家来说,他们家族庞大,里面有些子弟不经家主同意,私自带家兵跟随郑泰等人叛乱,这种害群之马不清除的话,巨鹿田家跟金良的合作关系只能暂时停止。
当然,世家之所以在东汉时期泛滥成灾,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文化教育大都掌握在世家手里,世家进而掌握了仕途,知道了世家的根基在何处,那么对付世家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全民教育后的全民科举。
不过,最近几年内,全民科举都不现实,金良连搞全民教育都要挂着“全民教化”的幌子,若是金良现在摆出全民科举,那么全天下的世家都能看出金良在搞什么东西,不论良善、中立、邪恶世家都会联合起来反对金良,隋炀帝为什么败亡,就是因为他操之过急,在还没有把世家削弱到一定程度就冒然搞科举。
世家虽然不可根除,却也可以打压削弱到可以控制的范围,到了那个时候,再搞科举,广大的贫民百姓都越级成为士族,士族稳定以后,世家就再也崛起不了,像宋明时期便没有那么显赫的世家了。
金良看着诸葛亮和陆逊,这两个未来的大丞相,他更欣赏诸葛亮。
他欣赏诸葛亮完全不是那些忠诚、智慧之类的人云亦云众所周知的原因,只是因为诸葛亮从小就显示出他有依法治国、严厉打压世家豪强的理念。
诸葛亮在历史上也是这样做的,诸葛亮在世时,蜀国是三国里面吏治最清廉、政治最清明的,只是局限于地盘人口不济,无法跟魏国抗衡而已,若不是基本国力差距太多,司马懿根本无法跟诸葛亮抗衡。
诸葛亮的治国理念被北朝的王猛所继承,有王猛的相助,符坚才会那么强大。大明的张居正也继承了诸葛亮的治国理念,所以张居正独揽朝政的十年里,大明才会出现回光返照的瞬间强大。
这些真正的千古一相,无不都是崇尚依法治国、打压世家豪强、为国谋利为天下谋利的,反倒是那些畏首畏尾、不敢出手打压世家豪强为万民谋利的所谓名相,不过是破屋子的糊裱匠而已!
即便是辫子王朝,若不是雍正强力打压贪婪文官世家豪强,强力推行士伸一体纳粮、一条鞭法,胡人真的会没有百年运的。对鞑子而言,真正的千古一帝、上天再给五百年的应该是雍正而不是康熙、乾隆,只可惜史还是那群无耻、卑鄙的文人官僚,所以有关雍正的傻一逼传说最多,这跟东汉的桓帝、灵帝以及大明的武宗、熹宗名声差是一样的道理,这四个皇帝无一不是动摇了世家、文人统治的明智之君。
金良叹息道,对于草民而来,看史要反着看,因为史多半是那些骑在草民脖子上拉屎撒尿作威作福的世家大族文人官僚写的,这群人天天说礼义廉耻,却是最没有礼义廉耻的一群人,东汉末年如此大明末年如此,后清和谐年间亦是如此。
金良其实完全可以像司马炎、刘裕或者其他某些君王那样,采用笼络世家大族的方法,给他们许诺更多的利益借此迅速统一天下,然后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宣称我们建立的新政权跟之前的朝代不一样,我们更有特色,我们更优越,实际上在五百世家治国的大背景下,只有世家权贵、贪腐官僚活得最舒服,而民生多艰,普通百姓活得比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民都要辛苦好多倍而且没有尊严一切的不幸都被假大空的基建繁荣和强大军队的维持稳定给掩盖住了,以至于当权者竟然派出脑残者来问老百姓你幸福吗?!
这样假大空的一统,金良不要!他宁肯苦些,累些,也要真正的一统,真正的繁荣!
不为别的!只为现在这些大汉民众不要变成后世那些王朝的,被人愚弄被人乒被人践踏被人剥削,还不敢反抗,还不敢站出来索要本属于自己的权力,做了一辈子顺民还要子子孙孙继续做顺民。
金良站在城楼往远处看去在中央军的强力攻击下世家叛军如同肮脏的油污遇到沸腾的热水,很快就被冲洗干净。
金良会把大汉治下所有的世家该铲除的铲除该削弱的削弱,只为建立一个大部分人都幸福的世界!
他建立这个世界的同时,更要告诉这大部分人这个世界是我金良打下来给你们的,你们要珍惜!
金良看着富有胆气的诸葛亮等人,转头看了看陆逊,微微一笑道:“我要谢谢你!”…,
陆逊诧异道:“主公,您要谢我什么?!”
金良大声说道:“你们这些孩子,如果没有见过血,就不知道我们大人在外面厮杀是如何地凶险,就不会珍惜我们给你们打下的天下,永远躲在大人的羽翼保护下是不会有出息的。”金良更想说的是,你和诸葛亮,还有更多孩子,将来要做文官,文官不见血,就没有胆气,没有血性,这样的文官只会贪钱卖国。
金良决定了,他要颁布一条法令,凡是没有在野战军队待过一年以上的人都不得授予任何官职,那些世家子弟妄想直接当官,那是想也白想,先去当兵去。
金良想建立一个进取型的国家,一个军人的地位高于文士的国家,一个崇尚战斗英雄的国家,一个崇尚铁血立国的国家,一个比汉武帝、唐太宗时期更要阳刚的国度。
金良稳定了一下激动的情绪,整顿了一下衣冠,前去自己的将军府,拜见暂居此处的太后何莲、天子刘辩、皇后唐月、万年公主刘华。
这次叛乱来势汹汹,这四个皇室成员是来金良府中逃难的,所以金府女主人蔡琰也没有来得及做太多的布置,只是把客房稍作装饰,显得富丽堂皇一些,好衬得上皇家的气派。
宫中女官在一旁侍候,金良看到自己的三个女人,宫中尚仪蔡琰,尚功貂蝉,大内侍卫统领张宁都在亿劳侍立,心里突然觉得,还是早些把刘辩变成一个虽有东西却硬不起来的活太监吧,不然早晚这个家伙贪图蔡琰、貂蝉、张宁的美色,硬要撕破脸,那如何是好。
三个女人脉脉含情地看着满身征尘的金良,金良莞尔一笑。
金良早就凭着他建立的无数功勋得到免跪的特殊礼遇,他向何莲和刘辩微微一躬:“微臣救驾来迟,还请太后、皇上降罪!”
太后何莲一摆手:“金爱卿平身。杨彪、刘弘、郑泰等人的这次叛乱,实在来得突然,金爱卿能在一天一夜之间赶回襄阳,足见爱卿的忠心。呵呵,咱们君臣之间,这些客套话就不用讲了,本宫问你,你准备如何处置这些叛乱的世家?!”
金良眼里杀气腾腾道:“杀,必须杀,微臣之前心慈手软,一再忍让,谁知他们变本加厉,竟然攻打皇宫,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径不可姑息!”
太后何莲跟皇后唐月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唐月哀求的神色让何太后长叹了一口气:“金爱卿,本宫听说这次牵涉进去的世家颇多,大世家有十几个,尾随而动的中小世家亦有三十多个,难道你会把这些家族里面的人全部杀掉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