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群芳寻踪 第331章:前人的智慧
热门推荐:
斗破:阳帝
我的世界:村民守护者
完蛋!陛下这是要白嫖我!
我被困在方块之中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邪神的世界游戏
被真千金赶出家门,我转身嫁豪门首富
楚总请自重,傅小姐她不吃回头草
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
? 金良不禁感叹道:“如果说长城像一面横挡着的盾,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柄直刺而出的矛;如果说长城是一张拉开的弓,那么秦直道就是一支即将飞出的箭。”
贾诩抚掌笑道:“主公,妙啊,您这比方打得恰如其分,秦始皇当年就是用直道盘活了整个防御的态势,由原来的消极防御变成了积极防御,若非秦始皇病逝得早,大秦帝国早就将匈奴人消灭了。”
贾诩又继续介绍重修直道的益处,除在军事上收到威慑的效果以外,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会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贾诩援引秦汉故事予以说明,秦始皇三十三年、三十六年大规模向无定河以北移民,前汉元朔二年、元狩四年、始元二年亦先后四次在朔方实行军屯、民屯。秦和西汉推行这些移民实边措施,都是以咸阳、长安通往上郡的直道、驰道为依托。军屯、民屯之后,使得本以“畜牧为天下饶”的长城内外地区,却以“饶谷”、“多畜”并称,当时上郡人口达六十多万,比发达的汉中郡还要多。
贾诩笑道:“主公,您若想让其他州郡的民众快些来开发河套,最好重修直道。”
金良登高远眺,笔直的秦直道一直纵横向南,若如一条黄龙,金良在回头北望,阴山上的长城犹若一条苍龙,长城、直道这两条龙若配合紧密,必能克制塞外胡人对大汉国境的窥探,怎奈东汉朝廷不同于西汉,多有世家大臣掌控,多用消极防御,放弃长城黄河天险后,直道遂沦为普通道路,且年久失修,道路两侧荒草丛生,有些地方开始坍塌。
贾诩对直道的介绍让金良不禁产生远追秦皇的雄心,但他想到一个关键点,皱眉问道:“文和,直道是长安,长安现在董卓控制之下,我们把直道修缮好了,只会白白便宜了董卓来侵占我们富饶的河套,而这个直道是南北贯通,却没有通往冀州,直道虽好,我们现在却用不上,没有必要修啊。”
贾诩朗声笑道:“主公,长安虽然现在董卓控制下,但董卓现在四面环敌,东面是关东诸侯,南面是袁绍袁术兄弟,西面是皇甫嵩、马腾、韩遂,而我们又在并州、冀州对他虎视眈眈,他怎敢倾动人马侵扰河套,再说董卓的西凉大军四分五裂之日不远矣。”
金良惊问道:“你说董卓势力会分裂?!”
贾诩阴阴一笑道:“董卓手握西凉铁骑十几万,纵横司隶,不可一世,却是一个十足的蠢蛋,他看不清楚自己,以为自己卖力讨好那些世家大臣,就可以让他们全心全意跟自己合作,殊不知那些世家大臣将门第之见看得高于一切。绝不肯让一个寒庶武夫高高居上的,原来群雄讨董,使得洛阳那些世家大臣跟董卓一心。现在各路诸侯都各顾各的发展,没有强敌压迫,洛阳城中人心思变。暗潮汹涌,董卓义子阎行一直与董卓麾下大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不和,双方争斗日渐激烈,不出一年,必有大乱。”
金良想起历史上那个连环计,脸上不由得浮起神秘莫测的笑容,哈哈大笑道:“文和所言极是,那让我们静待洛阳变乱!”
贾诩又道:“主公。至于河套与冀州襄阳之间,限于太行、金梁阻路,我们无法兴修直道,却可以兴修驰道,驰道与直道相连,沿着驰道兵马发往河套之后,顺着直道。南可攻长安,北可击鲜卑。”
金良本身虽然颇通文墨,但他只是对三国之间的历史比较了解一些,对秦汉之间的一些事情就知之不详,而贾诩不仅是颇通智谋。又是饱读之士,先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所以他才能在军事政治上都能提出一击命中的狠招。
经贾诩的介绍,金良对驰道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忽然发现直道好比后世的高速公路,而驰道便好比后世的铁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贾诩善于逢迎上意,自然了解金良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主子,不像秦始皇那样好大喜功、自矜身份,便笑道:“这秦驰道只是用作帝王出巡就太浪费了,其实完全可以用作军用,来运输军用物资和步兵驰援前方。”
贾诩在前面带路,引领金良策马来到一段驰道前。
金良飞身下马,来到已经有些残破的驰道前,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驰道的修建方式。
金良仔细看过,这个在东汉时期早已废弃不用的驰道,其实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之处。
这秦驰道是古代的“轨道”,原理跟现代铁路无异,也是复线,只是上面走的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而是用马力拉动的马车;铺垫在道路两侧的不是铁轨,而是木材,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虽经四百多年风吹雨淋,至今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木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
贾诩捡起一块枕木递给金良道:“主公,您看,这枕木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劳作,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秦时的工匠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金良笑着点点头,他越来越觉得,秦代的很多好东西都被汉朝给荒废了,值得自己再把那些好东西捡回来,比如直道,比如驰道,比如兵器生产标准化,在秦朝,军工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秦国的工匠,每年制造一千六百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制造的弩,原理和现代的步枪完全相同,甚至零件的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而且其生产同样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拿起任何一个零部件就可以安装。
贾诩又笑道:“主公,您看这驰道枕木之间的距离都是刚刚好的距离,据说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每隔三四十里地,便有一个马站,马站的人将枕木之间的木材填充平整,而这里候着有许多马匹,都在那里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马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这是一种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据说至少能达到一天一夜一千里,这比骑兵飞驰还要快速。”
金良听到驰道上竟能达到那样的速度,不禁瞪大眼睛,这可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技术水准的速度道:“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还能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贾诩又道:“主公,您之前大力提倡四轮马车,这四轮马车比起二轮马车更稳定载重更大,而且特别适合在驰道上奔跑。这驰道上很平滑,驰道跟车轮之间的摩擦少了,马拉起马车也没那么费劲了,一次可以拉更多人或更多货。”
金良笑着记起,马钧最近一些日子在四轮马车车轴上加了铁圈,让铁与铁互相摩擦,中间加上油脂润滑,增强了车轮的牢固,减少了车轴承的摩擦,让马车的使用寿命更长,这样互相配合下来,驰道上的四轮马车,在远远没法进入工业化的东汉末年,不跟铁路上的火车差不多嘛。
金良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道:“这么好的道路,为何在本朝废弃了呢?”
贾诩一脸怅然道:“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民生凋敝,开国时期严重缺少马匹,连皇帝都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御车配备颜色相同的马,许多将相只能坐牛车,驰道被废弛了。而没有车子在上面跑的驰道,反而阻碍了交通,所以秦始皇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驰道,有的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道路。我汉朝的国力到了很久以后才复苏,又长期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所以也一直没有劳师动众重修驰道,加上秦朝的驰道太宽了,后来许多道路被开垦为耕地,变窄了,甚至完全不复存在了。
还有,秦朝驰道是用于长途运输,而我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民众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驰道的必要。”
说到这里,贾诩一脸凝重道:“主公,您一直在极力打击宗室中的败类,努力废除那些郡国,我相信您是不想再让刘汉皇室搞什么分封制度了,您又有雄心极力扩边,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驰道都能派上大用场。主公,不消卑职多说,您重修驰道的决心已经定下了吧。”
金良笑着拍拍贾诩的肩膀道:“修是一定会修,但是我们现在花钱的地方很多,民众都刚刚稳定,若是兴师动众,恐怕不妥。”
贾诩笑道:“主公,暂时我们无须把秦驰道全部修缮,我们只需新修一条,重修一条即可。
秦代修筑的驰道主要有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的东方大道,咸阳至甘肃临洮的西北大道,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的秦楚大道,咸阳到巴蜀的川陕大道,此外还有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的江南新道,九原沿长城东行至河北碣石的北方大道。
我们并不需要新修一条通往河套的驰道,我们只需要从襄阳修一条通往北方大道的驰道即可,由这条南北贯通的驰道到达北方大道后,再转北方大道,到达北方大道与直道连同之地,便可横贯河套南北。”
金良让贾诩拿出黄河以北的大地图,用手点指着贾诩所说的路线,不禁摇摇头道:“这条从冀州通往幽州的驰道确实要修筑,但若沿着这条驰道往河套进发,就兜了一个大圈,不如另外修筑一条横越太行、金梁,从襄阳直通河套的驰道,这条驰道经过上党郡治壶关、河东郡北屈城、上郡雕阴城、北地郡庆阳城、安定郡临泾城,有此驰道,便可遥控上党郡、河东郡、上郡、北地郡、安定郡,可不惧董卓、马腾、韩遂窥视富饶的河套”
贾诩皱起眉头,苦笑道:“主公,这条驰道不仅要横越太行、金梁群山,还要跨越黄河,中间亦有无数小山、小河,这条驰道修筑难度远胜过直道和其他驰道,以我们现有的条件,恐不足以完成”
金良失望地叹了口气,这毕竟是东汉末年,不同于后世,后世某些领袖拍拍脑袋,天堑必须要变通途,金良就是再想好大喜功,也必须遵从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无法强求
看着主公一脸失望,贾诩连忙笑道:“主公,虽然无法修出一条完整的驰道,但我们可以分段修筑,无法逾越的地方我们绕路便是,反正马匹也需要休息,中间必须要换马,驰道也没有必要修得那么完整”
贾诩常年生活在北地郡,对黄河以北的地形非常熟悉,他便在大地图上大致标示出那些地方可以稍作平整就可以修出驰道,那里地方要绕行这样画出来的路线弯弯绕绕,跟后世的股线非常相似
贾诩笑道:“主公,您别看这些路线支离破碎弯弯扭扭的,但每一段之间马车都能快行进,甚至快过一般骑兵行进度这些段驰道修筑完工后,从襄阳到北地郡,十天内就能到达,而在此之前,起码要一个月,足足节省了二十天”
对于军队来说,时间就是胜利,能够快上几天时间就能改变一个战局的结果,别说快上二十天了,金良欣然下令,重修秦直道,重修北方驰道,修襄阳到幽州代郡高柳城的驰道,修襄阳到安定郡临泾城的驰道
贾诩指着直道非常兴奋地说道:“主公,说出来简直难以置信这秦直道始于秦始皇的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九月以前,是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筑出的长达一千八百里、宽十八丈左右的车马大道,仅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改线、施工、建筑驿站等任务”
金良明白贾诩的意思,是想让他效仿秦始皇,征调民夫,尽早把直道、驰道修好
金良摇头喟叹道:“秦皇好大喜功,求全责备,不惜民力,自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一个东西而我们想要大汉中兴,不想让大汉在我们手里二世便亡,那就必须要体恤民力,不可大肆征发这些道路都是要跨山涉水,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一年半载是无法完成的,三年勉强显出雏形,以五年为期
文和,你说可以分段修筑,那我们就从终点一起修筑,修完一段就用一段,边修边用”
金良跟贾诩定下了兴修直道、驰道的五年计划后,贾诩提醒道:“主公,若想让驰道发挥作用,必须颁布法令,严格执行车同轨”
“车同轨?”金良在此之前,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不甚理解
后世那个郭沫若曾说,车同轨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现在看来,绝对是牵强附会另外有一些人将“车同轨”解释为车轮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金良心想,后世的现代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
金良现在站在秦驰道上,原先对“车同轨”的疑问全都烟消云散其实在战国时期,其他六国为了自己运输方便,也修筑了类似驰道的道路,就跟后世民国时期,各路军阀也都修建了自己的铁路,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后面解放了,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灭了,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就是统一驰道双轨之间的距离了,以此来定马车的车轮间的距离,每辆车的两车轴之间的距离相等,全天下的马车都能开到任何一条驰道上,便于运输
金良口述,贾诩补充,由秘书令路粹手书,向襄阳朝廷上书,请求重修秦直道、秦驰道并重行车同轨之法,奏章里讲重修直道驰道对军民的重大意义简单扼要地进行了阐述(未完待续。)
贾诩抚掌笑道:“主公,妙啊,您这比方打得恰如其分,秦始皇当年就是用直道盘活了整个防御的态势,由原来的消极防御变成了积极防御,若非秦始皇病逝得早,大秦帝国早就将匈奴人消灭了。”
贾诩又继续介绍重修直道的益处,除在军事上收到威慑的效果以外,对于南北政令统一、经济开发和文化交流,也会起到极为有益的作用。
贾诩援引秦汉故事予以说明,秦始皇三十三年、三十六年大规模向无定河以北移民,前汉元朔二年、元狩四年、始元二年亦先后四次在朔方实行军屯、民屯。秦和西汉推行这些移民实边措施,都是以咸阳、长安通往上郡的直道、驰道为依托。军屯、民屯之后,使得本以“畜牧为天下饶”的长城内外地区,却以“饶谷”、“多畜”并称,当时上郡人口达六十多万,比发达的汉中郡还要多。
贾诩笑道:“主公,您若想让其他州郡的民众快些来开发河套,最好重修直道。”
金良登高远眺,笔直的秦直道一直纵横向南,若如一条黄龙,金良在回头北望,阴山上的长城犹若一条苍龙,长城、直道这两条龙若配合紧密,必能克制塞外胡人对大汉国境的窥探,怎奈东汉朝廷不同于西汉,多有世家大臣掌控,多用消极防御,放弃长城黄河天险后,直道遂沦为普通道路,且年久失修,道路两侧荒草丛生,有些地方开始坍塌。
贾诩对直道的介绍让金良不禁产生远追秦皇的雄心,但他想到一个关键点,皱眉问道:“文和,直道是长安,长安现在董卓控制之下,我们把直道修缮好了,只会白白便宜了董卓来侵占我们富饶的河套,而这个直道是南北贯通,却没有通往冀州,直道虽好,我们现在却用不上,没有必要修啊。”
贾诩朗声笑道:“主公,长安虽然现在董卓控制下,但董卓现在四面环敌,东面是关东诸侯,南面是袁绍袁术兄弟,西面是皇甫嵩、马腾、韩遂,而我们又在并州、冀州对他虎视眈眈,他怎敢倾动人马侵扰河套,再说董卓的西凉大军四分五裂之日不远矣。”
金良惊问道:“你说董卓势力会分裂?!”
贾诩阴阴一笑道:“董卓手握西凉铁骑十几万,纵横司隶,不可一世,却是一个十足的蠢蛋,他看不清楚自己,以为自己卖力讨好那些世家大臣,就可以让他们全心全意跟自己合作,殊不知那些世家大臣将门第之见看得高于一切。绝不肯让一个寒庶武夫高高居上的,原来群雄讨董,使得洛阳那些世家大臣跟董卓一心。现在各路诸侯都各顾各的发展,没有强敌压迫,洛阳城中人心思变。暗潮汹涌,董卓义子阎行一直与董卓麾下大将李傕、郭汜、张济等人不和,双方争斗日渐激烈,不出一年,必有大乱。”
金良想起历史上那个连环计,脸上不由得浮起神秘莫测的笑容,哈哈大笑道:“文和所言极是,那让我们静待洛阳变乱!”
贾诩又道:“主公。至于河套与冀州襄阳之间,限于太行、金梁阻路,我们无法兴修直道,却可以兴修驰道,驰道与直道相连,沿着驰道兵马发往河套之后,顺着直道。南可攻长安,北可击鲜卑。”
金良本身虽然颇通文墨,但他只是对三国之间的历史比较了解一些,对秦汉之间的一些事情就知之不详,而贾诩不仅是颇通智谋。又是饱读之士,先秦诸子百家无所不通,所以他才能在军事政治上都能提出一击命中的狠招。
经贾诩的介绍,金良对驰道有了深刻的了解,他忽然发现直道好比后世的高速公路,而驰道便好比后世的铁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第二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隔三丈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路中间为专供皇帝出巡车行的部分。
贾诩善于逢迎上意,自然了解金良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主子,不像秦始皇那样好大喜功、自矜身份,便笑道:“这秦驰道只是用作帝王出巡就太浪费了,其实完全可以用作军用,来运输军用物资和步兵驰援前方。”
贾诩在前面带路,引领金良策马来到一段驰道前。
金良飞身下马,来到已经有些残破的驰道前,蹲下身子,仔细观察驰道的修建方式。
金良仔细看过,这个在东汉时期早已废弃不用的驰道,其实有超越这个时代的先进之处。
这秦驰道是古代的“轨道”,原理跟现代铁路无异,也是复线,只是上面走的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的火车,而是用马力拉动的马车;铺垫在道路两侧的不是铁轨,而是木材,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且经过防腐处理,虽经四百多年风吹雨淋,至今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木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
贾诩捡起一块枕木递给金良道:“主公,您看,这枕木材质比较软,不仅是为了减少劳作,也不仅仅为了广泛地开辟木材来源,而是秦时的工匠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金良笑着点点头,他越来越觉得,秦代的很多好东西都被汉朝给荒废了,值得自己再把那些好东西捡回来,比如直道,比如驰道,比如兵器生产标准化,在秦朝,军工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秦国的工匠,每年制造一千六百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制造的弩,原理和现代的步枪完全相同,甚至零件的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而且其生产同样是实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拿起任何一个零部件就可以安装。
贾诩又笑道:“主公,您看这驰道枕木之间的距离都是刚刚好的距离,据说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每隔三四十里地,便有一个马站,马站的人将枕木之间的木材填充平整,而这里候着有许多马匹,都在那里喂得饱饱的,休息得好好的,一旦需要,套上车就能飞驰,马不停蹄,到了下一马站,由于枕木之间已经填充平整,因此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并停下来,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这是一种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据说至少能达到一天一夜一千里,这比骑兵飞驰还要快速。”
金良听到驰道上竟能达到那样的速度,不禁瞪大眼睛,这可是远远超过这个时代技术水准的速度道:“无怪乎秦始皇可以不用分封就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还能经常动辄几十万人的大规模行动。”
贾诩又道:“主公,您之前大力提倡四轮马车,这四轮马车比起二轮马车更稳定载重更大,而且特别适合在驰道上奔跑。这驰道上很平滑,驰道跟车轮之间的摩擦少了,马拉起马车也没那么费劲了,一次可以拉更多人或更多货。”
金良笑着记起,马钧最近一些日子在四轮马车车轴上加了铁圈,让铁与铁互相摩擦,中间加上油脂润滑,增强了车轮的牢固,减少了车轴承的摩擦,让马车的使用寿命更长,这样互相配合下来,驰道上的四轮马车,在远远没法进入工业化的东汉末年,不跟铁路上的火车差不多嘛。
金良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道:“这么好的道路,为何在本朝废弃了呢?”
贾诩一脸怅然道:“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民生凋敝,开国时期严重缺少马匹,连皇帝都没有能力为自己的御车配备颜色相同的马,许多将相只能坐牛车,驰道被废弛了。而没有车子在上面跑的驰道,反而阻碍了交通,所以秦始皇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驰道,有的在战争中被毁,其余的绝大部分也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道路。我汉朝的国力到了很久以后才复苏,又长期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所以也一直没有劳师动众重修驰道,加上秦朝的驰道太宽了,后来许多道路被开垦为耕地,变窄了,甚至完全不复存在了。
还有,秦朝驰道是用于长途运输,而我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民众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驰道的必要。”
说到这里,贾诩一脸凝重道:“主公,您一直在极力打击宗室中的败类,努力废除那些郡国,我相信您是不想再让刘汉皇室搞什么分封制度了,您又有雄心极力扩边,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驰道都能派上大用场。主公,不消卑职多说,您重修驰道的决心已经定下了吧。”
金良笑着拍拍贾诩的肩膀道:“修是一定会修,但是我们现在花钱的地方很多,民众都刚刚稳定,若是兴师动众,恐怕不妥。”
贾诩笑道:“主公,暂时我们无须把秦驰道全部修缮,我们只需新修一条,重修一条即可。
秦代修筑的驰道主要有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的东方大道,咸阳至甘肃临洮的西北大道,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的秦楚大道,咸阳到巴蜀的川陕大道,此外还有南通蜀广、西南达广西桂林的江南新道,九原沿长城东行至河北碣石的北方大道。
我们并不需要新修一条通往河套的驰道,我们只需要从襄阳修一条通往北方大道的驰道即可,由这条南北贯通的驰道到达北方大道后,再转北方大道,到达北方大道与直道连同之地,便可横贯河套南北。”
金良让贾诩拿出黄河以北的大地图,用手点指着贾诩所说的路线,不禁摇摇头道:“这条从冀州通往幽州的驰道确实要修筑,但若沿着这条驰道往河套进发,就兜了一个大圈,不如另外修筑一条横越太行、金梁,从襄阳直通河套的驰道,这条驰道经过上党郡治壶关、河东郡北屈城、上郡雕阴城、北地郡庆阳城、安定郡临泾城,有此驰道,便可遥控上党郡、河东郡、上郡、北地郡、安定郡,可不惧董卓、马腾、韩遂窥视富饶的河套”
贾诩皱起眉头,苦笑道:“主公,这条驰道不仅要横越太行、金梁群山,还要跨越黄河,中间亦有无数小山、小河,这条驰道修筑难度远胜过直道和其他驰道,以我们现有的条件,恐不足以完成”
金良失望地叹了口气,这毕竟是东汉末年,不同于后世,后世某些领袖拍拍脑袋,天堑必须要变通途,金良就是再想好大喜功,也必须遵从这个时代的技术条件,无法强求
看着主公一脸失望,贾诩连忙笑道:“主公,虽然无法修出一条完整的驰道,但我们可以分段修筑,无法逾越的地方我们绕路便是,反正马匹也需要休息,中间必须要换马,驰道也没有必要修得那么完整”
贾诩常年生活在北地郡,对黄河以北的地形非常熟悉,他便在大地图上大致标示出那些地方可以稍作平整就可以修出驰道,那里地方要绕行这样画出来的路线弯弯绕绕,跟后世的股线非常相似
贾诩笑道:“主公,您别看这些路线支离破碎弯弯扭扭的,但每一段之间马车都能快行进,甚至快过一般骑兵行进度这些段驰道修筑完工后,从襄阳到北地郡,十天内就能到达,而在此之前,起码要一个月,足足节省了二十天”
对于军队来说,时间就是胜利,能够快上几天时间就能改变一个战局的结果,别说快上二十天了,金良欣然下令,重修秦直道,重修北方驰道,修襄阳到幽州代郡高柳城的驰道,修襄阳到安定郡临泾城的驰道
贾诩指着直道非常兴奋地说道:“主公,说出来简直难以置信这秦直道始于秦始皇的三十五年,到三十七年九月以前,是沿着山岭和沙漠草原修筑出的长达一千八百里、宽十八丈左右的车马大道,仅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选线、改线、施工、建筑驿站等任务”
金良明白贾诩的意思,是想让他效仿秦始皇,征调民夫,尽早把直道、驰道修好
金良摇头喟叹道:“秦皇好大喜功,求全责备,不惜民力,自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一个东西而我们想要大汉中兴,不想让大汉在我们手里二世便亡,那就必须要体恤民力,不可大肆征发这些道路都是要跨山涉水,工程浩大,任务艰巨,一年半载是无法完成的,三年勉强显出雏形,以五年为期
文和,你说可以分段修筑,那我们就从终点一起修筑,修完一段就用一段,边修边用”
金良跟贾诩定下了兴修直道、驰道的五年计划后,贾诩提醒道:“主公,若想让驰道发挥作用,必须颁布法令,严格执行车同轨”
“车同轨?”金良在此之前,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都很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轨”却不甚理解
后世那个郭沫若曾说,车同轨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现在看来,绝对是牵强附会另外有一些人将“车同轨”解释为车轮的距离必须相同,这虽然符合字义,却也难以解释金良心想,后世的现代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朝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
金良现在站在秦驰道上,原先对“车同轨”的疑问全都烟消云散其实在战国时期,其他六国为了自己运输方便,也修筑了类似驰道的道路,就跟后世民国时期,各路军阀也都修建了自己的铁路,都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下铁路的宽度,使得其他地方的火车没法开到自己的地盘上来,后面解放了,国家高度统一,这一切不合理的现象也就随之消灭了,全国统一使用国际上通用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mm。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车同轨,就是统一驰道双轨之间的距离了,以此来定马车的车轮间的距离,每辆车的两车轴之间的距离相等,全天下的马车都能开到任何一条驰道上,便于运输
金良口述,贾诩补充,由秘书令路粹手书,向襄阳朝廷上书,请求重修秦直道、秦驰道并重行车同轨之法,奏章里讲重修直道驰道对军民的重大意义简单扼要地进行了阐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