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 第899章 敲山震虎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第899章 敲山震虎

    第八百九十九章 敲山震虎

    豫州原本就已经风雨飘摇了。

    大部分县城。或县令投降,或是有人杀了县令投降,人们都背叛了曹操。

    张霸先斩朱灵、李通,又得到了颍川一郡,收降了于禁二万精兵。

    消息传开,整个豫州更加的动摇。除了夏侯惇、李典镇守的两座城池之外,九成都已经竖起了“叛”旗。

    归顺了张霸。

    在影响力上,还在其次。颍川郡的到手,对张霸的军队,影响也是极大的。

    从洛阳到豫州的道路,已经完全通畅。粮路已经不成问题。更何况许县本也储备了很多的军粮。

    其次是。张霸的十六万部曲步兵,伤亡巨大。又不能用李通、朱灵的降兵补充,只能从部曲中集结。现在道路通畅,朝廷正在运送一批又一批的部曲精壮,补入军队中。

    道路之上,军队不绝。

    与此同时。张霸任命了新的颍川郡守。让朝廷派人过来,帮助颍川、汝南二郡建造水泥路。

    疏通河道,未来可以走水运。

    张霸安心在许县盘横了下来,不急于进攻夏侯惇、李典。

    但他们自己发生了变故。

    于禁投降这件事情,可是非同小可。

    …………….

    陈国,陈县。李典什么也没有做。该做准备的,他在战争之前就准备好了。

    万事俱备。现在的他,不用做任何事情。

    他只能龟缩城中,冷静的看着战场形势发生变化。看着张霸全力进攻朱灵、李通。在攻破两座城池之余,自己也损失惨重。

    城中,将军府,书房内。

    李典正襟危坐,目视前方,目光没有焦点,正在走神。许久后,他的目光有了焦距,叹了一口气道:“朱灵、李通也都是名将。我的本事未必比得上他们。却想不到一个只撑了二十日,一个只撑了半个月。”

    他的表情变了一变,脑子里浮现出了不好的画面。

    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不可能。二万精兵,坐拥坚固大城,粮食充足。

    都是名将。就这么败了?后来消息不断的传来,他才不得不信。

    张霸只要下得去手,抛洒儿郎性命,就是无坚不摧的。他们五个大将坐镇豫州,经营多年,成果却着实不理想。

    他既为朱灵、李通的失败而感慨,又为他们的失败而身体寒凉。

    但他又有庆幸。根据情报,张霸攻打二城,兵力损失惨重。这可都是精兵中的精兵。虽然张霸已经派人去朝廷补充了,但新补上来的兵丁,到底不耐用。

    而现在还有于禁、他、夏侯惇三人,镇守三城。只要再给张霸打击,等张霸彻底虚弱了。

    曹军主力与虎豹骑,就有机可乘了。

    朱灵、李通失败的让人惋惜,但也失败的好。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动了沉思之中的李典。

    “报将军。许县传来消息。于禁率众投降了张霸。”一名小吏极速冲了进来,脸色难看道。

    “你说什么?!!!!”犹如惊雷一般,李典惊的站起,神色惨白,不可置信道。

    于禁忠勇善战,才得到曹公信任。

    怎么会!!!

    “是真的。已经不止一波探子传回了消息。”小吏脸色雪白,身躯微微发抖,摇摇欲坠道。

    “怎么会!!!”李典也失态了,跌坐了回去,喃喃说道。

    在曹操设置的五个大将之中,于禁是最强的一环。

    现在张霸虽然攻破了汝南,杀了朱灵、李通。但是力量也用尽了。张霸已经无力进攻许县,为什么于禁会在这个时候投降?

    压力吗?

    倒也是,他的压力也很大。

    但是。

    于禁可是忠心耿耿,号称忠勇善战的啊。怎么会!!!!!

    李典不可置信道:“张霸有伯乐之名,但我主也善于用人。竟看错了于禁不成?”

    顿了顿,他说道:“于禁的背弃,不仅是失去了城池那么简单。张霸的兵力增加了。于禁的兵,一定会发挥作用。我也很危险了。”

    想到这里,李典反而冷静了下来。抬头对小吏说道:“传令下去。马上准备,带足了粮食、辎重。全军离开陈县,前往梁国睢阳,与夏侯惇会合。带不走的粮食、器械全部烧掉。”

    “啊?!!!”小吏慌乱之中吓了一跳,急问道:“那陈国怎么办?就这么白白抛弃了吗?”

    李典苦笑摇头道:“不抛弃,就该被张霸攻破了。主公落子,看错于禁,满盘皆输。现在我应该与夏侯惇会和。我们有四万精兵,一座大城。可以坚守坚守。”

    “快去。”他又厉声道。

    “是。”小吏慌乱走了。

    李典奉命镇守陈县,在这里经营了多年。训练军队,建造城防体系。如今离开,真是万般无奈。

    但又无可奈何。

    他一日便准备妥当了。搜集了许多大车,装载粮食、军械。但是城中粮食、军械太多,实在是带不走。他就只能装粮食,把带不走的全部烧掉了。不留给张霸一粒米。

    在大火熊熊燃烧之中,李典率领自己麾下的二万精兵,往睢阳投奔夏侯惇去了。

    随着他的离开,豫州曹军重要的据点又少了一个。豫州郡县国几乎都投降了张霸。

    只剩下了包括睢阳在内的,少数几座城池。

    他走后。张霸迅速的得到了消息,派人接管陈国,扑灭大火,安抚百姓。

    李典经过数日行军,终于在这日上午到达了睢阳城外。夏侯惇、韩浩等人出城迎接。

    双方相见之后,一阵沉默。李典苦笑了一声,先打破沉默道:“夏侯将军。我无能不敢防守陈县,只能来叨扰你了。”

    夏侯惇张了张嘴,却发现无话可说。于禁投降,这谁能想到呢?

    韩浩连忙说道:“将军言重了。朱灵、李通前车之鉴。将军弃城而走,与夏侯将军合兵一处是对的。”

    夏侯惇反应过来,也连忙说道:“说的是。现在我们合兵一处,就有四万精兵。不怕张霸强攻城池了。”

    三人在城门口寒暄了一番后。夏侯惇派人在城中腾出地方,给李典屯兵,存放粮食。

    他又设宴,让韩浩作陪,为李典接风洗尘。